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51343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54.1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八上六单元分析范文 八上六 一、单元内容分析: 本单元所选诗文,都是歌咏自然山水的名篇。这些优美篇章的共同特点就是“一切景语皆情语”,作者笔下的山水自然景物都融入了作者的主观情感,或借景抒情,或情景交融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 三峡虽只有一百五十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雄奇险峻、清幽秀丽的三峡风光。 短文两篇都十分优美,而写作方法不尽相同。答谢中书书用清峻的笔触具体描绘了秀美的山川景色。讲究对偶,语言华美。记承天寺夜游作者以寥寥数语,记录了日常生活的一个片断,传达了微妙的心境。语言质朴,娓娓道来,意味深长。 观潮写了南宋时期钱塘江海潮的景象和观潮的盛况。文章以精炼的笔墨,分四段

2、写了海潮的壮观景象,水军演习的动人情景,弄潮健儿和观潮人群,描写的重点又在水军和健儿的水上表演,江潮之盛和观潮者之众,都衬托了重点描写的场面。本文不仅用了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而且即便是简洁的白描,也写得十分生动形象。 湖心亭看雪写于明王朝灭亡以后。作者对故国往事的怀恋,以浅淡的笔触融入了清新淡雅、茫远空旷的西湖胜景中,写景与写人相映成趣。写景运用了白描手法,宛如中国画中的写意山水。作者引用舟子的话,用“痴”字称赏张张岱痴迷于天人合一的山水之乐,痴迷于世俗之外的闲情雅致。 诗四首所选的四首诗歌也是各有特点。陶渊明的归园田居写的是田园劳作之乐,表现了作者要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

3、界中失去自我的心情。使至塞上写作者36岁一次出使塞外时途中的所见所闻。全诗气韵流动,壮丽恢弘。“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把塞外景色写得形象而逼真,是历代传诵的名句。渡荆门送别描绘了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随着船的移动,两岸的景色像画卷一样展开、变换。“应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两句突然一转,由欣赏美景转入深沉的乡情之咏,情蕴悠长。游山西村描绘了在一个丰收的年景,诗人受到热情的邀请,来到农民朋友家。“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蕴含着生活的哲理。 因此,指导学生学习本单元,不仅要注意培养学生阅读古诗文的能力,品味这些诗文的优美意境,还要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对山水景物的感悟能力、欣赏能力。 二、学情分析: 前两册文言文是分散在各个单元里,每单元一篇;本册则是单独组元,每单元五篇,共有两个单元,课文篇数几乎增加了一倍。这个变化表明:过去一年里的文言文(含古代诗歌)教学只是“入门”的准备,而本册则是“入门”的正式启动。学生在上两册和上一单元的学习中基本了解了文言文的学习方法,培养起了学习文言文的信心和兴趣。本单元与上一单元的不同之处在于是第一次按专题编排。所以本单元的任务主要是引导学生欣赏山水,品味山水,感悟山水。 . 八上六单元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