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86960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23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之风险投资决策.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财务管理,第五章:企业投资管理(下),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 风险投资决策,第一节 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固定资产更新决策 资金限量决策 投资期决策 投资时机决策 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一、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固定资产更新决策就是决定是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更换新设备的决策。 固定资产更新决策的基本思路:将继续使用旧设备视为一种方案,将出售旧设备、购置新设备视为另一种方案,考虑后者与前者的差量现金流量,进而利用差量净现值做出决策。 差量初始现金流量既要考虑新设备的购置成本,又要考虑旧设备的出售收入,还要考虑旧设备出售可能带来的税负影响。,固定资产更新决策,例5-1 (1)差量初始现金流量(T=0) :

2、新设备购置成本 100000元 旧设备出售收入 30000元 旧设备出售税负节余(4000030000)25 2500元 差量初始现金流量 67500元 (2)差量营业现金流量(T=1-5): 差量营业收入1100009000020000(元) 差量付现成本500006000010000(元) 差量折旧额(10000010000)5(8000040000)5 10000(元) 差量营业现金流量20000(125)(10000) (125)100002525000(元) (3)差量终结现金流量(T=5): 差量终结现金流量10000(元),旧设备出售税负节余: 旧设备账面价值=原值-已提折旧=8

3、0 000-40 000=40 000 变现价值=30 000 变现产生净损失40 000-30 000=10 000 继续使用旧设备会使利润减少10 000,所得税(现金流出)减少10 000*25% 【会计分录: 借:固定资产清理 40 000 累计折旧 40 000 贷:固定资产 80 000 借:银行存款 3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30 000 借:营业外支出 10 000 贷:固定资产清理 10 000】,两方案的差额净现值 NPV = 67500+ 25000(P/A,10%,5)+ 10000(P/F,10%,5) =-67 500+25 000*3.791+10 000*

4、0.621 =33 485(元) 两方案的差额净现值NPV大于0,应该更新设备。,二、资金限量决策,资金限量决策就是在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对所有备选投资项目进行筛选、组合,选择一组使净现值最大的投资项目。 资金限量决策的步骤: 计算所有备选投资项目的净现值,净现值为正的投资项目为可接受的投资项目。 对可接受的投资项目进行各种可能的组合,对投资总额在资金限量内的投资组合计算净现值总额,选择其中净现值总额最大的投资项目。,二、资金限量决策,例5-2 (1)各个投资项目的净现值: NPVA 24000095000PVIFA10%,4+105000PVIF10%,5 240000950003.17+10

5、5000.621 126355(元) NPVB1 300000120000PVIFA10%,5 3000001200003.791 154920(元) NPVB2 600000230000PVIFA10%,4+250000PVIF10%,5 6000002300003.17+2500000.621 284350(元),NPVC1 25000076000PVIFA10%,4+88000PVIF10%,5 250000760003.17+880000.621 45568(元) NPVC2 23000052000PVIFA10%,5 230000520003.791 32868(元) NPVC3 2

6、0000063000PVIFA10%,4+70000PVIF10%,5 200000630003.17+700000.621 43180(元) 由于C2的净现值小于零,因此可接受的投资项目为:A、B1、B2、C1和C3。,资金限量决策,(2)五个可接受的投资项目的所有可能的投资组合包括:A,B1 , B2,C1,C3;AB1,AB2,AC1,AC3,B1C1,B1C3,B2C1,B2C3;AB1C1,AB1C3,AB2C1,AB2C3。 它们的初始投资总额和净现值总额如表5-3所示。,资金限量决策,例5-2 表5-3 因此,公司应选择B2和C3两个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三、投资期决策,投资期是指

7、从投资项目开始施工到投资项目建成投产所需的时间。缩短投资期往往需要增加投资额,但可以提早产生现金流入。投资期决策就是要选择最有利的投资期。 投资期决策的基本思路:将正常投资期和缩短投资期视为两个方案,考虑后者与前者的差量现金流量,进而利用差量净现值进行决策。,投资期决策,例5-3 缩短投资期与正常投资期相比的差量现金流量的计算如表5-4所示。 表5-4,例5-3 差量净现值220220PVIF10,1280PVIF10,2200PVIF10,350PVIF10,17250PVIF10,18 2202200.9092800.8262000.751500.1982500.180 73.6(万元)

8、由于缩短投资期与正常投资期相比的差量净现值为负,因此公司应按正常投资期即三年进行投资。,四、投资时机决策,投资时机决策就是选择开始投资的最佳时机,以寻求最大的净现值。 投资时机决策的基本思路:将不同的投资时机视为不同的投资方案,计算各自的净现值(必须折算到同一时点),从中选择使净现值最大的投资时机。,投资时机决策,例5-4 1.计算现在采伐的净现值 (1)计算现在采伐的营业现金流量,如表5-5所示。 表5-5,投资时机决策,(2)根据初始投资、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如表5-6所示。 表5-6,投资时机决策,(3)计算现在采伐的净现值,投资时机决策,2.计算3年后采伐的净现值

9、 (1)计算3年后采伐的营业现金流量。,投资时机决策,(2)根据初始投资、营业现金流量和终结现金流量编制现金流量表,如表5-9所示。 表5-9,投资时机决策,(3)计算3年后采伐的净现值 第4年初的净现值为: 再将第4年初的净现值折合为当前的净现值: 或直接计算如下:,现在采伐的净现值NPV=346.88(万元) 3年后采伐的净现值NPV=554.63(万元) 3年后采伐的净现值大于现在采伐的净现值,所以应该在3年后采伐。,五、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就是在寿命不等的多个投资项目中进行选择。 最小公倍寿命法:求出两个项目寿命的最小公倍数,假设各个项目都在公倍寿命内重复投资

10、,进而计算各自的净现值。 年均净现值法:将项目总的净现值年均化,用年均净现值在寿命不等的项目之间进行对比。,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例5-5 1.最小公倍寿命法 A、B两方案单次投资的净现值为: NPVA209PVIFA10%,52PVIF10%,5 2093.79120.621 15.361(万元) NPVB4011PVIFA10%,8 40115.335 18.685(万元),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A、B两个方案的最小公倍寿命为40年。假设在40年中,A方案连续投资8次,B方案连续投资5次。 A方案在最小公倍寿命内重复投资的净现值为: 15.361(PVIF10%,35 PVIF10%,

11、30 PVIF10%,25 PVIF10%,20 PVIF10%,15 PVIF10%,10 PVIF10%,5 1) 15.361(0.036 0.057 0.092 0.149 0.239 0.386 0.621 1) 15.3612.58 39.63(万元),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B方案在最小公倍寿命内重复投资的净现值为: 18.685(PVIF10%,32 PVIF10%,24 PVIF10%,16 PVIF10%,8 1) 18.685(0.047 0.102 0.218 0.467 1) 18.6851.834 34.27(万元) 虽然B方案的净现值大于A方案,但A方案在公倍寿命

12、内重复投资的净现值大于B方案在公倍寿命内重复投资的净现值,因此应选择A方案。,项目寿命不等的投资决策,例5-5 2.年均净现值法 因此应该选择A方案。,投资决策指标的应用 风险投资决策,第二节 风险投资决策,投资项目风险的衡量 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风险调整现金流量法,一、投资项目风险的衡量 衡量风险常用的指标:期望值、标准差、差异系数等 例、A、B两个备选投资项目,A项目投资额为8 500万元,B项目投资额为10 000万元,资本成本10%,经调查预测,两项目未来现金流量各种可能的结果及发生的概率如下:,1. 计算A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EA1=3000*0.3+3500*0.4+4000*

13、0.3=3500 同理:EA2=4000 EA3=3300 计算B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 EB1=2000*0.3+4000*0.4+6000*0.3=4 000 同理:EB2=4500 EB3=3800,2. 计算A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的现值 EPVA =3500(P/S,10%,1)+4000(P/S,10%,2)+3300(P/3,10%,3) =8966.95(万元) 计算B项目各年现金流量的期望值的现值 EPVB =4000(P/S,10%,1)+4500(P/S,10%,2)+3800(P/3,10%,3) =10207.94(万元),3.计算A、B项目的标准差 dA1=dA

14、2=dA3=387.30 dB1=dB2=dB3=1549.19 4.计算A、B项目的综合标准差 DA=557.76 DB=2231.0,5.计算A、B项目的差异系数 qA1=dA1/EA1=0.110 qA2=0.097 qA3=0.117 QA=DA/EPVA=0.062 qB1=dB1/EB1=0.387 qB2=0.344 qB3=0.408 QB=DB/EPVB=0.219 比较差异系数,可知:B项目风险程度大于A项目,风险投资决策的常用方法,二、风险调整贴现率法 该方法的依据:风险程度越大,投资者(对投资项目)要求的报酬率越高。,步骤: 1.首先确定备选项目的风险程度 2.根据风险

15、调整贴现率 3.根据不同的风险调整贴现率计算NPV等指标,例、前所述A、B项目为相近类似项目,风险报酬系数均为0.15,计算A、B项目的贴现率: A项目的贴现率=10%+0.15*0.062=10.9% B项目的贴现率=10%+0.15*0.219=13.3% 用调整后的贴现率计算A、B项目的净现值 NPVA =EA1(P/S,10.9%,1)+EA2(P/S,10.9%,2)+ EA3(P/S,10.9%,3)-8500 =327.81(万元),NPVB =EB1(P/S,13.3%,1)+EB2(P/S,13.3%,2)+ EB3(P/S,13.3%,3)-10000 =-351.31(万元) 比较调整之前的NPV(贴现率10%) NPVA=466.95 NPVB=207.94 贴现率调高,净现值降低,决策更为谨慎。,风险调整贴现率法,对风险大的项目采用较高的折现率,对风险小的项目采用较低的折现率,并据以进行投资决策分析。 用风险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