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568093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28 大小:40.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行政史简答自考(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4、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 (1)盛行于部落制时代的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2) 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扈氏,盘庚迁殷都曾召集贵族议事。(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代神权政治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王权的发挥。37. 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政权对地方行政体制进行调整的主要表现有哪些? 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战乱的不断和人口的流动,地方行政体制十分混乱,虽从主体上看基本维护了东汉以来的州、郡、县三级地

2、方行政体制,但实际上变化颇多。(1) 地方行政经管层次的调整(2) 军政一体的地方行政经管体制(3) 特殊行政区的行政体制(4) 基层行政组织38. 简述明清两代督抚的区别。 (1) 明代督抚在明中期以后虽在地方上逐渐掌握了行政权力,但职权偏重于监察,名义上始终算中央官员,而且省级官员一直是三司长官。(2) 清代督抚则已成为注定的省级地方行政长官,二司成为其注定下属官员,清朝督抚已是名实兼备的封疆长官,代表皇帝总揽一省或数省军政大权。提督学政主管一省学校、科举事务,俗称“学台”,其办事衙门称“学院”,无论本人品秩高低,在充任学政期间,其地位与督抚平行,但重大问题要与督抚商办。39. 简述近代中

3、国行政经管体制演变的历程。近代中国行政经管体制的演变,经历了由清末君主专制到南京临时政府的民主共和体制,再到北洋军阀政体,国民党政府名为共和实为专制的体制,最后终于按照历史发展的趋势,走向了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民主共和体制的正确轨道。40. 抗日民主政权的行政执行对于今天的借鉴意义有哪些? (1)设立政务会议,依靠集体的智慧和力量,以保证各项行政决策的正确执行;(2) 赋予行政首长以较大的权利,将集体领导与个人负责结合起来;(3) 适当扩大下级行政机关的职权,实行逐级负责制(4) 实施精兵简政,提高行政机关的工作效能4、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奴隶制时期行政经管的

4、特色有哪些? 这一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国家制度神权政治色彩最重的时期;等级君主制国家结构是这一时期行政体制的又一特色;以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家”为模式组建“家天下”王朝;原始民主遗风的残留。37. 简述秦汉时期皇权的主要内容。 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并有大赦权;最高军事权;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和对中央、地方官员执行政务情况的考察权。38. 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 清朝地方监察体制沿袭了明代同一区域多种巡察的方式。一方面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进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监督;另一方面,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如总督、巡抚、各省按察司及道的监司

5、。39. 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经管经验有哪些? (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各级代表大会,实行议行合一的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原则,实行首长职数限额制和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为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实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40.“百日维新”期间,光绪皇帝实施的改革措施有哪些? (1)在行政机构方面,加强变法的决策机构,撤去闲散重叠的衙门;(2) 在人事行政方面,改革保举人才条件,废除八股,改试策论;(3) 在行政运行方面,提倡上书言事,严格办事规程。4、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

6、6分,共30分) 36. 隋唐时行政监督的新进展表现在哪些方面? (1)监察机构的逐渐健全和监察职责日益分明;(2)对监察官员任用的特殊程序;(3)分道监察和分察尚书制度的确立;(4)参与司法审判;(5)多种地方监察形式的并存。37. 北宋时期坚持宰相权力制衡的具体措施有哪些? (1) 集体宰相体制不变;(2) 法定的宰相职权不变(人事、副署权、监督权、谏诤权)(3) 宰相办公机构为中央政府机构不变。38. 从行政经管的角度看,造成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行政执行混乱的原因有哪些? (1) 体制混乱,权限不清,机构不断变化,各种机构职责权限十分混乱;(2) 政出多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各派军阀纷纷以

7、军事实力干预政务;(3) 内阁派系复杂,互相牵制;(4) 内阁更迭频繁,政局动荡。上述各方面势必会影响到行政决策的贯彻执行。39.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 (1) 改委员合议制为首长集权制,从中央到地方逐步改为首长制,这既有行政经管方面的原因,也有加强国民党专制独裁的目的;(2) 改良公文处理,简化施政程序;(3) 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度,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但效果却相反。40. 春秋时期,赋税制度的改革对国家行政体制变革所产生的影响有哪些? (1) 使国家的社会职能发生变化。赋税改革后,国家事实上承认了土地的私有权,取消了公私出之分,国家主要

8、社会职能就剩下政治和行政事务的内容,不再具有直接组织社会生产的职能;(2) 引起阶级结构的变化与基层行政组织的变革。改革以后,产生了以农户为单位的“编户齐民”的户籍制度。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简述战国时期各国郡县制的特点。 这个时候的郡县制是一种中央集权的地方行政经管体制,其特点有二:一是郡县长官由国君直接任免,而非分封世袭制贵族;二是郡县以下的行政机构是以乡里为基层行政单位,国君可以通过郡县长官把自己的权利一直伸到社会的最底层。37 简述唐朝统治者针对尚书省权力过大所采取的措施。 (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

9、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利调整,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2) 提高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 将宰相议事之所先迁往门下省,后再迁往中书省;扩大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38 与陆海军大元帅大本营相比,广州国民政府的行政体制有哪些特点? (1)以党治国的原则更加明确。国民政府受国民党的指导和监督,掌理全国政务。(2)采取委员会议制,确立以委员会议的形式对国务实行集体领导的体制。(3)实行党政合一的“一权制”。国民政府所属各机关均在国民党中央统一号令下分别行使职权。39 简述苏区的行政监督形式。 苏区已经形成比较完整的体系。苏区各级政府在共产党的领导之下,接受共产党的监督;人民群众的

10、监督;工农检查机关的监督;主管部门的监督;审计监督。40 解放区干部考核和奖惩的主要特点有哪些?把对敌斗争的表现作为干部考核和奖罚的主要条件。重视司法干部的考核和奖罚;严厉惩罚干部的贪污行为。4、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简述唐朝统治者针对尚书省权力过大所采取的措施。(1)压抑尚书省地位,使之完全变成奉行机构。将宰相议事之所从尚书都省搬出,剥夺尚书仆射的决策参与权;在尚书省内部进行权利调整,架空尚书省长官的行政权。(3) 提高中书、门下两省的地位。 将宰相议事之所先迁往门下省,后再迁往中书省;扩大中书、门下两省的职权。37.简述清朝的地方监察体制。清朝地方监察体制沿

11、袭了明代同一区域多种巡察的方式。一方面由十五道监察御史按道对地方进行监控,对各级地方官员执行监督;另一方面,还有一系列地方监察系统,如总督、巡抚、各省按察司及道的监司。38. 简述夏商西周时期原始氏族公社痕迹对君主权力的影响。(1)盛行于部落制时代的民主制的某些残留使得诸侯国君和宗室贵族对朝政拥有相当的参与权,制约着王权的发展。(2) 贵族议事制度的影响,据文献记载,禹征三苗,启伐扈氏,盘庚迁殷都曾召集贵族议事。(3)王权受到宗教信仰的限制,如商代神权政治盛行,处理政务须事事向上帝请示占卜,这在某种程度上限制了王权的发挥。39.简述抗战后国民党中政会在行政体制中的地位。40. 元代对地方官考核

12、所依据的规范是什么?四、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36皇权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1)最高立法权,皇帝的意志就是最高的法律。(2)最高司法权,即在司法上享有最高审判权。(3)最高军事全。(4)行政决策中的最后决断权。(5)最高人事权。37简述明朝官员选拔制度的主要内容。1、荐举。荐举是洪武年间最主要的入仕途径。2、学校。学校也是明初一条重要入仕途径。3、科举。明朝科举考试依四书五经命题,按八股文格式取士,实行院试、乡试、会试、殿试四级考试制度。4、其他选拨途径。承荫制度(即子弟依靠父兄功绩获取做官资格);由吏而官(政府各机构的吏官经三次考核(应任职九年)合格后可参加考试,考试

13、合格即获得担任低级官员的资格)。38简述工农民主政权创造的行政经管经验。(1)人民通过民主选举产生各级代表大会,由代表大会选举或任命执行机关领导成员,实行议行合一的经管制度。(2)行政机关贯彻精简和廉洁的原则,实行首长职数数额限制和大体平均供给制。(3)实行中央和地方适当分权,调动中央和地方的两个积极性。(4)贯彻任人唯贤、德才兼备的干部政策,严格挑选行政机关工作人员。(5)实行调查研究,典型实验、集体领导和个人负责相结合等工作方法。 39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为加强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在行政执行方面采取了哪些措施?(1)政委员合议制为首长集权制,改委员合议制为首长负责制,固然有行政经管方面的原因

14、,但其加强国民党专制独裁统治以及集权于蒋介石个人的目的也是很显然的。(2)改良公文处理,简化施政程序。(3)推行省府合署办公制度,目的是提高行政效率,但效果却相反。40简述抗日民主政权行政监督的主要形式。(1)共产党的监督。共产党的监督主要是对政府进行政策监督和对党员干部进行监督。(2)参议会的监督。参议会是政府的法定监督机构。(3)行政系统内部监督。(4)群众民主监督。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平时监督;二是通过群众团队进行监督;三是选举过程的监督。4、 简答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36 简述秦汉时期圣旨的种类及下达方式。 (1) 圣旨依内容分为制书、诏书、诰、手迹几种。(2)

15、 圣旨的下达程序,一般是由御史大夫下达丞相,丞相下达中二千石,中二千石下达郡太守和诸侯相。东汉建立尚书台后,行文方式出现变化,有时由尚书下三公,三公再往下转;有时由尚书跳过三公直接下达九卿,而且这种方式常常成为下文的主要方式。37 简述明朝地方监察的主要形式。 (1) 督抚对地方的监察;(2) 各道监察御史对所属地区的监察;(3) 各省提刑按察司对所属地域的监察。38 简述清朝盛京改制方案的主要内容。 (1) 削盛京五部为兵、刑两部,使其专管旗地官庄行政,同时裁去府尹,由盛京将军兼官兵、型两部及奉天事务。这样,盛京将军以奉天总督身份统辖旗、民文武,事权归一,改变了原来政出多门的状况。(2) 在地方州县官员选用上,破除满汉界限,量才录用,并将办理地方案件之权归于州县,不再与城守尉等旗官会办,从而消减丁八旗组织对地方行政的管辖权限。39 简述抗战前南京国民政府行政监督的发展趋势。 (1) 取消人民的监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