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86888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81.5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5年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一、单项选择题1、每个人一生中都有自己最重要的选择,康有为选择了变法、孙中山选择了革命,张謇选择了实业,三人的选择都是为了( )A.挽救中华民族B.实行君主立宪 C.推翻清政府 D.建立民主共和国2、2015年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70年前8月15日晚,日本宣布投降的消息传遍全国。延安人民欢欣鼓舞,人们潮水般地从各个山沟和窑洞涌出,庆祝抗日战争的胜利。下列有关抗日战争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证B.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 C.中国的抗日战争没有得到外国的任何援助 D.抗日战争的胜

2、利与国民党军队的英勇抗敌分不开3、下列毛泽东经历的历史事件中,按照时间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到上海参加中共一大 在延安作了论联合政府的报告 在井冈山创立革命根据地 指挥三大战役并取得胜利 参加了遵义会议 A. B. C. D.4、近代中国,海禁大开。外来事物从四面八方滚滚而来,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社会生活。下列事项不可能出现在20世纪20年代初北京居民日常生活中的是( ) A.乘坐火车出行 B.用电报和亲友联系 C.阅读申报的新闻和评论 D.使用詹天佑研制的纯碱 5、中国现代史上可划分为四个不同时期,分别是“19491952年、19531956年、19561966年、19661976”,每个时

3、期都有不同的时代主题,其中“19491952年”的主题词是( ) A.疯狂年代 全面内乱 B.一五计划 三大改造 C.艰难探索 曲折发展 D.巩固政权 恢复经济6、我国政府用“一国两制”的构想解决港、澳、台问题,主要是考虑了( )三地的现状 三地的历史 三地与大陆的差异 大陆的社会主义A. B. C. D.7、恩格斯说:“意大利是个典型的国家,自从近代世界的曙光从那儿升起的那个时代以来,它产生过许多伟大的人物”。这里的“近代世界的曙光”是指( )A.文艺复兴B.新航路开辟 C.启蒙运动D.工业革命8、世界博览会是经济、科技和文化界的奥林匹克盛会。1851年英国能成功举办第一届世博会最主要的原因

4、是( )A.英国最早确立资产阶级统治 B.英国拥有许多发明创造C.英国率先完成工业革命,成为世界经济强国 D.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推动了世界历史进程9、法国的国旗是三色旗,从左至右由蓝、白、红三色垂直排列而成,三色分别代表自由、平等、博爱。三色旗的寓意是法国哪部文献内容的体现?( )A权利法案B独立宣言C人权宣言D共产党宣言10、运用数据分析和图表统计有助于更好的了解历史,从下表中可以直接得出的结论是( )大战参战国(个)卷入人口(亿)参战人数(亿)伤亡人数(亿)直接经济损(亿美元)一战30多150.70.31805二战60多201.11.94000A.两次大战后世界格局发生了重大大变化B.战争是

5、残酷野蛮的,交战双方都没有正义性C.两次大战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D.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灾难11、一战前的“三国协约”与二战后的“北约”都是( )以争夺世界霸权为目的 突出英、美的主导地位 具有军事政治同盟性质 影响了世界格局的变化A. B. C. D.12、历史学习要求“论从史出”。下列各项结论与史实相符的一组是( )选项史实结论A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英国确立君主立宪制B1794年7月,罗伯斯庇尔等人在政变中被送上断头台法国大革命高潮结束C1938年,德国吞并奥地利绥靖政策达到顶峰D1945年5月,德国正式签署投降书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二、

6、非选择题13、(8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近年来日本在钓鱼岛挑起事端,菲律宾、越南在中国南海不断闹事,这些都是对中国领海主权的严重挑衅。海防事关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维系着国家的命脉,在一定程度上也印证了国家的兴衰与荣辱,彰显着国家的实力和尊严。 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材料二:李鸿章以变局观分析了中国已面对着“数千年未有之强敌”,指出中国海防的重点为“大沽、北塘、山海关一带”,主张“防敌兵

7、沿海登岸,是外海水师铁甲船与守口大炮铁船的重任”。他分析了福建、上海二局造船的情况,认为“派中国学生、工匠赴国外学习是当务之急”。论清政府筹办海防 材料三:从1840年以来,一个半世纪,中华民族经历了奋起直追的痛苦,也收获了走向复兴的喜悦。2012年,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平台“辽宁舰”正式服役,进一步提高了我国的远洋作战能力。 在2014年5月29日下午的国防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就中越南海对峙一事表示.我国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的决心和意志坚定不移,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也决不允许任何挑衅行为。 (1)根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分别举出两例近代史上列强从沿海入侵中国并导致骨肉分离

8、的战争及被离散的骨肉。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指出19世纪6090年代清政府为加强海防采取的措施。(3)根据材料三,联系我国海军多次圆满完成远近海护渔护航任务及维护领海主权的表现,你会得出什么结论? 14.【两次大战 警钟长鸣】20世纪上半期,战争、革命和危机交织在一起。世界大战的惨烈、核武器的威胁和接连不断的局部冲突,使人们在血与火的教训中探索着和平之路。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回答:(1)20世纪上半期的“战争、革命和危机”分别指什么?(2)战争引起革命,革命制止战争。”请用史实说明这一论述。(3)德国首先挑动了两次世界大战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它的目的达到了吗?这给我们什么启示?15、阅读

9、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邓小平说:“社会主义究竟是什么样子,苏联搞了很多年,也并没有完全搞清楚。可能列宁的思路比较好.但是后来苏联的模式僵化了.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 材料二:该法规定了各个企业的生产规模、价格水平、市场分配、工资水平和工作日时数等,以防止出现盲目竞争引起的生产过剩,从而加强了政府对资本主义工业生产的控制与调节。 材料三:1978年12月18日的北京,白雪皑皑,空气新鲜。在“文革”结束之后,中国面临向何处的重大历史关头,在这里召开了一次关系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极为重要的会议.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 (1)材料一中“列宁的思路”和苏联僵化的“模式”分

10、别指什么?请写出列宁“思路”的主要内容。(2)材料二出自罗斯福新政的哪一法令?(3)材料三指出的是哪次会议?为什么说这次会议使“中国实现了伟大是历史性转折”? (4)“列宁的思路”、罗斯福新政及使“中国实现了伟大的历史性转折”会议的共同作用是什么?你从中获得了什么启示? 16、【美俄博弈 危机重重】2014年初,美国与俄罗斯博弈乌克兰。纵观近现代史,美国和俄罗斯一直是历史舞台的主角。回眸美俄历史发展年代尺,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寻道图强】十九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与俄国分别以何种方式解决本国危机的?(2)【领袖风采】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杰出人物在历史的链条中做出了杰出贡献,20世纪二三十年代,

11、罗斯福与斯大林分别领导本国人民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怎样的重大成就?(3)【强强结盟】20世纪40年代,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美、苏两国共同加入了哪一国际组织?哪一事件正式宣告了美苏的同盟的终结?(4)【集团对峙】从1947年开始美苏进入到冷战时期,1962年两国之间的危机名称叫什么?冷战结束的标志是什么(5)【大国对峙】克里米亚的战略地位对俄国十分重要,目前克里米亚入俄,美国总统奥巴马在白宫草坪就乌克兰局势发表声明,称美国将举起大棒,对俄罗斯实行制裁当前,美俄两国斗法乌克兰,迫切需要中国表态。中国何去何从,请从中国一贯的外交立场出发,谈谈你对这一问题的看法。2015年中考历史第二次模拟考试题一

12、、单项选择题1、鲁迅说:“中国太难改变了不是很大的鞭子打在背上,中国自己是不肯动弹的。”第二次鸦片战争一鞭,使中国开始认识到要学习西方军事技术。于是开始了( )A虎门销烟 B维新变法 C洋务运动 D辛亥革命2、抗战期间,中国军队主动出击日军的一次最大规模的战役发生在民国多少年( )A.民国26年 B.民国27年 C.民国28年 D.民国29年 3、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是( )“不到长城非好汉,屈指行程二万”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 “秋收时节暮运云愁,霹雳一声暴动” “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A B C D4、西安事变结束时,美国记者史沫特莱说:“西安事变是一次全国性

13、的胜利。一个统一的中国终于在渐渐诞生。”她所说的“统一”是指( )A.西安事变最终获得和平解决 B.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建立C.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走向合作 D.抗战胜利台湾回到祖国怀抱5、毛泽东开创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邓小平开创了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两者最重要的共同点在于( )A实事求是,从中国国情出发 B坚持走群众路线C.坚定不移地走社会主义道路 D借鉴苏联的经验6、根据“求同存异”、“小球转动大球”、“伙伴关系”等内容提炼出一个最恰当的学习主题是( )A.伟大的历史转折 B.挑战两极格局 C.艰难的探索历程 D.走向世界舞台7、文艺复兴时期,率先抨击天主教会的各种罪恶,赞美现世生活的诗人及其作品是( )A但丁神曲 B达芬奇最后的晚餐C托乐斯泰复活 D莎士比亚哈姆雷特8、17至l8世纪,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转折时期,英、美、法三国爆发的革命,影响深远,其共同的历史意义有( ) 都推翻了外国殖民统治 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 都确立了君主立宪政体 都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A B C D9、右图为“三角贸易”示意图。图中数字代表“三角贸易”经过的四个洲。“三角贸易”其中一个环节的活动被马克思称为“丢掉了最后一点羞耻心和良心的罪恶。”这个环节的路线应是( )A. B. C. D. 10、比较与归纳是我们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巴黎和会和雅尔塔会议的相似之处是( )大国强权政治明显 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