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详情

天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

木**
实名认证
店铺
DOCX
64.76KB
约35页
文档ID:97620336
天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_第1页
1/35

天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目录总 则 2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 3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3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3三、面临的形势与要求 9第二章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与目标 10一、指导思想 10二、基本原则 10三、规划目标 11第三章 总体布局 15一、京滨综合发展轴 15二、东西两侧发展带 15三、南北生态保护区 16第四章 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监测 16一、基础性地质调查 16二、水工环地质调查 16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与勘查 17四、地质环境监测 17五、地质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 18六、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 19第五章 矿产资源勘查 19一、勘查规划分区与准入条件 19二、探矿权设置区划 19三、矿产资源勘查管理措施 20第六章 矿产资源合理开发利用与保护 20一、开发利用总量调控 21二、开采规划分区 21三、采矿权设置区划 22四、矿产资源开发管理 23五、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结构调整 23六、矿产资源集约节约与综合利用 24第七章 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地质灾害防治 24一、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分区 25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25第八章 重大工程 27一、公益性地质调查重大工程 27二、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重大工程 28三、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及地质灾害防治重大工程 29四、地质资料信息集成与社会化服务重大工程 30第九章 矿产资源管理改革 30一、完善矿产资源产权制度 31二、强化矿产资源宏观管理与公共服务 31三、健全完善开发利用监督管理体系 31第十章 规划实施与管理 31一、建立完善规划实施目标责任考核制度 31二、健全完善规划实施审批机制 32三、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评估调整机制 32四、健全完善规划实施资金保障机制 32五、加强规划实施情况监督检查 33六、提高规划管理信息化水平 33总 则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紧紧围绕“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保障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实施,满足天津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地质矿产工作的需求,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及其配套法规、《全国矿产资源规划(2016~2020年)》《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天津市贯彻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实施方案(2015~2020年)》《天津市空间发展战略规划》《天津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等,按照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第三轮矿产资源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4〕35号)、《省级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技术规程》(国土资厅发〔2015〕9号)的要求,编制《天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2016~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指导公益性地质调查、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治理恢复、地质环境监测、地质灾害防治的纲领性文件;是依法审批和监督管理矿产资源勘查和开发利用活动的重要依据  《规划》的矿种是除石油、天然气以及地下水以外的矿产资源,适用范围是天津市所辖行政区  《规划》以2015年为基期,以2020年为目标年,展望到2025年第一章 现状与形势一、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一)自然地理概况  天津市位于东经116°43′~118°04′,北纬38°34′~40°15′,地处华北平原东北部、海河流域下游,东临渤海,北依燕山,西靠首都北京全市疆域周长约1290公里,其中海岸线长153公里,陆界长1137公里,行政区域总面积11916.85平方公里地貌以平原和洼地为主,北部有低山丘陵,其中山区面积840.30平方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全市最高海拔1078.5米天津位于中纬度欧亚大陆东岸,主要受季风环流的支配,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区,属暖温带半湿润大陆与海洋过渡型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干旱少雨;夏季炎热,雨水集中;秋季气爽,冷暖适中;冬季寒冷,干燥少雪  (二)经济社会发展概况“十二五”时期,天津市综合实力显著提升,经济结构显著优化,改革活力显著增强,区县经济显著壮大,城乡面貌显著变化,群众生活显著改善。

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1546.95万人,生产总值16538亿元,年均增长12.4%三二一”的产业格局基本形成,深入落实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优势互补、多极支撑、良性互动的发展格局正在形成,生态宜居城市建设取得重大进展,群众生活质量明显提高二、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现状  (一)矿产资源赋存特点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共发现35种(亚矿种45种)矿产(表1-1)表1-1天津市已发现矿种分类表矿产分类矿种数矿种名称能源矿产5煤、石油、天然气、地热、煤层气金属矿产黑色金属2锰、铁有色金属3钨、钼、铜贵金属1金非金属矿产化工非金属6重晶石、硼、硫铁矿、磷、含钾岩石、泥炭冶金非金属2白云岩、天然石英砂建筑及其它非金属13石灰岩、页岩、粘土、大理岩、花岗岩、贝壳、麦饭石、石英岩、陶瓷土、辉绿岩、天然油石、海泡石粘土、透辉石水气矿产3地下水、矿泉水、二氧化碳气  天津市矿产资源具有能源矿产相对丰富,地下水资源贫乏,非金属矿产储量规模较小,金属矿产零星分散的特点;已探明的石油、天然气的开发在我国沿海大城市中居重要地位,中低温地热资源总量及开发利用程度居全国前列  (二)公益性地质调查与地质环境监测现状  1.基础地质调查  完成了1∶25万区域地质调查天津市幅,面积约6690.58平方公里;1∶20万区域地质调查兴隆县幅和宝坻县幅,面积约1287.60平方公里;1∶5万区域地质调查28幅,面积约9400平方公里;蓟州山区1∶5万水系沉积物测量,面积约535平方公里;全市1∶20万国土农业地球化学调查(26个元素);重点地区1∶5万农用地质量地球化学调查,面积约3800平方公里。

  2.水工环地质调查  完成了全市1∶10万水文地质普查,1∶25万地下水资源与环境地质调查和各区县1∶5万—1∶10万地下水资源开发区划,5个区(县)1∶10万综合地质调查,1∶10万海岸带国土资源综合地质调查和1∶5万海河两岸综合地质调查,1∶10万滨海新区水土环境和土壤盐碱化调查,1∶25万天津城市地质调查  3.地质环境监测  全市建立了地下水、土壤地质环境、矿山地质环境、地热动态等监测体系和网络其中地下水监测点504个、土壤质量监测点120个、地热监测点220个、突发地质灾害监测点4个,地质环境监测网络不断完善  (三)矿产资源调查评价现状  完成天津市重点矿种矿产资源潜力评价,开展了煤炭、铁、铜、金、钨、磷、钼、锰(硼)、硫铁、重晶石、含钾泥(白云)岩、含钾粗面岩、矿泉水等矿种的潜力评价工作,全面总结了天津市区域成矿规律完成矿业权实地核查、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调查,初步建立了矿业权实地核查数据库和空间数据库  (四)矿产资源勘查现状  全市共有矿产地109个,勘探程度16个,详查程度20个,普查程度24个,勘查评价程度49个其中完成水泥用灰岩矿产地勘查9处,累计探明资源量2.18亿吨;完成地热田勘查8个,共提交地热流体可开采量7606.60万立方米/年;完成应急地下水水源地勘查10处,探明应急供水可采资源量72.90万立方米/日;完成矿泉水水源地勘查49个,探明可开采储量6.50万立方米/日。

  截至2015年底,全市已设探矿权93个,其中地热探矿权92个,矿泉水探矿权1个  (五)矿产资源开发现状  全市已设采矿权439个,其中地热329个、矿泉水11个、水泥用灰岩1个、砖瓦用粘土98个(表1-2)表1-2天津市主要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表矿种开采矿山数(个)年产矿量矿业产值(万元)大中小合计万吨万立方米地热120107102329 3909164970矿泉水6 511 10.6720520砖瓦用粘土  9898135.50 27517水泥用灰岩1  1180 7906建筑用白云岩  174 合计127107205439489.503919.67220913  (六)矿产资源综合利用与保护现状  截至2015年底,累计关闭影响景观、污染环境、资源枯竭的砖瓦用粘土矿山141家水泥灰岩尾矿资源综合利用率提高到96%改造和建设地热回灌井158眼,建设地热示范工程17个大中小型矿山比例为3∶3∶4  2015年地热回灌量1777万立方米,回灌率达到45.46%  (七)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  截至2015年底,全市矿山地质环境累计治理恢复面积6476公顷,其中北部山区1256公顷,南部平原区5220公顷。

  目前全市生产和历史遗留固体矿山占用破坏土地面积合计3023公顷,其中北部山区1492公顷,南部平原区1531公顷(表1-3、1-4)表1-3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现状表地区生产矿山面积(公顷)闭坑和废弃矿山面积(公顷)未治理面积(公顷)完成治理未治理累计治理未治理北部山区3681122014111492南部平原097152205601531合 计361052644019713023表1-4各区未治理矿山面积表地区各区未治理矿山面积(公顷)生产矿山闭坑和废弃矿山总计蓟州区272.351432.991705.34宝坻区144.4215.32159.74武清区0355.33355.33宁河区277.2483.42360.66静海区254.461.48315.88滨海新区35.5810.8446.42北辰区21.646.4268.02西青区011.6111.61合计3023  (八)地质灾害防治现状  截至2015年底,完成了蓟州山区1∶5万地质灾害调查评价,完成了地质灾害治理工程27项,开展了地质灾害汛前排查、汛中巡查、汛后复查,开展了4处崩滑隐患点日常监测,开展了地质灾害气象风险预警预报,建立了27个群测群防监测站,每年开展地质灾害防治知识宣传与普及活动,组织多部门开展了地质灾害应急演练。

  南部平原区逐步建成平面和垂向立体的地面沉降监测网络平原区共有水准监测点1470个,现有基岩标2座,分层标12组,水准监测总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GPS监测网由GPS基准站网和一级GPS监测网两部分组成,现有GPS监测点33个,基本形成了GPS监测的骨干网络体系   (九)地质资料信息化与社会化服务  截至2015年底,天津市地质资料馆馆藏成果地质资料及部分原始地质资料实现数字化存储;实物地质资料库房初步建立,开展相关项目的岩心、矿物与岩石标。

下载提示
相似文档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