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774660 上传时间:2017-10-04 格式:DOC 页数:36 大小:1,012.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3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语文课程的性质是( ) 。A 工具性与知识性的统一 B 知识性与人文性的统一C 人文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D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2、 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中不提倡的学习方式是( ) 。A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B 生动活泼、符合学生个性特点的学习方式C 单一的以讲授文本为主的教学方式D 开展丰富的语文实践活动,拓展语文学习空间3、下列关于语文教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学语文常见的教学方法有:语言性教学,直观性教学,研究性教学等B 语文阅读教学不宜强调个性化阅读C 汉语拼音教学的总目标是:学会拼音,能说普通话D 识字教学的课堂结构包括提出生字、教学生字、复习巩固、运用生字四个环节

2、。4、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包括( ) 。A 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 B 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C 始终将工具性作为语文课程的唯一特性D 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E 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5、关于板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要针对教材特点 B 要针对教学目的和学生实际C 讲到哪里就写到哪里,自由一点,不必左顾右盼D 应针对教学难点并为突破教学难点服务。6、下列关于语文课堂教学设计理念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以教师为主转向以学生为主B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传授知识为主转向方法指导为主C 语文课堂教学设计应从以过程为主转向以结果为主D 语文课堂教学设

3、计应从课内为中心转向课内外相结合7、下列关于小学语文教学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阅读教学的一般过程是初读课文,整体感知;细读课文,深入领悟;熟读回顾,迁移运用。B 朗读的基本要求是:正确地读,流利地读,有感情地读C 一次写作教学的过程,教师必须经历“了解 准备作前指导讲评”这四个环节。D 写作教学应重视培养学生良好的写作习惯8、简述语文教学中设疑和提问的基本要求。9、阅读以下诗歌,并从工具性和人文性相统一的教学理念出发,设计本诗的教学重点,并对所列教学重点,作出简要说明。大热五首(其一)天热一大窑,阳炭烹六月。万物此窑镕,人何怨炎 热 ?君春百谷秋,亦自暑中结,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4、。农夫方夏耕,安坐吾敢食?第一部分 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基础知识一、知识点:包括小学语文课程基础知识和小学语文教学基础知识。(1) 语文课程性质和基本理念(2) 小学语文课程的设计(3) 小学语文课程的目标:包括小学语文课程总目标和小学各学段语文课程目标(4) 小学语文常见教学方法(5) 小学语文教学评价的种类、特点与功能要求理解和识记。二、内容要点:语文课程的性质对语文课程性质的认识,是语文教育观的核心,主导着语文教育的实践,影响着语文教育理念的建设,对语文教育至关重要。语文课程标准第一次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

5、” 这是对语文课程性质的明确定位,是我们实施语文课程的出发点。(1)语文课程的工具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一方面可以从语文课程本身来考察工具性的涵义;另一方面可以从课程系统来考察。工具性是语文课程所固有的本质属性,语文课程的工具性是指语文本身是表情达意、思维、交际的工具;是学习其他学科和终身学习的基础工具;同时可以传承文化,传达社会价值观,从而维系社会的正常运作。(2)语文课程的人文性 一是指语文负载着祖国的优秀文化和人类的进步文化,其本身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教材中蕴育着丰富的人文精神,它囊括了中华五千年光辉灿烂的精神文明和世界各国的先进文化,包含着主体意识、创造思

6、想、责任感、独立人格和审美精神等诸多方面的内容。二是指语文学习过程是人实现自我成长的过程,是激发人的创造力与生命力的过程;语文教育活动是在特定的时空中,教师与学生双向积极的生命运动过程。尊重人、尊重具体人的生命价值、尊重具体人的文化及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人的个人感受和独特体验,鼓励发表富有个性的见解。在语文学习中既学语文又学做人。语文教学过程中充满着浓郁的人文情怀。 (3)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指的是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与人文性不是对立的,而是相辅相成的。语文作为文化的特殊性:本身既是文化,又是文化载体。语文作为工具的特殊性:是负载着人文性的工具。语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对立统一:

7、是科学主义和人文主义的对立统一。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第一条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语文课程应培育学生热爱祖国语文的思想感情,指导学生正确地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丰富语言的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使他们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识字写字能力、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 语交际能力。 语文课程还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促进德、智、体、美的和谐发展。 ” 语文素养是一种以语文能力为核心的综合素养。一个人的语文素养至少包括他的语文能力、语言积累、语文知识、学习方法和习惯以及认识能力、人文素养等。标准 “总目标”所列的十条,是对接受义务教育的每一个学

8、生在语文素养方面的基本要求。做到了这十项要求,就应该认为“全面提高了学生的语文素养”怎样理解全面提高语文素养面向全体,落实到人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 第二条理念:正确把握语文教育的特点“语文课程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是深广的,学生对语文材料的反应又往往是多元的。因此,应该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 值取向,同时也应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不宜刻意追求语文知识的系统和完整。语文又是母语教育课程,学 习资源和实践机会无 处不在,无 时不有。因而,应该让学生更多地

9、直接接触语文材料,在大量的语文实 践中掌握运用语文的规律。语文课程还应考虑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对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 语交际和学生思维发展等方面的影响,在教学中尤其要重视培养良好的语感和整体把握的能力。 ”.“语文教育”的三大特点:人文性:即语文课程的人文性和学生反应的多元性实践性:即语文课程的实践性和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民族性:即汉语言文字的特点和学生的良好语感以及整体把握的能力第三条理念: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是学习 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 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 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

10、,倡 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 习方式。教学内容的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 评价方式的设计 ,都 应有助于这种学习方式的形成。语文综合性学习有利于学生在感兴趣的自主活动中全面提高语文素养,是培养学生主动探究、团结合作、勇于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应该积极提倡。 ”自主学习是就学习的内在品质而言,相对的是“被动学习” “机械学习” ,是一种主动的、建构的学习过程,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自主性学习的基本品质是主动性,核心品质是独立性,是一种无认知监护的学习。合作学习是针对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相对的是“个体学习” ,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具有互

11、助性、互补性、自主性、互动性的基本特征。小学生的探究学习,主要是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独立地发现问题、获得自主发展的学习方式。基本特征主要表现在问题性、过程性和开放性三个方面。在运用“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时应注意:(一)要辩证看待三种之间的关系,发挥各自的意义与作用。 (“自主”是实现“合作、探究”的基础、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途径、形式;“探究”是表现“自主、合作”的最终目的)(二)教师是学生 “自主、合作、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三)要组织好相对稳定的合作学习的集体,提高合作学习的效率。第四条理念: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语文课程

12、应 植根于现实,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 习效率,初步 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语文课程应该是开放而富有创新活力的,应尽可能满足不同地区、不同学校、不同学生的需求,并能够根据社会的需要不断自我调节、更新发展。 应当密切关注当代社会信息化的进程,推动语 文课程的变革和发展。 ”(1)语文课程形态的多元选择将逐渐成为现实。(2)语文教材将呈现“多样化”的格局。(3)树立教师参与课程研制等专业准则。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1.课程目标九年一贯整体设计。课程标准在 总目标之下

13、,按 12 年级、34 年级、56 年级、79 年级这四个学段,分 别提出阶 段目标 ,体现语文课程的整体性和阶段性2.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注重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各个学段相互 联系,螺旋上升,最终全面达成总目标3.阶段目标从识字与写字 、阅读 、写作(12 年级为写话 ,36 年级为 习作)、 口语交际四个方面提出要求。课程标准还提出了综合性学习 的要求,以加 强语文课程与其他课程以及与生活的联系,促进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推进和协调发展。小学语文课程目标语文课程目标是语文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和制约语文教育的一切活动

14、,是搞好语文教育工作的前提和保证。语文课程目标是依据国家的教育方针,根据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通过语文学科内容的学习,完成规定的教学任务而达到的目标。语文课程目标可划分为总目标、阶段目标、学年或学期目标、单元目标、课时目标等。(一)总目标总目标共有十项。前五项从语文素养的宏观方面着眼,侧重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和“过程与方法”两个维度;后五项从具体的语文能力培养方面着眼,侧重“知识与能力”维度。基本精神是基于人的终身以及和谐发展所必须的基本语文素养,体现了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1.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培养爱国主义感情、社会主义道德品质,逐步形成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15、。2.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关心当代文化生活,尊重多样文化,吸取人类优秀文化的营养。3.培植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养成语文学习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掌握最基本的语文学习方法。4.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思维能力,激 发 想像力和创造潜能。逐步养成 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初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5.能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在实践中学习、运用语文。 6.学会汉语拼音。能说普通话。 认识3500个左右常用 汉字。能正确工整地 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7.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 较丰富的 积累,形成良好的 语感。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

16、,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能借助工具书阅读浅易文言文。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8.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能根据日常生活需要,运用常见的表达方式写作。9.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 10.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初步具备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小学语文常见教学方法我们提到的“教学方法”,实际上有三个不同层次的的概念。(1)是宏观层面,是指从语文教学的总体设计上设计教学的方法,属于“整体的教学思路”的范畴。比如“情境教学法”、“读写结合法”等。(2)是中观层面,是指针对某一项教学内容设计教学的方法,属于“专项的教学思路”的范畴。比如识字教学的各种方法(集中识字、分散识字、注音识字、字族文识字、字理识字、听读识字、韵语识字等) 、阅读教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