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7609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钻孔灌注桩检测方案(适用于所有灌注桩检测)(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桩基检测方案1目 录一、 概述二、 检测工作内容三、 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四、 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五、 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判定六、 检测仪器设备七、 检测工作进度计划八、 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九、 环境保护及文明施工 桩基检测方案2一、概述电厂位于市。一期 2600MW工程采用砼钻孔灌注桩基础。设计基桩约 5000 根,桩径 d=800mm,桩长约 30m,桩端持力层为中风化泥质粉砂岩。设计单桩竖向承载力特征值为 3500kN,桩身混凝土强度等级为 C 35 。为了检验工程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和基桩的桩身质量,受(建设单位)委托,我公司承担工程基桩的检测任务。为确保检测工作科学、公正、规范以及符合安

2、全适用、数据准确的要求,特制定本检测方案。二、检测工作内容1、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及项目业主要求的比例对脱硫岛工程约671 根钻孔灌注桩基进行低应变法检测,确认基桩施工完整性。2、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及项目业主要求的比例对部分基桩进行高应变法检测,进一步确认桩基施工的完整性和桩端承载力。3、按设计图纸、规范要求及项目业主要求的比例进行钻芯取样,对部分桩基进一步检测,提出质量问题范围和影响程度。三、检测依据的规范标准1、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 。2、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 GB5020 -2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四、检测方法及基本原理

3、(一)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基桩单桩竖向承载力检测采用高应变法。具体实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行。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是使用相当于桩的极限承载力的瞬态高能量冲击荷载来检验桩土体系,揭示桩土体系在接近极限阶段的实际工作性能。为了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获得合格的信号,检测前必须对未满足超灌要求的桩头进行加固处理(桩基浇筑时已超灌留置扩头的桩除外),具体要求是:1、根据工程基桩的施工情况,为了确保工程进度及检测时吊装运输设备能进入场地内靠近桩边吊装检测,除了检测场地内通路、通电外, 桩基检测方案3对于要进行高应变法检测的基桩要求进行小范围

4、(平面直径 3m 左右)开挖(单桩开挖)至桩头出露,以便于对未满足超灌要求的桩头进行接长加固。2、考虑到为了防止检测时重锤冲撞桩头造成原桩头的破损,同时也为了确保检测时锤击力的正常传递,对所挖出进行高应变法检测的基桩,要求对其桩头进行接长加固(桩基浇筑时已超灌留置扩头的桩除外)。对于桩未满足超灌要求或桩顶未有超灌扩头的桩头接长加固段施工技术要求:(1)检测桩原桩头顶面若不够平整,或存在浮浆、软弱层或破碎层时,必须先予以凿掉整平。(2)在清理合格的桩顶上加做接长加固段,接长加固段一般要求大于 1.6d(d 为桩身直径) 以上。接长加固段其顶面应水平、平整,顶面中轴线与原桩身中轴线应重合,接长加固

5、段应与原桩身垂直。(3)原桩身主筋应全部直通至接长加固段顶部混凝土保护层之下(保护层厚度必须满足设计图纸要求) ,各主筋应在同一高度(水平)上。(4)接长加固段范围内设置箍筋 8100 与主筋点焊,桩顶部范围设置 3 层钢筋网片,间距 100mm,网片规格 12100 与主筋焊接。(5)接长加固段混凝土强度等级要求不低于原设计强度等级。3、为了便于检测时测试传感器的安装以及开展测试工作符合规范要求,在进行检测时,要求试桩基坑内不得有水,因此必需配有排水装置或排水沟。4、试验结束后可将桩接长加固段破除至设计桩顶高程。检测时为避免可能出现偏心锤击的影响,应在桩顶以下 1.5 倍左右桩径处的桩身两侧

6、分别对称安装两只加速度传感器和两只应变传感器。进行试验实测时宜采用自由落锤锤击桩顶,通过动测仪采集桩顶附近传感器安装处桩身截面的轴向应力和桩身运动加速度的时程曲线,以待室内计算分析。 高应变法检测的基本原理是将桩当作一维弹性杆件,利用重锤自由下落垂直撞击桩顶,使桩周土体系进入充分的非弹性工作阶段,桩和桩周土之间出现瞬时的剪切破坏模式,从而相当充分地激发桩周土对桩的全部阻力,通过采集桩顶附近有代表性的桩身截面的轴向应变和桩身运动加速度的时程曲线进行分析计算,获得该截面的轴向平均内力 F( ) 桩基检测方案4和轴向平均速度 V( )。由于检测所施加的锤击力是一个相对较短暂的脉冲力,桩顶受到锤的冲击

7、后,冲击能量是以波动形式传至桩底(这种波动可用一维波动方程来描述) 。通过安装在桩顶附近桩身两侧传感器的检测,经仪器记录放大、滤波和计算机软件分析处理,可以观察到应力波在桩身中的传播过程。因此,可以运用一维波动方程对桩身阻抗和土阻力进行分析和计算,推算桩周土阻力分布(包括静阻力和动阻力)和土的其他力学参数;在充分的撞击力作用下,就能获得岩土对桩的极限阻力。然后利用实测时域波形曲线采用 CAPWAP 法分析计算单桩极限承载力。CAPWAP 法的基本思路是从实测的力波或速度波曲线中任选一条,并参考地质资料,设定一组桩身阻抗、土阻力及其它桩土参数,将土阻力分配到桩周和桩端,进行相应的波动计算,求出另

8、一条曲线,使计算波形和实测波形拟合,若两者不吻合,则重新调整参数,反复迭代计算,直到两者吻合程度满意为止,最终求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在一定条件下,根据上述分析计算的结果完成模拟的静力计算,推断相应的静力载荷试验下的 PS 曲线。实测曲线拟合法的基本原理与计算步骤是:1、从试验实测的曲线中选取合理的实测信号,确定波速平均值;2、根据工程地质勘察报告和施工记录,假定桩和土的力学模型及其模型参数;3、利用实测的速度(或力、上行波、下行波)曲线作为输入的边界条件,通过波动方程数学求解,反算桩顶的力(或速度、下行波、上行波)曲线;4、如果计算的曲线与实测的曲线不吻合,说明假设的模型及参数不合理,将有针

9、对性地调整桩土模型及参数再行计算,直至计算曲线与实测曲线的吻合程度良好,从而求得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二) 基桩桩身完整性(低应变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采用低应变反射波法。具体实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及 JGJ/T 92-9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有关规定进行。在检测前对所需检测的基桩必须做好测前处理,凿除桩头浮浆至坚硬的混凝土层,清除浮渣及松动的混凝土,凿平修平桩头,所检测的基桩桩头必须平整。同时对仪器设备进行检查,性能正常方可使用。检测时将传感器稳固地安置在桩 桩基检测方案5头上,连接好仪器,用手锤或棒锤对桩头进行竖向激振,并通过测试仪

10、器采集记录激振所产生的信号。每一根被检测的单桩均应进行二次及以上重复测试。出现异常波形应在现场及时研究,排除影响测试的不良因素后再重复测试。重复测试的波形与原波形应具有相似性。基桩低应变法检测反射波法的基本原理是,在桩身顶部进行竖向激振,激振所产生的弹性波沿着桩身向下传播,当桩身存在明显波阻抗变异的界面时,如桩底、断、裂桩和严重离析等部位,或桩身截面积变化,如缩径、扩径部位,将产生反射波。经测试仪器接收放大、滤波和数据处理,可识别来自桩身不同部位的反射信息。依据检测结果波列图中的入射波和反射波的波形、相位、振幅、频率及波的到达时间等特征进行分析,判定桩身的完整性。(三)桩身混凝土质量、桩底沉渣

11、检测桩身混凝土质量、桩底沉渣检测采用钻芯法。具体实施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根据基桩混凝土材料用骨料粒径,采用液压操纵钻机于距检测桩中心10cm15cm 处以 110mm 合金钻头开孔,钻孔采用外径 91mm 金钢石钻头钻进取芯。钻取的芯样按先后顺序编号排放,并对所钻取的芯样长度、状态、混凝土的胶结情况等进行详细的记录描述。为了检查桩底沉渣情况,钻穿桩底后,应钻入桩底基岩达到设计要求,并取芯样,观察记录桩底沉渣。每根钻芯桩按规范取混凝土芯样和桩底岩芯样进行单轴抗压强度试验。五、检测结果的处理与判定(一)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基桩高应变法检

12、测结果报告内容及资料整理与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 9 章进行整理。(二) 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的检测报告及检测数据的处理与判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 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 8 章规定进行。(三) 桩身混凝土钻孔取芯检测 桩基检测方案6根据现场钻芯芯样描述、芯样取样抗压强度试验结果,绘制柱状图,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JGJ 106-2003建筑基桩检测技术规范第7 章规定提出检测成果报告。六、检测仪器设备(一) 基桩高应变法检测仪器设备1、RS-1616K(P)基桩动测仪或 RSM-2

13、4FD 浮点工程动测仪;2、SY-2 型加速度传感器和应变传感器;3、笔记本电脑;4、高应变法检测专用重锤;5、吊车。(二) 基桩桩身完整性检测仪器设备1、RSM-24FD 浮点工程动测仪或 RS-1616K(P)基桩动测仪;2、速度传感器或 SY-1 加速度传感器;3、笔记本电脑;4、手式铁锤或力棒。(三) 桩身混凝土钻芯仪器设备1、150 型钻机及配套的钻杆、钻头;2、灌浆泵;3、抽水机。七、检测工作进度计划基桩施工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和规范要求时检测,根据委托方安排的工作顺序和施工进度进行。基桩高应变法检测、桩身混凝土钻芯法检测、基桩桩身完整性低应法检测,计划于接委托方通知之日起,两天内进

14、场检测(含检测前准备工作) ,检测工作前通知委托单位和监理单位现场见证,现场每单项检测工作结束后,在委托方提供检测分析所需的相关资料的前提下,两天内向委托方提供检测中间结果报告。全部项目现场检测结束后,室内资料整理、编写报告等预计需要10 个工作日,送审、印制预计 5 个工作日,15 天时间内向委托方提交正式检测结果报告。八、质量保证和安全措施(一)质量保证在检测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公司的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程规范有关规定进行操作。落实质量责 桩基检测方案7任制,实行检测工作全过程的预防和控制措施,严格审核监督,确保检测数据准确可靠,检测工作科学、公正、有效。(二)检测安全目标及安全措施检测服务安全目标是:无人身死亡事故;无人身群伤事故;无重大火灾事故;无设备重大损坏事故。为达到上述安全目标,项目组设现场兼职安全负责人,并严格执行以下安全措施:1、 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明确各级检测人员安全职责,项目负责人为本检测项目安全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