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606982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78.3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企业会计准则第9号职工薪酬讲义讲解提纲:一、本准则规范的职工范围二、职工薪酬的内容三、短期薪酬的确认和计量四、离职后福利的确认和计量五、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六、其他长期职工福利的确认和计量七、职工薪酬的披露第一课时一、本准则规范的职工范围本准则所称的职工,是指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也包括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具体而言,本准则所称的职工至少应当包括: 1.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含全职、兼职和临时职工。按照我国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的规定,企业作为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本准则中的职工首先应当包括这部分人员,即与企业订立了固定期

2、限、无固定期限或者以完成一定工作作为期限的劳动合同的所有人员。 2.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如部分董事会成员、监事会成员等。企业按照有关规定设立董事、监事,或者董事会、监事会的,如所聘请的独立董事、外部监事等,虽然没有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但属于由企业正式任命的人员,属于本准则所称的职工。 3.在企业的计划和控制下,虽未与企业订立劳动合同或未由其正式任命,但向企业所提供服务与职工所提供服务类似的人员,也属于职工的范畴,包括通过企业与劳务中介公司签订用工合同而向企业提供服务的人员,这些劳务用工人员属于本准则所称的职工。 二、职工薪酬的内容 职工薪酬,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

3、或解除劳动关系而给予的各种形式的报酬或补偿。企业提供给职工配偶、子女、受瞻养人、己故员工遗属及其他受益人等的福利,也属于职工薪酬。 职工薪酬主要包括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和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1.短期薪酬 短期薪酬,是指企业预期在职工提供相关服务的年度报告期间结束后十二个月内将全部予以支付的职工薪酬,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除外。因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给予的补偿属于辞退福利的范畴。 短期薪酬主要包括: (1)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是指企业按照构成工资总额的计时工资、计件工资、支付给职工的超额劳动报酬等的劳动报酬,为了补偿职工特殊或额外的劳动消耗和因其他特殊原因支付给职工的

4、津贴,以及为了保证职工工资水平不受物价影响支付给职工的物价补贴等。其中,企业按照短期奖金计划向职工发放的奖金属于短期薪酬,按照长期奖金计划向职工发放的奖金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2)职工福利费,是指企业向职工提供的生活困难补助、丧葬补助费、抚恤费、职工异地安家费、防暑降温费等职工福利支出。 (3)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缴存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和生育保险费。 (4)住房公积金,是指企业按照国家规定的基准和比例计算,向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缴存的住房公积金。 (5)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是指企业为了改善职工文化生

5、活、为职工学习先进技术和提高文化水平和业务素质,用于开展工会活动和职工教育及职业技能培训等相关支出。 (6)短期带薪缺勤,是指职工虽然缺勤但企业仍向其支付报酬的安排,包括年休假、病假、婚假、产假、丧假、探亲假等。长期带薪缺勤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7)短期利润分享计划,是指因职工提供服务而与职工达成的基于利润或其他经营成果提供薪酬的协议。长期利润分享计划属于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8)其他短期薪酬,是指除上述薪酬以外的其他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给予的短期薪酬。 2.离职后福利 离职后福利,是指企业为获得职工提供的服务而在职工退休或与企业解除劳动关系后,提供的各种形式的报酬和福利,属于短期薪酬和

6、辞退福利的除外。 离职后福利计划,是指企业与职工就离职后福利达成的协议,或者企业为向职工提供离职后福利制定的规章或办法等。离职后福利计划按照企业承担的风险和义务情况,可以分为设定提存计划和设定受益计划。其中,设定提存计划,是指企业向独立的基金缴存固定费用后,不再承担进一步支付义务的离职后福利计划。设定受益计划,是指除设定提存计划以外的离职后福利计划。 3.辞退福利 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辞退福利主要包括: (1)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不论职工本人是否愿意,企业决定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而给予的补偿。 (2)

7、在职工劳动合同尚未到期前,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的补偿,职工有权利选择继续在职或接受补偿离职。 辞退福利通常采取解除劳动关系时一次性支付补偿的方式,也采取在职工不再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后,将职工工资支付到辞退后未来某一期间的方式。 企业应当根据辞退福利的定义和包括的内容,区分辞退福利与正常退休的养老金。辞退福利是在职工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期前,企业根据法律与职工本人或职工代表(如工会)签订的协议,或者基于商业惯例,承诺当其提前终止对职工的雇佣关系时支付的补偿,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辞退,因此,企业应当在辞退职王时进行辞退福利的确认和计量。职工在正常退休时获得的养老金,是其与企业签订的劳动合同到

8、期时,或者职工达到了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时获得的退休后生活补偿金额,引发补偿的事项是职工在职时提供的服务,而不是退休本身,因此,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进行养老金的确认和计量。 另外,职工虽然没有与企业解除劳动合同,但未来不再为企业提供服务,不能为企业带来经济利益,企业承诺提供实质上具有辞退福利性质的经济补偿的,如发生“内退”的情况,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前应当比照辞退福利处理,在其正式退休日期之后,应当按照离职后福利处理。 4.其他长期职工福利 其他长期职工福利,是指除短期薪酬、离职后福利、辞退福利之外所有的职工薪酬,包括长期带薪缺勤、长期残疾福利、长期利润分享计划等。 三、短期薪酬的确认

9、和计量企业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会计期间,将实际发生的短期薪酬确认为负债,并计入当期损益,其他相关会计准则要求或允许计入资产成本的除外。 (一)一般短期薪酬的确认和计量 企业发生的职工工资、津贴和补贴等短期薪酬,应当根据职工提供服务情况和工资标准等计算应计入职工薪酬的工资总额,并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发放时,借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贷记“银行存款”等科目。 企业为职工缴纳的医疗保险费、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以及按规定提取的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应当在职工为其提供服务的

10、会计期间,根据规定的计提基础和计提比例计算确定相应的职工薪酬金额,并确认相关负债,按照受益对象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借记“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等科目,贷记“应付职工薪酬”科目。 企业发生的职工福利费,应当在实际发生时根据实际发生额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企业向职工提供非货币性福利的,应当按照公允价值计量。如企业以自产的产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照该产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金额,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相关收入的确认、销售成本的结转以及相关税费的处理,与企业正常商品销售的会计处理相同。企业以外购的商品作为非货币性福利提供给职工的,应当按

11、照该商品的公允价值和相关税费确定职工薪酬的金额,并计入当期损益或相关资产成本。 【例1】214年7月,甲公司当月应发工资1560万元,其中:生产部门生产工人工资1000万元;生产部门管理人员工资200万元,;管理部门管理人员工资360万元。 根据甲公司所在地政府规定,甲公司应当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10%和8%计提并缴存医疗保险费和住房公积金。甲公司分别按照职工工资总额的2%和1.5%计提工会经费和职工教育经费。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以及所得税影响。 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计算其214年7月份的职工薪酬金额如下: 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10001000(10%8%2%l.5%)1215(万元) 计

12、入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200200(10%8%2%1.5%)243(万元) 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360360(10%8%2%1.5%)437.40(万元)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12150000 制造费用 2430000 管理费用 437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工资 15600000 住房公积金 1248000 工会经费 312000 职工教育经费234000 医疗保险1560000【例2】甲公司是一家生产笔记本电脑的企业,共有职工2000名。214年1月15日,甲公司决定以其生产的笔记本电脑作为节日福利发放给公司每名职工。每台笔记本电脑的售价为1.40万元,成本为

13、1万元。甲公司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已开具了增值税专用发票。假定2000名职工中1700名为直接参加生产的职工,300名为总部管理人员。假定甲公司于当日将笔记本电脑发放给各职工。 根据上述资料,甲公司计算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总额及其增值税销项税额如下: 笔记本电脑的售价总额1.4017001.4030023804202800(万元) 笔记本电脑的增值税销项税额17001.4017%3001.4017%404.6071.40476(万元) 应当计入生产成本的职工薪酬金额2380404.602784.60(万元) 应当计入管理费用的职工薪酬金额42071.40491.40(万元) 甲公司有关账务处

14、理如下: 借:生产成本 27846000 管理费用 4914000 贷: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32760000 借:应付职工薪酬非货币性福利 3276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8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4760000 借:主营业务成本20000000 贷:库存商品20000000 (二)短期带薪缺勤的确认和计量 带薪缺勤应当根据其性质及其职工享有的权利,分为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两类。企业应当对累积带薪缺勤和非累积带薪缺勤分别进行会计处理。如果带薪缺勤属于长期带薪缺勤的,企业应当作为其他长期职工福利处理。 1.累积带薪缺勤及其会计处理 累积带薪缺勤,是指带薪权利

15、可以结转下期的带薪缺勤,本期尚未用完的带薪缺勤权利可以在未来期间使用。企业应当在职工提供了服务从而增加了其未来享有的带薪缺勤权利时,确认与累积带薪缺勤相关的职工薪酬,并以累积未行使权利而增加的预期支付金额计量。 有些累积带薪缺勤在职工离开企业时,对于未行使的权利,职工有权获得现金支付。职 工在离开企业时能够获得现金支付的,企业应当确认企业必须支付的、职工全部累积未使用权利的金额。企业应当根据资产负债表日因累积未使用权利而导致的预期支付的追加金额,作为累积带薪缺勤费用进行预计。 【例3】乙公司共有1000名职工从214年1月1日起,该公司实行累积带薪缺勤制度。该制度规定,每个职工每年可享受5个工作日带薪年休假,未使用的年休假只能向后结转一个日历年度,超过1年未使用的权利作废;职工休年休假时,首先使用当年可享受的权利,不足部分再从上年结转的带薪年休假中扣除;职工离开公司时,对未使用的累积带薪年休假无权获得现金支付。 214年12月31日,每个职工当年平均未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