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757963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33 大小:4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_第1页
第1页 / 共133页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_第2页
第2页 / 共133页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_第3页
第3页 / 共133页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_第4页
第4页 / 共133页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_第5页
第5页 / 共1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统编版五上语文教案2019年秋季(1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 白鹭教学目标:1.能正确认读“鹭”等7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宜”等10个字和“精巧”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找出“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的有关语段,说说自己是从哪些地方感受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体会作者喜爱白鹭的情感。4.有感情地朗读第68自然段,分别想象它们描绘的画面,从而形成三幅优美的图画,能给每幅图画起一个名字。5.能在横格上按照抄写要求,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鹭”等7个生字新词,能正确读写“宜”等10个字和“精巧”等18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能按要求提取语

2、言文字信息,说说从中的感受,体会其蕴含的情感。4.学习起小标题。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意思。教学难点: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教学准备:白鹭课件共四组。第一组:白鹭与朱鹭、苍鹭、白鹤的对比图。第二组:白鹭的外形图及文字描述。第三组:白鹭生活场景图三幅及文字。(觅食、栖息、低飞)第四组:白鹭全部生活场景图及文末一段文字。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出示谜语让学生猜: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 (师出示图片)2.我国现代杰出的文学家郭沫若以清

3、新隽永的笔墨描写了白鹭,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郭沫若先生的散文诗白鹭,看他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如画的美妙境界。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1.学生小声自读课文,勾画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2.指名读生字、新词,质疑交流。3.重点区分翘舌音“朱、澄”,平舌音“增”,指导“鹤、嫌”的书写。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1.请学生大声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3.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第一部分(1)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25)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都很适

4、宜,十分精巧。第三部分(68)白鹭在觅食、栖息、飞行时充满韵味,给人们美的享受。第四部分(911)白鹭实在是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第二课时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1.指名朗读生字、新词,检查生字、新词掌握情况。2.请学生背诵有关白鹭的诗句。二、赏读1-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1.直入开篇,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板书: 精巧的诗2.指名回忆诗的特点:在你们印象中,诗有哪些特点呢?(语言精炼形象,节奏感强,富有意境。)3.自由朗读课文1-5自然段,体会白鹭诗一般的“精巧美”。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打开课本,读读1-5小节,边读边

5、想边画-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白鹭的精巧?整体感知,读出学生自己的理解,感受白鹭外形的诗一般的精巧美。4.集体交流,引导,感悟。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白鹭的外形图和对比图。第二小节-概括描写:白鹭颜色、身段搭配的和谐美!(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第三小节-对比描写:白鹭与白鹤、朱鹭、苍鹭相比,有其独特的小巧美和寻常美。(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第五小节-具体描写:白鹭颜色的配合、身段的大小真是天工巧夺!(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

6、,像诗一样精巧,优美。)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古往今来,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听听课文6-11自然段,也许大家能从“白鹭”这首诗中找到优美的、富有诗意的画面!三、赏读6-11自然段,感悟白鹭的“韵味美”。1.范读课文6-11小节。(音乐稍低)2.指名交流捕捉到的关于白鹭生活的画面: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觅食、栖息、低飞)3.布置学生自读自悟: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4.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5.指名学生集体交流,相机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第一幅图-白鹭觅食(第6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

7、后的感受。(2)展示画面“觅食图”:是啊,白鹭觅食恬静安详,如诗般迷人!(3)欣赏画面并取画名:多美的一幅画,你们能给它取个画名吗?(4)精读第一句,体会拟人手法的绝妙,体会白鹭与水田的和谐搭配。文中不说白鹭“叼鱼”,却说它“站着钓鱼”,你是怎样理解的?(5)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指导有感情地配乐朗读课文,读出诗一般的韵味。第二幅图-白鹭栖息(第7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 (2)展示画面“栖息图”是啊,白鹭垂钓美妙绝伦,白鹭登高栖息更是别有一番情趣!(3)看看图,读读画面下的文字,再说说你们的感受吧?(4)指名交流感受。(5)点击画面隐藏的文字“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8、,质疑激趣,启发想象:你们说,在晴天的早晨,白鹭悠然登高,独处小树的绝顶,真的是在瞭望吗?(6)指名给画配上画外音。(7)配乐齐读课文。的确,郭沫若的这一疑问,真能引起我们读者无限的遐想。多么耐人寻味的生活画面啊!用心读一遍,读出自己的感受吧!第三幅图-白鹭低飞(第8小节)(1)指名读或说出读后的感受。(2)展示画面“低飞图”及第8小节的内容。(3)指导朗读,读出内心的悠然和快乐。白鹭低飞,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以无穷的乐趣!看白鹭乘着夕阳归去,是一件多么快乐的事情啊!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吧!(4)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目睹白鹭的亲身经历。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

9、、诗一般的美!第四幅图-白鹭全部生活场景(1)展示白鹭生活场景组合图,配乐让学生静静地欣赏。(2)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3)指名集体交流,体会“白鹭本身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说出自己的内心感受。(4)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5)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6)齐读第11小节。让我们和郭老一样,面对这可爱的小精灵,发出内心的赞叹吧!(7)板书:韵味无穷的诗四、赏读全文,总结全文。1.赏读全文。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

10、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2.齐读。(音乐渐高)3.指名说说欣赏了全文以后的感受。4.教师总结:老师最想说的是,生活中并不缺少美;缺少的是我们人类发现美的眼睛。真诚地祝愿同学们人人拥有一双发现美的眼睛,去捕捉,去挖掘生活中像白鹭这样如诗如歌如画的美!五、布置课外作业。1.背诵课文,抄写你喜欢的自然段。2.阅读类似课文白鹭这样的美文,写下自己的感受。板书设计: 1.白鹭 颜色的配合 精巧的诗 身段的大小 觅食 白鹭觅食图 栖息 白鹭瞭望图 韵味无穷的诗 飞行 白鹭低飞图2落花生教学目标:1.能

11、正确认读“亩”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便”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2.正确读写“亩”等8个字和“播种”等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能分角色朗读课文。4.了解课文内容,梳理课文条理,说说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5.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能说说花生的特点和父亲借花生告诉的道理,体会课文蕴含的哲理。6.能仿照课文选择一种事物进行一次以物喻人的小练笔。主要语文要素:1.能正确认读“亩”等5个生字新词;正确认读多音字“便”在本课的读音,能据音组词或据词定音。2.正确读写“亩”等8个字和“播种”等6个词语,并联系上下文理解词义。3.能读懂含义深刻的句子

12、,体会其蕴含的哲理。4.了解以物喻理文章的写法,按题目要求,学习试写一段话。课前准备:学生搜集作者和有关落花生的资料,教师准备关于落花生的课件。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的含义,明白花生最可贵的品质,懂得做人应该做一个对他人有好处的人,不要做只求外表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教学时间:两课时第一课时解题导入齐读课题,你知道“落花生”是什么意思吗?你是怎么知道的?出示落花生的图片,教师补充讲解花生为什么叫做“落花生”。本篇课文的作者是许地山,他有个笔名叫落华生,他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呢?今天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文中,走进许地山童年的时光。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自主识字。轻声读课文,画

13、出生字新词。指名读课文,全班正音。(如,“空地”的“空”读四声,“吩咐”的“咐”和“便宜”的“宜”在文中读轻声。)拼读生字,重点强化。(由学生提出易错的字,并展示自己的认字方法。)在预习的过程中,你都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用什么方法理解的?(结合上下文或生活实际理解词语的意思和用法,不要死记硬背词典中的解释。)读通顺课文,感知文本内容。同桌互读,把课文读通读顺。(给足时间让学生读书。)由同学互相推荐读,老师要鼓励读书不太好的同学展示自己,多鼓励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课文,看看你对课文都有了哪些了解?默读课文,理清思路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大家默读课文之后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本文是按什么

14、顺序写的?(讨论并明确分段。)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抄写生字、新词。第二课时回忆课文内容,整体感知齐读课题,回忆课文内容,想想课文围绕“落花生”写了哪些内容?细读课文、突破重难点读第1自然段,了解种花生、收花生;利用评读方式,指导学生抓住“居然”一词,读出一家人收获花生的意外、欣喜。充分读书,抓住吃花生、议花生。 自由读,指名读,读出花生的好处。学生根据搜集的课外资料补充花生的好处。出示第1自然段,体会花生的可贵之处。在同学自由读之后填表,运用对比的手法突出花生的可贵之处。出示花生和桃、石榴、苹果的图片,同桌对比着读。指名读,评读:你觉得他读得怎么样?或通过他的朗读你感受到了什么?再次读,看看你对花生又有什么新的认识?(引导学生体会出花生虽然不好看,可是它非常实用,默默地为人类奉献。) 对比读句子,体会父亲对我们的希望。“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两句话意思不一样,“只”是单单的意思,爸爸的意思是做人不能只追求外表的体面,更希望我们做一个脚踏实地、埋头苦干、不计名利,像花生一样的对别人有用的人。)通过填空,加深理解:在你身边一定有许多像花生一样品格的人或物,让我们来赞美花生,赞美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事物。“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