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46630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PPT 页数:30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ppt(3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研究这个问题背景 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在2011年引用调查数据说,当前中国中小企业大概只有10%能够从正规银行体系得到贷款,也就是说有90%要靠体制外的融资。他举例说浙江有80%的小企业靠民间借贷,年利率最高的达到180%,目前多地民间借贷的年利率都高达120%,“即使这么高,民间融资还是供不应求。”他并以温州的一项调查为例,温州的中小企业有20%倒闭、停产或歇业。 由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9月底,河南省

2、共有38.3万家中小企业,而其中面临更艰巨融资困境的小型微型企业则有35万家,占比高达91%。,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一、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供需矛盾突出 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供需在数量上不能实现均衡,主要是融资的供不应求,一方面农村中小企业因融资不足,面临着资金的缺失成本,另一方面农村金融机构所吸收的存款大量闲置,却被禁止跨地区转贷,不但不能获取贷款利息,还要照样支付存款利息。 同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的供需在结构上不匹配,主要表现在农村中小企业的大额度、长期限、风险高和用于固定资产投资活动的资金需求较难在

3、农村金融供给上得到有效满足,此外,对其所提供的金融业务品种多限于满足信贷需求和存款需求,而缺乏对其保险需求、结算需求和信用担保需求的满足。,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受到较多的约束 首先,农村处于起步阶段的中小企业和经营规模较小的企业,由于其自身缺乏担保抵押、没有健全的财务制度、信用状况难以了解、经营盈亏现状和前景无从判断等等,所有的这些都迫使农村金融机构出于贷款安全的考虑而惜贷。 其次,农产业的经营风险较大,农业收成受气候的影响较大,天气恶劣,没有好的农业收成,农业种植企业和深加工企

4、业就会面临停产倒闭的危险,而畜牧企业则易受牲畜疫情的传染,畜牧生产也会受到影响。同时农产品价格受市场供求变化的影响,特别像果蔬的价格波动起伏很大,若某类农产品价格过低,再加上农业保险制度和农产品期货在农村地区的缺失,必然会导致相关的农村企业亏损严重且得不到补偿,农村金融机构的贷款将面临较高的经营风险和,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受到较多的约束 信用风险,打消其融资供给的积极性。 再次,工农产品的剪刀差和农产业效益较低且见效较慢都导致逐利性的资金不愿投向农村中小企业。 最后,农村中小企业

5、获得融资的渠道过于狭窄,其中正规金融机构的融资条件苛刻、民间金融受法律的禁止很难予以融资、债券融资和股权融资还没开展起来。,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 首先,农村金融机构的职责不明,像过去的农业银行和工商银行等商业性金融机构往往还承担着政策性支农任务,而政策性金融机构却难司其职,政策性支农功能弱化。 同时农村信用社摇摆于合作金融和商业金融之间,既不能发挥合作金融利用社会资本谋求自身发展的内生性优势,又不善于利用市场机制提升自身经营效率。,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6、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面临可持续发展难题 然后,农村金融机构产权不清,在治理结构上缺乏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农村金融机构多为政府机关控股,参股股东的股权额度小且分散,难以在与有信息不对称的经理人的博弈中占优势,从而出现“内部人控制”的问题,而政府机关作为大股东从外部进行治理,只会使经理人听命于政府机关,被迫参与到对金融权力寻租的竞争,甚至按政府机关意图违规发放贷款,危及信贷资金的安全。,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三、农村金融机构面临

7、可持续发展难题 最后,出于信息不对称和道德风险的原因,农村金融机构难以筛选出优质的农村中小企业,也难以监控其贷款用途是否被挪用到了不符合规定的高风险项目,这些都不利于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四、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上存在严重的缺位 首先,包括农业发展银行和国家开发银行在内的政策性金融机构,弱化了其政策性支农职能,如农业发展银行的贷款开始倾向于农村地区的龙头企业,对农村粮棉油收购企业的贷款力度在减弱,基本不为农村中小企业贷款。国家开发银行主要对农田水利和农村地区的基

8、础建设的有一定扶持,至于农村中小企业则不能因其研发项目的风险性和产品的外部经济性,而获得国家开发银行的政策性信贷资金。,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必要性 四、农村金融机构在为农村中小企业服务上存在严重的缺位 其次,农村信用社和农业银行等农村金融机构把过多资金投到农村龙头企业或闲置大量资金而收紧对农村中小企业的信贷,都是其支农服务缺位的表现。 最后,包括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农村资金互助社在内的农村微型金融机构还未发展起来,而民间金融机构未得到法律许可,仍不能设立和发展,使得现有的农村中小企业缺少可供融资的渠道。

9、,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一、推行“供给引导”型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模式 我国现有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模式是“需求追随”的模式,也就是强调农村中小企业有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需求,或者是随着经济的发展,其产生了什么样的金融服务需求的变化,作为对这些需求的反应,金融体系的供给进行相配合的调整。但这样的模式必然会因农村金融体系供给调整的时滞效应,使得其供给跟不上需求的变化,而导致农村中小企业的需求得不到有效的满足。,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

10、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一、推行“供给引导”型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的发展模式 因此,所重构的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要改变其发展模式,把发展模式从“需求追随”型转变为“供给引导”型,也即强调的是金融服务的供给方,金融机构、金融资产与负债和相关金融服务的供给先于需求,使得金融供给的结构和数量能更好的和农村中小企业融资发生变化的多层次需求相匹配。,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二、明确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职能分工 首先,农村金融市场发展不够成熟,而且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

11、资源时存在市场失灵的情况,对于商业金融未能发挥作用的领域,政策性金融应该逆市场选择配置金融资源,为农村中小企业有风险且有外部经济性的研发项目和技术产品提供资金支持。 然后,商业金融要破除其垄断,鼓励其自由竞争,发展多种形式的金融机构,包括国有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和小额贷款公司等等,要根据市场机制来优化配置资金,引导信贷资金流向效率高和有发展前途的农村中小企业。,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二、明确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职能分工 最后,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要真正做到资金“取之于农,用之于农

12、”,通过积累内生于农村地区的社会资本,依靠它的人际互动式的共享知识、合作的规范、相制衡约束的人际关系、内嵌于社会网络的处罚机制、充分的信任以及良好的信誉的有利之处,克服信息不对称所导致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有效的筛选出优质的农村中小企业,为其合理的配置信贷资金,实现农村中小企业的优胜劣汰。 总之,只要明确政策金融、商业金融、合作金融和民间金融的应有的职能,就可根据这些职能设计出多种最好的农村金融机构,继而针对这些不同种类的农村金融机构设计规章制度。从而使重构出来的农村金融体系更有生命力。,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

13、的理论问题浅析 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形式和改善其治理结构 要想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形式,首先要解决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虚置问题,在过去相当长的时期里,名义上政府机关拥有其控股权,但却难以对其经营者进行有效的监督约束,造成所谓的内部人控制问题,进而可能产生侵害股东们利益的不利选择和道德风险行为,所以就必须引入多元化的产权主体,以增强金融资源的流动性,并提高金融资源的配置效率,这里的政策性金融仍要以国有或共有产权来确保公共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低成本,而商业性金融则要强调私有化的股权制,以充分发挥产权的资源配置功能和收益分配作用,同时合作制金融要在产权治理上改变“内部人”控制状况,以实现农户、经

14、济组织和农村中小企业的自主管理。,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形式和改善其治理结构 然后,要改变农村信用社股权结构的不合理状况,以往的农村信用社强制众多的农户和农村中小企业入股,但由于他们的股权分散且份额小,普遍存在着免费搭便车的心理,自然难以保障自身的权益。所以要积极吸引法人机构和战略投资者巨资入股农村信用社和商业银行,通过股权相对集中的方式,保障股东的权力得到正当的行使。,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

15、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三、创新农村金融机构的产权形式和改善其治理结构 最后,要完善产权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只有让产权交易和股权转让更加顺畅,股东才可有效地通过“用手投票”或“用脚投票”的方式行使权力,这样就无形中激励和约束了决策管理层的行为,使其承担起对农村金融机构资产保值增值的责任。同时,借助健全的职业经理人市场,让职业经理人进行优胜劣汰的竞争,以便及时淘汰掉信誉度低和业绩差的职业经理人,成功筛选出优秀的职业经理人,从而减少农村金融机构委托人的逆向选择和道德风险问题。,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四、

16、依托市场机制破除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 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发展缓慢且长期以来受到政府的行政干预,如利率、信贷投向和信贷规模的管制等等,从而导致我国农村金融市场的二元结构,在正式信贷市场上,国有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等向借贷双方提供中介,并收取很低的利率,而这个利率通常得到政府的资助;而在非正式市场上,资金通常有私人放贷者、钱庄、银背、标会和民营金融机构,但是贷款是高息的。,专题3:信贷市场的资金供给体系构建 -服务于农村中小企业的融资体系的重构问题研究,农村中小企业融资体系重构的理论问题浅析 四、依托市场机制破除农村金融供给的抑制 由于农村中小企业不能像乡镇龙头企业那样获得正规金融的资金亲睐,只能寻求民间金融的资金支持,但由于在我国民间金融未能获得合法化地位,发展很缓慢,自然,农村中小企业不易获得足够的信贷资金,从而出现金融抑制性问题。 要想破除金融抑制性问题,一方面就要通过完善农村金融市场的方式,让市场机制发挥作用,以农村市场的资金供求来决定利率高低,并按贷放资金的风险大小进行风险溢价补偿,同时,法律上给予民间金融机构合法的地位,约束其按市场规律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