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70068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2.4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区域经济综合管理学及财务知识分析理论.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区域综合理论,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 第二节 梯度与辐射,一、区域空间结构 也称地域结构,是指一个地区各种区域要素(自然要素、经济要素和社会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 构成要素 区域空间结构是由节点、线路、网络、域面四个基本要素组成。,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节点:是区域空间中的最基本要素,是由经济活动的内聚力极化而形成的中心,也是区域空间结构的研究重点。 线路:是指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所呈现出的线状分布形态,包括交通、通信、能源供给等线路。 网络:是由节点和线路相互连接而成的,其中节点是网络的核心,线路是网络的通道。 域面:是指城镇和交通网络之外的广大外围地区,它是区域空间结构

2、中其他要素的基础。,区域是汇集农业、工业、交通运输等产业,实现点、线、面相结合的自然、经济、社会综合体。,二、空间结构的形成,1、区位势能:是指在特定区域内由于自然条件、资源分布、交通方式、人口状况、技术经济水平、政策优惠等因素在不同地点的组合所形成的差别程度。 2、集聚效应:是指由于各种资源、经济要素、经济活动主体有规划、有秩序地在空间某一点上集聚而产生经济效应。 3、扩散效应:使经济发展要素逐步由极核区域向外围扩散形成的动力机制,与集聚效应相对应。 4、近邻效应:是指区域内或区域间的空间位置关系对其相互联系所产生的影响。,三种效应的作用方式,区位势能越高,聚集效应越大,人才、资金、技术、资

3、源等要素被吸引的力量越强。这会引发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城市与农村、专业化与非专业化地区之间在发展关系上的“马太效应”,加剧经济发展的空间差异与不平衡。,三、空间结构的演化,1、中心外围式: 由美国区域经济学家弗里德曼于1966年在区域经济学一书中提出。 第一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前期。是一个相对均衡、封闭的空间体系,农业是其产业结构的主体。其空间结构是由一些独立的地方中心与广大的农村所组成。,第二阶段:处于工业化的初期。因外部力量的介入,区域均衡状态被打破,区域内出现单个强有力的中心,与外围力量悬殊,从而吸引着外围的各种资源向中心流动。其空间结构是由单个强大的经济中心与落后的外围地区组成。 第三阶

4、段:处于工业化阶段。区域内出现多个强大的中心,同时还出现了次级中心,它的出现抑制了中心城市的膨胀,区域差距在达到顶峰后有所缩小。其空间结构是由大中心和次级中心组成。 第四阶段:处于后工业化阶段。中心地区扩散作用突出,出现了更多不同等级的中心城市,构成一个城市体系,城市间出现了职能分工。中心和外围的界线消失,区域最终走向空间一体化的结构体系。,2、点轴式: 由波兰经济学家萨伦巴等人提出,20世纪80年代经我国经济理学家陆大道发展和完善。,点轴尚未形成阶段:社会经济客体呈“有序”分布状态,但却是无组织状态。 点轴同时形成阶段:经济进入动态增长期,区域局部进入有组织状态。 点轴系统形成阶段:社会经济

5、演变迅速,区域全面进入有组织状态。,从交通运输、城市发展的角度看区域空间结构变化,第二节 梯度与辐射,梯度转移理论 累积因果论 辐射理论,一、梯度转移理论,创新阶段,发展阶段,成熟阶段,衰老阶段,兴旺部门,停滞部门,衰退部门,产品的生命周期,是以产品生命周期为基础,以梯度来表示区域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高梯度地区,中梯度地区,低梯度地区,高学历的人口 近十年获得专利项目 高技术密集产品的产值,人均住宅面积 每千人中外迁人数 失业率、贫困线以下人口,人均收入,这是一个有缺陷的指标,梯度的划分,高梯度区域的产业主要由处于创新阶段的兴旺部门成,而低梯度区域的主导专业化部门处于成熟阶段后期或衰老的衰

6、退部门组成。 高梯度区域首先应用新技术,先发展一步,然后有序地从高梯度区域向处于次级梯度的区域转移,随着转移速度的加快,区域间的差距就逐步缩小,最终实现均匀分布。,理论的要点,区域经济的盛衰主要取决于它的产业结构优劣,而产业结构的优劣又取决于主导产业部门在工业生产循环中所处的阶段。 创新活动(包括新产品、新技术、新理念等)大都发源于高梯度地区,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向低梯度转移。,在上个世纪50年代,大部分技术创新在美国。黑白电视机是在美国发明的,日本当时从美国引进技术生产黑白电视机。彩色电视机也是在美国发明的,日本又从美国引进彩色电视机的生产技术。但到了60、70年代,电视机产业相对于其他新兴产

7、业(如计算机)已相对成熟,对美国来说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于是美国从家电产业退出,进入计算机产业、航天产业。因此,日本在70年代成为生产电视机产业中最先进的国家。这时电视机产业的主要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开发在日本。,案例:电视机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到了80年代,亚洲“四小龙”也进军家电产业。像韩国、中国台湾主要是从日本引进技术。到了90年代,日本也逐渐从家电产业中退出,因为这时的家电产业已经成为较传统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了。现在韩国是家电产业中最先进的,这时主要的技术创新在韩国。中国大量引进韩国的技术,不久的将来,韩国有可能会退出家电产业,越南或者是南亚的一些国家也会生产家电,而中国到那时有可能成为

8、家电产业中最先进的。,案例:电视机产业在国家间的梯度转移,根据梯度转移理论,经济发展的梯度一旦形成,就会将高、中、低梯度地区就始终定位在既定的位置上。,请举例说明理论与现实违背的情况。,讨 论,二、累积因果论,由著名经济学家缪尔达尔在其经济理论和不发达地区(1957)一书中提出,后经卡尔多、迪克逊和瑟尔沃尔等人发展并具体化为模型。,1974年,冈纳缪尔达尔与哈耶克同获瑞典皇家科学院颁发的诺贝尔经济学奖。,市场力量的作用一般趋向于强化而不是弱化区域间的不平衡,即如果某一地区由于初始的优势而比别的地区发展得快一些,那么它凭借已有优势,在以后的日子里会发展得更快一些。 经济发展过程首先是从一些较好的

9、地区开始,一旦这些区域由于初始发展优势而比其他区域超前发展时,这些区域就通过累积因果过程,不断积累有利因素继续超前发展,导致增长区域和滞后区域之间发生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要点,中梯度,在地区经济发展中同时存在三种效应,即极化效应、扩展效应与回流效应,这三种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决定着地区发展的梯度。,高梯度,低梯度,极化效应会使生产进一步向条件好的高梯度地区集中; 扩展效应会促使生产向其周围低梯度的地区扩散; 回流效应会削弱低梯度区,促进高梯度地区的发展。,区域经济能否得到协调发展取决于三种力量的较量,三种效应的关系,极化效应离不开扩展效应单独存在,反之亦然,但二者作用力差距悬殊。因为低梯度地区

10、得以发展的是高梯度地区没有任何发展意义部门。 扩展效应与回流效应的大小取决于低梯度地区的资源禀赋。若低梯度地区资源丰富,基础设施又好,则扩展效应大于回流效应;反之则反,从而遏制扩展效应的作用。,政府干预,缪尔达尔认为,在欠发达国家和地区经济发 展的起飞阶段,回流效应都要大于扩散效应, 这是造成区域经济难以协调发展的重要原因。,理论的应用,处于高梯度地区的战略:预防衰退 不断创新、保持技术领先 果断地、有计划地淘汰衰退产业 集中精英、建立研发中心,加速创新 经验证据: 美国的硅谷 台湾的新竹 北京的中关村,中关村科技园区标志为DNA双螺旋造形的金属雕塑,处于中梯度地区的战略:前进 改造传统部门

11、吸收、消化新的产业部门 引进资金、技术 处于低梯度地区的战略:起飞 循梯而上 依靠外援 寻找优势,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只能算上中等梯度的国家,但日本每十年就上一个梯度:20世纪40年代走了萧条;50年代轻纺业打入国际市场;60年代开始调整结构,以其钢铁、造船、光电等站稳国际市场;70年代的汽车、家电等处于世界领先;80年代在生物技术、计算机、新材料等方面与美国等争霸.,新加坡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处于低梯度国家,到了五六年代,新加坡发展欠发达地区轻纺、石化等部门,进入六七十年代,不具优势的传统产业面临倒闭现象,七十年代初世界性的危机加剧了这一形势,促使其闯出了一条出路:一方面抓石油的深加工;另一

12、方面抓电子产品生产,从而使之走出了困境,并成为一个新兴的工业化国家,三、辐射理论,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与较低地区进行资本、人才、技术、市场信息等的流动以及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生活习惯等方面的传播。 辐射源:是指经济发展水平和现代化程度相对较高的地区。 辐射媒介:是促进要素流动和传播的一种介质,如交通条件、信息传播手段、人员流动等。,经济辐射与物理辐射,辐射的分类,点辐射:是以大中城市为一个辐射点,将各种积极因素和消极因素向其周边的地区推开的过程。 线辐射:是以公路、铁路以及沿江、河、湖、海的陆地带为辐射源,将各种要素向其两边或上下游推开的过程。 面辐射: 摊饼式辐射

13、:是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将各种要素渐近地、连续地向其周边地区推进的过程。 跳跃式辐射:是指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地区将各种要素跨跃式地向其周边地区推进的过程。,理论的基本思想,通过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把大、中、小城市乃至相关地区联系起来,形成巨大的辐射网络,实现网络内点、线、面的合理分工,资源的自由流动和优势互补。 通过点辐射、线辐射、面辐射,把任何一个城市或地区都纳入更大的辐射体系内,并和其他辐射形成多重影响的关系。,这既是落后地区摆脱落后的外在条件,也是先进地区进一步发展的有利条件。,辐射要素,自然资源、资本、技术、劳动力 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和生活习惯,思考,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流动与 传播的要素有何不同?,梯度理论与辐射理论比较,梯度转移理论只是辐射理论的一方面,但点、线、面的辐射都最终表现为梯度推进的过程。 梯度转移理论忽略了同一地区之内的经济互补性,而辐射理论弥补了这一不足。 梯度转移理论中的高、中、低梯度的推进从总体上表现为一种宏观过程,而辐射理论则从具体的角度表现为一种点、线、面的微观过程。 梯度转移理论中的高、中、低梯度和辐射理论中的点、线、面辐射都存在一种互动过程,在这一过程中,积极加强正面效应,遏制负面效应,这样才能实现双赢。,梯度转移理论,辐射理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