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42443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doc(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试卷类型:A2003年MAM高考语文仿真试题(四)MAM: M-March A-April M-May本试卷分第卷(选择题)和第卷两部分。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第卷(选择题共45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解题押解浑身解数思想解放B.管教教书反对邪教教学相长C.降解投降降龙伏虎夜幕降临D.霜露露骨崭露头角藏头露尾2.下列各组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乞求奢望企求成功计日程功B.直接直截了当风声谈笑风生C.谋取牟取暴利原型原形必露D.委屈委曲求全触目怵目惊心3.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有错误的一组是A.孜孜不倦(勤勉

2、)小心翼翼(恭敬的样子)亭亭玉立(美好的样子)心怀叵测(不可)B.毫厘不爽(差错)自暴自弃(糟蹋、损害)将信将疑(且、又)名闻遐迩(远)C.罄竹难书(尽)骄奢淫逸(放纵)甘之如饴(麦芽糖)责无旁贷(推卸)D.相濡以沫(沾湿)好高骛远(追求)觥筹交错(酒器和酒筹)克尽职守(能)4.下面句子的空缺处,依次填入的成语应该是现在金奖越来越多,本来_的金奖变得像鸡毛牛角一样稀松平常了。古往今来,那些制造流言蜚语的人之所以有时能畅行无阻, _,且代不乏人,我想,那种无原则的“涵养功夫”实在是起了开绿灯和_的作用。言及高雅,人们往往扯上“阳春白雪”,以为高雅艺术是_,高不可攀。A.凤毛麟角随心所欲推波助澜不

3、同凡响B.不可企及肆无忌惮推波助澜曲高和寡C.不可企及随心所欲姑息养奸不同凡响D.风毛麟角肆无忌惮姑息养奸曲高和寡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拿我们国有企业来说,就是要不断加大改革的力度和范围,通过深化企业改革,更好地适应市场,才能创造出新的生产力水平。B.我国税务机关正在加紧完善涉外税收征管体系,以更好地适应加入世贸组织后带来的新变化。C.19日1时30分起观测到迸发猛烈的狮子座流星暴,目测最大强度估计超过每小时1万颗以上。D.近些年来,国外教育机构不仅在寻求与我国包括民办高校在内的各类学校合作,而且许多人也开始将注意力投向民办教育,并以此作为创业的新起点。6.依次填入下列句子中两处

4、横线上的语句,与上下文语意连贯、音节和谐的一组是正当黄河得意扬眉之时,突以数里之阔跌入百尺之峡,如水入壶,腾荡急旋。于是 (1) 。裂坚石而炸雪,飞轻雾而吐烟, (2) 。(1) 飞沫起虹,溅珠落盘,成瀑成湫,如挂如帘 溅珠落盘,成瀑成湫,飞沫起虹,如挂如帘(2)虎吼震川,巍巍地颤,龙腾搅谷,隆隆千里虎吼震川,隆隆千里,龙腾揽谷,巍巍地颤A.B.C.D.二、(12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10题。一提起第六感觉,往往会想到它有某种神秘感。可是不久前发现,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人类和大多数动物一样可能会通过皮肤散发出大量无嗅无味的化学物质:信息素,也叫外激素。它可以向其他人传递信

5、息。美国解剖学家戴维玻利拿医生从人的皮肤细胞中分离出了信息素。他和其他著名的嗅觉专家都不局限于成见,初步揭示了人体的信息素系统。他们说,这个系统很久以来被忽视,是由于依照传统的说法:人们感觉信息素的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在婴儿降生前就消失了。比彻姆博士说,目前研究人员正试图深入了解人体感受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美国宾州大学的默兰博士说,动物的鼻腔有两个感受通道,并且在大脑有着各自的终端和神经。这是两个独立的系统,一个是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另一个是信息素神经系统,负责感受信息素并且做出反应。信息素在人的生长发育各阶段发挥着不同的作用。胎儿感受外部世界,婴儿识别自己的母亲,儿童进入青

6、春期,成年人找寻配偶,所有这些过程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另外,美国贾贝科博士和默兰博士研究发现,所有接受调查的人的鼻腔隔两侧都有一条小管和一组细胞连在一起,这些细胞具有神经细胞的特征。他们倾向于认为:这些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蒙地博士通过鼻腔凹窝及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的对比试验发现,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不过,大多数专家认为,在许多其他研究人员获得相同实验结果之前,信息素感受器是否存在还有待证实。7.对第二段中“成见”在文中的具体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很久以来人们忽视信息素系统的存在B.很久以来人们忽视对信息素系统的研究C.大多数专家不相信人和动物可能会散发信息素D.信息素的感受

7、器官只存在于胚胎时期,而后消失8.对“人体的信息素系统”在文中的含义,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人体感觉信息素以及向大脑传递信号的系统B.信息素是在人的生长发育的各阶段发挥着不同作用的神经系统C.由信息素神经感受系统和向大脑传递相应信号的系统组成的系统D.人的鼻腔有着各自终端和神经的两个感受通道组成的系统9.下列叙述与默兰博士对信息素感受系统的认识一致的一项是A.人的鼻腔中可能存在着信息素神经感受器B.人类在不同阶段的主要行为都是在信息素的引导下完成的C.人的鼻腔凹窝里面的一组细胞就是信息素感受器D.与普通细胞嗅觉感受器相比只有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10.一些学者认为“第六感觉可能就藏在鼻腔里”,他

8、们判断的依据,正确的一项是人体会散发信息素动物的鼻腔中有两个感受通道人的鼻腔中有细胞嗅觉感受器鼻腔隔两侧都有一条小管和一组具有神经细胞特征的细胞鼻腔中有感受气味的嗅觉系统鼻腔凹窝对信息素有反应A.B.C.D.三、(15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1115题。春,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蔡溃,遂伐楚。楚子使与师言曰:“君处北海,寡人处南海,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不虞君之涉吾地也,何故?”管仲对曰:“昔召康公命我先君太公曰:五侯九伯,女实征之,以夹辅周室。赐我先君履,东至于海,西至于河,南至于穆陵,北至于无棣。尔贡苞茅不入,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征。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对曰:“贡

9、之不入,寡君之罪也,敢不共给。昭王之不复,君其问诸水滨!”师进,次于陉。夏,楚子使屈完如师。师退,决于召陵。齐侯陈诸侯之师,与屈完乘而观之。齐侯曰:“岂不穀是为?先君之好是继。与不穀同好,何如?”对曰:“君惠徼福于敞邑之社稷,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侯曰:“以此众战,谁能御之?以此攻城,何城不克?”对曰:“君若以德绥诸侯,谁敢不服?君若以力,楚国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虽众,无所用之。”屈完与诸侯盟。注:履,所践履之界,指征伐范围。苞茅,楚国应向周王进贡之物,供滤酒之用。不穀,自称之谦词。1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楚子使与师言曰与:参与B.楚子使屈完如师如:往,到去。C

10、.师退,次于召陵次:驻扎D.君若以德绥诸侯绥:安抚12.比较下列两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齐侯以诸侯之师侵蔡王祭不共,无以缩酒寡人是问先君之好是继A.与相同,与不同B.与相同,与相同C.与不同,与相同D.与不同,与不同13.下列四句话均为外交辞令,不属委婉说法的一句是A.不虞君之涉吾地也B.先君之好是继C.君其问诸水滨D.君惠徼福于敝邑之社稷14.对“唯是风马牛不相及也”的含意或作用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意谓楚国没有预料到齐侯伐楚。B.譬喻两国相距遥远,一向互不相干。C.委婉责难齐侯伐楚,师出无名。D.含蓄警告齐侯劳师袭远,难免招致失败。15.对本文有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组是管仲

11、之言,意在说明师出有名。齐侯与屈完共乘观师,是一种友善的表示。楚国使者承认“贡之不入,寡君之罪也”,属失策之言。屈完最终与诸侯订立盟约,是楚国外交斗争的胜利。A.B.C.D.第卷(共105分),注意事项:1.第卷共6页,用钢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写在试题卷上。2.答卷前将密封线内的项目填写清楚。题号四五六七总分分数四、(15分)16.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1)岂不穀是为?(2分)_(2)方城以为城,汉水以为池。(3分)_1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6分)移家别湖上亭戎昱好是春风湖上亭,柳条藤蔓系离情。黄莺久住浑相识,欲别频啼四五声。(1)作者是采用

12、什么样的艺术手法来表达他对湖上亭依恋难舍的深厚感情?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3分)答:_(2)古人写诗很讲究炼字,诗中的“系”和“啼”两个动词就用得准确传神,请分别予以简要分析。(3分)答:_18.依据课文默写。(4分。任选两题)(1)三岁为妇,靡室劳矣。_, _。言既遂矣,至于暴矣。(诗经氓)(2)千岩万转路不定, _,熊咆龙吟殷岩泉, _。(梦游天姥吟留别)(3)三顾频烦天下计, _。出师未捷身先死, _。(蜀相)五、(1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2题。写给秋天罗兰尽管这里是亚热带,但我仍从蓝天白云间读到了你的消息。那蓝天的明净高爽,白云的浅淡悠闲,依约仍有北方那金风乍起,白露初零的神

13、韵。一向,我欣仰你的安闲明澈,远胜过春天的浮躁喧腾。自从读小学的童年,我就深爱暑假过后,校园中野草深深的那份宁静,夏的尾声已近,你就在极度成熟蓊郁的林木间,怡然地拥有了万物。由那澄明万里的长空,到穗实累累的秋天,就都在你那飘逸的衣襟下安详地找到了归宿。接着,你用那黄菊、红叶、征雁、秋虫,一样一样地把宇宙染上含蓄淡雅的秋色;于是木叶由绿而黄而萧萧地飘落;芦花飞白,枫林染赤,小室中枕簟生凉,再加上三日五日潇潇秋雨,那就连疏林野草间都是秋声了!想你一定还记得你伴我度过的那些复杂多变的岁月。那两年,我在那寂寞的村学里,打发凄苦无望的时刻,是你带着哲学家的明悟,来了解慰问我深藏在内心的悲凉。你让我领略到寂寥中的宁静,无望时的安闲;于是那许多唐人诗句,都在你澄明的智慧引导之下,一一打入我稚弱善感的心扉。是你教会了我怎样去利用寂寞无聊的时刻,发掘出生命的潜能,寻找到迷失的自然。你一定也还记得,我们为你唱“红叶为他遮烦恼,白云为他掩悲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