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核算基础_2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93399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56 大小:44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核算基础_2_第1页
第1页 / 共56页
会计核算基础_2_第2页
第2页 / 共56页
会计核算基础_2_第3页
第3页 / 共56页
会计核算基础_2_第4页
第4页 / 共56页
会计核算基础_2_第5页
第5页 / 共5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核算基础_2》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核算基础_2(5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三章 会计核算基础,第一节 会计假设 第二节 会计信息质量特征 第三节 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要求 第四节 权责发生制及收付实现制,会计假设也称会计核算的前提条件,是指为了保证会计工作的正常进行和会计计量,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基本程序和方法所作的基本假定。,会计主体假设,持续经营假设,会计分期假设,货币计量假设,会计核算,前提条件,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一节:会计假设,第一节:会计假设,会计假设的性质 1、就其本质而言:假设是对系统运行条件和运行环境的一种合理判断或约定。 假设意味着:假设所代表的前提具有普遍意义,但也不能排斥主观成份。 2、就其作用而言:假设推论的前提、方法的基础。

2、对会计的边界做了约定,如货币计量、会计主体。 为会计的方法奠定了基础,如持续经营、会计分期。,第一节:会计假设,会计假设的意义 会计假设是会计理论构建不可或缺的重要概念之一,正如产权理论的创始人科斯(Ronaled Coace)在其著名的论文企业的性质一文中所说: “过去,经济理论一直未能清楚地陈述假设,经济学家们在建立一种理论时常常忽略对理论赖以建立的基础的考察,以至于由于缺乏对理论所依赖的假设的了解而产生误解和不必要的争论。”(Ronaled Coace,1937) 可见,对会计假设的性质及作用进行准确的把握,直接关系着会计理论体系的构建。,一、会计主体假设,我到底为谁记账?,CASE1,

3、CASE2,B会计主体,A会计主体,A企业从B企业购入材料一批,款项未付,A会计主体作材料购入核算:材料增加,债务增加,B会计主体作商品销售核算:收入增加,债权增加,CASE1,CASE2,(1)如果您购买了一辆私人汽车,此项交易是否与旅行社和洗衣店有关? (2)洗衣店向旅行社借入一笔资金,双方是否需要记账?,如果您拥有一家旅行社和一家洗衣店。但它们是分开经营的,是两个独立的会计主体。请您回答:,会计主体是指会计工作为其所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会计主体假设是指会计核算应当以企业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为对象,记录和反应企业本身各项经济活动。既不包括企业所有者个人,又不包括其他企业的经济活动。,会计

4、主体假设的重要意义: 1)明确了会计工作的空间范围“给谁记账” 2)是持续经营、会计分期和货币计量假设和其他会计核算基础的基础。,会计主体 独立经营自负盈亏的单位,法律主体 具有独立法人资格,依法独立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组织,法律主体必然是会计主体,但会计主体不一定就是法律主体。,请注意: 会计主体与法人(法律主体)的区别?,二、持续经营假设,持续经营是指会计主体生产经营活动将无限期的延续下去,在可以预计的未来不会因破产、清算、解散等而不复存在。,A会计主体,持续经营发展,经营发展趋势,破产清算,CASE3,例3:2009年1月,用银行存款12 000元支付2009年整年的店面租金。本

5、月的其它费用共计5 000元,本月的收入共计10 000元,本月的利润是多少?,确立持续经营前提的意义:P29 1)明确了会计核算的“时间范围”无限性 2)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一系列方法和遵循的有关要求都是建立在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基础之上。,三、会计分期假设,会计分期是指把企业持续不断的生产经营过程中认为划分为较短的相对等距离的会计期间。,月度 季度 半年度,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中期,1月1日,12月31日,我国会计法规定以公历年度作为会计年度。,月度 季度 半年度,会计期间,会计年度,会计中期,1月1日,12月31日,确立会计分期假设的意义: 1)产生了本期和非本期(上期、下期)的区别,权责

6、发生制与收付实现制等。 进行会计信息的对比,四、货币计量假设,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应采用货币作为计量单位,记录、反映会计主体的经营情况。,我国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也可以选定某种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向国内报送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反映。,总结,综述所述,会计假设虽然是认为规定的,但完全是处于客观的需要,有从分的客观必然性。否则,会计核算工作就无法进行。这四项假设缺一不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共同为会计核算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第二节: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一、可靠性 二、相关性 三、可理解性 四、可比性

7、 五、实质重于形式 六、重要性 七、谨慎性 八、及时性,见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会计信息 的八项质量特征,1可靠性(基本要求) (客观性、真实性),2相关性 (有用性),3可理解性 (明晰性),4可比性,5实质重于形式,6重要性,7谨慎性,8及时性,备注:详细解释见教材P31,重点理解,2 相关性: 与使用者决策相关,反映过去、现在、未来。 第十三条 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的经济决策需要相关,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过去、现在或者未来的情况作出评价或者预测。,*重点理解,在计提企业固定资产折旧时,采用年数总和法,而本月前计提折旧采用直线法。,例,*重点理解,5、实质(

8、经济实质)重于形式(法律形式) (1)一般情况下,经济实质和法律形式是一致的。 (2)实质重于形式的运用:融资租赁、售后回购、关联方关系确定、合并报表的编制等。,1、企业将融资租入固定资产视同自有固定资产核算 ; 2、商品售后租回不确认商品销售收入,例,*重点理解,7、谨慎性 谨慎性要求企业对交易或者事项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应当保持应有的谨慎,不应高估资产或者收益、不应低估负债或者费用。,例,7、及时性 会计事项核算及时,会计报表编制及时。,第三节:会计要素确认、计量及其要求,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含义 二、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要求,会计核算上经常使用的四个名词术语:, 确认: “是否应

9、在会计上反映” 计量: “反应多少” 记录: “如何登记” 报告: “如何报告”,一、会计要素确认与计量的含义,(一)会计要素的确认 确认是指决定将交易或事项中的某一项目作为一项会计要素加以记录和列入财务报告的过程。 确认主要解决三个问题:某一个项目是否确认、如何确认、何时确认。 会计确认包括在会计记录中的初始确认和在财务报表中的最终确认。凡是确认必须具备一定的条件。,经济信息的可定义性,会计信息质的规定性 也就是说是否能够确认,经济信息的可计量性,会计信息量的规定性,按照什么数量进 行确认,这也是会计确认的核心问题,经济信息的可靠性,如实、完整地反映应当反映的交易或 事项根据其实质和不带偏向

10、的经济现实,经济信息的相关性,针对信息使用者的具体需要,排除 不相关的数据,增进信息的有用性,经济信息应该可以具体化为会计要素 按照这些要素的定义和特征加以确认,保证经过确认后的信息具有质的 统一性,而且具有统一的数量尺 度,可以进行比较和加工,要认真审核原始凭证所记载的经济 数据是否真实,辨别有关经济数据 能否加以查证,输入的经济数据是 否有客观可信的证据,资料如果不适当地拖延,就可能 失去其相关性。为保证其相关性, 会计人员应及时地提供资料。,会计确认标准,核心问题是根据什么标准确认 在什么时间、以多少金额对输 入会计核算系统的经济信息加 以初次确认;对会计核算系统 输出的信息进行再次确认

11、,主要标准,反映经营管理 者的受托责任,满足会计信息使 用者的决策需要,会计确认的标准,1.初始确认条件 会计要素的确认条件主要包括: (1)符合要素的定义。 (2)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或流出企业。 (3)有关的价值以及流入或流出的经济利益能够可靠地计量。 2.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再次确认) 根据准则的规定,会计要素在报表中列示的条件是:符合要素定义和要素确认条件的项目,才能列示在报表中,仅仅符合要素定义而不符合确认条件的项目,不能在报表中列示。,例如:尚未批准处理的盘亏存货,企业不应作为资产在年末资产负债表中反映,会计要素的确认,资产确认的标准 符合资产的定义 与该资源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

12、能流入企业 该资源的成本或价值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负债确认的标准 符合负债的定义 与该义务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能够可靠地计量,所有者权益的确认 不能单独确认 须依附于资产、负债的确认 资产、负债的确认标准即为所有者权益的确认的标准 收入确认的标准 符合收入的定义 与收入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经济利益流入额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会计要素的确认,费用的确认 符合费用的定义 与费用相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出企业 经济利益流入企业的结果会导致资产减少或负债增加 经济利益流出额能够可靠地加以计量 利润的确认 不能单独确

13、认 依附于一定期间的收入和费用的确认 收入、费用的确认标准即为利润的确认标准。,会计要素的确认,(二)会计要素的计量 会计计量是为了将符合确认条件的会计要素登记入帐并列于财务报表而确定金额的过程。 计量:计量单位与计量属性 1.会计要素计量属性 从会计角度,计量属性反映的是会计要素金额的确定基础,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 2.会计要素计量属性的选择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历史成本 指按照形成某项会计要素时所付出的实际成本进行计量。 要求资

14、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 要求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计量的优缺点: 优点是具有可靠、简便、容易采集数据、符合会计核算真实 性;缺点是在物价剧烈波动的情况下,就不能真实地反映会计要素的实际价值,可能使得会计信息使用者作出错误的判断。,会计计量属性,重置成本 指按照现在形成某项会计要素可能付出的成本计价,又称现行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负债

15、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可以反映现在形成某一会计要素应付出的代价,但这种计价的可操作性比较差。,会计计量属性,可变现净值 指出售时可能收回的金额,扣除可能发生的费用后的净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虽然在操作上有一定的难度,但其可以真实反映资产的价值,会计计量属性,现值 指未来现金流量的折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可以反映资产所

16、带来经济利益的金额,与偿还债务相关经济利益流出的金额,但受主观因素的影响较多。,会计计量属性,公允价值 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形成的交易价格 资产和负债按照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计量。 可以真实地反映资产、负债的价值,但由于公允价值要求市场必须是成熟的,也具有不易操作的问题。,会计计量属性,选择会计计量基础注意事项 计量属性的选择取决于会计信息使用者的需要,由于各种不同的会计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不同,因此计量基础的选择也就存在差别。 企业会计的计量,通常以历史成本为基础,而且会计持续经营、会计分期以及货币计量等假设都是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 以历史成本为计量基础,比较可靠、简便,符合会计核算真实性等原则,但历史成本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会计计量属性,会计计量模式,会计计量模式 计量单位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