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86952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29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技术简报为落实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部署开展2015年全国耕地质量等别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1517号)、浙江省国土资源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5年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1547号)的文件要求,加快推进全省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及时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确保工作保质保量完成,省厅就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调查评价与监测工作中主要技术问题及工作要求进行梳理,请各地认真研究做好相关工作。一、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一)监测内容的确定。2015年耕地质量等级监测评价工作中,各县(市、区)负责监测内容分为

2、分等参数调查监测和等级渐变耕地抽样监测。详见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技术手册。(二)渐变类型区的划分。渐变类型区具体是指一定数量的分等单元,它是根据耕地质量等级主导因素的变化趋势来确定的,而非现状来确定。例如:渐变类型A区域内的有机质含量现状均值为1.01.5,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降低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衰退型;若A区域内近几年的有机质含量为缓慢提升的趋势,则该类型区为肥力提升型。有条件的县(市、区)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在渐变类型区分布范围外的区域进行布点监测。不被任何渐变类型区覆盖的区域统称为“相对稳定型”(即县(市、区)耕地等别渐变类型推荐中的“提升有限型”,它不属于渐变类型区

3、范畴),提交成果中如含有此分布范围,统称为“相对稳定型”。(三)监测单元的选择。监测单元由固定监测单元(可以简称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构成。固定监测单元:每个渐变类型每个国家利用等级上选择一个分等单元作为固定监测单元,固定监测单元在空间上要有代表性,单元面积要较大,观测起来要方便,在利用上能够作为耕地长期存在。固定监测单元需要对所有分等因素进行监测。随机监测单元:随机监测单元是为了配合固定监测单元,根据随机监测单元主导因素的变化,采用算数平均法,挂接到固定监测单元上,从而形成某一类型某一利用等的监测结果。随机监测单元只需要监测所在类型区的主导因素。每个固定监测单元都要布设一定数量的分等单元作

4、为随机监测单元(建议在19个以上)。每年度的随机监测单元都要重选。每年重选的目的是避免误差的复制。每年随机监测单元的位置、调查的属性值,各县作为重要的中间成果,提交到省土地整理中心。提交成果格式见技术简报附件1。有条件的县(市、区)可参照上述要求,对相对稳定型的耕地布设固定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固定监测单元的代表面积:指各类型(国家利用等)所有单元的面积和,根据统计结果每年都可以不一样,代表这个等级类型(利用等)面积的消长。固定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的来源:从相应类型(利用等)的耕地分等单元中选取。渐变类型(每个国家利用等)的基准等别和基准等别等指数:基准等特指在2014年部署、2015年验

5、收、利用2013年土地利用现状图完成的分等更新成果中,某一监测类型包含的利用等,为整数等。基准等等指数特指某一监测类型每个国家利用等中包含的所有分等单元的国家级利用等指数的面积加权平均值为基准等等指数。基准等别和基准等别等指数是今后监测评价的基准,5年或10年的等级的累积变化,要和这个基准比较获得(假如7等酸化在20年后变成了9等酸化,但是其基准等依旧是7等酸化)。(四)提交成果内容变化。矢量图层成果变化:各矢量图层命名均为字母在前数字在后,如:FBFW。增加一套监测单元全因素数据图层,详见技术简报附件1。文字报告成果变化: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中在第二章节后增加“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区划分情况

6、”章节,详细论述各县(市、区)渐变类型区划分依据、划分步骤以及划分结果。二、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工作(一)评定对象及技术路线的变化。评定对象的变化:2014年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工作中评定对象为水田、旱地、可调整地类中的耕地,2015年评定对象为水田、旱地、可调整地类中的耕地及零星地物中的水田和旱地。技术路线的变化:2014年耕地质量等级更新评价工作中采用叠加法,2015年则采用增量包提取法。(二)更新数据包制作。2015年工作中,更新数据包包括两个图层,更新评价耕地图斑图层和更新评价零星耕地图层,相应图层存储形式和属性结构表详见技术手册,并在部级要求基础上增加省级要求字段(详见附件2)。1、

7、更新评价耕地图斑图层制作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包中提取新增、减少耕地图斑;按照上一年度工作要求,提取质量建设图斑;最终形成更新评价耕地图斑图层。2、更新评价零星耕地图层制作由于2014年工作未开展零星耕地的等级更新,本年更新评价零星耕地图层制作中,从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增量数据包中提取减少、新增零星耕地,并将提取的净面积增加、减少的耕地图斑属性信息一起作为零星耕地图层。为了保证年度间成果数据的衔接,各县需提交“XX县2013年零星地物分地类评定结果表”(分三张表单,每张表单分地类统计115等数据),并由市级汇总形成市级汇总表。(三)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制作。2015年工作中,耕地质量等级数据库中

8、增加了零星耕地图层,库中图层数量及属性结构表要求详见农用地质量分等数据库标准。县级分等单元的制作同2014年更新工作相同,但当县级分等单元中包含一部分渐变耕地同时包含一部分新增(质量建设)耕地时,该评定单元的因素、等级等信息同新增(质量建设)耕地一致。(四)提交成果的变化。1、提交文字报告变化:文字报告要按照技术手册中规定的格式和内容要求进行编制,将耕地质量等级变化情况分析部分按照要求分析完整;鉴于“批而未用”耕地不纳入年度更新评价范畴,在评价分析中要说明评价结果里包含了多少“批而未用”的耕地;对产能核算要得出理论、可实现、实际产能(单产、总产),并将三级单产、总产数据上报市局,由市局汇总形成

9、“XX市单产、总产汇总表”同市级汇总成果上报省厅。2、提交数据库变化:更新包、数据库格式为Microsoft Access2007版的GeoDatabase,并建立R-Tree空间索引;XJGXDY、XJGXLXDY、XJFDDY、LXDW图层中增加了部分字段,如耕地类型、耕地坡度级、新增图斑合并等,需特别注意。3、提交表格变化:年度更新表格成果中,变更为新增耕地(减少耕地、质量建设耕地)等级面积分类统计表(按照更新类型代码进行分类统计),详见技术手册附件2;各市另需提交“XX市单产、总产汇总表”、“XX市2013年零星地物分地类评定结果表”4、提交图件变化:不需提交图件。附件:1.浙江省耕地

10、质量等级年度监测评价成果要求;2.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年度更新评价成果要求。为提高统计人员的工作效率,专门为统计人员配备计算机,实行报账、学籍、学校国有固定资产联网,为确保数据的准确性,我们为统计人员配备U盘,对原始数据进行保存,减少和杜绝虚报、瞒报、漏报、错报等现象的发生。附件1浙江省耕地质量等级年度监测评价成果要求一、提交成果格式要求各市按照要求提交耕地等级年度监测评价成果外,需汇总所辖县渐变监测单元、监测结果以及分等参数调查表,电子和纸质各一份(纸质加盖公章)。格式如下:33浙江省耕地质量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成果(2014年)33-1县级成果3301杭州市临安市-1文字报告浙江省XX县2014

11、年度耕地等别年度监测评价报告.doc-2耕地等别渐变年度监测数据图层JCDY.shpFBFW.shpDBJB.shpJCDYQ.shp 注:该图层记录监测单元所有因素值-3图件临安市2014年度耕地等别渐变类型分布范围及监测单元分布图临安市2014年度耕地等别渐变图-4数据表临安市2014年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临安市2014年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5影像成果D*景观*2014年度JGZP3301*XX县3301杭州市市级汇总成果杭州市耕地等别渐变监测单元数据表杭州市耕地等别渐变监测结果表3301杭州市分等参数调查成果杭州市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调查表 注:该表每县一张表单,各表单汇总成一张e

12、xcel。杭州市标准耕作制度变更表杭州市一级区和二级区划分表杭州市全国标准耕作制度二级区基准作物和指定作物基础参数调查表杭州市作物播种/收货日期资料调查表注:分等参数调查成果由各县(市、区)负责填写,市级负责审核汇总。图1 浙江省耕地等级年度监测评价成果提交格式二、提交成果内容要求本项工作除按照各文件、手册、技术标准开展外,我省根据工作情况及实际需要制定省级规则,主要内容如下:1、监测单元图层中只需要体现固定监测单元的主导因素。现增加一个监测单元全因素图层,用于存放固定监测单元和随机监测单元的属性信息(固定监测单元更新全因素,随机监测单元更新主导因素),图层命名为JCDYQ+县级行政区划代码(

13、6位)+年度(4位),如:JCDYQ。图层字段格式如下:表1 渐变监测单元全因素属性描述表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标识码BSMInt100M2监测单元编号JCDYBHChar15M见本表注13单元编号DYBHChar19非空M见本表注24渐变类型JBLXChar16非空M见本表注35基础肥力TRFLInt1M根据实际情况选填6表层土壤质地BCTRZDInt1M7土壤有机质含量TRYJZHLFloat42M8障碍层距地表深度ZACJDBSDInt20,90厘米M9灌溉保证率GGBZLInt1M10排水条件PSTJInt1M11海拔高度HBGDInt1M12土

14、壤酸碱度TRSJDFloat31M13地下水埋深DXSMSInt1M14有效土层厚度YXTCHDInt30,150厘米M15地形坡度DChar2M16景观照片编号JGZPChar70非空M见本表注5注1:固定监测单元以大写字母“DY”开头的10位定长编码,其中3-8位为县级行政代码,9-10位为从01开始的序号;随机监测单元在固定监测单元的基础上,以“1、2、3”的形式依次编码。注2:与县级耕地等级数据库中的分等单元图层保持一致;注3:填写渐变类型代码;注4:监测单元编号JG序列号(1位),每个监测单元最多允许5张景观照片,景观照片编号之间用空格分隔。2、在县级年度耕地等级渐变图层规定的字段名称后添加字段,添加的字段格式如下:表2耕地等别渐变图层添加字段及要求序号字段名称字段代码字段类型字段长度小数位数值域约束条件备注1地类编码DLBMChar4非空M2地类名称DLMCChar60非空M3座落单位代码ZLDWDMChar19非空M4座落单位名称ZLDWMCChar60非空M5图斑地类面积TBDLM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