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555132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79.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语文第九册第六单元教案设计 学习目标 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自己感受最深的部分背下来. 3.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感悟作者对父母评价的理解,体会父母对子女的爱. 课前准备 第一课时 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说出“糟糕”的反义词和“极”的近义词. 导言:今天,我们要共同学习的这篇,题目叫“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读了课题,你猜猜课文所讲述的到底是一件“好事”还是“坏事”呢? 初步感知.理清层次 以较快的速度默读课文,将课文分为“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读了课文,你知道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以小组为单位,讨论默读课文中遇到的问题. 全班交流

2、:a朗读课文,重在校正字音和纠正读错的词b学生当场识记生字生词;c课文怎样分成“童年的故事”和“后来的认识”两部分;d指名说说课文主要讲什么? 品读,体会情感 出示阅读提示,要求学生小组合作学习.阅读提示: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朗读第114自然段,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或段落画出来读给同学听,想想从巴迪父母的话中你体会到什么. 学生自由朗读、批划、交流,教师巡视参与学生活动. 引导学生朗读感悟. 点拨引导(根据学生品读的句子自由调整.) a“母亲一念完那首诗再次拥抱了我.” 引导:你从中体会到什么?从哪些地方体会到?你能给同学们读一读吗? (齐读提示:注意母亲这时的表情,“眼睛亮亮地,兴奋地嚷着”.)

3、 导读:你还从母亲的哪些话中体会出母亲对巴迪的爱? b引导理解母亲本来知道巴迪的诗写得并不怎样,但她觉得巴迪是个孩子,应该鼓励,这样巴迪才更有信心. c“我看这首诗糟糕透了.父亲把诗扔回原处.” 引导: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什么?其他同学有不同感受吗? 导读:父亲还说了什么?找出来读一读. 导读:父亲这句“糟糕透了”对七八岁的巴迪来说听起来好像很苛刻,但实际上这里包含着父亲对儿子的爱,一种深沉的爱.你们还能从课文中的哪些地方体会到父亲对巴迪的爱? d“他进了饭厅,目光被餐桌上的那首诗吸引住了诗只有十行,可我觉得他读了几个小时.” 布置作业,体会情感 有感情朗读课文. 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你是否

4、与小巴迪有过相似的经历. 第二课时 披文入情.自我感悟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巴迪写的第一首诗引出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那么,你们对这两种评价有什么看法? 看来,文中两种“评价”也引起了我们的不同评价.谁对谁非呢?老师建议大家再认真读一读课文中写母亲评价的句子.想一想,母亲这样评价的用意. 对于母亲评价的语句,我们来读一读,加深体会,读出母亲的情感. 母亲的评价是一种鼓励,是一种爱,那么对父亲的评价又该怎样看待呢?真像有些同学所说的“残酷无情”吗?父亲为什么这样评价巴迪的诗?(父亲的评价与母亲的评价有关系.也就是说,父亲的苛刻评价也有道理,他不想让巴迪陷入自我陶醉中不能自拔.从根本上讲是

5、出于父亲的一种责任心,是对巴迪的严格要求.) 分角色读l14自然段,感受人物的不同心理. 联系生活,加深体验 我们清楚了文中父亲母亲的两种评价的真正目的,生活中你遇到过这样招来截然相反评价的事情吗? 现在大家明白了这两种评价的好处,你到底喜欢哪种评价,你能说出你的真实想法吗?要求说出自己的观点,并说一说理由. 看来大家倾向于鼓励性的评价,这不奇怪,每个人都会有这样的心理,这也许是大多数人的共性.可是假如生活只有一种评价行吗?大家读一读1617自然段,看一看你又获得了什么新的启示?读完后,小组交流一下. 大家理解得真深刻,找NT巴迪成功的原因正确理解父母的用意. 反思文本,内化情感 通过对这篇课文的理解和体会,老师突然感觉到同学们一下长大了许多.大家都想发表自己的见解,现在老师就给每个同学一吐为快的机会.结合自己的生活经历,以爱的启示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可以写对课文的感想,也可以写自己对生活或学习中 遇到的类似事情的新认识. 互相交流所写短文,相互评议. 小结:生活中有许多爱的不同表现形式,当我们遇到鼓励之爱的时候,应戒骄戒躁;当我们遇到严格之爱的时候,我们要正确地接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