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597709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51 大小:277.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_第1页
第1页 / 共51页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_第2页
第2页 / 共51页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_第3页
第3页 / 共51页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_第4页
第4页 / 共51页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_第5页
第5页 / 共5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与物资管理培训课件(ppt 50页)(5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产与运作管理,河南科技大学管理学院,第九章 设备与物资管理,了解企业设备管理的概念、意义及发展历程; 熟悉设备选型的基本评价方法,包括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 掌握设备的磨损规律和故障规律,了解常用的设备维修方法; 熟悉物资管理的内涵、意义及主要管理内容; 掌握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供应计划和采购管理; 掌握常用的物资库存控制方法。,设备管理概述,设备管理:指依据企业的生产经营目标,通过一系列的技术、经济和组织措施,对设备寿命周期内的所有设备物质运动形态和价值运动形态进行的综合管理工作。 设备管理的意义: 加强设备管理,有助于保障生产的顺利进行; 加强设备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的生产率; 加强设备

2、管理,有利于提高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水平。,设备管理的发展过程经历了如下5个阶段: 事后修理:坏了再修,不坏不修。 预防维修:预防为主,加强设备维护保养工作,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生产维修:预防维修和事后维修相结合。 维修预防:设备的设计、制造阶段考虑维修问题,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和易修性。 设备综合管理:设备的最经济生命周期费用为研究目的,提高设备的可靠性、可维修性,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等。,设备管理发展历程,设备选择与评价 设备安装与调试 设备的合理使用 设备的维护与修理 设备的更新与改造,设备管理内容,定量分析法: 投资回收期法:选择投资回收期最短的设备。 费用比较法:将设备的年费用在寿命周

3、期内进行净现值折算,选择费用低的设备。 效益费用比较法:比较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和设备的综合效益。对单设备,效益大于费用即方案可行;对多设备,去效益和费用比值最大的设备。 费用效率比较法:将设备的生产效率与设备的寿命周期费用相除,得到设备的费用效率,取最大值。,设备管理设备的选择与评价,定性分析因素: 生产能力 可靠性 可维修性 互换性 安全性 配套性 操作性 易于安装 节能性 对现行组织的影响,设备管理设备的选择与评价,安装:依照设备工艺平面布置图及有关技术要求,在指定的基础上安装设备,使其精度达到安装规范的要求。 调试:清洗、检查、调整、试运转、验收、移交。应由设备的使用部门、管理部门、工艺

4、技术部门协同调试。,设备管理设备的安装与调试,为设备配备合格的操作人员 为设备合理地安排生产任务 建立、健全设备使用的管理规章制度 为设备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设备管理设备的合理使用,1、设备的维护和修理理论 机器零件的磨损规律 - 零件从投入使用到磨损报废一般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期磨损期(): 零件的表面宏观几何和微观几何都要发生明显变化,磨损速度很快。 这一阶段对设备来说没有什么危害,而是设备进入正常运转的必经 阶段,称“跑合”、“磨合”。 正常磨损期(): 经跑合磨损后,设备各个部分进入了正常工作状态。 剧烈磨损期(): 零件是有一定寿命的。经过一段时间以后,正常磨损关系破坏了, 这时候

5、的磨损速度非常块,短时间内就可以使零件丧失应有的精度 或强度。,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零件磨损示意图,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加强日常养护,延长设备正常使用时间; 加强检查,掌握设备的磨损状态,防止过度磨损; 有计划地对磨损零件进行更换和修理,避免或减少设备故障。,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设备故障规律 - 实践证明,可维修设备的故障率随时间的推移呈图示曲线形状,这就是著名的“浴盆曲线”。设备维修期内的设备故障状态分三个时期:,时间,故障率,初始故障期,偶发故障期,耗损故障期,故障率曲线(浴盆曲线),初始故障期: 故障率由高而低。材料缺陷、设计制造质量差、装配失误、操作不熟练等原因造成。

6、 偶发故障期:故障率低且稳定,由于维护不好或操作失误造成。最佳工作期。 耗损故障期:故障率急剧升高,磨损严重,有效寿命结束。,2、设备的维护和检查 设备的维护 - 是指人们为保持设备正常工作以及消除隐患而进行的一系列日常保护工作。按维护的广度和深度不同,维护等级分为: 日常保养:每天对设备进行清洗、润滑、紧固、检查状况等。由操作人员进行。 一级保养:对设备局部解体检查、清洗、润滑。操作人员在专业维修人员在协助下定期进行。 二级保养:对设备主体进行彻底检查和调整,对主要零部件的磨损检查鉴定,修复和更换易损件,局部恢复精度并检查相关的电气、冷却系统。由专业维修人员在操作人员配合下定期进行。,设备管

7、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设备的修理 - 通过修复和更换磨损零件、调整精度、排除故障,从而恢复设备原有功能的技术活动。 按功能不同分为 恢复性修理:更换或修复磨损、腐蚀或老化的零部件。 改善性修理:对故障率高的部位进行改进或改装。 按修理程度不同分为 小修:对设备进行的局部修理。拆卸部分零部件。 中修:对设备部分解体,工作量较大。 大修:全面的修理,对设备全部拆卸分解,彻底修理。,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3、设备维修制度 计划预修制:按照预防为主的原则,根据设备磨损理论,有计划地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检查、校正和修理,以保证设备正常运行。主要内容:日常维护、定期检查、计划修理。 计划保修制:有计

8、划地对设备进行三级保养和修理。包括:三级保养加大修;三级保养、小修加大修;三级保养、小修、中修加大修。 预知保修制:不规定固定的修理间隔期,而是根据设备诊断技术检测设备的运行状况,在必要时进行维修的设备修理制度。,设备管理设备的维护和修理,1、设备更新 设备更新的基本理论 - 包括设备磨损和寿命理论,寿命理论包含如下3方面含义: 物质寿命:指从设备全新投入到因磨损失去原有技术性能所经历的时间。可通过有计划的维护保养、检查修理延长物质寿命。 技术寿命:指从设备开始使用到因技术落后而被淘汰为止所经历的时间。通过设备的技术改造可延长技术寿命。 经济寿命:设备物质寿命的后期需支付高额的使用费用来应对设

9、备的磨损老化。这种使用费用高低决定的设备使用寿命,称为经济寿命。,设备管理设备的更新与改造,设备更新方案的分析决策 市场分析:分析产品的市场前景,确保设备更新的可行性; 技术分析:对设备的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进行分析; 经济分析:对产品成本、产品质量、劳动生产率等的影响分析。,设备管理设备的更新与改造,2、设备改造 设备改造是指对原有设备作局部改革,以改善性能、增加功能,提高精度和生产效率。一般可分为: 设备的改装:对原有设备的容量、功率、体积和形状进行改进,以提高设备的性能。 设备的现代化:通过应用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来改变现有设备落后的技术状况。,设备管理设备的更新与改造,物资管理概述,基

10、本概念 “物资”是物质资料的简称,它既包括生产资料,也包括生活资料。工业企业所需的物资,一般是指原材料、燃料、辅助材料、机电配套设备、工具等生产资料。 物资管理: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种物资进行有计划的采购、存储、供应和使用等一系列组织与管理工作的总称。,物资管理的意义 加强物资管理,有助于保证生产活动的顺利进行 加强物资管理,有助于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物资管理的内容 制定各类物资的消耗定额 编制物资供应计划 经济合理地组织物资供应 制定物资储备定额和资金储备定额 做好仓库管理工作 监督指导生产部门节约使用物资 建立和健全物资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物资管理概述,物资管理的体制 集中管理 分

11、散管理 集中与分散相结合 建立物流部统管生产系统的物流工作,物资管理概述,物资管理观念,物资的观念:物料如同钞票,花掉了会要赔 丢掉了会要赔 毁掉了会要赔 物料丢失会造成最坏的结果加工成本,增 增 增,物资消耗定额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和在一定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为制造单位产品或完成某项任务所必须消耗的物资数量的标准。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方法 技术计算法 实际测定法 统计分析法 经验估计法,物资管理物资消耗定额管理,物资消耗定额的管理工作包括如下4个环节: 物资消耗定额的制定 物资消耗定额的执行 物资消耗定额的考核 物资消耗定额的修改,物资管理物资消耗定额管理,年度物资供应计划的编制 物资需要量

12、的确定 物资采购量的确定 物资的采购 采购工作的主要任务 采购步骤 供应商的选择与维护 价值分析 自制或购买分析,物资管理物资供应计划和采购管理,仓库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 物资的仓库验收 物资的保管维护 物资的发放 库存物资的统计和分析 库存物资的盘点,物资管理仓库管理,库存控制概念,库存 库存是为了满足未来需要而暂时闲置的资源。资源的闲置就是库存,与这种资源是否存放在仓库中没有关系,与他们是否处于运动状态也没有关系。 库存控制 是对制造业或服务业生产、经营全过程的各种物品,产成品以及其他资源进行管理和控制,使其储备保持在经济合理的水平上。,库存控制库存形式,原材料和外购件库存 在制品(wor

13、k in process)库存 成品(Finished-goods)库存 备用零件、工具物资库存 在途库存(Goods-in-transit to warehouses or customers),库存控制库存作用,库存具有以下特定的作用 缩短订货提前期 稳定作用 分摊订货作用 防止短缺 防止中断,库存控制库存弊端,占用大量流动资金 增加企业费用支出 腐烂变质的损失 掩盖了许多生产过程中的缺陷,使问题不能及时解决,库存控制库存相关费用,资金的成本 仓储空间费用 物品变质和陈旧 税收和保险,库存控制制约因素,需求的不确定性 订货周期 资金制约 管理水平的制约 价格、成本的制约,库存控制库存问题分

14、类,单周期库存与多周期库存 独立需求库存与相关需求库存,单周期库存又称一次性订货问题,即某物品在一定时间内只订货一次,消耗完也不再补充订货。如报童问题、圣诞树问题。 多周期库存又称重复性订货问题,即对某物品的需求是重复的、连续的,其库存量需要不断地补充,如加油站的油品库存、超市的商品。,库存控制库存问题分类,独立需求:来自用户的对企业产品和服务的需求称为独立需求;只能通过预测方法粗略估计,独立需求的对象和数量不确定。 相关需求:企业内部的物料转化环节之间发生的需求称为相关需求。,库存控制库存问题分类,库存控制库存问题分类,任何库存控制系统均必须回答三个问题:,隔多长时间检查一次库存? 何时提出

15、补充定货? 每次定多少?,库存控制系统控制订货点和订货量来满足外界需求,并使总库存费用最低。,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三种典型的库存控制系统:,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固定量系统 定货点和定货量都为固定量的库存控制系统,库存降到ROP或以下时,提出定货Q,经过LT一段时间后,定货到达,库存量增加Q。 LT:订货提前期,从发出定货到到货的时间间隔;一般为随机变量。 适用于重要物资控制。 采用:双仓系统(双堆法),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库存量,时 间,订货点ROP,LT,LT,Q,Q,固定量系统,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固定间隔期系统 每经过一个相同的时间间隔,发出一次定货,定货量为将现有库存补充到一个

16、最高水平S。 经过t之后,库存降到L1,补充S-L1,经过一段时间LT,到货库存量增加S-L1,同理。 优点:不需随时检查库存;到了固定的间隔期,各种不同的物资可以同时订货,简化了管理,节省了订货费。 缺点:无论库存水平L为多少,均要发出订货,当L 很高时,订货量是很小的。,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库存量,时间,0,t,t,t,LT,LT,S,L1,L2,S-L1,S-L2,L3,最大最小系统 在固定间隔期系统的基础上,确定一个定货点s; 当经过时间间隔t后,如果库存量降到s以下,则发出订货;否则,再经过时间t后再考虑是否发出订货,库存控制库存控制系统,库存量,时间,0,t,t,t,LT,LT,S,L1,L2,S-L1,S-L2,L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