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1280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PPT 页数:46 大小:9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46页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46页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46页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_第4页
第4页 / 共46页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_第5页
第5页 / 共4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自由基型悬浮聚合工艺培训课件.ppt(4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四章 自由基型悬浮聚合,悬浮聚合 将不溶于水的单体在强烈的机械搅拌下,分散为小液滴并悬浮于水中,在引发剂的作用下进行聚合的方法。 悬浮聚合产物粒径较乳液法产品较大,一般在mm级。 如PVC 0.1mm 牙托粉(粉状PMMA)0.1mm 粒状PMMA 0.20.5mm PSt 13mm左右。,基本组分,单体,水,分散剂,油溶性引发剂,悬浮聚合是聚合物生产中的重要方法之一。 主要的悬浮法产品 PVC PSt PMMA PTFE 大量的接枝改性聚合物,4.1.3悬浮聚合的优缺点,优点 总体上与乳液法相近。 工艺流程较短,设备要求相对简单。 反应过程较易控制:反应体系中含有大量的水作为介质,体系的黏

2、度较低,反应产生的热量易于除去。 树脂的纯度比乳液法高。 三废排放量比乳液法低。,4.1.3悬浮聚合的优缺点,缺点 难以实现连续化生产:聚合过程中分散问题在连续聚合中较难解决。 三废排放量比本体法要高。 产品的纯度比本体法要低。 典型流程 单体 +水 +分散体系 聚合 回收 固液分离 干燥 +引发剂 筛分 产品,离心,4.3悬浮聚合组分及要求,单体相 包括单体和助剂 单体 要求具有一定的纯度,且不溶于水(否则成为溶液聚合),在聚合状态下呈液体状态。 助剂 引发剂要求为油溶性引发剂 根据产品的具体要求,还有: 分子量调节剂(链转移剂) 发泡剂(如EPS),如丁烷、戊烷、己烷 对助剂的要求是纯度高

3、,且不能对反应有不良影响(如阻聚),否则应在聚合结束后加入。,4.3.2水溶液相,水溶液相组成 水+分散剂+助分散剂等 水质要求(见P41) 水在反应过程中主要起分散介质和传热介质的作用,作为分散介质,其纯度对反应过程和产品品质有重要影响,主要的是水中含有的各种离子和机械杂质,使用时需净化,接近“纯水”。 主要质量指标 a.pH值 68 b.外观 无肉眼可见悬浮物 c.硬度 5(或Ca2+、Mg2+等离子含量达标),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A.水溶性聚合物 合成聚合物 半合成聚合物 天然聚合物(已较少采用) 半合成聚合物 主要为纤维素的醚类改性物 甲基纤维素(MC) 羟乙基纤维素(HEC

4、) 羟丙基纤维素(HPC) 乙基羟乙基纤维素(EHEC),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合成聚合物 PVA 主要的规格有1788(DP17002000,醇解度7590)和1799型(DP17002000,醇解度8599) SMA钠盐(苯乙烯-马来酸酐共聚物的钠盐) 聚丙烯酸钠 环氧乙烷环氧丙烷共聚物 水溶性聚合物的分散作用机理 聚合物中含有两亲性基团,在聚合物或单体液滴的表面形成保护液膜,其中亲水基团朝向水相,亲油基团朝向液滴。,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B.无机粉末 非水溶性超细无机粉末 MgCO3 CaCO3 BaCO3 滑石粉 Ca3(PO4)2 SiO2,分散作用机理 吸附在液滴的

5、表面形成隔离层,起到分散的作用。 在一定范围内,粒径越细,颗粒越规整,粒径越均匀,其分散效果越好。 可将两种无机物同时加入反应体系中,现场合成沉淀物以获得高分散性的无机粉末。 热稳定性好,可在150以上的温度下使用,且可以被酸洗净。 制备高透明性树脂时应避免使用(以防少量的分散剂包裹进树脂内部,影响透明度)。,悬浮聚合中的成珠过程示意图,搅拌,搅拌,粘合,分散,稳定的分散状态,无机物的分散作用,有机物的分散作用,不稳定的分散状态,4.3.2.2分散剂及其种类,C.助分散剂 表面活性剂 降低表面张力,起调整颗粒形态和粒径的作用 用量一般较少,为0.0010.01(wt ratio),否则易产生乳

6、化现象。,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4.4.1单体纯度(略) 4.4.2水油比(液固比) 水油比大 传热好,反应易控制,设备利用率低 水油比小 易出现放热集中现象,设备利用程度提高,反应难以控制。 通常的配比 12.5:1 VC悬浮聚合 1.52.5:1 St低温聚合 1.41.6:1 St高温聚合 2.83:1,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4.4.3聚合温度 对下列参数等有重要影响 反应速率 产物分子量 产物的微观结构 反应过程 分散剂的分散效果 聚合温度是反应控制的重要因素,必需严格控制。,4.4悬浮聚合的工艺控制,4.4.4聚合时间 一般控制在单体转化率为90左右,以此作为反应时间控制的主

7、要决定因素。因为: 转化率超过90以后,反应的速率明显下降 继续延长反应时间来提高转化率,相对来说,单位时间提高的幅度偏小 故这时应予以终止(加阻聚剂或降温皆可)。,4.5工艺过程与设备,聚合设备 多为反应釜 提高产量的主要措施是提高反应器的容积 装置大型化带来的问题 单位体积的传热面积减小,传热问题 以VC悬浮聚合用14m3反应釜的单位体积传热面积为1.93m2/m3 ,35m3反应釜的单位体积传热面积减少为1.41m2/m3,减少了27,明显减少 因此,必需采取一些措施。,强化传热与传质的措施,反应釜内部增加带夹套的折流挡板,以尽可能增加传热面积 改进搅拌器的结构,增加釜内的扰动,改进传热

8、效果 调节气体的蒸发速度 借助物料的体外循环带出部分热量 强化反应釜夹套的传热效果 如在夹套内增设喷嘴、扰流挡板等扰流结构,工艺过程与设备,4.5.3后处理 主要为脱单体+(汽提)+固液分离+干燥 脱单体 室温下为气态的单体 减压蒸出(闪蒸) 室温下为液态的单体 与水的共沸蒸出(汽提) 单体毒性大的还需进一步进行汽提(在水蒸汽的作用下,进一步脱除单体、减少残留)。,工艺过程与设备,固液分离 颗粒较大的珠状紧密型树脂 过滤分离 疏松型粉末或颗粒 离心(机)分离。 干燥 珠状颗粒因为含有的只是表面游离水,易于干燥:气流干燥器 含有结合水的物料使用沸腾床,以保证足够的停留时间 新型的干燥器有旋风干燥

9、器等。,悬浮法PVC干燥工艺过程,4.6聚氯乙烯的悬浮聚合工艺,4.6.1原料的合成路线 4.6.1.1电石法合成工艺乙炔路线 反应式 CaC2+H2O HCCH+Ca(OH)2 HCCH+HCl CH2CHCl VC气相合成 乙炔经阻火器和水封后与干燥的HCl在气体混合器中混合,然后进入转化器(转化器为列管式固定床反应器,内部装有吸附了HgCl2的活性碳颗粒)。 洗涤 反应生成的VC气体含有未反应的HCl、C2H2和和副产物乙醛、1,1-二氯乙烷等。 先经水洗塔洗去HCl,再经碱洗塔用10的NaOH溶液洗去残余的HCl和CO2。,乙烯氧氯化法生产VC石油路线,a.乙烯加成氯化 CH2CH2+

10、Cl2 ClCH2CH2Cl b.乙烯的氧氯化反应 CH2CH2+2HCl+1/2O2 ClCH2CH2Cl+H2O c.二氯乙烷裂解反应 2ClCH2CH2Cl 2CH2CHCl+2HCl 总反应式 2CH2CH2+Cl2+1/2O2 2CH2CHCl+H2O 其中后两步是技术关键(详细内容和流程图见P260,图9-31,张慰盛版)。,4.6.3 PVC的悬浮聚合生产工艺,主要原材料 单体VC 纯度99.98以上 去离子水 pH58.5 分散剂 分为主、辅分散剂 主分散剂 控制颗粒的大小,即粒径,主要采用PVA或纤维素的醚类(HEC、HEPC等) 辅助分散剂 是用来调整或控制产物的孔隙率(吸

11、油率),其成分为乳化剂,如脱水山梨醇单月桂酸酯。,主要原材料(续),引发剂 主要为偶氮类或过氧类,根据牌号和厂家不同,品种区别较大。 AIVN LPO IPP 终止剂 自由基捕捉剂,如双酚A、叔丁基邻苯二酚、丙酮缩胺基硫脲(ATSC)。 链转移剂 硫醇类,如巯基乙醇 抗鱼眼剂 苯甲醚的叔丁基、羟基衍生物 防黏釜剂 苯胺、蒽醌类染料的混合溶液。,常用引发剂,4.6.3.2配方,生产中的配方很多,大体如下 水:VC 1.1:11.4; 引发剂:VC0. 040.05:1; 分散剂:水0.050.30:1。 书中(P47)表4-1也给出了大致的配方,生产流程与流程图,(流程图见P48,图4-1) P

12、VC的悬浮法生产流程比较简单。首先,将去离子水、分散剂以及除引发剂以外的各种助剂,经计量后加入聚合釜中,然后加入计量的氯乙烯单体。升温到规定的温度,加入引发剂,聚合反应随即开始。根据所生产的牌号不同,控制不同的反应温度。 由于VC聚合时对温度比较敏感(温度影响链转移和孔隙率),反应温度控制严格。一般控制反应温度的波动不超过0.2。,流程示意图,4.6.3.4PVC生产中的几个问题,牌号控制 即聚合度的控制 主要通过控制反应温度来实现 引发剂的用量和品种对PVC聚合度的影响较小,但可以加速反应,主要用于调节反应时间。,汽提工艺与重要性,排放单体后,聚合物浆液中未反应单体含量仍达23 VC是致癌物

13、质,PVC产品中单体残留量要求低于10-5,甚至低于10-6 反应结束的物料应进行“单体剥离”操作或称之为“汽提”。 方法是自反应釜送入将物料附有搅拌装置的贮槽中初步脱除单体;然后送入单体剥离塔(又称汽提塔,图9-38),用直接蒸汽吹除残留单体。,汽提塔结构示意图,筛板塔,“鱼眼”的控制,“鱼眼” 主要是在水相中聚合而成的聚合物。 因其表面无分散剂和乳化剂,故颗粒密实,内部孔隙率低,不易塑化,在加工制品中呈现为“白点”。 防止“鱼眼”形成的办法就是在水相中减少VC 的存在和防止它的聚合。具体的方法有: A.改进配方 B.加水相阻聚剂(如Goodrich公司的NaBH4-硼氢化钠等) C.选择新

14、型链转移剂并保持器壁的清洁,减少物料黏釜的发生。,防粘釜技术*,反应过程中,聚合物由于物理和化学原因附着于釜壁或搅拌器上,先形成薄层覆盖物,然后变成沙粒状沉积物,逐渐脱落进入水中,形成鱼眼。 粘釜物影响传热和控制,进而影响生产和产品质量。 防粘釜方法 提高反应釜器壁的表面光洁度(如釜内壁、温度计套、挡板等处) 水相阻聚剂 喷涂防黏釜剂涂层 用热水加热代替蒸汽加热,PVC悬浮聚合工艺自动控制曲线与分析,1)PVC 悬浮聚合 控制曲线,压力曲线曲线a,投料后进行升温,釜内温度升高,导致VC单体的压力上升 达设定温度后,温度要求恒定,釜内压力相对恒定(1MPa) 反应后期(单体转化率70),游离液态

15、单体量急剧减少,反应釜内的压力开始下降 当游离液态单体消失时,压力明显下降(0.6MPa)。,曲线a,反应温度控制曲线曲线b,产品聚合度与反应温度密切相关 不同反应温度下,链转移反应程度不同,产品的聚合度不同。 温度是PVC生产中工艺控制的关键 反应温度波动越小,产品质量稳定性越高。 反应温度波动0.2。 除起始阶段物料温度逐渐升高外,当达到设定的反应温度后就维持一条近似水平的直线,直到反应结束,曲线b,夹套温度控制曲线曲线c,反应的温度控制主要依靠夹套温度的控制来实现! 夹套温度控制曲线总体呈现先高后低,反应后期又逐渐升高的特点 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曲线c,夹套温度控制曲线曲线c,升温阶段 使釜内物料达到设定的温度,必须通过夹套使物料升温,故这时夹套温度较高。 反应初期 随物料温度升高并接近反应温度,夹套温度逐渐下降甚至低于物料温度。 因为单体VC聚合后会放出大量的热量,为使反应温度恒定,在反应开始后夹套温度必须低于反应温度,以便反应热通过夹套排出。,升温段,聚合初期,自动加速,反应后期,夹套温度控制曲线曲线c,自动加速阶段 PVC树脂不溶于单体VC,但可吸收单体达27(质量),形成粘性凝胶,然后聚合反应在凝胶内进行 凝胶相内链的活动性降低,链终止速度减缓,聚合速度加快,即发生自动加速现象。 这时夹套温度逐渐下降,以提高换热能力,以维持反应温度的稳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PPT模板库 > PPT素材/模板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