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604083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37.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教育理论综合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8-2019年教师公开招聘 教育理论综合 中学教育理论综合冲刺练习【23】(含答案考点及解析)1 单选题 斯腾伯格认为在智力成分中,起核心作用的是( )A.元成分B.操作成分C.知识获得成分D.认知成分【答案】A【解析】 元成分主要用于计划、控制和决策,操作成分主要是执行元成分的决策,知识获得成分主要是用于获取和保存新信息,所以元成分起核心作用。2 单选题 教师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称之为()。A.课堂管理B.课堂纪律C.课堂规范D.课堂控制【答案】B【解析】 为了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协调学生的行为,以求课堂目标的最终实现,必然要求学生共同遵守课堂行为规范,从而形成课堂纪律,即

2、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准则与控制。3 多选题下列属于班级的个体化功能的主要表现的是( )A.促进发展功能B.满足需求的功能C.诊断功能D.矫正功能E.指导生活目标【答案】A,B,C,D【解析】班级的个体化功能主要表现在:(1)促进发展功能;(2)满足需求的功能;(3)诊断功能;(4)矫正功能。4 简答题 简述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答案】略【解析】 简述操行评定的一般步骤。(1)学生自评;(2)小组评议;(3)班主任评价;(4)信息反馈。5 单选题 墨子认为:“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这一思想体现的是教育的( )功能。A.政治B.经济C.文化D.育人【答案】A【

3、解析】 题干的描述体现了教育的政治功能。教育通过培养人才实现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是教育作用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主要途径。6 多选题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发展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答案】A,B,C,D【解析】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 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发展的方向与方面做出社会规范,即个体社会化;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即个体个性化;学校教育,尤其是中小学的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不仅具有即时的价值,而且也具有延时的价值: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性的功能。7 简答题 环境对个体发

4、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答案】略【解析】 环境对个体发展的作用总是积极的。(1)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2)环境对个体发展的影响有积极和消极之分,一般来说,良好的社会生活条件,可以加速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相反,不良的社会生活条件,则可能阻碍年青一代身心发展的进程。8 多选题 教育目的是所有教育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是教育基本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下列关于教育目的的说法正确的有()。A.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教育目的较理想,而教育方针较现实B.按照教育层次从高到低分别是教育目的、培养目标、教学目标、课程目标C.在当下中小学中,“升学率”最被看重,这属于教育的实然的教育目的D.教育目的是

5、人提出来的,形式上是主观的,因此教育目的没有客观性【答案】A,C【解析】 教育目的是指教育所要培养的人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即解决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教育目的是受教育者未来发展结果的一种设想,具有理想性的特点。教育目的不同于教育方针。教育方针是国家根据政治、经济的要求。为实现教育目的所规定的有关教育工作的总体要求。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是一般与特殊、普遍与个别、总与分的关系,依次为:教育目的培养目标课程目标教学目标。实然的教育目的与应然的教育目的相对应,是教育工作者在自己的教育行为中所实际追求的教育目的。“追求升学率”是众多教育工作者心中的实际目的。教育目的受社会

6、发展的制约,具备一定的客观性。9 多选题 人的全面发展的内涵可以概括为哪几个方面( )A.完整发展B.和谐发展C.多方面发展D.自由发展E.自主发展【答案】A,B,C,D【解析】 略。10 多选题 学校文化从其形式上看,可分为物质文化和( )A.精神文化B.传统文化C.制度文化D.思想文化E.校园文化【答案】A,C【解析】 学校文化由观念文化、规范文化和物质文化构成。观念文化又叫精神文化,规范文化又叫制度文化。11 简答题 试述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答案】略【解析】 试述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与个人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基本主张。(1)个人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

7、根据是人的本性,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健全发展的人,发展人的本性,挖掘人的潜能,增进受教育者的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高于社会价值,而不是为某个社会集团或阶级服务。简言之,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其特点主要有:重视人的价值、个性的发展及其需要,把人的个性发展及需要的满足视为教育的价值所在;认为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人的本性、本能得到自然发展,使其需要得到满足;主张应当按照人的本性和发展的需要来确定教育目的。(2)社会本位论认为,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是社会的要求,个人的发展必须服从社会需要,因为个人生活在社会中,受制于社会环境。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合格的成员和公民,使受教育者社会化,社会价值

8、高于个人价值,教育质量和效果可以用社会发展的各种指标来评价。简言之,教育以社会的稳定和发展为最高宗旨。(3)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并没有一个孰重孰轻的问题,个人本位论与社会本位论也没有一个谁正确谁错误的问题。从理论上讲,二者具有同等的合理性与同等的局限性。教育目的中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权衡与选择,要受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的制约,是随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有所变化与侧重的。社会需要与个人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目的必须体现这种辩证统一的关系。12 单选题 提出“自然教育”思想的教育家是( )A.洛克B.卢梭C.斯宾塞D.福禄贝尔【答案】B【解析】 卢梭提出了“自然教育”思想。这里的“自然教育”有两层意思:

9、一是儿童的教育要远离城市,到偏远宁静的乡村进行;二是指教育不要从过去的惯例或习俗出发,而要从儿童的自然本性出发。13 单选题“标准化的教学有时会束缚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扼杀学生的创新精神。”这句话主要体现了教育的( )A.正向功能B.负向功能C.社会发展功能D.隐性功能【答案】B【解析】 题干描述的是标准化的教学对学生发展的消极影响和作用,体现了教育的负向功能。14 单选题 在一定情况下,对个别学生的违纪现象,教师可以采用( )的手段,以保证教育要求的实现,但不能超越法律的限度。A.打骂B.罚跪C.变相体罚D.惩戒【答案】D【解析】 A、B、C项都是教师行为“十不准”中的内容,属于体罚学生的

10、行为,是明令禁止的。15 多选题我们在课堂上通过语言传授可以学习各种课本知识和常识,并能在以后的生活中加以运用。这种对知识的记忆是( )A.语义记忆B.情境记忆C.程序性记忆D.陈述性记忆E.长时记忆【答案】A,D,E【解析】通过教师的语言传授,学生能够识记知识,属于语义记忆与陈述性记忆;能够应用到生活学习中说明时间比较久,属于长时记忆。16 填空题 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_开拆外,任何组织或个人不得开拆。【答案】略【解析】 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17 简答题简述教育法的立法特点。【答案】略【解析】简述教育法的立法特点。(1)全面性和针对性相结合;(2)规范性和导向性相结合;(3)原

11、则性和可操作性相结合。18 简答题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答案】略【解析】 现代学习方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1)主动性;(2)独立性;(3)独特性;(4)体验性;(5)问题性。19 单选题 教案的核心和主体是( )A.教学方法B.教学过程C.教学重点、难点D.板书设计【答案】B【解析】 教学过程是教师为了实现教学目标,完成教学任务而制定的具体的教学步骤和措施,它是教案的核心和主体。20 单选题 下列哪种课程观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 )A.课程即知识B.课程即复杂会话C.课程即活动D.课程即经验【答案】A【解析】 “课程即知识”的课程观最大的缺点是忽略了学习者的经验活动,

12、即没有体现“学习者是课程主体”的思想。21 多选题 现代课程开发理论中的经典“泰勒原理”所回应的问题有()。A.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B.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的目标C.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D.我们如何确定这些教育目标正在得以实现【答案】A,B,C,D【解析】 泰勒在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一书中开宗明义地指出,开发任何课程和教学计划都必须回答4个基本问题:学校应该试图达到什么教育目标?提供什么教育经验最有可能达到这些目标?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我们如何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以实现?22 判断题转变学习方式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1.错2.对【答案】2.

13、对【解析】 教学改革是课程改革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和学校教学管理制度的重建是课程改革在实施过程中的标志性体现。 学习方式的转变实质上是教育价值观、人才观和培养模式的变革,对促进学生的发展具有战略性意义,是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23 简答题 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答案】略【解析】 简述校本课程开发的途径。(1)合作开发;(2)课题研究与实验;(3)规范原有的选修课、活动课和兴趣小组。24 单选题 教师的劳动成果是学生的品德、知识和能力,而非显性的物质财富。这说明教师的劳动具有( )特点。A.创造性B.长期性C.间接性D.示范性【答案】C【解析】 教师劳动的

14、间接性指教师的劳动不直接创造物质财富,而是以学生为中介实现教师劳动的价值。教师劳动的结晶是学生,是学生的品德、学识和才能,待学生走上社会,由他们来为社会创造财富。25 判断题 教师教育就是师范教育。 ( )1.错2.对【答案】1.错【解析】 教师教育不仅包括职前的师范教育,还包括新教师的入职培训、教师的在职学习等。26 简答题有人曾问三个砌砖工人:“你们在做什么?”第一个工人说:“砌砖。”第二个工人说:“我在赚工资。”第三个工人却唱着歌说:“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富有特色的房子。”结果,前两个人终生都是普普通通的砌砖工人,而第三个工人却成了有名的建筑师。结合教师的专业发展内容谈谈上述案例对你的启示

15、。【答案】略【解析】从案例中可知,教师需要在专业发展中注重专业理想的建立、专业态度和动机的完善。(1)教师的专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专业工作者的向往与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的目标,是推动教师发展的巨大动力。具有专业理想的教师对教学工作会产生强烈的认同感和投入感,会对教学工作抱有强烈的期待。教师专业理想是教师个体专业发展的精神内涵,也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案例中的前两个工人并不具有正确的专业理想,从而对自己工作的认同感和投入度不强烈。(2)教师专业态度和动机是教师专业活动的动力基础。教师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主要表现在教师的专业理想、对职业的态度、工作积极性高低以及职业满意度等。案例中前两个工人应该改善自己的专业态度和动机,这样对自己的工作才能有一个正确的认识,也才能将自身内部的潜质和热情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来汇成专业方面的智慧,提高工作的效率,创造更多的工作价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