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42414 上传时间:2019-09-05 格式:PPT 页数:77 大小:7.0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7页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7页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7页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7页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计入门学习实务课件.ppt(7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2,关于会计,既来之,则安之,就业面很广,专业性较强,越老越吃香,3,如何学好会计,一、学会计并不难但绝对不能掉以轻心,会计是一门技术性、专业性较强的学科,要循序渐进地学。,二、勤学苦练,切忌临时抱佛脚,秘诀:成功=努力+方法,4,会计基础与实务是会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财经类其他专业的必修基础课。作为会计的入门课程,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会计核算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为进一步学习会计后续专业课程奠定基础。,课程性质,5,综合成绩,平时成绩(30%-40%) 1. 出勤情况(三次不到,平时成绩为0) 2. 课堂纪律 3. 作业完成情况 期末成绩(60%-70%)

2、考试形式:闭卷,6,重点: 会计的基本职能、对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信息质量要求和会计核算方法。 难点: 会计基本假设、会计基础、会计核算方法。,重点与难点,项目一 认识会计,7,会计概述,会计的对象及其目标,主要内容,会计核算的方法,会计核算的 基本前提与对会计 信息质量要求,会计工作组织,8,会计学科的发展,会计的产生与发展,主要内容,模块一 会计概述,会计的职能,会计的概念,9,一、会计学科的发展,会计学是一门研究会计的方法、理论和会计工作客观规律的经济科学,是人们对会计实践进行科学总结而形成的知识体系。 会计学按研究内容一般可以分为: 基础会计学 财务会计学 成本会计学 管理会计学

3、审计学,10,按研究 内容分,按会计 主体分,按活动 目的分,会计学,会计学原理,财务会计,审计学,管理会计,成本会计,微观会计,宏观会计,社会会计,社会责任会计,环境会计,营利组织会计,非营利组织会计,企业会计,政府会计,二、会计学的分支,11,会计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和经营管理的需要产生的。 (一)会计的产生 简单刻记的出现就是会计产生的萌芽阶段。 (二)会计的发展 会计是社会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也是人们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动而产生并不断得到发展的科学。 生产力水平不同,会计活动的范围和方法不同。,二、会计的产生与发展,结绳记事?,12,(二)会计的发展,1、 古代会计(由单式簿记

4、演进为复式簿记的萌芽) (1)原始社会阶段:会计只是生产者的一种附带职能,核算相当简单。 (2)奴隶社会后期:会计从生产职能中分离出来,成为一项独立的职能。 西周时代出现了“会计”一词。 (3)封建社会时期:主要核算朝廷官府的钱、粮、财、赋、税等收支活动。 唐宋:“四柱清册”,即“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明末清初:龙门账,标志着我国会计由单式记账向复式记账的迈进。,13,唐宋两代时的 “四柱清册法”,其实质在于“旧管新收-开除=实在” 。 旧管:上期结存 新收:本期增加 开除:本期减少 实在:本期结存 相当于现在的: 上期结存+本期增加-本期减少 =本期结存,14,明末清初的 “龙门账”,其

5、采用“进缴存该”的公式,可验证两方面盈亏是否相等。 进:全部收入 缴:全部支出 存:全部资产 该:全部资本与负债 相当于现在的: 全部收入-全部支出=全部资产与债权 -全部资本与负债 龙门账是在“四柱清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为“复式记账”的形成和发展打下了基础。,15,2、近代会计(运用复式簿记开始到20世纪50年代),(1)近代会计的标志或称两个重要里程碑, 1494年,意大利数学家卢卡乔利所著算术、几何、比及比例概要一书问世。 系统介绍复式记账法,1854年世界上第一个 会计师协会英国爱丁 堡会计师协会的成立,(2) 近代会计实现的两个根本转变,单式簿记,复式簿记,簿记时代,会计时代,1

6、6,3、现代会计(20世纪50年代后),(1)形成会计两大分支适应企业管理需要 财务会计对外提供信息 管理会计对内提供信息 (2)单独设立了审计适应会计监督的需要 (3)面临新的挑战 政府会计、事业单位会计、银行会计、工业企业会计、商业企业会计 强调社会责任社会责任会计 经济的加快发展税收会计、国际会计等 高新技术的快速发展会计电算化,17,1985年制订了会计法。1999年5月修订会计法并在2000年7月1日执行。 1993年7月1日颁布和实施企业会计准则及企业财务通则,与国际接轨。至此,我国会计理论和会计实务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至2004年末,已经发布了企业会计制度、金融企业会计制度和小

7、企业会计制度及16个具体准则。 2006年财政部公布了新修订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38项具体准则以及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自2007年1月1日起在上市公司范围内施行,并鼓励其他企业执行。,(三)我国会计制度的改革,18,(一)我国会计界对会计定义的各种观点,(1)管理工具论。“会计是一种经济管理的工具”。 (2)管理活动论。“会计是经济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通过收集、处理和利用经济信息,促使人们权衡利弊、比较得失,讲求经济效果的一种管理活动”。 (3)信息系统论。“会计是旨在提高经济效益,加强经营管理 和经济管理,而在每个企业、事业、机关等单位范围内建立的一个以财务信息为主的经济信息系统。

8、,三 、会计的基本概念,19,(二)本课程对于会计概念的认识 会计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主要目标,运用专门方法对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的活动进行全面、综合、连续、系统的核算和监督,并随着经济的日益发展,逐步开展预测、决策、控制和分析的一种经济管理活动。 概念分解: (1)会计的特点: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会计的对象:以货币表现的经济活动,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3)会计的职能:核算、监督 (4)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三)会计的本质管理活动,20,(一)核算职能,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等四个环节,从数量方面反映会计主体经济活动的发生及完成情况,为信息使用者

9、提供正确、系统、完整的财务信息及其他经济信息。 会计核算职能是会计首要职能,是会计最基础的工作。 特点: (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实物计量、劳动计量等为辅助计量单位; (2)会计主要是反映过去已经发生的经济活动; (3)具有连续性、系统性和全面性。,四、会计的基本职能,21,(二)监督职能,会计监督职能是指会计按照既定的目标和要求,对会计主体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控制,使之能够达到预期的功能。 监督的依据:各种法规、制度、计划、预算。 特点: (1)主要利用价值指标进行货币监督。 (2)既要进行事中、事后监督,又要进行事前监督,22,会计监督是通过不同的主体来进行的。目前在我国会计

10、监督是三位一体的会计监督体系。 单位内部会计监督 社会监督(注册会计师) 国家监督(以财政为主) 会计两大基本职能的关系: 两者相互依存、密切结合、相辅相成 核算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依据。 监督职能是核算职能的质量保证。,23,(二)会计的其他职能 1.评价经营业绩 2.预测经济前景 3.参与经营决策,24,参与经济决策,监督经济活动,预测经济前景,评价经营业绩,核算经济活动,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职能为:,四、会计的基本职能,会计职能,基本职能,其他职能,事前控制,事中控制,事后控制,25,五、会计的特点,1、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 2、完全、连续、系统、综合的核算。 3、以凭证为基本依据

11、,遵循会计规范。 4、提高经济效益。,26,第二节 会计对象及其目标,一、会计对象 会计对象就是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具体指社会再生产过程中能够用货币计量的经济活动,或者说是再生产过程中的资金运动。,27,(一)资金:是指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各项财产物资的货币表现,包括货币本身。 (二)企业的资金运动:,供应过程,生产过程,生产资金,货币资金,储备资金,销售过程,成品资金,固定资金,货币资金,资金循环,重新投入生产周转,资金退出,资金投入,工业企业经营资金的循环与周转,28,29,(1)静态表现:是从静态角度去观察工业企业经营资金运动,也就是从某一时点上(如某年、某季、某月、某日)对工业企业的经营

12、资金运动进行观察和分析。 静态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财务状况 (2)动态表现 是从动态角度去观察企业的经营资金运动,也就是从某一段时间(如某年、某季、某月)对企业经营资金运动的观察与分析。 动态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经营成果,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第四条:会计目标 应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经济决策”。,二、会计目标,会计目标是指会计核算和监督所要达到的目的。,31,受托责任观:反映管理层受托责任的履行情况。 决策有用观:向财务报告使用者提供决策有用的会计信息。,(一)会计信

13、息使用者 1投资者和债权人 2政府管理部门 3企业内部管理者 4社会公众,(二)会计信息种类 1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 2与受托责任评价相关的信息 3与税收相关的信息 因此,投资者和债权人需要与投资决策相关的信息;资产委托者需要与受托责任评价相关的信息;税务部门需要与税收相关信息。,33,三、会计任务,1、加强经济核算 2、监督经济活动 3、参与经济的计划预测和决策分析,加强经济管理。,34,模块三 会计的基本假设与会计信息质量要求 一、会计的基本假设 会计的基本假设是企业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前提,是对会计核算的范围、内容、时间等因素所作的合理设定。 会计基本假设的主要内容 会计主体假设

14、 持续经营假设 会计分期假设 货币计量假设,35,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会计假设,对 空间范围 的限定 与法律主体 的区别 举例,对 时间范围 的限定 (无限延续) 设计和选择 会计处理方法 的基础 会计分期 的前提,对 时间范围 的限定 (若干期间) 及时了解 财务会计信息 的需要 会计年度,对会计 计量手段和 方法的限定 两层含义 货币计量 币值相对稳定 记帐本位币,36,(一)会计主体假设,含义:会计工作为其服务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它是对会计活动空间范围的限定。 条件:有能力拥有经济资源,承担经济义务,实行独立核算的特定单位或组织。 形式:会计主体可以是法人,也可以是非

15、法人;可以是一个企业,也可是企业内部单位或企业中的 一个特定部分;可以是单个企业,也可是几个企业组成的联营公司 或企业及集团。 典型的会计主体:是独立核算企业。,37,会计主体、法律主体之间的关系: 法人相对于自然人而言。自然人是以生命为存在特征的个人。我们每个人都是自然人。法人是在法律上人格化了的、依法具有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并独立享有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的社会组织。 法律主体一般应是会计主体,但是会计主体并不一定是法律主体。,38,(1)独资和合伙企业不具备法人资格;但是独资和合伙企业都是会计主体。 (2)公司制企业既是会计主体,也是法律主体。 例:以下哪些分别属于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A.某合伙企业 (会计主体) B.某控股子公司 (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C.某集团公司(会计主体、法律主体) D.工厂内独立核算的车间 (会计主体),(2)持续经营假设 含义:持续经营是指企业在可以预见的将来,如 果没有明显的证据,就应认为其不会面临破产和 清算,而是持续不断地经营下去。 特点:持续经营假设是对会计主体活动的时间范围无限延续所作的限定,而且还是会计分期前提。,40,作用:持续经营假设主要是为了解决资产估价、费用分配等会计问题。可使会计核算所使用的会计处理方法和程序才能保持稳定和一致。如果沒有规定持续经营这一前提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