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98548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6)距离2017年卫生资格考试时间越来越近了,这里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17年中医执业医师中医内科学预习讲义汇总,希望对大家有帮助!第五节 头 痛【概述】一、概念:是指因外感六淫、内伤杂病而引起的,以头痛为主要表现的一类病证。是一种常见的自觉症状,头痛是以症状命名,头痛既可单独出现,亦可并见于多种急慢性疾病中。二、沿革:1、头痛一证首载于内经,内经中有“首风”“脑风”之名。脑风因风邪入脑所致,见项背怯寒,脑户极冷,痛不可忍者。首风指头痛因洗头受风所致,见头面多汗,恶风头痛,遇风易发者。中医内科学2、伤寒论论及太阳、阳明、少阳、厥阴病均有头痛的见证。3

2、、东垣十书中,将头痛分为外感头痛和内伤头痛。根据病因症状不同而有“伤寒头痛”、“湿热头痛”、“偏头痛”、“真头痛”、“气虚头痛”、“血虚头痛”、“厥逆头痛”等,并补充了太阴头痛和少阴头痛。偏头痛头痛偏于一侧,或左或右,或连及目齿,其痛暴发剧烈,痛止如常人,可因情绪波动,或疲劳过度而引发。又称“偏头风”。偏头痛的病因虽多,但与肝阳偏亢,肝经风火上扰关系最为密切。偏头痛的治疗当以平肝清热,熄风通络为法真头痛头痛剧烈,引脑及巅,手足逆冷至肘膝关节,系寒邪入脑所致,病情中医内科学多属危重。厥头痛寒邪犯脑所致,病见头痛剧烈,连及眼齿,治宜温散寒邪。4、丹溪心法中补充了痰厥头痛和气滞头痛,并引经药的使用。

3、“如不愈各加引经药。太阳川芎,阳明白芷,少阳柴胡,太阴细辛,厥阴吴茱萸。”5、证治准绳有头痛、头风之分。6、医林改错补充瘀血头痛。三、讨论范围:头痛一症范围甚广,涉及内、外、神经、精神、五官等各科疾病,本篇重点讨论内科疾病以头痛为主症的疾患。【病因病机】1、外感头痛因邪气乘客,经脉阻滞2、内伤头痛,肝病为多,涉及脾肾3、头痛日久,可致瘀阻于络,络脉不通4、外感头痛以实为主,内伤头痛以虚实相兼为多:5、外伤所致,初期多实,病久则虚实夹杂居多。【诊查要点】一、诊断要点中医内科学1、以头部疼痛为主要临床表现。2、头痛部位可发生在前额、两颞、巅顶、枕项或全头部。疼痛性质可为跳痛、刺痛、胀痛、灼痛、重痛

4、、空痛、昏痛、隐痛等。头痛发作形式可分为突然发作,或反复发作,时痛时止,或缓慢起病。疼痛的持续时间可长可短,可数分钟、数小时或数天、数周,甚则长期疼痛不已。3、外感头痛者多有起居不慎,感受外邪的病史;内伤头痛者常有饮食、劳倦、房室不节、病后体虚等病史。二、病证鉴别中医内科学1、头痛与眩晕的鉴别头痛与眩晕病位皆在头部,两证虽多相兼,难以截然区别,但头痛的病因有外感与内伤的不同,眩晕则以内伤为主。从虚实概念而言,外感头痛属实,内伤头痛与眩晕的病机虽然均以虚实夹杂为多,相对而言,则头痛又以偏实为主。2、头痛与真头痛的鉴别:真头痛为头痛的一种特殊重症,其发病特点为起病急骤,多表现为突发的剧烈头痛,持续

5、不解,阵发加重,手足逆冷致肘膝,甚至呕吐如喷,肢厥、抽搐,脑脊液检查或颅脑CT、MRI异常,临床常见于:流行性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高血压危象、硬膜下出血。【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辨外感、内伤:外感头痛起病急,病程短,或伴表症;内伤头痛,病程较长,头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2、辨虚实:一般而言,外感头痛属实,内伤头痛多虚实夹杂,当审其主次。新病,具有重痛、胀痛、掣痛,跳痛、灼痛、刺痛,痛势剧烈者属实;久病,具有昏痛、隐痛、空痛,疲劳易发者,多属虚证。3、辨轻重: 内伤而发者,其痛反复发作,时轻时重; 外感所致者,痛势较重。5、辨部位: 痛在枕部,连及颈肌,多因外感;痛在巅顶,多因寒厥;痛在

6、两颞,多因肝火。前额及眉棱痛,为邪犯阳明经;6、辨经络: 巅顶痛,连及眼目,为邪犯厥阴经;后枕痛,下连及项,为邪犯太阳经;两颞痛,连及耳部,为邪犯少阳经。二、治疗原则:外感头痛,治宜疏风为主兼以散寒、清热、祛湿;内伤头痛,虚证治当滋阴养血,益肾填精为要;实证当平肝、化痰、行瘀;虚实夹杂,酌情兼顾并治。三、证治分类(一)外感头痛1.风寒头痛主症:头痛或有拘急收紧感,痛连项背。中医内科学兼症:恶风畏寒,遇风尤剧,口不渴 舌脉:苔薄白,脉浮紧。病机:风寒外袭,上犯巅顶,凝滞经脉。 治法:疏风散寒止痛。代表方:川芎茶调散加减。2.风热头痛 主症:头痛而胀,甚则头胀如裂兼症:发热恶风,面红目赤,口渴欲饮

7、,便秘溲黄, 舌脉:舌尖红、苔黄、脉浮数。病机:风热外袭,上扰清空,窍络失和。 治法: 疏风清热和络。代表方: 芎芷石膏汤加减。(芎芷石膏治头痛,发热恶风面目红; 羌活菊花和藳本,此方能解风热情。)3.风湿头痛 主症:头痛如裹 兼症:肢体困重,胸闷纳呆,大便溏薄 舌脉:苔白腻,脉濡病机:风湿之邪,上蒙头窍,困遏中焦。 治法: 祛风胜湿通窍中医内科学代表方:羌活胜湿汤加减(二)内伤头痛1.肝阳头痛 主症:头昏胀痛,两侧为重兼症:心烦易怒,睡眠不宁,口苦面红,或兼胁痛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数病机:肝失条达,气郁化火,阳亢风动。 治法:平肝潜阳息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2.血虚头痛 主症:头痛目

8、花,时时昏晕,痛势隐隐,午后或遇劳则甚;兼症:神疲乏力,心悸失眠,食欲不振,面色少华或萎黄;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病机:气血不足,营血亏虚,头窍失荣。 治法: 滋阴养血,和络止痛。中医内科学代表方:加味四物汤加减。=四物汤+甘草、菊花、蔓荆子、黄芩3.痰浊头痛 主症:头痛昏蒙,头痛而重,如物裹首兼症:胸闷满闷,纳呆呕恶 舌脉:舌苔白腻,脉滑或弦滑。病机:脾失健运,痰浊中阻,上蒙清窍。 治法:健脾燥湿,化痰降逆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4、肾精亏虚 主症:头痛且空,眩晕兼症:耳鸣,腰膝酸软,神疲乏力,滑精带下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无力。病机:肾精亏虚,髓海不足,脑窍失荣。 治法:养阴补肾,填

9、精生髓代表方:大补元煎加减。(大补元煎元气伤,与肉杜仲入肾阳 熟地参草怀山药,中医内科学当归枸杞生化藏)5.瘀血头痛 (头痛如刺+瘀血证)主症:头痛经久不愈,痛有定处,固定不移,痛如锥刺。兼症:或有头部外伤史 舌脉:舌质紫暗或有瘀点,苔薄白,脉细或细涩。病机:瘀血阻窍,脉络滞涩,不通则痛。 治法: 活血化瘀,通窍止痛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通窍全凭好麝香,桃红大枣老葱姜,川芎黄酒赤芍药,表里痛经第一方)第六节 眩 晕【概述】一、概念:眩是指眼花或眼前发黑,晕是指头晕甚或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二者同时并见,统称眩晕,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呕吐、汗出,甚则昏

10、倒等症状。二、沿革:1、眩晕最早见于内经,称之为“眩冒”2、汉代张仲景认为,痰饮是眩晕的重要致病因素之一3、丹溪心法强调“无痰则不作眩”,提出了痰水致眩说。素问玄机原病式主张眩晕的病机应从风火立论。4、医学正传认识眩晕与中风之间有一定的内在联系。三、讨论范围:【病因病机】1、病理变化,虚者为髓海不足,或气血亏虚,清窍失养;实者为风、火、痰、瘀扰乱清空。以虚为多中医内科学2、病位在于头窍,病变脏腑与肝、脾、肾三脏相关。【诊查要点】一、诊断要点1、头晕目眩,视物旋转,轻者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甚则仆倒。2、严重者可伴有头痛、项强、恶心呕吐、眼球震颤、耳鸣耳聋、汗出、面色苍白等表现。3、多有情志不

11、遂、年高体虚、饮食不节、跌扑损伤等病史。二、病证鉴别1、眩晕与中风中风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舌歪斜,半身不遂,失语,或不经昏仆,仅以歪僻不遂为特征,中风昏仆与眩晕之甚者相似,眩晕之甚者也可以仆倒,但无半身中医内科学不遂及不省人事、口眼歪斜诸症。也有部分中风病人,以眩晕、头痛为其先兆表现。2、眩晕与厥症厥症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四肢厥冷为特征,发作后可在短时间内苏醒。严重者可一厥不复而死亡。眩晕严重者也有欲仆或晕旋仆倒的表现,但眩晕病人无昏迷、不省人事的表现。【辨证论治】一、辨证要点:1、辩相关脏腑:病在清窍,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2、辨标本虚实二、治疗原则:补虚泻实,调整阴阳。虚者

12、当滋肾养肝,补益气血,填精生髓;实证当平肝潜阳,清肝泻火,化痰行瘀治疗眩晕临证应注意(1)从肝论治眩晕,当注重平肝、柔肝、养肝、疏肝、清肝诸法。(2)警惕“眩晕乃中风之渐”。(3)部分眩晕病人可配合手法治疗三、证治分类1.肝阳上亢证主症:眩晕,耳鸣,头目胀痛。 兼症:口苦,失眠多梦,遇烦劳郁怒而加重,甚则仆倒,颜面潮红,急躁易怒,肢体震颤 舌脉:舌红苔黄,脉弦或数中医内科学病机:肝阳风火,上扰清窍。 治法:平肝潜阳,清火息风。代表方:天麻钩藤饮加减。2.气血亏虚证 主症:眩晕动则加剧,劳累即发 兼症:面色白,神疲乏力,倦怠懒言,唇甲不华,发色不泽,心悸少寐,纳少腹胀 舌脉:舌淡苔薄白,脉细弱。

13、病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 治法: 补益气血,调养心脾。代表方:归脾汤3.肾精不足证主症:眩晕日久不愈 兼症:精神萎靡,腰膝酸软,少寐多梦,健忘,两目干涩,视力减退;或遗精滑泄,耳鸣齿摇;或颧红咽干,五心烦热或面色白,形寒肢冷 舌脉:舌红少苔,脉细数,或舌淡嫩,苔白,脉弱尺甚病机:肾精不足,髓海空虚,脑失所养。 治法: 滋养肝肾,益精填髓代表方:左归丸加减中医内科学4.痰湿中阻证 主症: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兼症: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 舌脉:舌苔白腻,脉濡滑病机:痰湿中阻,上蒙清窍,清阳不升。 治法:化痰燥湿,健脾和胃。代表方:半夏白术天麻汤加减。5.瘀血阻窍证主症:眩

14、晕,头痛 兼症:健忘,失眠,心悸,精神不振,耳鸣耳聋,面唇紫暗; 舌脉:舌暗有瘀斑,脉涩或细涩。病机:瘀血阻络,气血不畅,脑失所养。 治法: 祛瘀生新,活血通窍。代表方:通窍活血汤加减第七节 中 风【概说】一、概念:中风是以猝然昏仆,不省人事,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症的病症。此病多发于中年以上,好发于冬春季节,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危重病。中风发生突然,起病急骤,临床见症不一,亦称为“卒中”中医内科学二、沿革:1、内经中无中风的病名,但有关中风的论述较详细。对其症状:有关中风的记载,始见于内经。对其症状,根据发病的不同阶段而有着不同的记载。对卒中、昏迷有仆击、大厥、薄厥等描述;对半身不遂

15、又有偏枯、偏风、身偏不用、痱风等不同的名称。病因方面:在病因方面,认识到本病的发生与体质、饮食、精神刺激、烦劳过度等因素密切的关系病变部位:病变部位主要在头部。(二)历代的主要发展(对中风的认识分为两个阶段)。1、唐宋以前以“外风”学说为主(多以“内虚邪中”立论)。2、唐宋以后(特别是金元时代)突出以内风立论,是中风病因学说的一大转折。刘河间力主“心火暴甚” 。 李东垣认为“正气自虚” 。朱丹溪主张“湿痰生热” 。 王履从病因学角度归类,提出“真中”、“类中” 。张景岳倡导“非风”之说,提出“内伤积损”的论点。李中梓又将中风明确分为闭、脱二证。 叶天士明确以“内风”立论王清任指出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所致,立补阳还五汤治疗偏瘫中医内科学近代医家张伯龙、张山雷、张寿甫总结前人经验,开始结合现代医学知识,进一步探讨发病机理,认识到本病发生主要在于肝阳化风,气血并逆,直冲犯脑。三、讨论范围:根据中风的临床表现特征,西医学中的急性脑血管疾病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