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密瓜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二)

上传人:极*** 文档编号:97675 上传时间:2016-11-25 格式:DOC 页数:1 大小:2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哈密瓜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二)_第1页
第1页 / 共1页
亲,该文档总共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哈密瓜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二)》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哈密瓜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二)(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金锄头农业技术库哈密瓜大棚标准化栽培技术(二) (1)播前准备。营养土的配制及消毒:常见的营养上配方有二,一是腐熟的猪粪 8%10%、过磷酸钙 1%、床土 90%;二是腐熟饼肥 5%、过磷酸钙 1%、床土 94%。床土宜选择肥沃、疏松、45 年未种过葫芦科和茄果类作物的水稻田表土,并在使用前 12 个月将各材料混和均匀,堆制、过筛后备用。播种前 710 天对营养土进行消毒,按每 500 公斤营养土,加 50%敌克松可湿性粉剂 4050 克:或按每 500 公斤营养土,加 30%的苗菌敌 1 包(20 克),充分拌和均匀后制钵和做盖籽泥。营养钵可采用泥钵或塑料钵,钵体摆放整齐。一般钵体高度和直径

2、均为 810 厘米。苗床建造:在大棚内的畦面上做一水平地面,即平整床底,并在苗床底部浇注 90%的晶体敌百虫 800 倍液,以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危害;其上铺一层薄的稻草或砻糠灰为隔热层(厚 12 厘米)。选用线长 120 米、功率 1000 瓦或线长 100 米、功率 800 瓦规格的电加温线进行布线。布线后在电加热线上面排放苗钵,苗钵放满苗床后。苗床四周宜用土封住,以防散热。如电加热线配合控温仪,便可以自如地调节、控制温度,得到较为理想的土壤温度。(2)播种。浸种催芽至露白后每钵播 1 粒种子。覆土厚度约 1 厘米。播种后钵体上面覆盖一层地膜,防止水分蒸发,然后搭小环棚盖薄膜保温。待秧苗一半

3、以上拱土时揭去地膜。(3)苗床管理。温度管理:采用“二高二低”法变温管理,即播种后至出苗前的床温应保持白天 3032,夜间 1820;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展开期间的床温应适当降低,保持白天 2528,夜间 1516;从第一片真叶开展至第三片真叶出现止,床温应适当提高,保持白天 3032,夜间 1820;第三片真叶出现至移栽前 3 天止,这个阶段要适当增加通风,降低床温,使之逐步适应定植后的大田环境条件。水分管理:出苗后至第一片真叶期间应严格控制水分,以防幼苗猝倒病的发生和徒长。第一片真叶出现后到第三片真叶出现前,应视苗床钵体的干湿程度于晴天的午前进行适量浇水,浇后待植株表面和土表水分蒸发、水渍收干后再盖塑料薄膜。定植前,苗床隔夜要打好防病药水。湿度和光照:育苗应采用新的塑料薄膜。同时,通风降湿是防止幼苗病害发生的关键,因此,齐苗后在床温许可的范围内,应尽量揭开小环棚的塑料薄膜,增加通风,降低苗床空气湿度。遇阴雨天,在中午前后也要进行短时间的通风降湿、增加光照。专利查询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农作物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