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558835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52.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文硕士专业开题报告 中文硕士专业以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语言特征分析为课题写开题报告。下文是搜集整理的开题报告详情内容,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选题的来源、研究的目的意义(包括在我国应用的前景)、学术和应用价值、创新点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一)选题的来源 近些年来,网络上不断地出现一些新的词语,如“草根网民、犀利哥、房奴、蚁族、屌丝、白富美、菜鸟、驴友”等词语。这些词语不仅让人耳目一新,而且更引起了人们对这些词的关注。这些词虽然来源不一,有些人一开始甚至不知道它们的含义和用法,但是这些词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属于表人名词。表人名词指的是表示人的名词,其特点是具有“+人”的语

2、义特征。据20XX年-20XX年出现的新词语统计中,表人名词的数量居于首位。可见表人名词与社会发展联系的紧密程度。人作为社会生活中的一员,不仅具有自然属性而且具有社会属性。作为自然属性的人,具有人种、性别、年龄等不同的特点;作为社会属性的人能制造工具和使用工具,通过相互联系和互利合作逐渐形成了人类社会。生活在社会群体中的人就结成了各种各样的关系,在社会中具有不同的地位,充任不同的角色。因此,人必须要为自己在社会生活中充任的不同角色和职位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种种关系命名。使不同的名称各司其职,不同的人各就其位。因此,对汉语表人名词进行分析研究,对于揭示汉族人群对自身命名的途径和方法,以及考察汉语表

3、人名词的意义和结构、探求表人名词的来源及其发展动态都有重大的作用。 但是“长期以来,对于现代汉语的研究,许多学者的眼光仅仅局限于中国大陆的普通话。”例如中国大陆高等学校中文系所使用的各种现代汉语教材,几乎都只是相当于普通话教材,其内容很少涉及汉语方言,更不用说海外汉语及其方言。“从国际的观点来看,当代汉语应包括海内外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研究的视野也应该扩大到全球各地的汉语及其方言,特别是要加强海外汉语及其方言的本体研究和使用研究。” 因此,本课题的研究是基于最新出版的全球华语词典中各华语区不同的表人名词进行研究。通过对华语区异名词语中的表人名词进行统计、分析,揭示各华语区中异名类表人名词的特点

4、。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揭示华语区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特点。 探求华语区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来源。 预测华语区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发展。 研究意义: 扩大表人名词的研究范围。 从仅仅局限于对大陆的研究转向对整个华语社区的研究。 总结各华语社区人们为自身命名的途径和方法。 揭示华语区之间的相互联系和影响。 (三)学术和应用价值 学术价值: 通过对各华语区异名词语中的表人名词进行分析、总结,揭示其表人名词的特点和内部规律。 应用价值: 有助于华人社区的交流。 有助于双语互译时对表人名词的正确理解。 有助于对外汉语教学中表人名词的正确使用。 (四)创新点 角度创新: 站在汉语走向国际

5、这一大背景下,把研究视野扩大到海外汉语及其方言的研究,以大陆为着眼点,分析其它华语区的不同。 (五)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水平 国内关于表人名词的研究现状和水平可以分为三类: 1.表人名词产生的研究 表人名词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体现着社会分工及社会发展的动态。因此,对表人名词的产生及其在构造上的特点,也应该引起人们的注意。 符淮青(1991)从“艺人”和“歌手”的不同方面,谈及了汉语词汇指称各种社会成员的方法,并对其产生的方式进行了分类,体现了汉语在造词方面的丰富与多彩。安志伟(20XX)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指出汉语的表人名词是通过隐喻、转喻、转指和类推等途径产生的。 他们两人分别从不同的角度谈及

6、表人名词的形成过程。前者是从现象出发,寻求表人名词的产生方式,后者是从语言理论的角度,解释表人名词的产生途径。 2.表人名词的分类研究 称谓类表人名词:张爱民(2000)的分析角度比较新颖,她利用加合法对汉语表人名词中的称谓名词进行了分类,认为汉语的称谓名词可以分为加合互称名词、加合他称名词、加合类称名词、加合歧义名词四类,大类下还可以再分小类,并且研究了各类加合名词的句法语义特点。 认知类表人名词:安志伟(20XX)针对汉语中用动物、植物指人的现象,指出这种现象是通过隐喻的方式产生的,汉语中指人的动植物名词的意义主要是通过提取式、融合式和限制式三种语义凸显方式来体现的。梁文静(20XX)从语

7、义功能的角度,对表人名词中的认知类表人名词进行了分析。指出认知类表人名词在动态发展过程中意义的变化,是产生一词多义的重要原因。 性别类表人名词:安志伟(20XX)从社会学的角度,对新时期出现的汉语表人名词进行研究发现,指称男女两性的新指人名词在语言中呈现着不对称的现象,其中仅有39对有对应词语,专指女性的词语远远多于专指男性的词语。并指出,虽然女性在新时期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参与社会的步伐也加快了,但是还没有取得和男性完全平等的地位,男女两性的发展还需要继续努力。 从对表人名词类别的研究来看,前人对表人名词类别的研究多居于具体的、细微的、在一定条件下出现的小类,没有从大的方面进行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8、,而且范围不是很广,如社会类表人名词的研究还不是很多。 3.表人名词的结构组合研究 杨敬宇(1998)研究了“人称代词+指人名词”结构的歧义现象。他根据生活中看到的现象,如“我们经理”,在没有特定的语境限制时,这个组合既可理解为“我们的经理”,也可理解为“我们这些做经理的人”,探讨了人称代词与哪些表人名词结合会产生歧义,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储泽祥(1998)研究了两个表人名词组合造成的复指现象,指出“相近兼容”是构成复指短语的语义基础,并指出两个表人名词的顺序应遵从这样的原则:大小原则和前后原则,相互同质的表人名词组合在一起,一般不是复指关系,或者复指关系很弱。 陆丙甫(20XX)在陆俭明描

9、写指人名词语序组合的基础上,对其组合语序进行功能上的解释,指出其语序完全受可别度(有定性、指称性)大小的制约。谷向伟(20XX)也在陆俭明描写指人名词语序组合的基础上,通过抽象、概括,得出了六组指人名词的修饰性量级表和两条规则,这些规则能够有效地检验由指人名词自相组合造成的偏正结构的合格性。 丁加勇(20XX)针对社会生活中“副词+名词”组合这一难以解释的现象,利用理想认知模式(ICM),较好地解释了“副词+名词”组合中“程度副词+指人名词”这一结构。认为能够进入“程度副词+指人名词”这一结构中的名词是有一定条件的。 以上几位学者的研究是从语法的角度,对生活中出现的表人名词与其它词语的组合现象

10、的研究。并从不同方面对各种现象进行了有建设性的解释,分析具体,研究也很深入。 4.表人名词的词缀、类词缀研究 有人认为,表人名词最显着的特点是一部分词中包含着词缀和类词缀。汉语词缀、类词缀的研究也由来已久,因此,很多人对表人名词词缀、类词缀的研究也很关注。 任学良(1981)根据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从历时的角度追溯了词头词尾的来源,第一次从词尾的意义中归纳出了一些“指人词尾”,如“子、头、员、家、者”等。李华(2003)把着眼点放在源义及其对词缀义的影响上,通过对表人名词后缀(类后缀)与词根的搭配特点和构词能力等方面的考察,提出了词缀虚化等级的问题。 两者都是从历时的角度对表人名词的类词缀进行

11、探源,揭示其演变虚化的过程,并分析源义对其词缀义的影响。这对表人名词类词缀的研究是首要的一步。但是文章没有从共时层面去对比这些词缀或类词缀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比如对这些词缀或类词缀的义素进行分析,看它们义素的同异。 新时期出现了很多让人耳目一新的表人词语,也出现了很多表人名词类词缀的现象,如“客”、“族”、“奴”等。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人们对这些新表人名词现象的研究。代表性的研究生论文有:王春娇(20XX)现代汉语新兴指人“类词缀”的研究、董新然(20XX)现代汉语后附式表人名词词语模研究。新时期表人名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类表人名词的研究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表人名词类别研究上的不足。 5

12、.表人名词的应用研究 刘春梅(20XX)从留学生的教学实践出发,筛选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中的88组表人同义名词,通过对比释义和考察应用实例,探寻了表人名词在词义、色彩、用法等方面的差异。并提出了一些可供操作的辨析角度,以减少留学生对表人同义名词使用的偏误。 安志伟(20XX)立足词汇学和词汇语义学,结合社会、认知因素探讨了现代汉语表人名词表人的途径和方法,并研究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在词汇系统中的组织状态、发展和运用情况,是对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动态和静态相结合、描写和应用相结合的研究。 从以上研究可以看出,现代汉语表人名词在语法学、社会学方面的研究还是很丰富的,但是在词汇及词汇应用方面的研究比较

13、少,针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同义表人名词的研究只有刘春梅(20XX)的一篇。因此,应加强表人名词在词汇学以及应用方面的研究。本文的研究正是出于此目的,对表人名词的研究不仅立足于本体的词汇研究,而且要扩大表人名词的研究视野,不仅研究内地的表人名词,而且对比海内外华语区的表人名词,同时,针对不同华语区的异名类表人名词进行对比分析,看其它华语区的异名表人名词与内地的异同,总结出华语区内表人名词的特点,并根据对所搜集资料的分析,试图对当代华语区内表人名词的发展趋势做出预测。 二、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方案和拟采用的研究方法、手段。已进行的科研工作基础和已具备的科学研究条件(包括文献资料及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准备情

14、况等),对其它单位的协作要求。论文总工作量(估计),论文初稿的进度以及预期结果: (一)主要内容 本文的研究可以分为三个方面:首先从分布、音节、意义、结构、来源五个方面对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特征进行分析;其次总结华语区内表人名词的特点,并试图对其发展趋势做出预测;最后针对全球华语词典在收词方面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建议。据此,本文的大纲如下: 第一章绪论 概述本课题的研究背景和研究现状、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研究范围和研究方法。 第二章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中表人名词的统计 第一节关于全球华语词典的介绍 第二节关于异名词语中表人名词的统计 第三节统计结果 共统计出122组493个词语。 第三章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中表人名词的特征分析 第一节区域分布 1.共有情况 【1】 第二节音节特点 1.音节统计 【2】 2.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中表人名词的音节特征 与现代汉语音节相比,有三音节化的趋势。 3.词典中表人名词三音节化的原因 第三节意义特征 1.表人名词的意义分类 2.全球华语词典异名词中表人名词的意义分类 1)社会职业身份类。如,司售人员、潜水员、访问学者等。 2)社会关系类。如,网友、鞭炮夫妻、客户等。 3)亲属称谓类。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