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

上传人:木** 文档编号:97557030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写说明(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编制说明(一)工作简况根据原内蒙古自治区质量技术监督局内蒙古质监局关于下达2018年第二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的通知精神,即内监局标函2018154号文件通知,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提出的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地方标准,经批准立项,由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科学院负责标准的起草工作,编写人员廉勇、张俊、刘湘萍、杨志刚、王勇、王葆生、王永、狄洁增、张艳萍、扈顺、常海文、刘燕。(二)制定标准的必要性和意义内蒙古自治区青花菜种植面积已达7万亩,年产值约为2.8亿元,主要分布在乌兰察布市和锡林郭勒盟,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赤峰和兴安盟零星分布,其中锡林郭勒盟种植面积最

2、大,年种植面积在4万亩左右;乌兰察布市年种植面积在2万亩左右;产业模式主体结构为以大规模土地流转为基础,龙头企业+合作社的规模化经营为支柱,产品面向全国和海外销售,青花菜一般年份收购价为1.3元/个,亩产值近4000元;个别年份收购价涨至3元/个(2016年),亩产值近9000元。青花菜产业现已成为农业供给侧产业结构调整和农民增收的支柱产业。内蒙古地处冷凉温区,生产的青花菜花型紧凑、品质优良深受国内外客商钟爱,采收期集中在7月上旬至8月下旬,国外市场远销至迪拜、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俄罗斯、蒙古等地,国内市场主要销至广东、福建、上海、浙江等南方省区,保障了南方夏季高温期的青花菜供给。青

3、花菜种植一般采用育苗+移栽定植的生产模式,因连年重茬栽培导致小菜蛾、蚜虫、跳甲等大面积发生。尤其是种植户不规范和超量喷施防治药剂,导致小菜蛾等害虫抗药性逐渐提高和农药残留超标,因此开展青花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是十分必要的。探究其根源原因有二:一是没有病虫害防控的地方标准;二是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不健全。目前,内蒙古自治区没有专门的技术规程对青花菜病虫害防控进行技术指导,药剂防控时期、种类和用量不合适,造成青花菜质量难以保证,不仅不利于农民增产,增收,也不利于青花菜产业的长期发展。因此,制定青花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势在必行。青花菜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规程可以对青花菜病虫害绿色防控过程中从种子处理、病虫

4、测报和药剂防控提供系统全面的指导。这一规程的制定可以规范青花菜病虫害绿色防控,可以提高青花菜防控效果和产品质量,对于促进我区青花菜产业发展,加快我区发展特色主导农业和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有积极和重要意义。(三)主要起草过程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从事耐寒类蔬菜研究工作30多年,承担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内蒙古冷凉蔬菜产业化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人才团队”、科技计划项目“冷凉蔬菜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集成与示范”、财政厅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5年度“冷凉蔬菜新品种及配套栽培技术示范推广”和财政厅农牧业科技推广示范项目2016年度“冷凉蔬菜产业技术集成与示范”

5、等项目多项。通过项目的执行和新技术模式的示范推广摸索掌握了一整套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内容涵盖青花菜种子处理、病虫测报和药剂防控等病虫害防控全过程建立一个系统全面的指导性技术规范,包括:种子药剂处理;除草剂施用;病害预防;病虫测报;药剂防控;水分供应;肥料供应。经过了多年多点的试验研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青花菜集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2018年,对多年研究积累的试验数据和实践经验进行了整理、集成,编制了青花菜病虫害防控技术规程征求意见稿。(四)制定标准的原则和依据,与现行法律、法规、标准的关系 本标准的编制以GB/T1标准化工作导则为依据,以实用性、科学性和可操作性为基本原则,面向内蒙古青

6、花菜生产实际,具有良好的推广应用前景。本标准的编制引用了部分现行的国家和地方标准,如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上述规范性引用文件对于本标准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五)主要条款的说明,主要技术指标、参数、试验验证的论述1田间害虫防治1.1跳甲苗期田间每百株青花菜跳甲虫口密度达到510头出现时,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25ml兑水15kg喷施。1.2草地螟和菜青虫田间幼虫在三龄前,虫口密度达到15头/m220头/m2时,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有机硅3g(或有机硅表面活性剂1ml)兑水15kg喷施。1.3小菜蛾小菜蛾世代交替发生,抗药性成几何倍数增长,禁止单一农药连

7、续使用。化学、生物源、植物源几种药必须交替使用,并且掌握好喷药时期、加大喷药压力,使青花菜叶片反正面全部着药,可采用频振式杀虫灯+药剂防控综合防控,频振式杀虫灯4050亩布设1台,每亩用6%乙基多杀菌素悬浮剂1020ml或20%氯虫苯甲酰胺悬浮剂510ml,兑水30kg喷施。具体措施参照NY/T 2382执行。1.4甘蓝夜蛾、地老虎 每亩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mL+有机硅3g,兑水15kg喷施。1.5蚜虫 可采用黄板诱杀+药剂防控,黄板布设密度为每亩3040个,每亩药剂用量为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g兑水15kg喷施。1.6油菜茴香薄翅野螟每亩用8阿维哒螨灵乳油50ml+4.5高效氯氰

8、菊酯乳油33ml+有机硅2g兑水30kg喷施或苦参碱35ml+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5ml+有机硅2g兑水15kg喷施。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经过多年多点试验比较结果,最终明确了青花菜集约化育苗的基本模式和规程,这也是本标准中主要技术指标确定的依据来源。其他技术指标根据GB/T 832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等。本标准的主要技术参数来源于内蒙古农牧业科学院,根据内蒙古自治区“草原英才”工程创新人才团队项目“内蒙古冷凉蔬菜产业化关键生产技术研发与应用创新人才团队”、科技计划项目“冷凉蔬菜品种选育及配套技术的集成与示范”,此项目主要针对乌兰察布、锡林郭勒等地区的病虫害的种类及危害发生规律,结合气候、地理

9、、土壤等生态条件,连续5年开展了青花菜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最后经对试验结果归纳总结分析,科研成果不断完善,制定了本规程的相关内容。(六)重大意见分歧的处理依据和结果本标准征求意见稿完成后,征求了国内相关研究机构的多位专家的意见和建议,得到了专家的一致认可,根据专家提出的意见和建议进行了修改,结果见汇总表。无重大意见分歧。(七)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的 本标准是依据内蒙古地区青花菜生产实际情况制定,未见国内外同类标准。(八)其他应说明的事项无(九)标准草稿征求意见情况汇总表序号意见提出单位/专家采纳不采纳(原因)1适乐时、螨极力用通用名内蒙古农业大学/胡俊 教授采纳2田间虫害防治改为田间害虫防治内蒙古农业大学/胡俊 教授采纳3(功夫)删除内蒙古农业大学/胡俊 教授采纳4小菜蛾的防治方法要具体写出内蒙古农业大学/胡俊 教授采纳5种子包衣剂用通用名内蒙古农业大学/崔世茂 教授采纳6该标准简洁明了,技术规范,建议推广内蒙古农业大学/霍秀文 教授采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其它行业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