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1375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72 大小:47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2页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2页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2页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_第4页
第4页 / 共72页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_第5页
第5页 / 共7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ppt(7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设备更新方案的比较,主要内容 设备更新概述 设备的经济寿命 设备更新决策 设备租赁决策,一、 设备更新概述,(一)设备更新的概念,狭义:指以新设备替代旧设备。,广义:对技术上或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旧设备,用新的设备替代,或用先进的技术对原有设备进行局部改造;,是否更新即继续使用旧设备还是更换新设备,设备更新决策主要研究两个问题:,技术更先进、效率更高的新设备,选择什么样的设备来更新,原型设备更新,设备更新决策实际上是继续使用旧设备与购置新设备之间的互斥选择。,(二)设备的磨损及磨损规律,设备磨损,有形磨损,无形磨损,第种 使用磨损,第种 自然磨损,第种 由于技术进步,因而设备的市价下降,造

2、成原来购置的设备价值贬值,第种 是由于技术进步,使原有设备由于使用效率相对下降而不得不相应贬值,是指设备在使用和闲置过程中保持原有实物形态,本身由于受到物理、化学等因素的作用而逐渐发生的实体损耗。 第种有形磨损(使用磨损),是指设备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外力的作用使零部件发生摩擦、振动、疲劳等现象,导致设备的实体损坏。 第种有形磨损(自然磨损),是指设备在闲置过程中,由于自然力的作用使设备发生锈蚀、老化等损坏。,1.有形磨损(物理磨损),衡量设备有形磨损程度的公式为:,式中 ap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 R修复全部磨损零件所需的修理费用; K1在确定设备磨损程度时该种设备再生产的价值,无形磨损是指由于

3、科学技术进步、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而引起的设备贬值和使用价值降低。 第种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进步,使得设备制造工艺改进、成本降低和劳动生产率提高,从而生产同样设备所需的社会必要劳动减少,因而设备的市价下降,造成原来购置的设备价值贬值。 第种无形磨损,是由于技术进步,出现了性能更完善、生产能力和效率更高的设备,使原有设备由于使用效率相对下降而不得不相应贬值,或者由于不得不提前报废而丧失其残余价值。,2. 无形磨损(经济磨损),衡量无形磨损程度的公式为:,式中 aq设备的无形磨损程度 K0设备的原始价值 K1考虑到第、种无形磨损时设备的再生产价值,式中a 设备综合磨损程度; ap设备的有形磨损程度;

4、 aq设备的无形磨损程度; (1- ap)设备有形磨损后的残余价值; (1 - aq)设备无形磨损后的残余价值; (1- ap) (1 - aq)设备综合磨损后的残余价值。,在激烈的市场竞争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的条件下,设备不仅客观地存在着有形磨损,而且也客观地存在着无形磨损,故而设备的磨损是双重的、综合的。 衡量设备综合磨损程度的公式为:,3.设备的综合磨损,(三)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设备磨损形式,有形磨损,无形磨损,可消除磨损,不可消除磨损,相对价值磨损,绝对价值磨损,修理,更换,现代化改装,设备磨损的补偿方式,继续使用,设备磨损形式与补偿方式之间的关系,磨损形式,补偿方式不同,1设备修理

5、设备修理是修复由于正常的或不正常的原因而造成的设备损坏和精度劣化,通过修理更换已经磨损、老化和腐蚀的零部件,使设备性能得到恢复。按修理的程度和工作量的大小,一般分为小修、中修和大修。 2设备现代化改装 设备现代化改装亦即设备的技术改造。就是应用现代化的技术成就和先进经验,根据生产的具体需要,改变旧设备的结构,或增加新装置、新部件,以改善旧设备的技术性能与使用指标,使它局部达到或全部达到目前生产的新设备水平。,3设备更新 设备更新主要是以结构更先进、技术更完善、效率更高、性能更好、消耗更低、外观更新颖的设备代替落后、陈旧,遭到第种无形磨损,在经济上不宜继续使用的设备。,1折旧的概念 设备的价值在

6、使用中随着有形磨损和无形磨损而逐步消蚀、逐步损耗、逐渐转移到生产成本或企业期间费用中去,这一过程就是设备的折旧。 分期逐步转移到生产成本或期间费用中去的设备价值称为设备的折旧额。 由于设备的折旧额计入企业的费用,因而通过折旧这一形式使得设备的价值从企业的收入中得到了补偿,并转化为货币资金。从本质上讲,折旧也是一种费用,只不过这种费用不是付现费用,即没有在折旧年限内付出货币资金。,(四)设备的折旧,除了已提足折旧仍继续使用的设备之外,企业应按月计提设备的折旧。 当月增加的设备,当月不计提折旧,从下月起计提折旧; 当月减少的设备,当月照提折旧,从下月起不提折旧。 设备提足折旧后,不管是否继续使用,

7、均不再提取折旧; 提前报废的设备,也不再补提折旧。,2.固定资产折旧额的三要素:,原值(P)固定资产的购置费+运费+安装调试费 残值(F)固定资产报废后所能换取的剩余价值 扣除清理费,,r净残值率,按3%5%确定。,折旧年限(n)经济使用年限。,注:机关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不计折旧。,F=Pr,1)平均年限法 按固定资产的预计使用年限平均分摊折旧额的方法,静态:年折旧额,动态:,特点:每年的折旧率和折旧额都相同。,分为,3.折旧方法:现在常用的有四种,例:通用机械设备的资产原值为2500万元,折旧年限为10年,净残值率为5%。求按平均年限法的年折旧额。,解:,年折旧额=25009.5%=237.

8、5万元,按固定资产账面净值和固定折旧率计算的方法,是快速折旧法的一种,其年折旧率是直线折旧法的2倍,并在计算折旧率时不考虑预计净残 值率r。,2)双倍余额递减法,D=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最后两年折旧额,特点:年折旧率除最后两年外其余均相同,而折旧额均不同。,=,例:同前,如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求年折旧额。,解:,年折旧额每年不同,列表算出:,双倍余额递减法折旧,单位:万元,这种折旧方法,总的计提折旧额还是2375万元,但每年的折旧额是不同的,先多后少。,最后两年的折旧:,3)年数总和法 以固定资产原值减去预计净残值后 的余额为基数,按逐年递减的折旧 率进行折旧的方法,也是快速折旧 法的一种。

9、,t 已使用的年数,年数总和,D=(PF) 年折旧率,特点: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每年均不同。,例:同前,如实行年数总和法,求年折旧率和年折旧额。,解:,固定资产原值预计净残值=2500(15%)=2375万元,年数总和折旧法,第一年年折旧额 =237518.18%=432万元,4)工作量法按实际工作时间或完成的工作量的比例计算折旧的方法。,单位工作量折旧额,(n 规定的总工作量),年折旧额=年实际完成工作量单位工作量折旧额,月折旧额=年折旧额/12,例:某项资产原值为50000元,预计使用5年,预计净残值为2000元,分别用直线折旧法、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数总和法求其折旧额。,解:,折旧的核算是

10、一个成本分摊的过程,即将固定资产成本按合理而规范的方式,在预计有效使用期间内进行分摊。 折旧的核算主要是为了收回固定资产投资成本,使企业有能力及时地更新固定资产,同时也发挥着把固定资产成本合理分配于各个收益期,实现会计期间收入与折旧费用合理配比的作用。 由此可见,折旧额的多少直接关系到企业当期成本的大小,利润的高低和应纳所得税的多少,也关系到固定资产投资的回收速度。 因此,固定资产折旧的税务筹划就成为十分重要的问题。通常,在进行折旧的税务筹划时,主要可以从固定资产原值、固定资产残值、固定资产清理费用、固定资产折旧年限等因素着手考虑,在快速折旧法、年数总和法、年限平均法等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中进行

11、选择。,4.折旧法的比较,采用加速折旧法,提高了折旧率,从而加速补偿固定资产的损耗,提前摊销固定资产折旧额。 虽然从总量来看,其折旧总额没有因加速折旧而改变,改变的只是折旧额计入成本费用的时间。 由于折旧是所得税的一项重要扣除项目,加速折旧虽没有改变折旧期内应纳税所得额和应纳税额的总量,但改变了所得税计入现金流出的时间。根据货币时价值原理,加速折旧使资金的回收速度阶段性地加快,使纳税人应纳税额在前期减少,后期增加,因而实际上推迟了缴纳税款的时间,等于向政府取得了一笔无需支付利息的贷款。 因此,准予采用加速折旧法,实际上是国家给予的一种特殊的缓税或延期纳税优惠。,4.折旧法的比较,例如,某企业的

12、一套流水线投入使用,原值为500万元,按现行税法规定残值为25万元,设备规定的使用年限5年。预计企业这一设备投入生产后5年内未扣除折旧的利润分别为:第一年210万元,第二年280万元,第三年250万元,第四年220万元,第五年190万元,年利率为10。该企业使用的设备按现行税收法规规定,属于允许加速折旧的固定资产,可以申请加速折旧。根据以上资料,我们对该企业计提折旧的纳税方案作出如下筹划。,一、各种折旧方法每年折旧额计算如下:,1、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率2/5*100=40; 第一年折旧额=500*40=200 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500-200)*40=120 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

13、(500-200-120)*40=72 万元; 第四、五年每年折旧额=(500-200-120-72-25)/2=41.5 万元;,2、年数总和法:,应计提折旧总额=(500-25)=475 万元; 第一年折旧额=475*5/5*(5+l)/2=158.33 万元 第二年折旧额=475*(5-l)/5*(5+1)/2=126.67 万元 第三年折旧额=475*(5-2)/5*(5+1)/2=95 万元 第四年折旧额=475*(5-3)/5*(5+1)/2=63.33 万元 第五年折旧额=475*(5-4)/5*(5+1)/231.67 万元,3、平均年限法: 每年折旧额=(500-25)/5=

14、95 万元。,各种方法折旧后计算的所得税额和税额现值:,通过计算: 依据现值计算的所得税额,双倍余额折旧法支出的税额现值最少,其次是年数总和法,平均年限法支出的税额现值最多。 所以,双倍余额折旧法是本案例的最佳折旧方案,我们应当选择双倍余额折旧法计提折旧,从而直接滞延了纳税义务时间,减轻了企业前期缴纳所得税的资金压力。 不过,企业在确定采用加速折旧法时,需要根据所得税法规和财务制度的规定,明确加速折旧的范围和办理相关的审批程序。,当然,纳税人在具体操作中,还需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择优选用。 一般在比例税率条件下,如果各年度的所得税率不变或有下降趋势时,以采用加速折旧法为优,把前期利润推延至后期,

15、滞延纳税期限; 如果企业从获利年度起就享有一定的减免税期,或者后期税率有上升趋势时,则以平均年限法为优。 目前,到国外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这类企业还要特别要注意投资所在国的税率类型。如果是在超额累进税率条件下,那么平均年限法则优于加速折旧法。因为,平均年限法可使得每年的折旧费用大致相等,利润比较均衡,可避免利润的过大波动导致适用较高的税率,引起税款的过多支付。,(一)设备的寿命形态,常用的设备寿命,自然寿命 技术寿命 经济寿命 折旧寿命,二、设备的经济寿命,1自然寿命(物理寿命)有形磨损决定其长短 是设备从投入使用直至不能继续使用而报废为止所经历的时间。 2技术寿命(技术老化周期)无形磨损决定

16、其长短 是设备从投入使用到因为技术上落后而被淘汰所持续的时间。设备技术寿命是从技术是否先进的角度看设备的合理使用时间,,是从设备年均总费用最低的角度来确定的合理使用时间,既考虑了无形磨损又考虑了有形磨损,是工程经济中决策设备更新的主要依据。,3经济寿命,设备从投入使用到继续使用下去因维修费用过高而不再经济所经历的时间。,设备的投资通常是通过折旧的方式逐年回收的。折旧寿命是指设备开始使用到其投资通过折旧的方式全部回收所延续的时间。,4折旧寿命,(二)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经济寿命,式中ACN 设备使用年的年均总费用; K设备的原始价值; L 设备的预计净残值; Ci设备第i年的运行成本; N设备使用年数。,ACN最低时所对应的年限即为设备的经济寿命,在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的前提下,设备的年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