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740799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45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课标通用)2018年高考数学一轮复习 第九章 解析几何 9.5 椭圆学案 理(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9.5椭圆考纲展示1.掌握椭圆的定义、几何图形、标准方程及简单性质2了解圆锥曲线的简单应用3理解数形结合的思想考点1椭圆的定义椭圆的定义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和等于常数(大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_这两个定点叫做椭圆的_,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椭圆的_集合PM|MF1|MF2|2a,|F1F2|2c,其中a0,c0,且a,c为常数:(1)若_,则集合P为椭圆;(2)若_,则集合P为线段;(3)若_,则集合P为空集答案:椭圆焦点焦距(1)ac(2)ac(3)a0且a为常数);乙:P点的轨迹是椭圆则甲是乙的_条件(填“充分不必要”“必要不充分”或“充要”)答案:必要不充分解析:乙甲,

2、甲 乙,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椭圆的定义:关键在于理解(1)动点P到两定点M(0,2),N(0,2)的距离之和为4,则点P的轨迹是_答案:线段解析:因为|PM|PN|MN|4,所以点P的轨迹是一条线段(2)已知ABC的顶点B,C在椭圆1上,顶点A是椭圆的一个焦点,且椭圆的另外一个焦点在BC边上,则ABC的周长是_答案:8解析:由椭圆定义知,ABC的周长等于椭圆长轴长的2倍,所以ABC的周长是428.典题1(1)2017北京东城区期末过椭圆4x2y21的一个焦点F1的直线与椭圆交于A,B两点,则A与B和椭圆的另一个焦点F2构成的ABF2的周长为()A2 B4 C8 D2答案B解析因为椭圆的方程

3、为4x2y21,所以a1.根据椭圆的定义知,ABF2的周长为|AB|AF2|BF2|AF1|BF1|AF2|BF2|(|AF1|AF2|)(|BF1|BF2|)4a4.(2)已知椭圆y2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点P在椭圆上,则|PF1|PF2|的最大值是()A8 B2 C10 D4答案A解析由椭圆的定义得,|PF1|PF2|2a4,|PF1|PF2|28(当且仅当|PF1|PF2|时等号成立)(3)如图所示,一圆形纸片的圆心为O,F是圆内一定点,M是圆周上一动点,把纸片折叠使M与F重合,然后抹平纸片,折痕为CD,设CD与OM交于点P,则点P的轨迹是()A椭圆 B双曲线 C抛物线 D圆答

4、案A解析由折叠过程可知,点M与点F关于直线CD对称,故|PM|PF|,所以|PO|PF|PO|PM|OM|r.由椭圆的定义可知,点P的轨迹为椭圆点石成金1.利用椭圆的定义定形状时,一定要注意常数2a|F1F2|这一条件2当P在椭圆上时,与椭圆的两焦点F1,F2组成的三角形通常称为“焦点三角形”,椭圆中焦点三角形的5个常用结论(1)|PF1|PF2|2a.(2)4c2|PF1|2|PF2|22|PF1|PF2|cos (F1PF2)(3)当P为短轴端点时,最大(4)SPF1F2|PF1|PF2|sin b2b2tan c|y0|.当y0b,即P为短轴端点时,SPF1F2有最大值为bc.(5)焦点

5、三角形的周长为2(ac)考点2椭圆的方程标准方程1(ab0)1(ab0)图形(1)教材习题改编已知方程1表示椭圆,则m的取值范围为_答案:(3,1)(1,5)解析:方程表示椭圆的条件为 解得m(3,1)(1,5)(2)教材习题改编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y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倍,焦距为4,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答案:1解析: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已知得ab,c2,所以c2a2b2b24,得b24,则a28,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椭圆的标准方程:关注焦点的位置已知椭圆1的焦距为4,则m等于_答案:4或8解析:由 得2m10.由题意知(10m)(m2)4或(m2)(10m)4,解得m4

6、或m8.典题2(1)已知椭圆的长轴长是短轴长的3倍,且过点A(3,0),并且以坐标轴为对称轴,则椭圆的标准方程为_答案y21或1解析解法一:若椭圆的焦点在x轴上,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若焦点在y轴上,设椭圆的方程为1(ab0)由题意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综上所述,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或1.解法二:设椭圆的方程为1(m0,n0,mn),则由题意知, 或解得 或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y21或1.(2)过点(,),且与椭圆1有相同焦点的椭圆标准方程为_答案1解析解法一:椭圆1的焦点为(0,4),(0,4),即c4.由椭圆的定义知,2a,解得a2.

7、由c2a2b2可得b24.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解法二:设所求椭圆方程为1(k9),将点(,)的坐标代入可得1,解得k5或k21(舍去),所以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3)设F1,F2分别是椭圆E:x21(0b0,n0,mn)的形式.1.一个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F1,F2在x轴上,P(2,)是椭圆上一点,且|PF1|,|F1F2|,|PF2|成等差数列,则椭圆的方程为()A.1 B.1C.1 D.1答案:A解析:设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ab0)由点P(2,)在椭圆上知1.又|PF1|,|F1F2|,|PF2|成等差数列,则|PF1|PF2|2|F1F2|,即2a22c,又c2a2b2,联

8、立得a28,b26,故椭圆的方程为1.2求满足下列条件的椭圆的标准方程:(1)与椭圆1有相同的离心率且经过点(2,);(2)已知点P在以坐标轴为对称轴的椭圆上,且P到两焦点的距离分别为5,3,过P且与长轴垂直的直线恰过椭圆的一个焦点;(3)经过两点,.解:(1)由题意,设所求椭圆的方程为t1或t2(t1,t20),椭圆过点(2,),t12或t2.故所求椭圆的标准方程为1或1.(2)由于焦点的位置不确定,设所求的椭圆方程为1(ab0)或1(ab0),由已知条件得解得a4,c2,b212.故椭圆的方程为1或1.(3)设椭圆方程为mx2ny21(m,n0,mn),由解得m,n.椭圆的方程为1.考点3

9、椭圆的几何性质椭圆的标准方程和几何性质标准方程1(ab0)1(ab0)图形性质范围_x_,_y_x_,_y_对称性对称轴:_,对称中心:_顶点A1_,A2_,B1_,B2_A1_,A2_,B1_,B2_轴长轴A1A2的长为_,短轴B1B2的长为_焦距|F1F2|_离心率e,e_a,b,c的关系c2_答案:aabbbbaa坐标轴(0,0)(a,0)(a,0)(0,b)(0,b)(0,a)(0,a)(b,0)(b,0)2a2b2c(0,1)a2b2(1)教材习题改编椭圆1的离心率为_答案:解析:由1可得a216,b28,c2a2b28,e2,e.(2)教材习题改编已知点P是椭圆1上y轴右侧的一点,

10、且以点P及焦点F1,F2为顶点的三角形的面积等于1,则点P的坐标为_答案: 或 解析:设P(x,y),由题意知c2a2b2541,所以c1,则F1(1,0),F2(1,0),由题意可得点P到x轴的距离为1,所以y1,把y1代入1,得x,又x0,所以x,所以点P的坐标为 或 .1.焦点三角形问题:定义法若椭圆1上的点P与椭圆两焦点F1,F2的连线互相垂直,则F1PF2的面积为_答案:3解析:设|PF1|m,|PF2|n.椭圆的长轴长为2a4,焦距为2c2,因为PF1PF2,所以mn4且m2n24,解得mn6,所以F1PF2的面积为mn3.2直线与椭圆的位置关系:代数法直线yxk与椭圆x21只有一

11、个公共点,则k_.答案:或解析:将yxk代入x21中,消去y,得5x22kxk240.因为直线与椭圆只有一个公共点,所以(2k)245(k24)0,解得k或.典题3(1)2017安徽淮南模拟已知椭圆C:1(ab0)的左焦点为F,C与过原点的直线相交于A,B两点,连接AF,BF.若|AB|10,|BF|8,cosABF,则C的离心率为()A. B. C. D.答案B解析如图,设|AF|x,则cosABF,解得x6,所以AFB90,由椭圆及直线关于原点对称可知,|AF1|8,FAF1FABFBA90,FAF1是直角三角形,所以|F1F|10,故2a8614,2c10,所以.(2)设F1,F2分别是椭圆C:1(ab0)的左、右焦点,点P在椭圆C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