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1901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161 大小:7.67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61页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61页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61页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61页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6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ppt(16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五篇 切削加工,切削加工用切削刀具,在工具(刀具)与工件的相对运动中,切除工件上的多余材料,得到预想的工件形状、尺寸和表面质量的加工方法。 分机加工和钳工,机加工是工人操作机床完成,这是我们主要研究的。钳工是工人用手持工具来加工的,在某些场合下,钳工加工还是非常经济和方便的。 目前绝大多数零件的质量还要靠切削加工的方法来保证。,金属切削的基础知识,第一章,典型表面加工分析,精密加工和特种加工简介,常用加工方法综述,金属切削机床的基本知识,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二章,一、零件表面的形成及切削运动,1-1 切削运动及切削要素,1主运动 主要完成切削的动,消耗功率最多,一种 加工主运动只有一个

2、。( ); 2进给运动使切削加工保持连续进行,一种加工可以 有一种(或以上)的进给运动。( ) (进 给运动可以是连续的也可以是间歇的) 实际的切削运动是一个合成运动。合成切削速度: 是矢量和。,二、切削用量,切削速度Vc 选定点的主运动速度(m/s或m/min),车削时一般算工件最大切削直径处的线速 度。 2 进给量f刀具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相对工件的位移量,车削时为(mm/r);刨削时为(mm/str),其 他切削加工也可以用进给速度 (mm/s、mm/min、 m/min),和每齿进给量(mm/z)来衡量。 3 背吃刀量ap(切削深度) 垂直与进给速度方向测量的切削层最大尺寸(mm)。,三、

3、切削层参数(如上页图) 1切削厚度hD垂直与切削刃的方向上度量的切削层 截面的尺寸。(mm) 2切削宽度bD沿切削刃方向度量的切削层截面的尺 寸。(mm) 3切削面积AD给定瞬间,切削层在切削层尺寸平面 里的横截面积。( ),一、刀具材料 1.对刀具材料的基本要求 (1)高硬度 刀具材料的硬度必须高,一般其常温硬度要求在 62HRC以上。 (2)足够的强度和韧度 以承受很大的切削力、冲击与振动。 (3)高耐磨性 以抵抗切削过程中的剧烈磨损,保持刀刃锋利。 一般情况,材料的硬度愈高,耐磨性愈好。 (4)高的耐热性 刀具材料应在高温下仍能保持较高硬度,又 称为红硬性或热硬性。(常用刀具材料的耐热性

4、见图13, 耐热性是衡量刀具材料性能的主要指标,它基本上决定了 刀具允许的切削速度。) (5)良好的工艺性 以便于刀具制造,具体包括锻造、轧制、 焊接、切削加工、磨削加工和热处理性能等。,12 刀具材料及刀具结构,图13常用刀具材料的耐热性,2.常用刀具材料,3其他新型刀具材料简介 高硬度、高强度、高韧性、高耐热性等难加工材料的不断增多,要 求刀具材料也不断改进与创新,而且新材料的引入和原有材料的改 进是刀具改革的根本方向。 (1)高速钢的改进:添加新元素,提高其硬度和耐热性(如 加Al);或细化其晶粒,消除碳化物偏析。 (2)硬质合金的改进 :添加合金成分(如TaC或NbC)来细化其晶粒,

5、提高其强度和韧性;或采用涂层刀片(涂TiC或TiN),提高其表 层的耐磨性。 (3)人造金刚石:硬度极高,可制成刀具或砂轮 ,可加工硬质合金、 陶瓷、玻璃和有色金属及其合金,但不宜加工铁族金属。 (4)立方氮化硼(CBN):高硬度、耐热、稳定性都高于金刚石。能加 工铁族金属,但较脆。,二、刀具角度 以车刀为例说明刀具的切削部分的结构要素和几何角度。 1刀具切削部分的组成 外圆车刀由三个刀面,两条切削刃和一个刀 尖组成(图14)。 (1)前刀面刀具上切屑流过的表面( )。 (2)后刀面刀具上与过渡表面相对的是主后刀面( )。与已加 工表面相对的是副后刀面( )。 (3)切削刃前刀面与主后刀面相交

6、形成的交线称为主切削刃 ( ),它完成主要的切削工作。前刀面与副后刀面相交形成的 是副切削刃( ) 它完成部分的切削工作并最终形成己加工表面 (4)刀尖主、副切削刃的连接部位。,图14 外圆车刀,2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 (1)刀具静止参考系选定适当组合的基准坐标平面作 为参考系。用于定义刀具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 几何参数的参考系,称为刀具静止参考系。 基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该点假定主运动 方向的平面(Pr); 切削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与切削刃相切,并 垂直于基面的平面,主切削平面(Ps), 副切削平面(Ps); 正交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 和切削平面的平面(Po); 假

7、定工作平面过切削刃选定点,垂直于基面并 平行于假定进给运动方向的平面(Pf)。,3. 车刀的主要角度,为确定刀具的主要角度,须建立三个相互垂直的 参考平面构 成的静止参考系。,(1) 建立车刀静止参考系,基面,切削平面,正交平面,1) 基面,通过切削刃选定点的平面,它平行刀具安装的一个平面,其方位要垂直于主运动方向。,2) 切削平面,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的平面。,正交平面,切削平面,基面,3) 正交平面,通过切削刃选定点并同时垂直于基面和切削平面的平面。,前角0,基面投影线,前刀面投影线,在正交平面内测量,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1)前角0,(2) 车刀切削部分的主要角度,前角越

8、大,刀刃越锋利,在-50250内选取, 粗加工取小,精取大,已加工表面质量越好,主切削刃强度越低, 易崩刃,切削平面投影线,主后刀面投影线,后角0,在正交平面内测量,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2) 后角0,作用:,减小后刀面与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擦; 它和前角一样影响刃口的强度和锋利程度。,后角应在60120内选取; 粗加工取小,精加工取大。,3) 主偏角r,主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间的夹角。,主偏角r,主偏角r 减小,主切削刃参加切削的长度增加,刀具磨损减慢,但作用于工件的径向力会增加。,常用刀具的主偏角r 有450、600、750、900。,4) 副偏角r,副切削平面与假定工作平面之

9、间的夹角。,副偏角可减小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之间的摩 擦,减小已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副偏角一般为50150,副偏角r,基面投影线,主切削刃,刃倾角s,刀尖为切削刃最高点时为正, 反之为负。,刃倾角一般 50 50,5) 刃倾角s,在切削平面中测量,主切削刃与基面的夹角。,刃倾角可控制切屑流出方向和刀头强度。,(2)车刀的主要标注角度及选择要点在车刀设计、制造、刃磨和测量时,必须确定的角度。 前角o前刀面与基面之间的夹角。增大前角,使主切削刃锋利,减小切削力和切削热。但前角过大,刀刃很脆弱,易产生崩刃。前角有正与负(如图)的区分。 后角o主后刀面与切削平面之间的夹角。后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刀具

10、后刀面与工件表面间的摩擦和后刀面的磨损,并配合前角影响切削刃的锋利和强度。 主偏角 r主切削刃和假定进给方向在基面(Pr)上投影的夹角。主偏角的大小影响切屑断面形状和切削分力的大小。有时主偏角也根据工件加工形状来定。, 副偏角r副切削刃和假定进给的相反方向在基面Pr上投影的夹角。副偏角的主要作用是减少副切削刃与工件已加工表面的摩擦,减少刀具磨损和防止切削时产生振动。减小副偏角可减小切削残留面积,降低己加工表面的粗糙度(如图) 刃倾角s在主切削平面(Ps)里测量的主切削刃与基面间的夹角。它与前角类似,也有正、负和零值之分(如图)。刃倾角主要影响刀头的强度、切削分力和排屑方向。 选择刀具几何角度时

11、,应遵循“锐字当先,锐中求固”原则。即将刀具锋利放在第一位,同时保证刀具有一定的强固。国内外先进刀具在角度的变革方面,大致有“三大一小”的趋势,即采用大的前角、刃倾角和主偏角,采用小的后角。,(3)车刀的工作角度是在工作参考系中定义的角度。 刀尖安装高低的影响 车外圆时若刀尖高于工件的回转轴线 (图110a),则工作前角oeo,工作后角oeo;若刀尖低时(图110c)则反之。, 刀杆中心线安装偏斜的影响 当刀杆中心线与进给方向不垂直时,工作主偏角r和工作副偏角r将发生变化(见下左图)。右下图是横向进给对前角和后角的影响 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影响 通常进给量不大时,角度的变化常可忽略,但在快速切

12、断和车丝杆、蜗杆和多头螺纹时,必须考虑进给运动对工作角度的变化。,三、刀具结构 车刀按结构分类,有整体式、焊接式、机夹式和可转位式四种型式(见图)。 (它们的特点与常用场合见表12。),表12 车刀结构类型、特点与用途,13 金属切削过程,一、切屑的形成及种类 (一)切屑的形成过程 切削区划分为三个变形区,如图: 第变形区:主要发生塑性材料的剪切滑移变形。金属材料的变形程度、切削力、切削热的大小和切屑形态等,主要决定于 该区的状况。在切削速度较大时,该区就逐渐变窄成一个面 (图中 OM面),通常OM面的位置就反映了金属变形程度。 2 第变形区:发生刀具前刀 面的磨损和积屑瘤现象。 3第变形区:

13、影响刀具后刀 面的磨损以及已加工表面的 质量(包括加工硬化、表面 纤维化等)。,(二)切屑的种类,工件材料的塑性不同、刀具的前角不同或采用不同的切削用量等,会形成不同类型的切屑,同时也反映了对切削加工的不同影响。常见的切屑种类有以下几种(见图) 1带状切屑:其特征是连绵不断,底部很光滑。这时切削力稳定,加工表面较光洁。精加工时出现这种切屑较为理想,但必须采取断屑措施。 2挤裂切屑:切屑的背面呈锯齿形,底面有时出现裂纹,这时表明材料的剪切滑移量较大,使切屑材料局部地方加工硬化严重,达到了断裂强度。此时切削力波动较大,已加工表面粗糙度大,粗加工时才允许出现。,3崩碎切屑: 切屑为不规则的碎块状,这

14、时工件已加工表面凹凸不平。已加工表面质量差。在切削铸铁和黄铜等脆性材料时会产生。,二、积屑瘤,(一)积屑瘤的现象 在一定条件下切削塑性金属时,常发现刀具前刀 面靠近切削刃的部位,粘附着一小块很硬的金属,这就是积屑 瘤,或称刀瘤。,(二)积屑瘤的形成 切屑与刀具在第变形区发生强烈的挤压和擦, 切屑底面金属的流动速度变慢而形成 “滞流层”,在适当的温度 和压力作用下,前刀面对滞流层的摩擦力和粘结力 超过切屑材料的内部分子结合 力时,部分滞流层金属会粘结 在刀刃附近,形成积屑瘤。积 屑瘤是不稳定的,它不断地产 生、长大和破裂,或被切屑带 走,或嵌附在工件表面上。,(三)积屑瘤在切削过程中的作用,1积

15、屑瘤的硬度比工件材料高,能代替切削刃进行切削,保护刀刃以减少磨损;此外积屑瘤增大了刀具实际工作前角,使切削轻快,所以粗加工时可以利用积屑瘤。 2积屑瘤的顶端伸出刀刃之外,且不断地产生与脱落,使切削层公称厚度不断变化,影响工件尺寸精度。 3切削力的变化又会引起振动,加上一些积屑瘤碎片会粘附在已加工表面上,增加工件表面粗糙度。因此,精加工时应当避免积屑瘤产生。,(四)影响积屑瘤的主要因素及防止方法,1首先可控制切削速度,因为切削速度与摩擦系数、切削温度关系密切,从而影响积屑瘤的产生和大小。当切削速度很低,以及切削速度很高时,都不会产生积屑瘤。因此,精车和精铣一般采用高速切削,而铰削、拉削、宽刀精刨和精车丝杆、涡轮等情况,则采用低速加工,以避免积屑瘤的影响。 2降低工件材料的塑性(如低碳钢、不锈钢等正火后切削)。 3增大刀具前角和选用适当的切削液等,都是有效地减少或避免积屑瘤的重要措施。,三、切削力 (一)切削力的来源与分解,刀具切削工件时,必须首先克服材料的变形抗力,主要是第变形区的剪切滑移抗力,加上第、第变形区的摩擦阻力,这些力的合力就构成了作用在刀具上的总切削力F。 实际加工中,总切削力的方向和大小的测定既不容易也没有必要。为了适应设计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