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

上传人:鲁** 文档编号:976602 上传时间:2017-05-24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2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整理】沈阳地铁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方案(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目 录一、工程概况 .11.1 工程简介 .1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 .1二、编制依据 .2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3四、同步注浆 .34.1 同步注浆系统原理 .34.2 同步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 .54.3 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 .54.4 同步注浆工艺流程及过程控制 .64.5、质量保证措施 .9五、二次注浆 .105.1 注浆材料 .105.2 注浆设备 .115.3 注浆参数 .115.4 注浆孔位置 .115.5 注浆过程控制 .11六、质量控制 .126.1 工程质量保证制度 .126.2 工程质量措施 .12七、安全措施及文明施工 .137.1 安全措施 .137.2

2、文明施工 .131一、工程概况1.1 工程简介汪河路站-曹仲站区间,自浑河北岸汪河路站起,向南下穿大堤路、浑河以及浑河南岸规划地块至浑南西路后东转,沿浑南西路道路下方走行,至曹仲站。本工程起点里程 CK12+145.180,终点里程 CK14+386.056,区间全长2240.8 双线米,顶板覆土 9.324.1m,区间中段下穿浑河,采用 2 台泥水平衡盾构机施工。盾构从汪河路站始发,曹仲站吊出。纵断采用 V 字坡,线路自汪河路站以 19和 3坡度下坡,再以18.2、3及 17.6坡度上坡,至曹仲站。隧道出始发后,线路沿南向呈 “S”形前行,左、右线平面曲线半径为 600m,线间距为 910m

3、。 1.2 工程地质、水文地质1.2.1 工程地质情况1.隧道断面地质概述:(1)第四系全新统浑河高漫滩及古河道冲积层(Q42al)圆砾(-9-3):主要由结晶岩组成,颗粒呈微风化状,亚圆形,混粒结构,坚硬,颗粒级配好,一般粒径 2-20mm,约占总质量的 70%,最大粒径80mm,充填约 20%的混粒砂和粘性土,局部为卵石层,中密,局部密实。(2)第四系全新统浑河新扇冲洪积层(Q41al+pl)粉质粘土(-1):灰褐色、黄褐色,含铁锰质结核,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摇震反应无,可塑。中砂(-6-4):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次棱角形,均粒结构,颗粒级配差,含少量粘性土,湿,水下饱和,密

4、实。粗砂(-7-4):黄褐色,石英-长石质,次棱角形,混粒结构,颗粒级配一般,含约 20%粘性土,局部为砾砂薄层,湿,中密。砾砂(-8-4 ):黄褐色,石英-长石质,亚圆形,混粒结构,颗粒级配较好,局部为圆砾薄层,湿,水下饱和,中密密实。2圆砾(-9-4):主要由结晶岩组成,颗粒呈微风化状,亚圆形,混粒结构,坚硬,颗粒级配较好,一般粒径 2-20mm,约占总质量的 70%,最大粒径100mm,充填约 20%的混粒砂和粘性土,局部为卵石层,密实。1.2.2 工程水文情况浑河全长 415km,汇水面积 11481km2,水底隧道涌水量约为1974.69m3/dm 。1959 年浑河上游建成大伙房水

5、库,水库以下的浑河流量受人工调节控制。本次穿越段浑河水位最深处约 6 米,河面宽约 400.0 米。本次勘察期间测得地下水位标高 23.6443.30m。(1)区域地下水赋存条件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水理性质、水力性质和含水层结构特征,本区段地下水属松散岩类孔隙潜水。本区段全新统含水层水量丰富,是工业、城市生活饮用水的主要开采层。(2)地下水补、迳、排条件沈阳地区浑河扇地的地下水补给途径为大气降水入渗、河流侧向垂向入渗及水田回渗补给,地下水水位年内变幅约 2m,年内地下水位高值出现在九月至年末,低值出现在年初。 地下水的排泄主要为人工开采和向下游径流排泄。工作区地下水迳流条件良好。主要含水层渗透

6、性强,迳流通畅。(3)含水层及隔水层本段场地含水层岩性以砾砂、圆砾层为主,地下水水位:10.00m(32.50m)-8.40m(30.60m) ;含水层厚度 32.0m-35.0m。二、编制依据1、沈阳地铁九号线一期工程汪曹区间结构与防水设计图纸2、 汪曹区间岩土工程勘察报告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 版)4、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11)6、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 (JGJ 55-2011)37、本工程合同及招标技术文件要求三、施工组织机构设置同步注浆及二次注浆在盾构

7、施工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它不仅会影响到隧道的成型质量,还会影响到地面的沉降,甚至危及到地面建筑物、地下管线的安全。为确保“安全、优质、高效、低耗”地完成本工程施工,我部特成立一个注浆组,由项目经理任组长、副经理和总工程师任副组长,由工程部、安质部、盾构部分别负责现场技术、安全质量、设备维修方面的监督指导。另外下设一个掘进同步注浆作业班和一个二次注浆作业班负责现场注浆施工。注浆作业班都是按两班倒配置,同步注浆作业班每班由 3 个拌浆工、1 个操作手组成,二次注浆班每班由 2 个拌浆工,1 个司泵工、一个记录员组成。组织机构如下图 1 所示。图 1 组织机构图四、同步注浆盾构机的外径为6.2

8、8m,管片的外径为6.0m,当盾构机掘进后,在管片与地层之间将存在一定的空隙,为控制地层变形,减少沉降,并有利于提高隧道抗渗性、管片衬砌的早期稳定,管片壁后环向间隙主要采用同步注浆方式填充。同步注浆的材料、配比、参数及工艺等根据本合同段工程具体地质水文和环境总工程师工 程 部 安 质 部 盾 构 部 试 验 室同步注浆作业班 二次注浆作业班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4条件,并参照以往的类似工程经验及现场推进速度确定。4.1 同步注浆系统原理本工程施工的盾构机配有同步注浆系统。同步注浆管采用内置式的形式依附在盾构壳体上;在后配套上安置两台注浆泵,每台注浆泵有两个注浆缸,共有 4 根注浆管通向盾尾,沿盾尾

9、圈对称布置,为了防止盾尾内注浆管发生堵塞,在盾尾的注浆管旁边另外安装有 4 根备用注浆管。泵送注浆量是通过调整液压油缸的速度进行调整,每个泵送油缸都装有计数指示器,盾构司机可以根据计数器上的读数了解每根注浆管内的注浆量。注浆可以采用手动或者自动两种方式控制。在盾尾注浆管路的出口处装压力传感器,在盾构操作室和注浆控制箱上都可以看到注浆时管路出口处的压力。设置为自动控制时,应预先通过可编程控制器(PLC)设置注浆最大压力值和最小压力值,当注浆压力达到设定最大注浆压力时,注浆管路所连接的液压油缸立即自动停止工作;当注浆压力减小到 PLC 所设定的最小压力时,液压油缸自动启动重新开始注浆。设置成手动控

10、制方式则人工根据掘进情况随时调整注浆量。在后配套上安置一个储浆罐,每台电瓶车后拖一节运浆罐,同时在储浆罐和运浆罐内均装有搅拌叶片对浆液随时进行搅拌,可防止浆液凝结或离析。浆液材料在盾构井旁边的搅拌站按照设计配合比拌合后,通过管道输送到浆液车内,由电瓶车运输到隧道内,利用浆液车上的转运泵将浆液打到储浆罐内,注浆泵与储浆罐连接,浆液压注与盾构掘进同步进行。5图 2 同步注浆管路布置示意图4.2 同步注浆材料及配比设计本工程主要在富水砂层中掘进,选用能够适合围岩、能够保持长期稳定性、防水性的灌浆材料极为重要,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作为同步注浆浆液。二次注浆作为同步注浆的补充,必要时注,主要采用水泥浆

11、,在隧道开挖对地表建筑或管线影响较大的地段,为减少地面沉降,选用速凝型浆液。当盾构机开始推进+4 环时,立即启动同步注浆系统进行管片壁后同步注浆。在的同步注浆选用双液浆(水泥浆+水玻璃) ,主要目的时保障洞门的密封性。因为刀盘在击穿加固区的同时会形成对洞门的冲击水压,双液浆的注入会加快浆液的凝固时间,减少风险。但是双液浆的注入,如果不控制好双液浆注入的出口压力,可能会对盾尾造成致命的伤害。 本工程采用双液注浆,其性能指标见表 6-3,A 液为水泥浆液,B 液为水玻璃,A、B 液的比例为 4:1,初凝时间稳定在 1315 秒。 表 4-1 双液注浆液的性能指标项目 指标凝结时间 1315 秒1

12、小时抗压强度 0.050.1Mpa1 天时抗压强度 0. 51Mpa1 小时析水率 5在盾尾进入洞门后,在洞门配一套注浆机,对拖出盾尾 5 环以后的管片进行二次补充注浆,注浆选用水泥浆。注浆位置为管片顶部,每环注浆量由现场值班工程师根据地面监测数据和当环同步注浆量确定,注浆过程严格控制压力,不大于 0.3MPa,作业人员时刻观察压力变化和管片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停机。水泥浆水灰比=1:1。4.3 同步注浆主要技术参数的设定64.3.1、注浆压力注浆压力是根据地层的土压力、水压力、管片强度及地面监测情况综合判断而设定的。注浆量压力过大会出现:地面隆起、浆液破坏洞尾密封刷出现盾尾漏浆、浆液从盾构机外

13、壳与土体之间的孔隙流入土仓、管片出现受压变形或是被损坏;如果注浆压力过小,则出现注浆的填充速度很慢,注浆量不足,使地表变形增大。根据设计资料及以往的施工经验,同步注浆压力取切口水压+0.05 MPa0.15MPa。二次补浆压力 0.35MPa0.45 Mpa,不高于 0.5 Mpa。4.3.2、注浆量注浆量除了受到浆液向土体中渗透及泄漏影响外,还要考虑超挖、曲线施工、注浆材料种类等的影响,实际上是没有一个明确的规定值,通常按如下列公式进行计算。注浆量的计算公式:Q=Va 式中 V-计算空隙量。盾壳的外径是 6.28m,管片的外径是 6m,所以环型空隙的理论体积为 V=(6.28*6.28-6*6)/4*3.14*1.2=3.24m3a-注浆率。注浆率一般是从几方面考虑,包括注浆压力产生的压密系数、地质情况的土质系数、施工消耗系数、超挖系数等,根据设计资料及施工经验,本区间 a-注浆率可取 1.52.0,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建筑/环境 > 设计及方案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