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71063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7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无答案)目标版新版(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9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考试高二语文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宋诗选注序(节选)钱钟书南宋时,金国的作者就嫌宋诗“衰于前古遂鄙薄而不道”,连他们里面都有人觉得“不已甚乎”。从此以后,宋诗也颇尝过世态炎凉或者市价涨落的滋味。在明代,苏平认为宋人的近体诗只有一首可取,而那一首还有毛病,李攀龙甚至在两部从商周直到本朝诗歌的选本里,把明诗直接唐诗,宋诗半个字也插不进。在晚清,“同光体”提倡宋诗,尤其推尊江西派,宋代诗人就此身价十倍,黄庭坚的诗集卖过十两银子一部的辣价钱。这些旧事不必多提,不过它们包含一个教训,使我们明白:批评该有分寸,

2、不要失掉了适当的比例感。假如宋诗不好,就不用选它,但是选了宋诗并不等于有义务或者权利来把它说成顶好,顶顶好,无双第一,模仿旧社会里商店登广告的方法,害得文学批评里数得清的几个赞美字眼儿加班兼职、力竭声嘶地赶任务。整个说来,宋诗的成就在元诗、明诗之上,且超过了清诗。我们可以夸奖这个成就,但是无须夸张、夸大它。据说古希腊的亚历山大大帝在东宫的时候,每听到他父王在外国打胜仗的消息,就要发愁,生怕全世界都被他老子征服了,自己这样一位英雄将来没有用武之地。紧跟着伟大的诗歌创作而起来的诗人准有类似的感想。当然,诗歌的世界是无边无际的,不过,前人占领的疆域愈广,继承者要开拓版图,就得配备更大的人力物力,出征

3、得愈加辽远,否则他至多是个守成之主,不能算光大前业之君。所以前代诗歌的造诣不但是传给后人的产业,而且在某种意义上也可以说向后人挑衅,挑他们出来比赛,试试他们能不能后来居上,打破纪录,或者异曲同工、别开生面。假如后人没出息,接受不了这种挑衅,那么这笔遗产很容易贻祸子孙,养成了贪吃懒做的膏粱纨绔。有唐诗作榜样是宋人的大幸,也是宋人的大不幸。看了这个好榜样,宋代诗人就学了乖,会在语言和技巧方面精益求精;同时,有了这个好榜样,他们也偷起懒来,放纵了模仿和依赖的惰性。瞧不起宋诗的明人说它学唐诗而不像唐诗,这句话并不错,只是他们不懂这一点不像之处恰恰就是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所在。明人学唐诗是学得来惟肖而不惟

4、妙,像唐诗而不是唐诗,缺乏个性,没有新意,因此博得“瞎盛唐诗”“赝古”“优孟衣冠”等绰号。宋人能够把唐人修筑的道路延长了,疏凿的河流加深了,可是不曾冒险开荒,没有去发现新天地。用宋代文学批评的术语来说,凭借了唐诗,宋代的作者在诗歌的“小结裹”方面有了许多发明和成功的尝试,譬如某一个意思写得比唐人透彻,某一个字眼或句法从唐人那里来而比他们工稳,然而在“大判断”或者艺术上的整个方向没有什么特著的转变,风格和意境虽不寄生在杜甫、韩愈、白居易或贾岛、姚合等人的身上,总多多少少落在他们的势力圈里。 (选自钱钟书宋诗选注序)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3分)A从整体创作成就上看,作者

5、认为宋诗虽不及唐诗,却在元、明、清诗之上。 B宋人在唐诗面前“学乖”“偷懒”,结果是落在前辈的“势力圈里”。C明诗之所以不如宋诗,是因为它在学唐诗时学得外表十分相像却缺乏个性。 D与明诗比,宋诗的创造性和价值就在于它的那一点学唐诗又不像唐诗之处。2对文中画线句子中的“大幸”、“大不幸”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大幸“指的是唐代诗人给宋代诗人开拓了宽广的创作领域, “大不幸”指的 是宋代诗人无法在唐代诗人的基础上再去开拓。 B.宋代诗人有接受挑战的机会是“大幸” ,而在挑战中难以打破唐代诗人创造的记录,又是宋代诗人的“大不幸” 。C.“大幸”指的是宋代诗人以唐代诗人为榜样并在此基

6、础上可以有更好的发展, “大不幸”是唐诗的超越之难和宋人因模仿和依赖产生了惰性。D.能够模仿唐代诗人创作的作品是宋代诗人的“大幸” ,而唐代诗人难以企及的高度使宋人难以超越又是宋人的“大不幸” 。3.根据原文所给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A严羽是南宋诗歌评论家,他的诗歌论著一定会有反对苏轼、黄庭坚诗风的观点。 B江西派为诗歌流派,其风格自成一家,黄庭坚为其主要代表。 C同光体是同治光绪年间发展起来的一种诗歌体类,没有达到宋诗的水平。 D明代诗人李攀龙看不起宋人对唐诗的模仿,提倡创新。(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小题。(14分)车马炮 丁肃清德欣说:“你这

7、匹死马,我暂不吃你。”他说着攻小卒,又攻,再攻残局上的小卒已是兵临城下。德欣洋洋得意地看着红棋憋在仕脚里的那匹马,确是瓮中之鳖,自己的老将一崴就吃了,可他不吃,他要叫对方输得心服口服。杨喜良就剩下车马炮了,而且那马还是匹死马,这使得他捉襟见肘,但仍耐心寻找着机会。德欣是车务段段长,杨喜良是老调度,两人私交甚密。,他们什么话都能说,一边下棋一边说着车务段的事情。旁边还有一位观棋者,叫李来顺,李来顺观棋不语。几十天的春运,搞得焦头烂额,难得老朋友一聚。杨喜良说:“你看咱仨,像是这棋,你段长是车,我是这炮,都还厉害,来顺像这匹马。”德欣和杨喜良都笑了。李来顺不笑,只静静观棋,在车务段,三十年前是个兵

8、,三十年后还是个兵,尽管他书法绘画,弹拉说唱无所不能,也卖力气,却没有提升,真的就像憋在仕脚的那匹马。可李来顺没有怨言。德欣段长说:“稍停,我去撒尿。”德欣撒尿去了。杨喜良说:“德欣的棋厉害。”李来顺说:“我不尿他。”杨喜良说:“你吃亏就吃在了这个脾气。”论关系李来顺和德欣段长不错,之所以不错,才没有客套,有人没人,不喊段长,就叫他德欣,他想,这才是哥们儿。可当了领导,谁没有个自尊心啊。杨喜良说:“德欣工作还是有水平的,”李来顺又说:“我不尿他。”德欣撒尿回来了,继续下棋。李来顺说:“我也去撒尿。”趁李来顺撒尿的工夫,杨喜良对德欣说:“咱们段里,数来顺最冤,什么苦活儿累活儿都有他,你可该提拔提

9、拔他。”德欣说:“我快退了,我不想管。”说得杨喜良不高兴,“啪”地一声敲得很响,“将!”杨喜良在车的后面安上了炮。德欣的将想躲,却躲不了,往哪儿躲都在那只死马的脚下。德欣“哎呀”了一声,没想到这盘棋输到了这匹死马上。李来顺回来了,大喊:“输得好!我早就看出你要输这一招儿。”棋散,仨人叙话。李来顺说:“咱仨,你们都混得好,是车,是炮,我是这死马,可死马也有置之死地而后生的时候。”德欣略有感慨:“来顺啊,我对不起哥儿们,可也怪,咱仨人怎么就这么好呢?”李来顺说:“咳!这怪啥呀?都吃过苦,你不记得你当司机,我和杨喜良当司炉,从阳泉跑石家庄,四个钟头要填十二吨的碳,那累呀,我和杨喜良都不想活了,是不是

10、呀喜良?”杨喜良说:“是,苦是咱们的根本。”德欣似有感悟:“这样吧喜良,趁我还没有退,是该把来顺提拔一下,也算了却心事一桩。”李来顺“哈哈”地大笑起来:“错了,错了!谁稀罕你那个提拔,倒找我钱我也不干。”德欣瞪大了眼睛:“此话怎讲?”李来顺说:“这么讲吧,俺李来顺是神仙日予,每天五点起床画画,然后跑步,再然后看日出,看完日出早饭喝一两小酒儿。”“咳呀!”杨喜良似悟道:“你李来顺让我想起一句话,袖中乾坤大,壶中日月长,神仙、神仙!”德欣无话,又来了下棋的雅兴,“再来一盘!”他愣拽着李来顺下棋,结果连输三盘?李来顺不下了,说德欣段长臭棋篓子。德欣还不甘心。李来顺说:“要下,就此一盘了,我让你车马炮

11、。”德欣段长犹豫了一下说:“好吧。”棋子儿的敲击声又响了起来4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小说讲了车务段三个人下象棋的故事,下棋过程情节起伏,引人入胜,棋局的输赢始终作为主要悬念吸引着读者阅读。B车务段段长德欣虚荣、狭隘,棋艺最差而不自知,杨喜良比李来顺处世更谨慎,懂得在让棋的过程中迎合领导的感受。C小说作者擅长运用语言描写推进情节发展,刻画人物形象。下棋者、观棋者的对话虽然简单,却符合不同人物的身份与性格。D段长与调度在是否提拔李来顺的问题上起初态度不同,但他们后来发现后者生活悠闲、平静,有着洒脱淡泊的人生追求。5小说刻画了李来顺的哪些形象特征?请

12、简要分析。(6分)6小说为什么以“车马炮”为标题?请结合作品进行分析。(6分)(三)实用类文本阅读 (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材料一: 空巢老人是指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旁的老年人。据 2017 年国务院印发的“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 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计到 2020 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 2.55 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 17.8%左右;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 1.18 亿人左右。客观地讲,在我国目前未富先老的情况下,要彻底解决空巢老人“不敢老”的问题仍存在困难,需尽量采取多种措施以减少老年人的担忧。 (摘编自王庆海破解空巢老人养老难题) 材料二: 空巢老人的

13、问题,折射着中国经济、社会的转型,交织着现代化过程中的矛盾。地区发展不均衡,劳动力候鸟式的迁徙就不可避免;社保制度的割裂,使各种保障难以无缝衔接;户籍制度的坚冰,让老年人随子女迁徒难 度加大;政府投入不足和民间资本进入不畅,导致养老服务供给不够且水平较低时代的列车一往无前,老年人却已步履蹒跚,而最为弱势的空巢老人,更是难以承受的时代之重。 从要求各级政府“用于养老服务的财政性资金重点向农村倾斜”,到提出“加快建立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和发 展老年服务产业”,问题正在破解。而此前不久,国务院决定合并“新农保”和“城居保”,建立全国统一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结合,无疑将有助于解

14、决老人们面临的问题。 (摘编自贾壮“空巢”之痛时代之重) 材料三: 农村空巢老人安全现状令人担忧。具体体现在: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面临着外在危险的威胁,由于年老体弱,老人在受到外力侵害时无力抵御和抗衡;另一方面由于年老体弱而多陷“内在疾患”。调查显示,农村空巢老人的患病率在 80%以上,甚至有 50%以上的老人患有两种以上的慢性疾病。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农村空巢老人安全问题主要发生在以下六个方面:自理能力下降,慢性疾病,消防隐患,用药不当,不法分子诈骗、入室盗窃、抢劫,住房老旧。 (摘编自张晓琼、侯亚丽晚年何以安度:农村空巢老人安全保障问题研究) 材料四:一方面是老龄化社会的步步逼近,一方面是

15、“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如何把“互联网+”和养老服务结合?南京市民政局目前正在进行这样一种有益尝试。 这种基于“互联网+”的“一键呼叫式”养老模式,其最大的特点和优势就是便利,而便利也往往是老年人群体所最为期待的。通过“互联网+”把以上这些老人在居家养老过程中可能用到的各种资源、服务整合到一起,老人身边只要有一个电话或手机就可以轻松享受这些资源和服务。养老服务网络等于是通过“互联网+”这种新的技术手段,在市场和老人之间建立了一种直接而密切的联系,进而实现双方的共赢。但我们也要看到,老年人群体要想充分享受到这种服务的便利,就必须具备一定的经济基础,那么一方面政 府有关部门需要对那些被纳入养老服务网络的企业、商家在服务质量、服务价格上给予必要的引导,以避免有企业和商家哄抬服务价格,导致老年人群体消费不起的情况;二则,对于那些家庭经济条件困难的老年人群体,政府应该加大养老补贴和救济的力度,以类似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享受养老服务网络上的各种资源和各项服务。 (摘编自苑广阔盼“互联网+”惠及更多空巢老人)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不正确的一项是( )(3 分)A中国空巢老人的数字惊人,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