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529905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85.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 作为中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在实现素质教育中能够发挥积极的作用如下是精心为你挑选的初中体育课件和教案,欢迎大家踊跃阅读! 一、教材分析 教材内容为篮球(复习直线运球,学习变向运球)和迎面接力游戏,均选自省编中学体育与健康水平四的教材内容。 球类运动是学生喜爱的运动项目,它具有良好的综合健身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团结互助、积极进取和拼搏精神。中学篮球教材由基本技术、简单战术和教学比赛三部分组成,基本技术在整个教学内容中比重较大。选择变向运球技术作教材,是依据初一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认知、技能水平的实际情况。 本次课是篮球运球的第1课(共3次课),学生对第1次课后,大多数学

2、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篮球直线运球的基本技术动作,为本次课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为初一(3)班和初一(4)班的男生,共40人。该两班男生喜欢体育活动,特别是篮球运动,篮球运动基础和身体素质普遍较好。他们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只是有些过于好动,组织纪律性相对较差,因此要设计好课的组织工作。 三、教学理念 贯彻突出学生主体性的教学理念,在教学中,采用小组探究的学习方式,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努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四、重点和难点 重点为:两手触球部位与力度;难点是:左右手交换时的衔接。 五、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明确直线运球与变向运球的区别,以及变向运球的动作要领。 2.

3、技能目标:80%以上的学生正确掌握变向运球动作;通过接力赛跑,发展腿部力量。 3.情感目标:培养篮球运动兴趣和遵纪守法的品质。 六、教学方法 1.讲解法与示范法:用富有启发性的讲解和直观优美的示范,让学生能较清楚地认识到“球的反弹角度与手按(拍)球的部位有直接关系”等技术原理,建立清晰的变向运球的动作表象。 2.探究法:对比较难的快速变向运球动作,分小组讨论探究,最后教师进行点评、归纳。 3.竞赛法:迎面接力赛跑游戏的教学采用竞赛法,营造团结协作、奋发进取的氛围。 七、教学流程 (一)准备部分(9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持球全身关节操原地熟悉球性绕球场直线运球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

4、 2.设计意图: 活动关节,熟悉球性,为基本部分的教学奠定基础。 (二)基本部分(32分钟) 1.篮球运球(20分钟) (1)教学步骤: 原地体前左右变向运球练习 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集中讲解示范动作要领 讲解:右手斜下压,左手斜上接;换手同样做,交叉向前进。 找一学生试做,其他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前进2-3步变向运球练习 前进5-6步变向运球练习 分组讨论:怎样变向运球快速前进?各组代表发言,教师总结:左右手衔接快,推压球的后上部位。 前进运球到篮下投篮 要求:中场开始,半场运球投篮,每人3次以上。 (2)设计意图:利用诱导性练习,逐渐让学生掌握动作;选择分组讨论,让学生探究动作要领

5、,可以突出学生的主体性,有利于提高教学效果。 2.接力跑(12分钟) (1)练习顺序 试跑体验 讲解规则要求 赛前试跑 迎面接力比赛 要求:5局3胜,教师裁判,犯规无效。 (2)设计意图: 首先,试跑体验是为正式比赛所做的身体上、心理上和路线上的准备。其次,赛前试跑,让学生进一步熟悉规则。比赛中犯规无效,让学生在遵守规则的前提下比赛,有利于培养学生遵纪守法的优良品质。 (三)结束部分(4分钟) 1.内容安排与活动顺序: 放松走游戏(笑与不笑)小结与鼓励(练习图示:略) 2.设计意图: 安排放松走和“笑与不笑”的游戏,都是为了身心放松,同时有利于让学生养成锻炼后整理放松的习惯;最后的小结,在对本课的效果进行讲评的基础上,对学生的表现进行鼓励性评价,有利于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八、效果预计 本课能够较好地达成事先设定的教学目标;此外,本课的平均心率预计为130135次/分,练习密度预计为30%-40%。 九、课后延伸 布置课外作业(课外练习变向快速运球20分钟以上),并说明检查方法(下节课抽测作业情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