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7653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第4章爆破工程分类及其施工安全(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本文由 a348090150 贡献ppt 文档可能在 WAP 端浏览体验不佳。建议您优先选择 TXT,或下载源文件到本机查看。4.爆破工程分类及爆破危害防治 爆破工程分类及爆破危害防治4.1 爆破工程分类 4.2 爆破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距离 4.3 早爆事故及其预防 4.4 盲爆事故及其预防 4.5 爆破爆破噪声 爆破噪声及防治 爆破噪声4.6 爆破粉尘的产生与预防4.1 爆破工程分类 爆破工程按其作业方式分类,包括以下几方面: 露天浅孔爆破 露天裸露爆破、药壶爆破 露天深孔爆破 地下采掘爆破 包括井巷掘进爆破、地下采场爆破、井下爆破。 硐室爆破 水下爆破 拆除爆破 特种爆破4.2 爆破安全

2、距离爆破产生的有害效应包括地震效应、冲击波、 个别飞石、毒气(粉尘、有害气体) 、爆破 噪声等。每种有害效应的安全距离是确定警 戒范围的依据。 爆破安全距离是指起爆装药时人员或其他需 爆破安全距离是指起爆装药时人员或其他需 要保护的对象与爆炸源之间必须保持的最小 距离。4.2.1 地震安全距离 爆破安全规程 对主要类型建( 构 ) 筑 爆破安全规程 对主要类型建 ( 物地面质点大的安全振动速度 做出了相应 物地面质点大的 安全振动速度做出了相应 的规定,的规定,见表 41。表 4-1爆破振动安全允许标准安全允许振速(cm/s)序号保 护 对 象 类 别 10 HzHz 10 Hz50 Hz 0

3、.7 0.71.2 2.3 2.32.8 3.5 3.54.5 0.20.4 0.2 715 1020 1530 0.5 2.03.0 3.07.0 7.01250Hz 50Hz100 Hz 1.1 1.11.5 2.7 2.73.0 4.2 4.25.0 0.3 0.30.51 2 3 4 5 6 7 8土窑洞、土坯房、毛石房屋 a 一般砖房、非抗震的大型砌块建筑物 a 钢筋混凝土结构房屋 a 一般古建筑与古迹 b 水工隧道 c 交通隧道 c 矿山巷道 c 水电站及发电厂中心控制室设备 新浇大体积混凝土 d: 龄期:初凝3 d 龄期:3 d7 d 龄期:7 d28 d0.51.0 2.02.

4、5 3.04.0 0.10.39地震安全距离的一般公式 为: 地震安全距离的一般公式K 1/ 1/3 R=( ) Q V萨道夫斯基公式可以介质质点的震动速度 萨道夫斯基公式可以介质质点的震动速度 V: 介质质点的震动速度Q 3 V =K? ? R ?1? ? ? 影响爆破震动强度的因素 影响爆破震动强度的因素: 因素(1)微差间隔时间 (2)孔网参数 (3)最大安全药量 (4) 预裂爆破和预裂效果。 (5) 起爆顺序 (6) 起爆网路 (7)震动频率 (8)建筑物的结构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措施 降低爆破地震效应的措施: 措施采用微差爆破 采用预裂爆破或开挖减振沟槽 限制一次爆破的最大用药量 对于

5、建筑物拆除爆破,适当加大预拆除部位,以 减少爆破钻孔数对于拆除爆破,要重视建(构)筑物塌落造成的 地面振动 进行爆破地震监测4.2.2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 4.2.2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 空气冲击波的安全距离主要依据以下几个 方面来确定: 对地面建筑物的安全距离; 空气冲击波超压值计算和控制标准; 爆破噪声; 空气冲击波的方向效应与大气效应。 我国爆破安全规程规定:露天裸露爆破大块时, 一次爆破的炸药量不应大于 20kg,并应按下列 经验公式确定空气冲击波对在掩体内避炮作业 人员的安全允许距离:Rk = 25 Q 3爆炸空气冲击波的产生的原因 爆炸空气冲

6、击波的产生的原因: 空气冲击波的产生的原因 裸露在地面上的炸药、导爆索的爆炸等产生的空气冲击 波; 炮孔堵塞长度不够,堵塞质量不好,炸药爆炸产 生的高压气体从孔口冲出产生的空气冲击波; 因局部抵抗线太小,沿该方向冲出的高压气体产生的空 气冲击波; 大量炮孔爆破时,由于起爆顺序无法控制,导致许多炮 孔的抵抗线变小,甚至裸露造成的空气冲击波; 在断层等弱面部位高压气体冲出产生空气冲击波有效防止强烈爆炸冲击波的主要措施有 有效防止强烈爆炸冲击波的主要措施有: 主要措施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实践表 采用微差爆破技术削弱空气冲击波的强度,实践表 明,排间微差时间在 15100ms 时效果

7、最佳; 明,排间微差时间在15100ms 时效果最佳; 严格确定爆破设计参数,控制抵抗线的方向,保证 严格确定爆破设计参数,控制抵抗线的方向,保证 合理的堵塞长度和堵塞质量; 尽可能不采用裸露爆破,对于裸露地面的导爆索、 尽可能不采用裸露爆破,对于裸露地面的导爆索、 炸药用砂土覆盖,在建筑物拆除爆破、城镇浅孔爆 炸药用砂土覆盖,在建筑物拆除爆破、城镇浅孔爆 破,不允许采用裸露爆破,也不允许采用孔外导爆 索网路; 对于地质弱面和薄弱墙体给予补强以遏制冲击波的 对于地质弱面和薄弱墙体给予补强以遏制冲击波的 产生,必要时在附近预设挡波墙(砖墙、袋墙、石 墙、夹水墙等)削弱爆炸冲击波 对于井巷掘进爆破

8、,也可以采取“ 对于井巷掘进爆破,也可以采取“导”的措施,增加通 道,扩大巷道断面,利用盲井来减弱主巷道的冲击波; 对于水下爆破采用气泡帷幕,在爆源与被保护物之间的 对于水下爆破采用气泡帷幕,在爆源与被保护物之间的 水底设置一组或多组气泡发射装置(一般采用钢管在其 两侧钻凿两排小孔)在爆破作业时随时关注气候、天气情况,在有利的天气 在爆破作业时随时关注气候、天气情况,在有利的天气 爆破。4.2.3 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爆破飞石的飞散距离受地形、 爆破飞石的飞散距离受地形 、 风向和 风力、 堵塞质量 、 爆破参数等影响, 风力 、 堵塞质量、 爆破参数等影响 , 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应根据桐室爆破

9、、 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应根据桐室爆破 、 非抛掷爆破、 非抛掷爆破 、 抛掷爆破等情况分别考 虑。飞石事故超过爆破事故总数的 14,在设计和施 工中必须严格做到以下几点: (1)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 设计合理,测量验收严格,避免单耗失控, 这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这是控制飞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 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 育的节理、 溶洞 、 采空区 、 覆盖层等地质构造 , 育的节理 、 溶洞、 采空区、 覆盖层等地质构造, 采取间隔堵塞, 调整药量, 避免过量装药等措施。 采取间隔堵塞 , 调整药量 , 避免过量装药

10、等措施 。 (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 保证堵塞质量, 保证堵塞密实。保证堵塞密实。 (4)多排爆破时要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 前排带炮(后冲)造成后排最小抵抗线大小与方 向失控。硐室爆破飞石的安全距离一般按下式计算:R f = 20n WK f2Kf 为安全系数,一般选用 11.5。风大且顺风时抛掷 正方向 Kf1.5,山坡下方向Kf1.52。爆破产生飞石的原因有:(1)孔口堵塞质量不好或堵塞段过短; (2)局部抵抗线太小; (3)过量装药导致爆破荷载过大; (4)岩体不均质,在软弱夹层部位冲出的爆 轰气体也会产生飞石。控制爆破产生个别飞散物的主要措施有 控制爆破产生个

11、别飞散物的主要措施有: 个别飞散物的主要措施 (1)设计合理,选择合理的最小抵抗线和爆破作 用指数,避免单耗失控,测量验收严格是控制飞 石危害的基础工作; (2)慎重对待断层、软弱带、张开裂隙、成组发 育的节理、溶洞、采空区、覆盖层等地质构造, 采取间隔堵塞,调整药量以避免过量装药;(3)保证堵塞质量,不但要保证堵塞长度,而且 要保证堵塞密实,避免夹杂碎石; (4)采用低爆速炸药,不耦合装药,挤压爆破和 选择合理的延迟时间,防止因前排带炮或后冲, 造成后排抵抗 (5)通过调整最小抵抗线方向,控制飞石的方向, 避免对人身的危害;(6)对重要保护对象必要时要设立屏障和对 炮孔加强覆盖; (7)对于

12、高耸建筑物定向拆除爆破,应当特 别注意爆破体定向倾倒冲砸地面引起的碎 石飞溅,必须做好地面缓冲垫,加大对人 员的安全距离。4.2.4 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 4.2.4 爆破有害气体扩散安全距离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 CO 、 NO 、 爆破有害气体主要有 CO、 NO、 NO2 、 N2 、O2、SO2、H2S、NH3 等,可引起窒 息及血液中毒。 息及血液中毒。大量爆破后必须取样监测 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允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 有害气体浓度低于允许指标才能下井作业。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措施主要有: 减少爆破有害气体的措施主要有: (1)使用合格炸药 (2)做好起爆器材及炸药防水、炮孔堵塞 做好起爆

13、器材及炸药防水、 等工作, 等工作,避免半爆和爆燃 (3)应保证足够的起爆能量,使炸药迅速 达到稳定爆轰和完全反应;一般来说,起 爆能量越大,生成的有害气体越少 (4) 并下加强通风,特别要注意通风死角、 盲区;人员进入前必须通风并取样监测空 气中的毒气浓度瓦斯包括沼气、CO、CO2、H2S 等,是矿山有害气体的统称。预防瓦斯突出应采取下列措施: 通风良好,防止瓦斯积累; 封闭采空区,以防氧气进入和瓦斯溢出; 按规程进行布孔、装药、填塞、起爆,以防爆破 引爆瓦斯; 采用防爆型电器设备,严格控制杂散电流,在有 瓦斯和粉尘爆炸危险的环境中爆破,应使用煤矿 许有起爆器材起爆。4.3 早爆事故及其预防

14、 早爆事故及其预防早爆事故是指在爆破工作中,因操作不 早爆事故是指在爆破工作中,因操作不 当或因受某些外来特殊能源作用造成雷管 或炸药的早爆。 电力起爆中引发早爆事故的因素主要有 电力起爆中引发早爆事故的因素主要有 静电、雷电、射频电、杂散电流、高压电 等。早爆事故按其原因分有: (1)雷电直接击中非电爆破网路或爆破器材; (2)明火引起的早爆; (3)火力爆破事故:主要是由于导火索快燃、过 短造成的; (4)电爆网路事故:包括工业电、起爆电源、仪 表电、雷电、静电、杂散电流、射频电、感应电 引起的早爆; (5)运输事故:主要包括撞车、撞船、装载运输 炸药及碾药等造成的早爆; (6)误操作引起

15、早爆;(7)高温环境造成的早爆事故; (8)打残眼导致爆炸; (9)销毁爆破器材引起爆炸; (10)石头砸响盲炮、雷管、炸药引起早爆; (11)化学反应引起早爆:主要是由于炸药自 燃或与某种矿粉直接接触所造成的。特征是: 爆炸前有大量的棕色二氧化碳气体从药包中 冒出,紧接着是爆炸响声。一般早爆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一般早爆的预防措施,具体如下: 早爆的预防措施(1)搜集相关资料,仔细勘察现场,精心 设计施工,尽量预估出意外事故的可能性。 (2)制定安全制度,岗位责任制度,关键 技术操作规程。 (3)做好药室、炮孔的监督、检查和验收 工作。 (4)按规程要求做好爆破器材的检验。保 证起爆器材和

16、炸药的质量,防止由于导火 索的快燃,炸药的自身的化学反应引起早 爆;(5)注意天气预防,避免在雷雨时从事爆破 作业,对已装药又不能赶在雷雨前起爆的,人员和设备要撤离到危险区以外; (6)严格遵守爆破安全规程,在爆破施工区 严禁有明火; (7)按爆破安全规程规定的要求进行爆破器 材的运输、贮存、保管和废旧爆破器材的 销毁;(8)严禁打残眼和旧眼; (9)不要在高温天气下进行爆破作业,避免 高温环境造成早爆。 (10)预先安排好爆后安全检查和事故应急 处理。 (11)加强安全管理和工程监理力度,对爆 破作业现场严格管理,按爆破安全规程正 确操作;4.2.2 盲爆事故及其预防 盲爆事故及其预防在爆破过程中,炮孔装药未能被引爆及 残留炸药称为盲爆。盲爆可以分为三种情况: 雷管未爆,而炸药也未爆,称为全拒爆。 雷管未爆,而炸药也未爆,称为全拒爆。 雷管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施工组织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