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

上传人:101****457 文档编号:97750361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59 大小:1.59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顺乎世界潮流》课件解析(5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 题 三,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1840,1856,1860,1894,1898,1900,1911,1915,1919,1921,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1851,戊戌变法,瓜分狂潮八国联军侵华,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中共成立,太平天国运动,新思潮萌发,洋务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维新思想,民主革命思想,民主科学思想,马克思主义传播,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洋务运动,北洋军阀统治(尊孔复古逆流),启蒙思想的传播,十月革命,专题线索:,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主题:中国向何处去?(挽救民族危机,实现民族独立、富强),方向:学习西方到学习苏联,向现

2、代化过渡,学欧美:学造器物(技术)仿行制度 提倡思想解放(文化心理),学苏联:传播马克思主义,走社会主义道路,抵抗派(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派(中体西用),维新派(君主立宪),革命派(民主共和),激进派(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陈旭麓:“近代民主思想的演进,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学器物,学制度,学思想文化,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洋务运动,维新变法(君主立宪),新文化运动,辛亥革命(民主共和),中国近代向西方学习的历程,既不是一江长流,也不止一个洪峰,而是以一个接一个思潮的涨落相继出现的.,主题:,方

3、向:,专题三 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潮流,中国向何处去?,向西方学习三个阶段,导语,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累 进 逐步深入、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四个阶段 三个层次,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思想解放)的历程,1840-1894 地主阶级,1894-1915 资产阶级,1915-1919,1919以后,激进的资产阶级知识分子,马克思主义者,睁眼看世界 师夷长技以制夷 (地主阶级抵抗派),洋务运动 中体西用 (地主阶级洋务派),维新派 君主立宪制,革命派 民主共和制,科学与民主,宣传马克思主义,先进技术,政治制度,西方思想文化,先学技术再学制度再学思想文化,由表及里,层层深入 重点!,趋势:,1、领导阶级:

4、地主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2、内容:器物政治制度思想文化领域 3、特点: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顺乎世界之潮流”,19世纪后半期的世界潮流是什么?,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完成,充实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基础,使资本主义成为了一股不可阻挡的世界性潮流。1861年沙皇俄国进行了废除农奴制的改革,1865年美国内战结束,废除了南方的奴隶制度,1868年日本开始了明治维新运动,1871年德意志、意大利分别完成统一,走上了资本主义道路。 第二次工业革命也已经开始,这就使得资本主义这一世界潮流更加势不可挡。“世界潮流浩浩殇殇,顺之则存,逆之则亡。”,资本主义:,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各国律例,四洲志,1839年,海国

5、图志,1842年,资政新篇,1859年,洋务运动,1860年,早期维新思想,19C6070年代,中共一大,1921年,师夷长技,中体西用,器物层面,一、地主阶级抵抗派-学习西方器物,道光二十年,英国人已经出兵,鸦片战争马上就要开始,林则徐给道光皇帝上了这样一个奏折: 该夷无他技能,且其浑身裹缠,腰腿僵硬,一仆不能复起,不独一兵可以手刃数敌,即乡勇平民竟足以致其死命。况夷人异言异服,眼鼻毛发皆与华人迥殊,吾民齐心协力,歼除非种,断不至于误杀。 乾隆说:天朝物产丰盈,无所不有,原不藉外夷货物以通有无。特因天朝所产茶叶、瓷器、丝稠为西洋各国及尔国必须之物,是以加恩体恤,在澳门开设洋行,俾得日用有资,

6、并沾余润,林则徐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第一人”,1、背景: (1)鸦战前,国势日衰,矛盾尖锐; (2)读书人大多远离社会现实; (3)清朝长期闭关锁国,统治者沉浸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妄自尊大,不能自拔; (4)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鸦片战争后,对中国的冲击加剧,2、代表人物: 林则徐、魏源、,重视收集西方信息,打探西方情报; 设译馆,编译外国书籍和报刊如四洲志、华事夷言等; 仿制西方战舰; 最先冲破“贵华夏、贱夷狄”的思想藩篱,以新的眼光审视世界。,请思考:为什么说林则徐是 近代中国“睁眼看世界第一人”?,开近代中国由爱国而研究、学习西方的先河。,?,这两本书分别有怎样的历史地位

7、和价值?,明确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是书何以作?曰为以夷攻夷而作,为以夷款夷而作,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而作。 海国图志序 材料反映出作者的什么思想?这一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 内容:主张学习外国先进技术, 以抵御外侮,使国家富 强。,地位:第一部由中国人编撰的最详备的世界史地著作,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具体含义是什么?这一主张的提出有什么重大意义?,含义:学习西方的长处;抵抗西方侵略,战胜敌人。目的:维护清朝统治。,意义:成为近代中国学习西方的口号,同时也是对几千年传统心态的一次挑战,迈出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这一思想的提出,表明在中西文化的最初

8、碰撞中,中国士大夫已经开始认识到,“夷狄” 也有可取之处,要以夷之“长技” 来弥补传统文化的不足。,可惜道光、咸丰年间的人没有领受军事失败的教训,战后与战前完全一样,麻木不仁,妄自尊大。直到咸丰末年,英、法联军攻进了北京,然后有少数人觉悟了,知道非学西洋不可。所以我们说,中华民族丧失了二十年的宝贵光阴。 蒋廷黻中国近代史 “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 你觉得早期先进的中国人睁开眼睛,看到的是怎样的世界?他们的看法全面吗?,近代中国思想的主流,以林则徐、魏源为先导,随着姚莹的康輶纪行、徐继畲的瀛环志略

9、等新的著述不断出现,“睁眼看世界”的思想发展成一股社会思潮。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独立而探究、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局限于著书立说,尚未付诸实践。对西 方的学习停留在技术或器物层面上,未涉及 到变革封建制度。,考点梳理:,考点1 顺乎世界之潮流:,(1)地主阶级抵抗派-睁眼看世界,“师夷长技以制夷”,1、背景:,A、根本原因:,清朝国势日衰,社会矛盾日益尖锐。统治者沉浸于“天朝上国”迷梦。,B、直接原因:,西方的坚船利炮惊醒中国有识之士。,2、代表人物:,林则徐、魏源、姚莹、徐继畲等,3、主张:,“师夷长技以制夷”,4、活动:,编译书籍 ,仿制战舰,林则徐(睁眼看世界第一

10、人):收集西方国家信息,编译西方书报;主持编写四洲志华事夷言;魏源:编写海国图志;徐继畲:编写瀛环志略;姚莹:编写康輶记行,C、思想基础:,经世致用思想的影响。,5、评价“新思想”:,新思想是对列强侵略挑战的积极回应,具有爱国的进步意义。主张向西方学习,起到了思想启迪的作用。,A、进步性:,B、局限性:,只能提出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御外侮的主张,不能认识到西方国家进步的根本原因,并且只有理论而没有实践;其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的腐朽统治,也就无法实现真正富强,1(2013年重庆高考7题)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

11、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 A四洲志 B海国图志 C天演论 D资政新编,高考真题演练,B,2(2011北京文综16)“九州缩地凭挥翰,四海披图当泛槎(木筏)”。这是近代诗人张维屏对一部著述的称赞。这部著述是( ) A海国图志 B资政新篇 C变法通议 D孔子改制考 【解析】A 近代在西方列强侵略,民族危机不断加深的情况下,先进的中国人开始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海国图志是一部划时代的著作,其“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命题的提出,打破了传统的夷夏之辨的文化价值观,摒弃了九洲八荒、天圆地方、天

12、朝中心的史地观念,树立了五大洲、四大洋的新的世界史地知识,传播了近代自然科学知识以及别种文化样式、社会制度、风土人情,拓宽了国人的视野,开辟了近代中国向西方学习的时代新风气。,A,“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时间断限,19世纪60-90年代,时代背景,战后列强加强经济侵略-外患 太平天国运动的威胁-内忧,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二、洋务运动学习西方器物,代表人物,运动口号,奕訢、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师夷长技以自强”,洋务派观点:,“中学”:是指中国的封建文化。 “西学”:是

13、指资产阶级文化。,李鸿章,“中学为体”:是以中国的纲常名教作为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 “西学为用”:是采用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近代科技,仿效西方国家在教育、赋税、武备等方面的一些具体措施,举办洋务新政,来挽救江河日下的清王朝。,“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实质:在不触动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的科技 目的:挽救封建制度,巩固封建统治,结果:甲午战争的失败标志着洋务运动的失败,1)前期,以“自强”为旗号,创办军事工业。 2)后期,以“求富”为旗号,兴办民用工业。 3)70年代中期开始,筹划海防,建立近代海军。 4)60年代开始,开办新式学堂,选派留学生。 a.引进西方近代科学技术,培养了人才 b.

14、客观上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一定程度推动封建自然经济瓦解 c.近代工业开始出现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 d. 迈出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洋务运动内容:,对洋务运动评价,活动: (1)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旗号:“ 自强 ” 企业: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内军械所、李鸿章创办的江南制造总局、左宗棠创办的福州船政局、崇厚经营的天津机器制造局。 (2)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旗号:“ 求富 ” 企业:李鸿章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上海)和开平煤矿、张之洞设立的汉阳铁厂和湖北织布局。 (3)筹划近代海防:初步建成北洋、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 (4)兴办近代教育:创办了京师同文馆 等一批新式学堂,并派留学生出国深造。

15、,考点梳理:,考点1 顺乎世界之潮流:,(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代表人物:,2、时间:,3、主张:,奕、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等,第二次鸦片战争后(19世纪60-90年代),“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师夷长技以自强”,4、活动:,洋务运动(军用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新式学堂),5、结局:,甲午战败,标志失败。,“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独火器万不能及。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欲学习外国利器,则莫如觅制器之器” 李鸿章,3(2013年福建高考18题)1900年张之洞劝学篇出版英译本。英国媒体称,这标志着“长期以来习惯于孔夫子的陈词滥调下变得死气沉沉的中国人,终于在时代的现实面前苏醒过来”。评论认为劝学篇 A顺应时代潮流 B是对传统文化的全面否定 C指出中国未来之路 D主张抛弃孔夫子中国才能觉醒,A,4(2013年四川高考4题)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 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 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 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 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