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者行为概论.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39028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79 大小:5.24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9页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9页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9页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9页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生产者行为概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生产者行为概论.ppt(7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生产者行为,第一节 厂商 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 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 第四节 成本 第五节 短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 第六节 长期成本函数及其曲线,第一节 厂商,一、厂商的定义及其组织形式 二、厂商的目标 三、短期和长期 厂商:生产者亦称厂商或企业,它是指能够作出统一的生产决策的单个经济单位。,个人企业或独资企业Proprietorship 无限责任Unlimited Liability 合伙制企业Partnership 无限责任和联合的无限责任 Joint Unlimited Liability 公司制企业Corporation 有限责任Limited Lia

2、bility,三种厂商组织形式的比较,补充:企业的本质,1.交易成本: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 是在交换过程中所耗费的稀缺资源,这些资源的耗费既不创造产品,也不提高产品的效用。 2.企业的本质是什么?企业为什么存在?企业为什么与市场能并存? 企业内部:企业作为一个统一单位,组织与协调进行生产,然后与其他个人和企业在市场上发生关系。 (企业优势举例) 市场:个人直接通过市场来调节各种活动进行生产。 (市场优势举例),二、厂商的目标,对生产者行为进行经济分析的基本假定是: 利润最大化Profit Maximization是企业从事生产经营的唯一目标。 利润最大化被认为是企业的理性行为,即假定企业是

3、理智的生产者。,三、短期和长期 短期Short Run :时间短到厂商来不及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数量,至少有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固定不变的时间周期。(举例) 长期Long Run :时间长到厂商可以调整全部生产要素的时间周期。(举例) 短期与长期的区别在于生产规模Scale of Production是否变化,第二节 一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一、生产及生产函数 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三、边际报酬递减规律 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合理区间,一、生产及生产函数,(一)生产(production) 凡是能创造当前或未来效用的活动都是生产,或者说是一种把投入变成产出的过程。,(想想生产

4、和哪些因素有关) 补充:生产要素:生产中投入经济资源,劳动、资本、土地、企业家才能。 1.劳动:人类在生产过程中提供的体力和智力的总和 2.资本:实物形态和资本形态的资本。 3.土地:土地本身及地上和地下的一切自然资源,森林、江河、湖泊和矿藏。 4.企业家才能:企业家组织建立和经营管理企业的才能 (二)生产函数(product function) 生产函数表示在一定时期内,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生产中所使用的各种生产要素的数量与所能生产的最大产量之间的关系。 公式:Q=f(X1,X2,Xn ) 简单化:Q=f (L, K),(三)生产函数的类型,1.固定比例的生产函数 各种产品生产中投入的各

5、种生产要素之间的配合比例是固定的生产函数。 可变比例的生产函数 产品生产中所要求的各种投入的配合比例是可变的生产函数,2、短期生产函数和长期生产函数 假定资本投入量是固定的,用K表示,劳动投入量是可变的,用L表示,则生产函数可以写成:Q=f (L, ),也被称为短期生产函数 长期内,所有的生产要素的投入量都是可变 的,多种可变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可以写 为: Q=f(X1,X2,,Xn) 假定只使用劳动和资本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生 产产品,则两种生产要素的长期生产函数为: Q=f (L,K),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一)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 劳动的总产量TPL Total Pro

6、duct :投入一定量的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全部产量。TP =f (L, ) 劳动的平均产量APL Average Product:平均每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生产出来的产量。 AP = TP/L 劳动的边际产量MPLMarginal Product :增加一单位某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产量。 MPL = TP/ L 或MPL= TPL(L,K)/ Ld TPL/dL 类似的:资本的总产量、平均产量、边际产量 P130,举例:连续投入劳动L,劳动量L 总产量TP 边际产量MP 平均产量AP 0 0 0 0 1 6 6 6 2 13.5 7.5 6.75 3 21 7.5 7 4 28 7 7 5

7、34 6 6.8 6 38 4 6.3 7 38 0 5.4 8 37 -1 4.6,(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的相互关系,曲线的共同点?,MPAP AP,MPAP AP,MP0 TP,MP=AP AP最大,MP=0 TP最大,1、总产量与边际产量的关系: (1)边际产量为正,总产量增加; (2)边际产量为零,总产量最大; (3)边际产量为负,总产量减少。 2、总产量与平均产量间的关系 总产量曲线上任一点与原点的连线的斜率值即为平均产量。 3、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举例) 两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最高点,在最高点以前,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在最高点以后,边际产量小于平均产量。,三、边际报酬递

8、减规律 the Law of Diminishing Marginal Return,边际报酬递减规律: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在连续等量地把某一种可变生产要素增加到其他一种或几种数量不变的生产要素上去的过程中,当这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投入量小于某一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当这种可变要素的投入量连续增加并超过这个特定值时,增加该要素投入所带来的边际产量是递减的。(举例) 原因:对于任何产品的短期生产来说,可变要素的投入和固定要素的投入间存在一个最佳的数量组合比例。,四、一种可变生产要素使用量的合理区间,第阶段:从OL3阶段,由于不变要素资本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生产者增加可变

9、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 第阶段:从L3L4阶段,生产者进行短期生产的决策区间。 第阶段:L4之后,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相对过多,省产者减少可变要素劳动的投入量是有利的。,第三节 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投入,一、等产量曲线 二、等成本线 三、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要素组合 四、规模报酬,减少K,增加L; 或减少L,增加K。 产量保持不变。 注:与无差异曲线 的比较,L1,L2,K1,K2,线上任何一点, L、K组合不同, 但产量却相同。,1.定义:等产量曲线是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条件下生产同一产量的两种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所有不同组合的轨迹。P135,一、 等产量曲线Isoquanta Curve,

10、2.性质: 离原点越近的等产量曲线代表的产量水平越低; 同一坐标平面上任意两条等产量曲线不会相交; 等产量曲线是凸向原点的;同一坐标平面上有 N条等产量曲线;等产量曲线图的坐标原点出发 引出的一条射线代表两种可变要素投入娄量的比例 固定不变情况下的所有组合方式。,(二)边际技术替代率(MRTS)及其规律 Marginal Rate of Technical Substitution,1.边际技术替代率 在维持产量水平不变的条件下,增加 1单位的某种生产要素投入量时所减少的另一种要素的投入数量。,注:A.等产量曲线上某一点的边际技术替代率就是等产量曲线在该点斜率的绝对值。 B.边际技术替代率还可

11、以表示为两要素的边际产量之比。 在维持产量不平不变的前提下,由增加劳动投入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增加量和由减少资本量所带来的总产量的减少量必定是相等的。,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2.边际技术替代率递减规律 在维持产量不变的前提下,当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不断增加时,每 1单位的这种生产要素所能替代的另一种生产要素的数量是递减的。,二、等成本线Isocost line,(一)等成本线的概念及公式 在既定的成本和既定生产要素价格条件下生产者可以购买到的两种生产要素的各种不同数量组合的轨迹。,假定工资率为w,利息率为r,厂商既定的成本支出为C,则成本方程为: C= wL+rK,成本增加, 向右上方移动

12、; 成本减少, 向左下方移动。,注:与消费预算 线比较。,三、两种可变生产要素的最优要素组合 (一)关于既定成本条件下的产量最大化,成本给定C0,劳动的价格w,资本的价格r已知,要获得最大产量,如何选择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即找到L和K的最优组合。成本既定,产量最大;,注:与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比较。,E点的特点: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斜率相等时。即:MRTSLK=w/r,MRTSLK=MPL/MPK=w/r,(二)关于既定产量条件下的成本最小化,产量Q0,劳动的价格w,资本的价格r已知,要获得最小成本,如何选择劳动投入量和资本投入量?即找到L和K的最优组合。产量既定,成本最小;,Q,E,注:

13、与消费者均衡,效用最大化比较。,A,B,E点的特点:等产量线与等成本线斜率相等时。即:MRTSLK=w/r,MRTSLK=MPL/MPK=w/r,补充:利润最大化可以得到最优的生产要素组合,假定: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企业的生产函数为 Q=f (L、K),既定的商品的价格为P,既定的劳动的格和资本价格分别为w和r, 表示利润。厂商的利润函数为:,利润总收益总成本,四、规模报酬Return to Scale,(一)规模报酬的相关概念 企业生产规模的变化与所引起的产量变化间的关系。 1.规模报酬递增:产量增加比例大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 2.规模报酬递减:产量增加比例小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 3.规模

14、报酬不变:产量增加比例等于生产要素投入量的比例,规模报酬递增,规模报酬递减,规模报酬不变,数学公式定义规模报酬,Qf (L, K) 0 f(L, K)f (L,K),规模报酬递增 f(L, K)f (L,K),规模报酬递减 f(L, K)f (L,K),规模报酬不变,三、规模报酬的变化规律 当企业从最初的小生产规模逐步扩大时,规模报酬递增;在得到生产规模扩大的全部好处后,规模报酬不变;当继续扩大生产规模时,规模报酬递减。,第四节 成本,(一)沉没成本(sunk cost) 是指已经付出且不能收回的成本。,为什么会出现沉没成本呢?,案例一:,中国航空工业第一集团公司2000年8月决定今后民用飞机

15、不再发展干线飞机,而转向发展支线飞机。由于该项目已经投入数十亿元巨资,上万人倾力奉献,耗时六载,所以这一决策立即引起广泛争议和反弹 事实上,干线项目下马完全是“前景堪忧”使然。从销路看,原打算生产150架飞机,到1992年首次签约时定为40架,后又于1994年降至20架,并约定由中方认购。但民航只同意购买5架,其余15架没有着落。可想而知,在没有市场的情况下,继续进行该项目会有怎么样的未来?,案例二:,那么应该如何做呢?,“覆水难收”这则成语的意思是泼出去的水,无法收回。表示事已定局,不可挽回 后汉书何进传:“国家之事易可容易?覆水不收,宜深思之。” 宋王懋野容丛书二八心坚石穿覆水难收:“太公取一壶水倾于地,令妻收入。乃语之曰若言离更合,覆水定难收。”,覆水难收不必收,(二)机会成本(Opportunity cost),机会成本:生产一单位的某种商品的机会成本是指生产者所放弃的使用相同的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能得到的最高收入。,例:某人有1000元,他有三种选择,(三)显成本和隐成本,1.显性成本(explicit cost):厂商在生产要素市场上购买或租用他人所拥有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支出。例如:雇员工资、购买原材料、燃料及添置或租用的设备的费用、利息、保险费、广告费及税金等。可在会计帐目上反映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