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559818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134.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音乐课试讲教案格式及模板 音乐试讲教案模板篇一:音乐课教案的格式与试讲相关要求 人音版音乐四年级(上册)第二课 指导教师:执教教师: 一、试讲相关要求: (一)教态镇定自然,目光和蔼亲切,语言要准确、清晰、流畅。(二)目标全面、明确,可操作、可检测。(目标预设)(三)课堂教学思路清晰,结构完整,结构合理。(教学过程) (四)设计有效提问,引导学生积极聆听,培养学生听、赏能力。(设问要求) (五)设计动作,引导学生参与表现音乐,在表现中提高欣赏能力和演唱技巧。(活动组织) (六)以学生为主体,每堂课学生参与表演人数不少于班级总人数的30%,认真倾听、观察学生表演及表现,教师及时给予评价。(参与和

2、评价) (七)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选择不同的教学方法,综合、合理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法选择)(提示:模仿法:主要用于有一定难度的旋律片断)(八)课堂范唱(奏、舞)准确,有表现力和感染力,体现“以情感人,以美育人”的教学原则,自弹自唱要协同(教师示范、指导) (九)板书、PPT设计要美观、合理。(写出主要音乐艺术作品谱例、或主题写出主要音乐或典故引用的出处)(十)讲课重点明确,量要适当。(十一)要注意师生配合,不唱独角戏。 (十二)要重视结束,练习巩固。(可以采用竞赛式、游戏式旋律接龙等)(十三)同学间认真听讲,取长补短。二、教案打印要求: 封面标题,初号,宋体,内容用小4号字或5号字打印,用

3、A4纸、左装订、字体大方简洁、插图尽量要小。三、写作要求: 语言简练流畅、用语规范、谱例正确、环节清楚。 音乐试讲教案模板篇二:高级中学音乐试讲 高级中学音乐试讲 音乐与人生教案 题目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音乐鉴赏教材分析:本单元的学习,既是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出发点,也是他们最终提高音乐审美能力的归宿点,是音乐鉴赏教学活动的“纲”。旨在引导学生认识以下三个问题:音乐与人生的关系;音乐要素的基本内容及其艺术作用;怎样鉴赏音乐。培养学生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教法与学法: (1)以学生主动探究为主

4、,引导学生思考作品表现了怎样的音乐情绪,产生了哪些联想与想象,揭示了哪些社会内容。 (2)运用比较法,分析两首作品的音乐,探讨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3)充分利用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4)通过导言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对音乐的感悟、表现和创造是人类的一种基本素质的能力。高质量的人生,应该用音乐美化自己人生的道理。 (5)通过舞蹈或表演形式表现音乐主题,充分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教学方法:聆听法,讲授法,比较法,探讨法,提问法,拓展法 教学资源:课本和配套的课件资源,钢琴。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认识音乐形式要素的基本内容。

5、 (2)能力目标: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音乐情绪特征,探讨音乐要素在音乐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3)情感态度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从而激发学生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对比分析两部作品的音乐情绪特征,探讨音乐要素 在音乐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过程: 1.导入(谈话法导入,引起学生的思考和兴趣,刺激学习方向) (1)集体朗读导言 (2)提问:音乐与人生的关系?(学生探讨,积极思考) 师:音乐是人类最古老,最具普遍性和感染力的艺术形式之一,是人类通过特定的音响结构实现思想和感情表现及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形式,是人类精神生

6、活的有机组成部分。 子日:“兴于诗”,人的修养从学诗歌开始;“立于礼”,自立从 学礼仪开始;“成于乐”,完美人生从音乐开始。 高质量的人生,应该有高质量的生活。高质量的生活,应该充满丰富多彩的生活情趣。追求高质量生活情趣的人,应该热爱音乐,用音乐 丰富自己的生活,用音乐美化自己的人生。 2.欣赏作品;(学生思考并回答) (1)分别播放草原放牧和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2)简要介绍作品的故事背景(用PPT播放作曲家的照片)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得第一部分。是吴祖强等人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作为主奏乐器与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是讲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

7、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故事。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是柴可夫斯基最后一部交响曲,也是他最钟爱的一部作品。他曾经这样说过,“我肯定地认为它是我所有作品中最好的,特别是最真诚的一部。我从来没有像爱它那样爱过我的任何一部作品。” (3)提问:这两部作品的基本情绪是怎样的?(学生思考回答)草原放牧: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相结合,既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又有强烈的时代精神。表现了草原辽阔,明朗,富有生机的清新景象。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缓慢的哀歌,浸透“安魂曲”一样的情绪。以生命的熄灭作为结束。悲剧性的体验和不可幸免的死亡,其中含有抗议的激情,从而添加了巨大而紧张的悲剧性力量。 (

8、4)启发学生思考两位作曲家的代表作。 吴祖强:弦乐合奏二泉映月,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舞剧鱼美人,琵琶与管弦协奏音诗春江花月夜 柴可夫斯基天鹅湖睡美人胡桃夹子降b小调第一钢琴协奏曲1812序曲第六(悲怆)交响曲等 (5)师生回忆所学理论知识:(学生积极发言) 3.新知探索(用PPT展示音乐形式要素知识) “音乐语言”是凭借音乐的形式来表现人类情感的艺术手段。音乐的“基本要素”有: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音色 四种基本的要素相互结合而形成的节奏,旋律,和声,调式等称为“形式要素。常用的“形式要素”有:节奏、旋律、和声、音色、力度、速度、调式、曲式、织体等 节奏: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

9、乐的第一要素。(节奏与音的时值有关:音值短:表现紧张,激动的情绪。音值长;表现婉转,抒情,沉思的情绪。) 力度:音乐中音量的强弱程度。(节奏与音的强弱有关:强的力度:表现情绪的高涨,激动。弱的力度:刻画情绪的平静,深沉,低落,与平静,安定的情绪有关。) 速度: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慢速度结合着抒情旋律,给人以精神舒畅,气息宽广,意韵宁静之感,快速度结合着短促节奏的旋律,给问以精神紧张,呼吸急促,情绪激动之感) 旋律:旋律也称做曲调。高低起伏的乐音按一定的节奏有秩序地横向组织起来就形成旋律。旋律是表情达意的主要手段,也是音乐的灵魂和基础 4.作品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1)再次聆听草原放牧

10、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 (2)分析两部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所表达的情绪(师生共同探讨)草原放牧第一主题:小姐妹天真活泼,乐观,有朝气草原放牧第二主题:内蒙古长调抒情性。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一主题:哀伤情绪 第六(悲怆)交响曲第二主题:明朗,抒情 (3)结合主题,对比两部作品的节奏,力度,速度所发挥的作用。 (4)引导学生思考两部作品的思想内涵及社会意义 草原放牧表现内蒙古人们的现实生活,抒发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真挚感情。第六(悲怆)交响曲:为克服苦难命运,争取美好幸福生活。 (5)教师的钢琴伴奏,指导学生演唱草原放牧第一主题 5.能力拓展 (1)拓展与探究部分的1,3两题,让学生自己把课上

11、分析、讨论的结果填入书上相应的表格里。 (2)用舞蹈或表演的形式,表现两部作品的音乐主题。(培养学生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音乐试讲教案模板篇三:音乐试讲教案学会聆听 一、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聆听草原放牧第六(悲怆)交响曲第四乐章,感悟音乐的表现和创造,逐步激发对学习音乐鉴赏的兴趣和信心,形成健康向上的音乐审美观。 【过程与方法】 对比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两部作品中发挥的不同艺术作用。 【知识与技能】 学习掌握聆听音乐的方法。 二、教学重点 通过欣赏,感受音乐要素在作品中所发挥的作用。 三、教学难点 探究音乐要素在不同作品中体现出的不同特点。 四、教学用具多媒体、音响 五、教学过程 (

12、一)导入 师:各位同学大家好,欢迎来到学会聆听节目,我是这期节目的主持人。在我们开始聆听音乐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两个问题。大家平时在生活中听歌吗?通过歌曲大家都能感受到什么,可以举例子说明。 (生举手发言) 师:音乐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当播放一段音乐时,我们不只是听,还要会听,听它音乐方面的特点,听它表达的情感状态等等。我们可以用音乐来美化自己的人生,也许我们不是作曲家、音乐家,但每个人可以听,可以看,可以鉴赏。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鉴赏两首作品,那么大家从哪些方面进行鉴赏,我们首先来回忆一些基本知识。 (二)新课教授 1.回顾音乐要素 音乐的基本要素:音的高低、长短、强弱和音色。 音乐的形

13、式要素:节奏、旋律、力度、速度、调式、曲式、和声等等。 一般音乐是通过其形式要素来体现情感和特点的。节奏是指音乐运动的长短和强弱,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力度是音量的强弱程度。速度是音乐进行中的快慢程度。 2.欣赏草原放牧 (1)欣赏并回答问题 那些音乐要素发挥了主要作用?(节奏、力度、速度等推动音乐的发展变化。) 独奏乐器是什么?(琵琶) 音乐情绪是怎样的?(生机勃勃、活泼的,能想象到美丽的草原和放牧生活的情景。) 草原放牧是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中的第一部分,作于1972年春。创作这部作品的目的是:尝试着使用我国传统的民族乐器琵琶为主奏乐器和西洋管弦乐队结合,来表现社会主义革命的现实题材。 这部作品是根据蒙古族少年龙梅和玉荣在暴风雪中保护公社羊群的真实故事写成的。乐曲采用无标题协奏曲与标题交响诗相结合的写作手法,将多乐章的划分与单乐章的归纳结合起来,将民族传统曲式中的多段体与交响乐中常用的奏鸣曲式结合起来,将有情节的叙事性与纯音乐的抒情性结合起来,进而形成这部既有鲜明民族特色、又有强烈时代精神的优秀音乐作品。 (2)分别欣赏作品的第一、第二主题 学生练习分别打出两个主题的节奏,再加入旋律线哼唱主题旋律,最后加入速度、力度感受主题情感。通过练习对比分析两个主题: 第一主题是根据吴应炬作曲的电影动画片草原英雄小姐妹的主题歌改写的。着力刻画“小姐妹”天真、活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