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728580 上传时间:2019-09-06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2.2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历史 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2(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6.4 反对复辟帝制、维护共和的斗争 教案(人教版选修2)(教师用书独具)新课导入顺天时报是日本人办的一份报纸,袁世凯对其十分关注。其子袁克定便专门办了一份假顺天时报给袁世凯看,鼓吹帝制,迎合袁世凯。1915年12月12日,袁世凯接受了所谓的民众劝进书,宣布登基,史称洪宪皇帝。1916年3月22日,袁被迫下台,6月6日又因尿毒症弃世而去,总共当了83天皇帝。袁世凯为什么一定要冒天下之大不韪,逆历史之潮流,复辟帝制呢?在袁世凯从专制到称帝的过程中,革命党人与其进行了怎样的斗争?这是我们这节课学习的主要内容。教法案例1第一目介绍了袁世凯专权和二次革命两个问题,能让我们对袁世凯走上复辟之路有一个初步

2、的了解,同时也可以体会到孙中山等革命党人维护共和制的艰辛斗争。教师可引导学生回忆袁世凯是如何篡夺辛亥革命果实的,然后让学生阅读【历史纵横】材料,思考袁世凯杀害宋教仁的目的。二次革命是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反对袁世凯建立独裁、保卫民主共和制的一次武装斗争,是辛亥革命的继续,结果革命党人失败。2第二目从对内和对外两个方面介绍了袁世凯建立起独裁统治。对内方面:第一步以武力镇压了“二次革命”;教师指导阅读教材前的一段材料,指出袁世凯第二步靠卑鄙、威胁的手段,当上了正式大总统;第三步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第四步废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炮制中华民国约法;第五步炮制新的总统选举法,取得终身总统世袭的权利,从此中华

3、民国名存实亡。对外方面:材料“二十一条的签订”的图片,说明袁世凯为取得日本帝国主义对他复辟的支持,接受了日本提出的旨在的“二十一条”。然后在国内外反动势力的支持下,袁世凯操纵各省推举“国民代表”进行国体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护国运动的起因是袁世凯复辟帝制。孙中山、梁启超、蔡锷等反对袁世凯称帝,在社会上引起强烈震动。袁世凯被迫取消帝制,不久在忧惧中死去。3第三目介绍了袁世凯死后,出现了军阀割据的局面、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三个问题。教师可指导学生阅读教材袁世凯之后的主要军阀派系表,让学生知道袁世凯死后,其北洋军阀公开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系。“府院之争”即掌握实权的国务总理段祺瑞倚仗日

4、本支持与得到美国支持的总统黎元洪之间矛盾激化。引导学生分析其实质是日本和美国争夺的控制权。然后从张勋复辟这一事件及其结果中,让学生明确民主共和已经在当时成为历史潮流,任何违背历史潮流的行为必然被历史所唾弃。通过护法运动的结果让学生明确依靠军阀打军阀在不可能取得民主革命的成功。课程标准重点难点说出辛亥革命前后反对专制斗争的史实,认识近代史上民主力量与专制势力斗争的历史进步性和艰巨性。1.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为维护共和制的斗争如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重点) 2.两次复辟帝制即“洪宪帝制”和张勋复辟发生及失败的原因。(难点)袁世凯专权与二次革命1.袁世凯统治的确立(1)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

5、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到北京。(2)假装拥护共和,加快复辟帝制的步伐。2二次革命(1)背景1913年,刺杀宋教仁于上海。对外“善后大借款”用于镇压革命,讨好列强。革命党人抵制,江西、安徽、广东通电反对。袁世凯派兵南下镇压。(2)战况战事主要在江西和江苏的南京进行。1913年夏秋之际历时一个多月。(3)结果:革命党人失败。“洪宪帝制”与护国运动1.“洪宪帝制”(1)使帝制程序合法化1913年10月,胁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解散国民党,取消国会。1914年,炮制出中华民国约法,将责任内阁制改为总统制。炮制出新的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连选连任。(2)寻求帝国主义支持:1915年接受日本的“二十

6、一条”。(3)大造帝制舆论成立“筹安会”,公开进行复辟帝制的活动。组织“请愿团”,请求变更国体,制造“民意”借口。帝国主义代言人也大造复辟舆论。(4)操纵国会投票,获得“全票拥护”君主制的结果。(5)“洪宪帝制”确立袁世凯下令改1916年为“中华帝国洪宪元年”。标志着袁世凯复辟帝制的逆流达到高潮。2护国运动(1)原因:袁世凯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2)经过孙中山发表讨袁宣言,号召人民起来维护共和制度。梁启超发表异哉,所谓国体问题者,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等人策划领导护国运动。(3)结果袁世凯被迫于1916年3月宣布取消帝制,最后在忧惧中死去。陷入军阀割据的混乱局面。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1.张勋复辟(

7、1)背景:“府院之争”使政局混乱。(2)经过张勋以“调停”为名,拥戴溥仪复辟。张勋任首席内阁议政大臣,独揽大权。(3)结果张勋的倒行逆施,遭到全国一致反对。孙中山发表讨逆宣言,反对复辟帝制,反对军阀统治,维护民主共和制度。段祺瑞组织“讨逆军”进攻北京,张勋败逃。结果:复辟终结,段祺瑞重新执政,对内独裁,对外卖国。2护法运动(1)原因: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2)经过孙中山举起“护法”旗帜,在广州组织中华民国军政府。宣布段祺瑞为民国叛逆,举兵北伐。(3)结果护法运动失败。民主共和制度未真正恢复起来,仍处于列强支持下的军阀纷争局面。辛亥革命后,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表现及认识1表现斗争双

8、方专制势力民主力量斗争表现袁世凯破坏共和,实行专权宋教仁改组国民党,进行议会斗争袁世凯制造“宋教仁案”革命党人掀起“二次革命”袁世凯复辟帝制掀起护国运动张勋复辟帝制掀起讨逆运动段祺瑞专权掀起护法运动2.认识(1)进步性这些革命斗争大大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革命党人在革命斗争中表现出了不屈不挠、英勇顽强的斗争精神,激励着一代代人继续奋斗。反对独裁专制、追求民主共和的斗争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顺应了世界历史潮流。(2)艰巨性由于历史等多方面原因,的封建专制势力异常顽固,特别强大,他们不会轻易退出历史舞台。帝国主义列强出于自己的利益考虑,积极充当反动势力的帮凶,更使的民主之路充满艰辛

9、。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因而,民主革命任重而道远,决不会是一帆风顺的。1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斗争最终都未能推翻北洋军阀的统治,根本原因在于()A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未能实施B革命党缺乏明确的斗争目标C北洋军阀实力强大D民族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解析】在近代社会,民族资产阶级由于受阶级和时代的局限,不能领导革命走向胜利,这就注定了作为民族资产阶级代表的孙中山领导的一系列斗争最终以失败而结束。【答案】D对民国初年出现两次帝制复辟的认识1发生原因(1)根本原因:辛亥革命反封建不彻底,封建势力仍然十分强大,封建意识根深蒂固,构成了复辟帝制的社会基础。(2)资产阶级共和制

10、未能在真正实行。(3)革命党人的软弱、涣散,反专制斗争软弱无力。(4)国际因素:两次复辟均发生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无暇东顾。日本为独霸,积极支持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的背后也有帝国主义的支持。2失败原因(1)民主共和观念已深入人心,复辟帝制没有长期生存的思想基础。(2)复辟帝制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坚决反对复辟帝制,得到全民的支持。3认识民主共和已成为历史发展的潮流,复辟帝制违背民心,必然失败。2(2013长春高二检测)著名史学家唐德刚在民国前十年中说:“袁世凯那台滑稽戏的演出,也是靠个班底的。他老人家晚年,班底里的主要配

11、角,一个个各唱其戏,他这个袁兰芳只好唱个独角戏,就卖不了票了。”上述材料反映出袁世凯复辟帝制导致其()A众叛亲离,陷于孤立B遭到了帝国主义的反对C被迫向革命党人屈服D成为帝国主义的代理人【解析】“班底里的主要配角,一个个各唱其戏”,说明袁世凯统治集团内部已四分五裂。“卖不了票了”说明社会各阶层都加入了反对袁世凯的行列,袁世凯成了众矢之的。【答案】A(2013潍坊高二检测)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文适被举为一时公仆,军书旁午,万端草创,文所靖献于国民者,固甚恨不能罄其悃忱。然国号改建,纪元维新,且本之真正民意,以颁布我民国约法,其基础不可谓不已大定何期袁氏逆谋终不自掩,残杀善良,弁髦法律,坏社会之道

12、德,夺人民之生计。文故主兴讨贼之师,所以维国法而伸正义,成败利钝所不计也。第二次讨袁宣言材料二故本大总统之愚,以为临时约法第四章关于大总统职权各规定,适用于临时大总统已觉有种种困难,若再适用于正式大总统,则其困难将益甚。袁世凯致众议院咨请增修约法案文请回答:(1)根据上述两则材料,说明孙中山、袁世凯对临时约法的看法有何不同?其根本原因是什么?(2)根据材料一和有关知识,说明孙中山“故主兴讨贼之师”的原因。(3)材料二表明袁世凯的政治目的是什么?【思路分析】考查角度专制独裁与维护共和的斗争设问解读第(1)问要求回答孙中山、袁世凯两人对临时约法看法的不同点及造成看法不同的根本原因,而不是所有原因。

13、第(2)问要求回答孙中山讨伐袁世凯的原因。第(3)问仅要求回答袁世凯的政治目的。材料解读材料一:孙中山认为中华民国刚刚建立,颁布临时约法,维护民意,而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故号召讨袁。材料二:袁世凯认为临时约法束缚总统权力。解答思路第(1)问看法要紧扣材料进行分析,根本原因要从孙中山、袁世凯各自代表不同阶级利益分析。第(2)问实际上回答袁世凯的反动统治的表现。第(3)问从“困难”“将益甚”等词语可看出其目的。【尝试解答】(1)不同:_根本原因:_(2)原因:_(3)政治目的:_【答案】(1)不同:孙中山把临时约法看做是立国的基础,是体现民意的依据;袁世凯则把临时约法看做束缚。根本原

14、因:他们所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2)原因:袁世凯破坏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残酷压迫人民。(3)政治目的:废除临时约法,扩大总统职权,建立独裁统治。本课主要讲述了辛亥革命失败后,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为反对袁世凯专制独裁和复辟帝制,维护共和先后发动了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迫使袁世凯取消帝制,但维护共和制度的任务并没有完成。袁世凯死后,又出现了军阀割据、张勋复辟、段祺瑞专权等事件,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又进行了反对张勋复辟和护法运动,但由于资产阶级的自身局限性,革命党人维护共和制的斗争先后都失败了,历史呼唤新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来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一、选择题1袁世凯同五国银行团进行“善后大借款”主要是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