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97765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31.1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7届高三一轮复习测试题-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31.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考点规范练第62页一、选择题1.鸦片战争中国的战败,刺激了地主阶级的有识之士,他们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这一时期他们学西方的主要意图是()A.制造器物B.仿行制度C.变革思想D.强国御侮导学号答案:D解析:本题题眼是“开启了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制造器物是当时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主要意图,故A项错误;仿行制度是后来资产阶级维新派和革命派向西方学习的主要内容,故B项错误;变革思想是从资产阶级激进派开始的,故C项错误;鸦片战争中国战败,西方的坚船利炮引起了有识之士的兴趣,他们开始关注西方科技尤其是军事方面的技术,以图“师夷长技以制夷”,实现强国御侮,故

2、D项正确。2.著名历史学家蒋廷黻先生撰文指出,林则徐仅仅只是旧时代的“精英”,“是中国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此观点意在说明()A.林则徐仍然是“闭关锁国”政策的代表B.林则徐思想主张的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C.林则徐是主张向西方全面学习的思想家D.林则徐是晚清资产阶级思想家中的精英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思想的萌发,题眼是“旧时代的精英”“旧文化最好的产品”。林则徐主张“开眼看世界”,故A项错误;林则徐是清政府抗英的官吏,他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维护清政府的统治,他的思想着眼点是维护旧秩序,故B项正确;林则徐主张学习西方的先进科技,而不是全面学习,故C项错误;林则徐代表的是开明地主,而不是资产阶级,

3、故D项错误。3.魏源在海国图志中提到:“公举一大酋总摄之,匪惟不世及,且不四载即受代墨利加洲之以部落代君长,其章程可垂奕世而无弊。”这表明()A.魏源认可美国的选举制度B.魏源认识到美国先进的根源C.魏源借以表达反专制思想D.历史上对魏源的评价偏低导学号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开眼看世界的思想,题眼是“公举一大酋”“以部落代君长”。材料大意为,公开选举一个领导人行政,不但不世袭,而且四年就换一届,美利坚以共和国代替君主,他们的制度流传下来而且没有弊端。这说明魏源认可了美国的选举制度,故A项正确;材料只涉及美国的选举制度,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魏源反专制的思想,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对魏源的评

4、价,故D项错误。4.戊戌政变后,慈禧对李鸿章说:“人说你是康党。”李鸿章对曰:“若旧法能富强,中国之强久矣,何待今日?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臣无可逃,实是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A.倡导“中学为体,西学为用”B.创办淮军形成地方军阀势力C.创办了近代最早的民族工业D.主张在中国实行君主立宪制答案:A解析:本题旨在考查中体西用思想,题眼是“主张变法者即指为康党”。李鸿章被误认为“康党”的原因是主张在保留封建制度的前提下,学习西方先进技术,倡导中体西用,故A项正确。5.近代某思想家曾说:“余闻东西之人,盛称泰西者,莫不曰其国大政事大征伐皆举国会议,询谋佥同而后行。其荐贤授能,拜爵

5、叙官,皆以公选。其君臣上下,无疾苦不达之隐,无壅遏不宜之情。”从中可见,该思想家()A.主张全面学习西方B.坚持“中体西用”思想C.赞赏君主立宪政体D.认同革命派的政治主张导学号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维新变法思想,题眼是“会议”“公选”“君臣”。文言文大意为:“我听说东西方的人,都称赞欧美的政治制度,国家大事都召开会议,公开讨论商定谋略之后才执行。推荐贤能,授予官爵都采用公开选举。君臣上下,没有说不出来的疾苦,没有难为情不好意思说的意见。”“全面学习西方”材料无法体现,故A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体西用”,故B项错误;由材料可知,该思想家主张君主立宪制,故C项正确;革命派主张推翻帝制,材料中

6、推崇君主立宪制,故D项错误。6.(2015湖北黄石高三9月调研)某著作中写道:“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在是矣。”该作者持此观点的目的是()A.结合国情减轻变法阻力B.尊孔复古为称帝服务C.借鉴西方解决信仰危机D.定国教以树孔子权威答案:A7.“那个时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之后,还要求各口通商,苏州也开了日本租界。这时候,潜藏在中国人心底里的民族思想,便发动起来。”当时“民族思想”的发动主要体现在()A.“开眼看世界”B.主张“中体西用”C.宣传维新变法D.倡导“

7、实业救国”导学号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中国和日本打起仗来,而中国却打败了割去了台湾”可知,这与甲午中日战争有关。“开眼看世界”是在鸦片战争后,故A项错误;“中体西用”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提出的,故B项错误;甲午中日战争后,在民族危机的刺激下,维新派宣传和开展维新变法,故C项正确;倡导“实业救国”没有宣传维新变法影响大,故D项错误。8.(2015山西一模)谈到孔子羞涩不能出口,以至于“孔子的道理成了不敢见人的东西”。这说明()A.传统文化遭到猛烈冲击B.北洋政府实行文化专制C.儒家学说丧失社会价值D.北洋政府提倡尊孔复古答案:A9.1917年陈独秀在旧思想与国体问题中写道:“分明挂了共和招牌,

8、而学士文人,对于颂扬功德、铺张宫殿、田猎的汉赋和那思君明道的韩文杜诗,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这一思想的本质意图是()A.提倡白话文取代文言文B.建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C.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D.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导学号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题眼是“国体”“共和”。由“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可知,作者从侧面希望社会各阶层使用更为简洁的白话文,但这不是材料主旨,故A项错误;由材料“分明挂了共和招牌还是照旧推崇。一般社会应用的文字,也还仍旧是君主时代的恶习”可知,作者对当时政府挂羊头卖狗肉的统治形式强烈不满,希求在中国建

9、立真正的民主共和国,故B项正确;反对封建儒家伦理道德与材料主旨不符,故C项错误;促进青年人的思想解放与材料主旨不符,故D项错误。10.徐中约在中国的奋斗一书中指出:“采用共和体制而带来的政治面貌,并不足以革新国家;还需要有一些更基本的东西来唤醒国家及人民。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材料中所指的“激烈变革”()A.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B.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C.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D.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答案:B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新文化运动的影响,题眼是“国民生活的哲学基础”。从“受过西方教育或影响的新知识分子,鼓吹在国民生

10、活的哲学基础方面,进行一场激烈变革”,可知体现的是抨击封建思想的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促进了国人思想的空前解放,故B项正确;推翻封建帝制的是辛亥革命,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开端的是五四运动,为中国革命开辟了正确道路的是工农武装割据理论,这些均与题意不符,故A、C、D三项错误。11.(2015河北唐山一模)有人认为新文化运动太激进了,完全割裂了传统,是应该否定的。这种说法()A.不正确。在当时历史条件下,新文化运动对中国思想解放的推动作用是不可估量的B.不正确。从当今看,中国传统思想依然占据主流文化地位,传统并没有消亡C.正确。“打倒孔家店”对于传统文化的破坏性后果是不可挽回的D.正确。白话文运动

11、导致古文阅读理解的困难,不利于华夏文明的传承答案:A12.(2015湖南永州一模)1920年,陈独秀撰文指出:“我虽然承认不必根本上废弃国家、政治、法律这个工具,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的国家、政治、法律,有扫除社会罪恶的可能性。”这一认识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新文化运动的兴起B.国民革命运动的推动C.马克思主义的传播D.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导学号答案:C解析:本题旨在考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题眼是“1920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1915年兴起的新文化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运动,与“1920年”“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不符,故A项错误;1924年国民革命运动兴起,与“1920年”不符,

12、故B项错误;十月革命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与“1920年”“却不承认现存的资产阶级”相符,故C项正确;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与“1920年”不符,故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西方的启蒙思潮,在很大程度上是以中国古代儒家文明为其思想前提的。如启蒙思潮中的泰斗伏尔泰,他的政治理想是清除现存的“神示宗教”,建立一个崇尚理性、自然和道德的“理性宗教”。在伏尔泰心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宗教的楷模。他推崇孔子,称赞中国哲学“既无迷信,亦无荒谬的传说,更没有诅咒理性和自然的教条”。孟德斯鸠、卢梭则指出真实的中国根本不

13、如尊孔人士想象和描述的那么美妙,他们对中国文化,尤其是无制衡的专制主义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和揭露。摘编自余明、李飞中国历史文化概论等材料二那个时候的中国,天下滔滔,多的是泥古而顽梗的士人,在封建主义充斥的天地里,欲破启锢闭,引入若干资本主义文化,除了“中体西用”还不可能提出另一种更好的宗旨。如果没有“中体”作为前提,“西用”无所依托,它在中国是进不了门,落不了户的。“中体西用”论是相当保守的,是不伦不类的。但是用今天的话说,就是提出了一个改革派和保守派都能大体接受的“说法”。但“中体西用”毕竟使中国人看到了另一个陌生的世界,看到了那个世界的部分,并移花接木地把这一部分引进到中国来,成为中西文化交冲

14、汇融后两者可能结合的一种特定形式。摘编自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等材料三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传统”和“交流”,一纵一横,与“传统”相比,“交流”更应浓墨重彩。摘编自美杰里本特利等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1)根据材料一,西方的启蒙者对中国传统儒学认识有何不同?两者的目的在本质上有何共同之处?(2)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指出近代“中体西用”思想产生的背景,并分析这种思想是如何迎合了“改革派和保守派”的需要而在中国“进门落户”的。(3)结合西方启蒙思想对中国

15、近代民主政治的具体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文明“交流”的理解。参考答案:(1)不同:尊崇儒学:伏尔泰认为儒学是最符合人类道德和理性的哲学。批判儒学:孟德斯鸠、卢梭认为儒学维护专制主义统治。共同之处:批判专制主义和教会神学,发展资本主义。(2)背景: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的形势。以曾国藩、李鸿章为首的洋务派的推动。迎合:对改革派而言,有利于西学的传播,减少兴办洋务的阻力。对保守派而言,维护了封建纲常制度。(3)理解:文明的交流对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有巨大的推动和促进作用。批判专制主义、高举理性大旗的启蒙思想在近代中国的传播,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近代中国民主政治的发展。康梁维新派提倡君主立宪,开展戊戌变法运动,揭开了中国政治民主化的序幕;以孙中山为代表的革命派以天赋人权、自由平等学说为指导,发动辛亥革命,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则大力宣传民主和科学思想,反对北洋军阀的专制独裁。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描述和阐释问题的能力。第(1)问第一小问,据“在伏尔泰心中,中国儒教就是这种理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