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87013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38 大小:14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教材.ppt(3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现场安全专员系列培训,第一部分、伤害事故 (一)事故与事故隐患的概念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造成死亡、疾病、伤害、财产损失或其他损失的意外事件。,(二)、事故隐患的概念 事故隐患是指人、物、环境中潜在的易造成危害的缺陷,它存在于人、物、环境之中,比如生产作业场地的平面和空间布置,机械设备以及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局部过热、倾倒,施工过程中使用、储存的爆炸物质、易燃物质,又如,作业者的心理、生理条件,作业技能、行为等,与岗位资格条件要求不相适应而具有的缺陷,也是容易引发事故的隐患,简单地说,事故隐患就是与安全法规,安全制度、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安全操作规程等相违

2、背、相抵触的人的行为和物的状态,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物的不安全状态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预防为主),(三)、事故隐患的特点 (1)故隐患具有潜在性.从隐患形成到发生事故,中间有一个过程,称为事故发的前期阶段.在这个阶段,人们可以感觉危险的存在,但还不能预知事故在何时以何种方式发生.这一阶段为我们治理事故隐患提供了宝贵的时间,如果治理及时、有效,隐患就会被消除或减少其危险性;若是不治理或治理不及时,其危险性就会增大,直到事故发生。 (2)事故隐患具有隐蔽性,生产活动中的危险仅靠人自身本能是不易感知的,要靠知识、经验和检测手段,才能发现。现代工业中的危险因素,基本已被人们所认识,并掌握了它的发生、发

3、展规律。问题是.如何使企业的全体员工们掌握。现在有许多人,身在危险环境之中,从事危险性作业而不知其危险,犹如“盲人骑瞎马“。,3事故隐患具有动态性,事故隐患及危害性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其变化主要表现在以下儿个方面: 有些事故隐患只要经过整改立刻就可以消除。比如泥浆池无任何防护,工人不注意就有溺亡的危险,如果将防护真正做好,这个隐患就消除了,又比如某设备缺少防护装置,如果按要求将防护装置安装上,这个事故隐患也就不存在了。有些事故隐患由于受资金或成本限制,一时尚不能消除,需要采取措施,减弱和控制其破坏力。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可以得出这种结论:辨识和治理事故隐患是施工安全工作永恒的主题,需要管

4、理层、作业层的通力合作,共同参与。只有这样,才能创造良好舒适的生产环境,实现事故为零和身心健康的目标。,(四)事故的分类 按伤害方式分:,1.物体打击 2.车辆伤害 3.机具伤害 4.起重伤害 5.触电 6.淹溺 7.火灾 8.高处坠落 9.坍塌,10、压力容器爆炸 11.中毒和窒息 12.其它伤害,按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 未采取警告措拖; 不安全速度下操作或工作; 移去安全装置或使其无效; 用不安全设备或设备不安全; 不安全的负荷、放置、混合、 结合等; 采取不安全位置或姿势; 工作于移动或危险的设备上; 分心、滥用、惊恐等; 未使用个人防护具,物的不安全状态: 不适当的防护

5、、不适当的高度、强度; 没有防护,缺乏必需的防护; 有缺点、粗糙、尖锐、表面光滑、破裂; 设计的机器工具等不安全 不安全的排列,不良的环境整顿、拥塞、出口阻塞等; 不适的灯光,目的光源等 ; 通风不良,不洁之空气来源等; 穿不安全的衣服,未戴眼睛镜、手套或面具、安全鞋等; 不安全的生产方式,包括机械、化学、电气等,导致事故发生的原因因素是事故的致因因素。 科技落后的古代,人们把事故的发生看作是人类无法违抗的天意,或是命中注定。 随着社会进步,人们在与各种工伤事故斗争中不断积累经验,探索事故发生及预防规律,相继提出许多阐明事故发生原理,以及如何防止事故发生及如何预防事故发生的理论。 (80%的事

6、故是可以预防的),事故连锁图,人们用多米诺骨牌来形象地描述这种事故因果连锁关系,得到图中那样的多米诺骨牌系列。在多米诺骨牌系列中,一颗骨牌被碰倒了,则将发生连锁反应,其余的几颗骨牌相继被碰倒。如果移去连锁中的一颗骨牌,则连锁被破坏,事故过程被中止。海因里希认为,安全工作的中心就是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消除机械的或物质的不安全状态,中断事故连锁的进程而避免事故的发生。 把大多数施工事故的责任都归因于人的缺点,具有局限性。,(五)、防止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1.人失误与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了可接受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的后果,人的不安全行为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失误。 不

7、安全行为是操作者在生产过程中发生的、直接导致事故的人失误、是人失误的特例。与前面“人的不安全行为”不同。,(六)、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 这里主要指机械设备制造、安装质量低劣,日常检修维护质量不高,造成设备隐患。这个问题看起来是个设备问题,而实际上是由于制造安装部门和维修系统及安全检查部门的具体工作人员的过失造成的。如焊接质量不好,仪表调试不当,防爆电机防爆面受到损坏,电气设备接触不良,机泵震动,材料配件选用不当等。一旦发生事故,表面看是在生产上,而实际是上道工序遗留的隐患。对此必须加强工作中的检查验收工作,确保非人为检和修的失误而造成事故。,一、焊接作业 1)危险潜在内容及危险程度: 1、在电焊

8、、气割作业中易发生火灾或发生爆炸 2、由于气瓶口沾油,焊花溅落在油桶上等都易发生爆炸事 故 3、由于焊机等原因易发生触电事故 4、在电焊、气割作业中易发生弧光、电热伤害,2)造成危险原因: 1、在易燃物上烧焊,乙炔、氧气胶管老化、泄漏气体遇明 火爆炸、没清理现场 2、气瓶不按规定检查,明火作业周围有易燃爆物 3、电焊机接零接地不符合要求,一二次接线柱无护罩,手 持电动工具,焊把线有裸露处 4、对焊枪没及时检修,电流、乙炔气等选量不当 3)控制措施: 1、备好消防器材,明火作业远离易燃品处 2、气瓶按规定使用,油桶、油漆桶等物要远离电焊、气割 场地 3、焊机接零接地要符合规定,手持电动工具要定期

9、检查, 定期检查把线及手持电动工具绝缘情况 4、定期检查焊枪,各种工作参数要匹配,按规定,二、高空作业 造成危险原因: 1、高处作业不系安全带 2、工具部件从高处脱落,或大型零件滑滚 3、使用电动工具没有通过电工接线,拆线作业者不戴绝 缘手套 4、不配戴护品,人体或手接触另部件 5、手或其它部位接触运行工件 3)控制措施: 1、系好安全带,挂防护网 2、作业地设置警示范围,吊运部件要捆牢,作业场地无 多余物 3、由专业电工接拆线,作业人员戴好护具 4、配戴好护品,不随意乱放处理过的部件 5、运行中无关人员不得接近平衡机,不准抚摸工作旋转 部位,第三部分、违章操作心理分析,(一) 侥幸心理,是许

10、多违章人员在行动前的一种重要心态。把出事的偶然性绝对化,在实际操作中认为“违章不一定出事,出事不一定伤人,伤人不一定伤己“。这些人,不是不懂安全操作规程,也不缺乏安全知识,技能水平也不低,但是“明知故犯”。,(二)惰性心理,侥幸心理的一种,在作业中能少动就少动,能省力便省力,能将就就将就的一种心理状态. a.干活图省事,嫌麻烦。 b.节省时间,得过且过。,(三)麻痹心理,麻痹大意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心理因素之一。行为上表现为马马虎虎,大大咧咧,盲目自信。 a.盲目相信自己的以往经验,认为技术过得硬,保准出不了问题。 b.是以往成功经验或习惯的强化,多次做也无问题。我行我素。,(三)麻痹心理 (续)

11、,a.高度紧张后精神疲劳,也容易产生麻痹心理。 b.个性因素,一贯松松垮垮,不求甚解的性格特征。自以为绝对安全。 c.惯性操作,不注意周围环境和条件的变化。,(四)逆反心理,是一种无视社会规范或管理制度的对抗性心理状态,一般在行为上表现“你让我这样,我偏要那样、越不许干,我越要干”等特征。 a.显现对抗:当面顶撞,不但不改正,反而发脾气,或骂骂咧咧,继续违章。 b.隐性对抗:表面接受,心理反抗。,(五)逞能心理,争强好胜本来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但如果它和炫耀心理结合起来,且发展到不恰当的地步,就会走向反面。 a.争强好胜,积极表现自己,能力不强但自信心过强,不思后果、蛮干冒险作业。 b.长时

12、间做相同冒险的事,无任何防护,终有一失。,(六)冒险心理,冒险也是引起违章操作的重要心理原因之一。 a.理智性冒险,为了一个神圣的目标,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 -英雄 b.非理智性冒险,受激情的驱使,有强烈的虚荣心,怕丢面子,硬充大胆。 -蛮干,(七)从众心理,指个人在群体中由于实际存在的或头脑中想象到的群体压力,而在知觉、判断、信念以及行为上表现出与群体中大多数人一致的现象。 a.自觉从众,心悦诚服、甘心情愿与大家一致违章。 b.是被迫从众,表面上跟着走,心理反感。,(八)无所谓心理,表现为遵章或违章都满不乎。 a.是本人根本没意识到危险的存在,认为章程是领导用来卡人的。 b.是对安全问题

13、谈起来重要,干起来次要,比起来不要,不把安全规定放眼里。 c.认为违章是必然的,不违章就干不成活。,(九)好奇心理,好奇心强。什么都感觉很新鲜,乱摸乱动,使人和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 因周围发生的事转移注意力或影响正常操作,造成违章事故。,(十)情绪波动 思想不集中,情绪是心境变化的一种状态。 顾次此失彼、手忙脚乱。 高度兴奋导致不安全行为。,(十一)技术不熟练 遇险惊慌,对突如其来的异常情况,惊慌失措,甚至茫然。 无法进行应急处理,难断方向。,(十二) 工作枯燥 厌倦心理,从事单调、重复工作的人员,容易产生心理疲劳和厌倦感。 重复不断无变化的、缺乏自主性、感觉不到有意义和重要性。,(十三) 错

14、觉下意识心理,这是个别人的特殊心态,一旦出现,后果极为严重。 错觉是有刺激物的情况下发生的,一般不会消失(不同于幻觉),第四部分、区分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在发生事故的原因中,约占6070%。群众中有句口头语,叫做“十次工伤,九次违章”。由此要见,无论是安全检查或事故分析,都不可忽视这两方面。 反违章,除隐患,是预防为主、贯彻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积极措施,也是安全检查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如何区分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界限是十分重要的,本部分将对违章指挥和违章作业进行分析,供各分部安全专管员在检查中作为参考。,一、违章指挥 (1)对安全生产不负责任,官僚主义,玩忽职守,瞎指挥。 (

15、2)不按安全教育规定对新工人、复工工人、换岗工人进行教育;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工人(如机动车辆、锅炉、压力容器、电气、焊接、起重等)不进行岗位专业培训和考核发证;在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新材料生产时,操作者未经学习教育。 (3)不按要求及时批转、传达贯彻上级有关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规定、通知等,或借故拖延、积压、拒不执行者。 (4)对安全监察部门和安技部门已发出停止使用通知单的设施,在未消除隐患的前提,擅自安排使用。 (5)劳动纪律松驰,生产管理混乱;工作现场脏、乱、差,放任自流,不积极治理,影响安全生产。,(6)多工种、多层次同时作业,现场无人指挥和监护,不制订安全措施,不执行危险作业审批

16、制度和不执行安全措施。 (7)对已发现的事故隐患,不认真按照“五定、四不推”的原则及时整改,又不作整改规划。 (8)发生工伤事故,不按“四不放过”的原则认真接受教训和采取必要的防范措施,仍继续冒险作业。 (9)违章派车:不按载货、载人等行驶规定用车。带病(刹车、灯光、喇叭、后视镜、刮雨器等不齐全、失效)出车;指令驾驶员违章驾驶。 (10)设备安装不按照技术标准和规定程序进行施工、检查、验收、移交;对在检查验收中提出的问题尚未解决前就擅自投入使用。 (11)在机电设备检修的同时,不把安全防护保险装置项目纳入检修计划。,(13)在有事故隐患、安全防护装置缺少或失灵的设备上,强行安排生产任务;对特种设备(锅炉、压力容器、起重设备、电气、机动车辆等)不按规定使用,不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或安全防护装置缺损时仍安排生产。 (14)指派身体状况很不适应本工种要求的人员上岗。 (15)在无安全生产保证措施的情况下,布置工人拼设备、拼体力、抢时间、争速度。 二、违章作业 (1)不按规定穿戴和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和生产过程中穿拖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