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

上传人:简****9 文档编号:9752817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高中历史阶段特征(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高考考前复习材料 高中历史阶段特征中国古代史 一、奴隶社会(约公元前21实际公元前476年) (1)夏朝(约公元前21实际约公元前16世纪):中国奴隶社会的建立时期。 (2)商朝(约公元前16世纪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中国奴隶社会的发展时期。 (3)西周(约公元前11世纪中期公元前771年):中国奴隶社会的繁荣阶段。分封制和宗法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井田制是西周的经济制度。选官制度:世卿世禄制。 (4)春秋战国时期: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时期。 春秋时期(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中国奴隶社会的瓦解阶段。 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前):中国封建制度确立时期。 政治

2、上: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加速了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分封制瓦解。战国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法家韩非子顺应社会变更的要求,提出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理论,符合封建统治者建立中央集权的需要。秦国的商鞅变法,建立县制,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经济基础。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经济上:井田制的瓦解。春秋后期,铁犁牛耕的普及,各国纷纷变法承认土地的私有制。小农经济、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确立。 思想上:形成百家争鸣的局面,儒家思想形成。 二、封建社会 (1)战国时期(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前):封建制度确立。 (2)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封建社会的初步发展,大统一时期。

3、政治上:秦始皇创立一套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包括政治措施、经济措施、文化措施和军事措施等方面。汉初继承和发展了这一制度,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选官制度:军功爵制和察举、征辟制。 经济上:丝织业发展,海陆丝绸之路开通。东汉制瓷技术达到成熟阶段,制铁业已发明水排。 思想文化上:秦始皇焚书坑儒,重用法家思想;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两者一个重法一个重儒,但其实质目的都是以思想的专制统一,维护和巩固其政治上的统一。 (3)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江南经济大开发并赶上北方的历史时期。 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后,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魏孝文帝实行了一系

4、列改革。在经济上实行均田制和租调制;政治上迁都洛阳,采取汉族地主的政治制度;社会生活上改革鲜卑旧俗。孝文帝的改革,是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进行的全面改革,不仅加速了北风各族封建化的进程,更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参见选修一) 选官制度:九品中正制。 (4)隋唐时期(581年到907年):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这一时期的阶段特征是:国家统一,政局相对稳定;封建经济继续发展,显现繁荣景象;各民族联系加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发展;对外开放,中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科技文化世界领先,全面辉煌。 政治上:三省六部制,完善了中央集权。选官制度:科举制。 经济上:唐朝南青北白的两大制瓷系统。城市和商品经济

5、发展。在唐太宗时期,出现了“贞观之治”的盛世局面。 文化上:唐诗繁荣。 (5)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907年1368年):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和民族融合的进一步加强。 政治上:封建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是我国省制的开端。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时空界限打破,农村集市发展)边境贸易、海外贸易发展。 文化上:宋词元曲繁荣。 科技上:四大发明。 思想上:理学形成。 改革:王安石变法。 (6)明清时期(1368年1840年,鸦片战争以前)阶段特征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封建制度逐渐衰弱。 政治上: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 经济上:制瓷、丝织业发展,商业发展出现了商帮,资本主义萌芽出现。重农抑商

6、、闭关政策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 思想上:反封建民主思想产生。 文化上:小说、京剧等。 中国近代史 (1)19世纪中期 侵华战争: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体现工业革命后,西方列强开拓世界市场,以商品输出为主要特点。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经济状况:鸦片战争后,自然经济开始解体,近代工业产生,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了外国资本家创建的近代工业。六七十年代,洋务派引进西方的先进技术和机器设备,创办的近代军事工业和民用工业。民族资本主义工业也在此时在东南沿海地区开始生产。 民主革命:农民阶级兴起太平天国运动,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革命任务。 (2)19世纪末20世纪初 侵华战争:甲午中日

7、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反映了资本主义向帝国主义过渡的特点,其侵略的特点表现为资本输出和分割世界。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并最终确立半殖民地半封统治秩序。 经济状况:洋务运动破产。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 阶级结构:民族资产阶级力量壮大,并登上政治的舞台。 思想理论:康梁严的维新理论著作,形成较为完整的维新理论体系。20世纪初以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广泛传播,并逐步形成了三民主义的资产阶级革命理论。 民族革命:资产阶级的戊戌变法运动和农民以“扶清灭洋”为口号的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20世纪初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民主革命发展为辛亥革命,结束了清王朝统治,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

8、和国,颁布了临时约法。 (3)一战以后 侵华史实:日本乘一战之机,出兵山东,占领青岛,提出的二十一条,形成日本暂时独霸中国的局面。 经济状况:利用帝国主义大战之机,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一个短暂发展的就会。 阶级结构:无产阶级力量壮大。 思想理论:新文化运动兴起,民主科学思想得到传播,为马克思主义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五四后,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思潮的主流。 民主革命:民族资产阶级继续为探索民主革命道路而争斗,经历了二次革命、护国运动、护法运动的失败,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走到尽头。无产阶级力量壮大,并在五四运动中开始登上历史舞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阶级运动的结合,促成了中国共产党的诞生。 (4)新民主主

9、义革命时期 侵华史实:日本发动侵华战争(19311945年)。 经济状况: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民国初年较快发展的十年,抗战时期萎缩,解放战争时期陷入绝境。 民主革命:经历了五四建党时期,国共合作的大革命时期,国共对峙的十年,国共第二次合作全民族抗战时期,国共内战(解放战争时期。) 思想理论: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中国现代史 (1)过渡时期(1949年1956年) 民主政治: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中共领导多党合作民主协商政治制度确立,人民代表大会确立。 经济建设:建国初经济恢复时期(4952年)。有计划的经济建设时期(5357年),过渡时期总路线提出,一五计划制定,一化三改造。

10、外交方面:建国外交政策及成果。50年代中期的外交政策成熟及其成果。 (2)探索时期(19561976年) 民主政治:文革时期民主法治遭到践踏。 经济建设:56年论十大关系、中共八大召开。57年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58年总路线,人民公社化,大跃进。61年以调整为核心的“八字方针”。 外交方面:70年代外交三大成果: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正常化,中日建交。 (3)改革开放新时期(1978年以来) 民主政治:民主政治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法制的健全。 经济建设: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实行改革开放,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外交方面:坚持对外开放长期不动摇。新时期外交活动: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

11、活动,活跃在地区性国际组织中。 祖国统一:一国两制理论的提出,港澳回归。两岸关系。 理论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世界近代史 (1)1418世纪:手工工场时期的资本主义 经济上:资本主义萌芽产生(1416世纪),发展(1718世纪)。 政治上:荷兰独立,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640年1688年),法国大革命(1789年1794年),北美独立战争(17751783年)。资产阶级民主政体确立(君主立宪制和共和制)。 思想上:人文精神的复苏、发展、高潮。文艺复兴(1416世纪)、宗教改革(16世纪)、启蒙运动(1718世纪)。 科技上:以实验为特点具

12、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自然科学产生(天文学革命、牛顿经典力学)。 阶级关系上:人民群众追随资产阶级,联合起来反封建专制统治。 对外关系上: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荷、英)。世界市场开始形成,全球化起步。 改革:宗教改革(路德、加尔文、英国) (2)18世纪中期19世纪中期:第一次工业革命 经济上:自由资本主义阶段。 政治上:资产阶级统治地位在各国确立(俄、日、德、意),即资产阶级代议制确立。 思想上:空想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资产阶级自由主义思想产生。 科技上:达尔文的进化论;瓦特改良蒸汽机。 文化上:文学方面浪漫主义文学(拜伦、雪莱)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巴尔扎克、托尔斯泰)产生。艺术方面古典

13、主义音乐(贝多芬)发展。 阶级关系上:工业资产阶级与工业无产阶级的对立斗争(三大工运、巴黎公社)。 对外关系上:殖民扩张,商品输出为主要形式,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改革:1805年阿里改革、1861年俄国农奴制改革(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1868年明治维新(两次工业革命交叉进行) (3)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 经济上:现代资本主义经济模式基本定型科技为先导,垄断为组织形式,以追求利润为目的。 政治上:垄断组织产生,资本主义进入帝国主义。 思想上:列宁主义诞生。 科技上:爱迪生和电力广泛应用。爱因斯坦与相对论。普朗克与量子理论。 文化上:无产阶级革命文学产生(高尔基)。

14、印象派绘画(莫奈)与音乐(德彪西)。电影与电视的出现。 对外关系上:资本输出,瓜分世界。世界殖民体系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世界现代史 (1)20世纪20年代前后 社会主义苏(俄)联:经历十月革命建立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政策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战胜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进攻、新经济政策巩固了政权,恢复了经济。 资本主义世界:一战后的稳定发展时期。 国际局势:战后经过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对国际关系的重新调整,20年代早中期国际局势相对稳定,但1929年从美国开始的世界性经济危机打破了这种状态。 (2)20世纪30、40年代 社会主义苏联:形成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即斯大林模式),经过两个五年计划,到二战前,其工业生产已经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 资本主义世界:经历危机后,美国罗斯福新政,开创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新模式。 国际局势:危机使国际局势紧张动荡,德日建立了法西斯专政。 (3)二战后到50年代 社会主义苏联:斯大林模式弊端日益暴露,赫鲁晓夫改革。 资本主义世界:以美国为主导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二大体系三大支柱)。日欧经济开始恢复和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被广泛采用。第三次科技革命兴起。 世界格局:雅尔塔体系构建两极格局的基本框架,两极格局下美苏冷战。 (4)20世纪60、70年代 社会主义苏联: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的改革没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