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733763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1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山东省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大纲整理.doc(1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教育学及其发展教育学是一门独立的学科。是研究人类教育现象和问题、揭示一般教育规律的一门社会科学。教育是广泛存在于人类生活中的社会现象2教育及其发展a广义上:是泛指凡是能增长人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的思想品德,提高人的认识能力,增强人的体质,完善人的个性的一切活动狭义上:主要是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通过学校的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方向发展的活动。狭义的教育强调教育活动的组织性、计划性和专业性,目的就是要促进人的身心发展,有专业的师资和专门的场地,并且有一套系统的教育与教学组织的规范。教育学研究的教育主要是学校教育,即狭义的教育。

2、 发展:独立形态阶段教育著作举例英国学者培根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1623)一文中,首次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科学提出。 捷克教育学家夸美纽斯2出版了近代第一本系统的教育学著作大教学论 (1632)。 英国哲学家洛克出版了教育漫话(1693),提出了完整的“绅士教育”理论。 法国思想家卢梭出版了爱弥尔(1762),深刻地表达了资产阶级教育思想。 德国哲学家康德在康德论教育(1803)一书中明确提出,“教育的方法必须成为一种科学”和“教育实验”的主张。 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写作林哈德和葛笃德(17811787),提出“使人类教育心理学化”的主张。 德国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赫尔巴特被认为是“现代

3、教育学之父”或“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他的普通教育学(1806)被公认为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赫尔巴特1806年出版的普通教育学是第一部有科学体系的教育专著。 教育学的发展趋势21世纪教育学的发展趋势:教育学问题领域的扩大; 教育学研究学科基础的扩展; 教育学研究范式的多样性; 教育学的进一步分化和综合; 教育学与教育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教育学术的国际交流与合作日益广泛 简述教育学产生与发展的阶段及其代表人、著作。答:(1)教育学学科的建立: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3)当代教育学的发展:凯洛夫教育学。3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基本要素:

4、教育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构成教育活动的基本要素包括: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育措施(教育影响)。其中,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主导因素。三要素之间的关系学校教育活动的三个要素有着密切而复杂的关系,可以形成多种结构。在三要素中,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是学校教育过程中最主要的关系和矛盾。两者分别作为教与学的主体存在于同一教育实践活动中,共同构成了教育活动的复合体。同时,二者具有互为主客体的关系。在教的过程中,教育者是主体,受教育者是客体;在学习过程中,受教育者又是活动的主体。他们有共同的教育活动对象,即教育内容;他们也有共同的活动目的,即促进受教育者素质的全面发展。(3)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主要

5、有遗传素质、环境和学校教育,个体的主观能动性。1)遗传:从上代继承下来的生理解剖上的特点,如机体的结构、形态、感官和神经系统等的特点,也叫遗传素质作用:首先,遗传素质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其次, 遗传素质的生理成熟程度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年龄特征。再次,人的遗传素质有差异性,对人的身心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最后,遗传素质又具有可塑性,遗传素质会随着外界环境,教育和实践活动的介入而发生变化。2)环境:个体生活其中,影响个体身心发展的一切外部因素。按环境的性质来分,环境可分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按环境的范围分,可分为大环境和小环境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表现在(1)为个

6、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包括机遇、条件和对象。(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3)人在接受环境影响和作用时,也不是消极的、被动的。夸大环境对人的发展的作用,特别是环境决定论的观点,也是错误的3) 教育:学校教育是专门培养人的场所,教育对人的身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全面发展的教育目的及其组成部分( 一 ) 德育。德育即思想品德教育,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社会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受教育者施加系统的影响,把一定社会的思想观点、政治准则转化为个体思想品质的教育。 德育是实现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保证。德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德育对其他各育起着灵魂和指导的作用,

7、它一方面可以从思想上和政治上保证育人的方向,使学生沿着社会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又给其他各育提供动力和能源,推动学生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发展,促进全面发展教育目的的实现。 ( 二 ) 智育。智育是授予学生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智力的教育。 人们常常把智育与教学混为一谈,把智育等同于教学。实际上,智育与教学是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智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它与德育、体育、美育、劳育一起构成一个完整的教育体系,各育之间是平等并列的;而教学则是学校的基本工作,是实施上述各育的基本途径,它与智育属于不同的层次。从完成的任务方面看,智育与教学亦有所不同。智育与其他各育一样,具

8、有自身的任务和内容。智育的任务是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教学则不仅要完成智育任务,还要完成其它各育的任务。即智育是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 智育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各类人才中具有重要作用。智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和人类精神财富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开发人的智力,培养各级各类人才的重要手段。 智育在人的全面发展中也具有重要意义。智育是全面发展的基础。在全面发展教育中,智育作为传授知识技能和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的教育,为其他各育的实施提供着知识技能的准备和智力的支持,是实施其他各育的基础。其他各育中的知识因素,都要靠智育去形成和发展。同时,智育中也包

9、含着其他各育的因素。因此,要使年轻一代具有高尚的情操、崇高的理想、健康的审美情趣、科学的卫生保健知识、熟练的劳动本领,必须实施智育。 智育的任务: 1 向学生传授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在浩如烟海的科学知识中,选择最基本的东西传授给学生,这就是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 2 培养训练学生形成基本技能和技巧。使学生获得在日常智力和体力活动中常用的活动方式,如学习技能、操作技能、社会活动技能等。 3 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思维能力等,其中核心是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 ( 三 ) 体育。体育是授予学生健身知识、技能,发展学生机体素质和运动能力,增强他们的体质的教育。 体育是促进学生身体

10、发育,增强体质的重要手段,中小学时期是学生一生中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对他们施以体育,指导他们有计划、有组织地缎炼身体,可以促进青少年儿童身体的正常发育,增强体质,为其一生的健康奠定良好的基础。 体育是丰富学生业余生活的需要,学生在完成硬性的具有被动感学习任务之外。,进行的各种体育活动,对学生来说是休闲性的,具有主动感,这能起到愉悦学生性情、缓解学习紧张、丰富学生生活,减轻学生负担,提高享受闲暇能力的作用。 体育的任务: 1 指导学生锻炼身体,促进身体的正常发育和机能的发展,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基本活动能力。 2 使学生掌握身体锻炼的基本知识和正确的技能技巧,养成经常

11、锻炼的良好习惯。 3 使学生掌握卫生保健知识,养成良好的卫生保健习惯。 4 培养良好的体育道德品质。5 为国家发现、选拔和培养体育人才。 ( 四 ) 美育。又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以及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 美育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的需要。美育能提高人们的审美能力,增长人们的聪明才智,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审美要求和情趣。美育能给人们提供区别善恶美丑的标准,提高人们的精神境界,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美育可使学生在未来的物质生产过程中按照美的要求创造出优质美观的产品。 美育是陶冶性情,培养健全人格的需要。美育具有形象性和情感

12、性的特点,能以具体、鲜明、生动的形象感染人、陶冶人。美育可以潜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气质、情操、性格、意志和信念,起到塑造人的心灵、陶冶人的情感、培养健全人格的作用。 美育是实施其他各育的需要,美育是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渗透在全面发展教育的各个方面,对学生身心健康和谐地发展有促进作用。 美育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点,使他们具有感受美、理解美以及鉴赏美的知识和能力。 2 培养学生艺术活动的技能和兴趣。 3 培养学生美好的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 ( 五 ) 劳动技术教育。劳动技术教育是向学生传授现代生产劳动的基础知识和基本生产技能,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的教育。劳

13、动技术教育包括劳动教育和技术教育两个方面。 劳动技术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中小学对学生进行劳动技术教育,让学生参加一定的劳动,可以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培养劳动观念,劳动习惯和尊重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养成珍惜劳动成果,爱护公共财物的品德,增强对社会和集体的责任感。劳动技术教育可以使学生把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实际联系起来,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促进理论和实际、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结合,使学生获得比较完全的知识和掌握一定的生产劳动的技能。在劳动实践中,学生的情操可以得到陶冶,体质受到锻炼。 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提高全民族科学文化素质的需要,也是解决当前学生缺乏劳动能力的现实需要。近年来

14、,由于各种原因,导致了学生劳动观念淡薄,劳动能力较差,怕吃苦、讲享受、缺乏勤俭节约精神,缺乏责任感。重视劳动技术教育,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习惯和生产技能,形成学生优良的民族精神与美德,关系到民族、国家的前途和未来。 劳动技术教育的推广是世界各国教育的共同趋势。在普通教育中,加强劳动技术教育,是当今世界各国普通关注的一个重大问题。为了适应新技术革命和提高劳动者素质的需要,许多国家都十分重视在义务教育阶段实施劳动技术教育。越来越多的国家已把劳动技术教育作为一门独立课程纳入教学计划,使之成为整个教育体系的重要环节,并制定了专门的劳动教育教学大纲。如日本规定中学生每周在学校、农场、果园和家禽饲养场参加

15、两小时全校性的生产劳动,每个学生每周还要参加一小时小组生产劳动。美国近年来有计划地从小学开始进行“事业教育”,启发学生认识劳动的意义,并了解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加强劳动技术教育已成为世界各国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 劳动技术教育的任务: 1 。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观点和良好的劳动习惯。 2 。使学生掌握初步的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 3 。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通过劳动技术教育,增强学生的体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注意在劳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思维、想象的能力和创造精神。 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作为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它们之间既不能相互替代,又不能彼此分割。之所以不能替代,是因为各育之间是有区别的,每一育都有它特定的内涵、任务和功能,每一育的社会发展价值和个体发展价值都是不同的、不可或缺的,之所以不可分割,一方面是因为各育之间是相互渗透的,每一育中都包含着对人的智力、情感、意志和行为的要求;另一方面因为各育之间是互相促进的,存在着互为目的和手段的关系。再者,教育活动的综合性也决定了这五部分的任务和功能综合在每一类活动中,每一类活动中都不同程度,不同范围地实现各育的任务和功能,而不是由不同的活动分别来实现这五部分的任务。我们把完整的教育活动相对地划分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这只是出于研究的安排而人为进行的一种抽象的、理性的划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