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51302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98 大小:18.42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8页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8页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8页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8页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ppt(9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优质高产夏大豆生产技术,董金波 阜阳市颍州区农技中心,2,全球大豆生产现状 安徽夏大豆生产概况 安徽夏大豆品种 安徽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安徽夏大豆主要病虫害及其防控 安徽夏大豆主要推广品种,3,占世界大豆种植面积约10%,一、全球大豆生产现状,4,占世界大豆产量的6.8%,5,低于世界大豆平均单产30%左右,6,注:2010年我国大豆进口量达5480万吨!,7,8,东北优质高油 大豆产业区,黄淮优质高蛋白 大豆产业区,长江流域及南方 优质特色大豆产业区,9,(2008-2015年),10,黄淮海大豆种植面积(2005-2007),11,黄淮海大豆平均亩产量(2005-2007),12,

2、黄淮海大豆总产量(2005-2007),13,二、安徽夏大豆生产概况,特点: 我国的高蛋白大豆主产区 面积位居全国第2位 分布: 淮河以北面积占全省85%,产量约占83%; 沿淮面积占全省10%,产量占12%; 沿江和皖南山区的大豆面积5%,产量仅占5%。 现状: 单产低;配套技术落后;产业化程度低。,14,安徽省大豆种植面积与产量(19512006),15,单位:万亩,16,单位:万吨,17,18,19,20,三、安徽夏大豆品种,20 世纪50年代:小粒农家品种,例如宿县647等;主要问题是晚熟、倒伏和花叶病毒病;成熟期晚,严重影响了早腾茬、早种麦的麦豆两熟耕作制。 20 世纪60年代:地方

3、良种评选,筛选出蒙城白茧壳、亳州千斤豆等直立抗倒、百粒重1820g的地方良种,增产幅度在10%以上。 20 世纪70-80年代:以徐豆2号、跃进5号、商7608和皖豆1号、2号、3号、4号为代表的改良夏大豆品种进入生产并得到迅速推广应用,初步解决了夏大豆生产上迫切需要的早熟和抗花叶病毒病问题,丰产性也有明显提高。 20 世纪80-90年代中期:以诱变30、豫豆6号、鲁豆2号、中豆19号、豫豆8号、鲁豆9号、皖豆系列(4-19号)等为代表的改良品种相继推广,品种的丰产性、早熟性、抗病毒病、抗倒伏等性状得到进一步改良,品种的优质高蛋白开始引起重视。 20 世纪90年代后期至今:以豫豆22号、合豆1

4、号、蒙91-413、皖豆21、23、24号、中黄13、徐豆9号、豫豆25等为代表的优质高产品种得到推广,出现一批亩产250kg以上的高产典型,优质高蛋白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应用。,21,安徽大豆育种,1、育成品种: 安徽省1983-2009年正式审定命名的有51个夏大豆品种 其中通过国家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的有8个 合豆1号 蒙91-413 (合豆2号) 合豆3号 阜9765 阜豆9号 合豆5号 皖豆28 濉科998,22,育成品种单位:,其中:省农科院作物所20个 阜阳市农科所10个 涡阳县农科所3个 安徽农业大学3个 潘村湖农场2个 濉溪县科技开发中心2个 宿州市农科所、六安市农科所、东风湖农

5、场、五河县龙潭湖农场、宿州天益青种子公司、丰乐种业等。,23,合豆1号,近年国审大豆品种,蒙91-413,合豆3号,24,合豆5号,皖豆28,阜豆9号,25,皖豆24号,蒙9449,蒙9801,近年省审大豆品种,26,阜豆11,濉科998,濉科928,27,安徽审定外省品种12个,中豆19(油83-19) 中豆20(中油89B) 中豆26 (90N10) 中黄13(中作975) 豫豆18号(郑84240-B1 ) 豫豆25 豫泛961 地神22(豫泛964) 徐豆9号(徐9814) 南农28(南农95C5) 南农30(南农黑珍珠) 中黄37,28,安徽省育成品种产量表现,29,2、育种方法:

6、用有性杂交方法选育品种40个 辐射+杂交选育品种2个 辐射选育品种2个 系统选育品种3个 杂交大豆品种3个 核不育轮回选育1个,30,3、品种特色,安徽淮北平原是我国高蛋白质大豆的主产区,地处黄淮海夏大豆主产区的最南端,雨水充沛,大豆鼓粒期气候比较湿润,昼夜温差比较小,是形成大豆蛋白质的最佳生态区。近二十几年安徽已育成审定的高蛋白质(含量45.0 %以上)品种22个,为安徽发展优质高蛋白大豆奠定了基础。,31,安徽省育成品种蛋白质特性,32,杂优豆1号(皖豆25),33,四、安徽夏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高蛋白大豆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大豆宽窄行种植技术 ,34,高蛋白大豆保优高产栽培技术 (1)播

7、前准备 地块选择:选择地势平坦、肥力均匀、排灌方便,不重茬、不易受环境影响和损害的地块。一般作为小麦、油菜等的后茬作物,每年轮作一次。 精细整地:前茬为小麦地块,麦收后及时旋耕灭茬,平整耙碎,旋耕深度20cm左右。麦收后若土壤墒情好,应抢墒板茬播种。 施足底肥:旋耕前亩施尿素5kg、过磷酸钙50kg、氯化钾6-8kg;或亩施大豆复合肥20kg;或亩施氮磷钾复合肥20kg(N:P:K=15:15:15)。高肥田块底肥可以不施尿素,有条件的每亩可增施有机肥2000kg。,35,品种选用:目前安徽省生产上推广种植的高蛋白品种主要有皖豆15号、皖豆16号、皖豆23号、皖豆24号、中黄13、豫豆25等品

8、种。 种子处理:播前精选种子,剔除病粒、残粒、虫食粒、杂粒等,晒种时避免阳光暴晒,造成种皮破裂(影响出苗率)。晒种后用钼酸铵1g、硼砂2g和硫酸锌1g,兑80-100g温水溶解,然后喷洒在种子上,可用作种肥,有利于苗壮。,36,(2)播种,适时早播:早播可提高大豆单产及蛋白质含量,迟播蛋白质含量容易下降。适播期6月10-15日,如果此期间遇干旱,要及时灌水造墒播种。 合理密植:高肥田块,多分枝品种亩留苗1.5-1.8万株,亩播量56kg;低肥田块,分枝少的品种亩留苗1.8-2.0万株,亩播量67kg。 提高播种质量:机械条播,行距3540cm,播深35cm。播种要均匀,不重播,不漏播,覆土要严

9、密,不外露种子。,37,(3)田间管理,查苗补缺,人工间苗:出苗后及时查苗,个别缺苗断垄的要及时补种或移栽;补苗越早越好,最好选用对生子叶展开,对生叶尚未展开的芽苗进行带土移栽,移栽选择阴雨天或下午4时以后进行,栽后要立即浇水,提高成活率。在苗全、苗齐基础上,人工间定苗,株距11-13cm,力争苗匀。,38,化学除草: 播种后出苗前:及时进行一次土壤化学封闭除草,常用除草剂和用量为:50%乙草胺每亩5075ml;75%封净每亩3050ml。 出苗后封垄前:若杂草多,可再进行一次化学除草,常用除草剂和用量为:15%盖草能每亩2030ml;25%精禾草克每亩2530ml加25%虎威每亩5070ml

10、。 封垄后:田间有杂草可人工拔除杂草。,除草剂田间危害症状,39,中耕培土:中耕能破除土壤板结,蓄水保墒,促进根瘤活性,提高固氮能力,按“浅深浅”标准,中耕2-3次,最后一次中耕可结合培土以防倒伏。,合理化控:对于密度偏大、花荚期旺长的地块,宜在盛花期用缩节胺喷施茎叶防控,亩用缩节胺20ml兑水20kg喷施,或亩用15%多效唑50g兑水4050kg喷施防控。,40,科学追肥: 苗期至初花期:若苗黄苗弱应适当追施尿素,每亩25kg, 雨天撒施。 花荚期:叶面喷施硼肥和钼肥有利于保花促荚,亩用0.2%硼 砂100g和0.030.05%钼肥50g兑水3040kg喷施。 叶面肥 鼓粒期:喷施磷酸二氢钾

11、有利于蛋白质积累,同时可防早衰, 每亩用磷酸二氢钾0.20.3kg兑水3040kg喷施。,41,病虫害防治: 苗期:每亩用50%抗蚜威可湿性粉剂68g,或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1020g,兑水3050kg喷雾防治蚜虫。 花荚期:每亩用50%氯氰菊酯80ml、1%阿维菌素乳油20003000倍液、20%快杀灵400倍液、40%辛硫磷50ml防治大豆卷叶螟、斜纹夜蛾和蚜虫。 鼓粒期:每亩用20%氰戊菊酯乳油2040ml喷雾防治豆荚螟和大豆食心虫。 及时排灌:开好排水沟,苗期遇涝及时排水;花荚期、鼓粒期是大豆需水的关键时期,大豆鼓粒期遇旱蛋白质显著下降,遇旱及时浇水,保持田间湿度,利于蛋白质的积累。

12、,42,(4) 适时收获,收获:当植株茎、荚变褐、叶片基本脱落,籽粒变圆变硬有光泽,荚中籽粒与荚皮脱离,摇动时植株有响铃声时及时收获;收获后待豆秆晒干再碾压脱粒,碾压时不要摊得太薄,以免损伤豆粒;机械收割应在上午晾干露水后进行。收获时还应根据天气状况抢晴收获,防止雨淋、炸荚、霉变,以确保高蛋白质品质和籽粒的商品性。 晾晒贮藏:脱粒后及时晾晒,待籽粒含水量降到13%以下时即可入库贮藏。,43,大豆宽窄行种植技术,该技术通过调整大豆种植的行间距,采用宽窄行相间种植方式,提高大豆田间的通风、透光率,充分利用边行优势,从而提高大豆产量。其主要技术要点: (1)宽窄行种植:一般宽行行距50cm,窄行行距

13、20-30cm。 (2)及时定苗:出苗后及时查苗、补苗,两瓣夹一心时进行间苗,第一片复叶展开时定苗,株距1315cm,亩留苗1.21.5万株。 (3)科学追肥、叶面喷肥:大豆分枝期至初花期,每亩开沟追施磷酸二铵1015kg或尿素57.5kg,施肥后覆土。花荚期每亩用磷酸二氢钾200克、硼酸100克加水50kg进行叶面喷施。,44,五、安徽夏大豆主要病虫害及防控,花叶病毒病(SMV) 孢囊线虫病(SCN) 霜霉病 炭疽病 枯萎病 根腐病 细菌斑点病 ,主要病害,45,花叶病毒病,症状特征:主要症状是皱缩花叶、黄斑花叶、卷叶、疱斑花叶等,严重时叶片畸形,变小、扭曲、植株显著矮化。,46,防治措施:

14、,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种子检疫。 化学防治:早防蚜虫(苗期开始),防止和减少病毒侵染;药剂可使用吡虫啉、阿维菌素、吡蚜酮等兑水喷雾;染病后可选用20%病毒A500倍液或1.5%植病灵乳油1000倍液,或5%菌毒清400倍液,加美洲星等叶面肥喷雾,连续使用2-3次,隔10天1次,但只能缓解症状,不能治疗。,47,孢囊线虫病,症状特征:主要根部受害,开花前后病株明显矮化,似缺水、缺氮状;叶片褪绿变黄,瘦弱,根瘤少、根系不发达并形成大量须根,须根上附有大量白色至黄白色的球状物,即线虫的胞囊(雌成虫),后期胞囊变褐,脱落于土中;结荚少或不结荚,籽粒小而瘪,病株叶片常脱落。在田间,因线虫在土壤中

15、分布不均匀,常造成大豆被害地块呈点片发黄状。,48,农业措施: 轮作、与禾谷类作物轮作2-3年;增施磷肥,适时灌水(土壤干旱有利大豆孢囊线虫的危害,增加土壤湿度,可减轻危害)。 化学防治:可选用主要含有多菌灵和福美双的大豆种衣剂,或用这些药剂拌种,不仅可以防治线虫,还可兼治地下害虫等。,防治措施:,49,霜霉病,症状特征:病苗上形成边缘不明显、散生的褪绿小点,扩大后形成多角形黄褐色病斑,也可产生灰白色霉层,严重感病的叶片全叶干枯引起早期落叶;豆荚受害后,荚皮无明显症状,荚内有大量杏黄色粉状物,即病原菌的卵孢子。被害籽粒无光泽,色白而小,表面粘附一层灰白色或黄白色粉末。,50,防治措施:,农业措

16、施:选用抗病品种;轮作;开好排水沟,防止雨后积水,降低田间湿度。 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开始喷药,每隔7-10天喷1次,用药喷雾防治1-2次;药剂可选用:百菌清、代森锰锌、甲霜灵、烯酰吗啉、氟吗啉、霜霉威等。,51,炭疽病,症状特征:苗期至成熟期均可发病。幼苗猝倒、茎腐和豆荚枯死。豆苗出土时子叶上有红褐色凹陷斑;中期叶上病斑呈不规则形、浅褐色;茎和豆荚上病斑不规则形或圆形,红褐色至灰褐色。,52,防治措施:,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和无病种子;轮作2-3年;清除田间病残体,深翻土地。 化学防治:播种前用种子重量0.5%的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拌种,拌后闷几小时;可在开花后喷25%炭特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53,枯萎病,症状特征:植株叶片由下而上逐渐变黄萎蔫。后期叶片脱落,茎基部出现黑褐色病斑。,54,农业措施:选用抗病品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