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511801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3年9月份考试土木工程施工第二次作业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60分,共 30 小题,每小题 2 分)1. 以建设项目或建筑群为编制对象,用以指导其全过程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称为( )。A.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B. 分部工程施工组织设计C. 施工组织总设计D. 分项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 屋面坡度大于15%或屋面受震动时,卷材的铺贴方向应( )。A. 垂直于屋脊B. 平行于屋脊C. 垂直或平行于屋脊D. 不确定3. 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设计中,一般首先确定( )。 A. 材料堆场布置 B. 临时用电布置 C. 垂直运输机械的布置 D. 临时用水布置4. 当履带式起重机起重臂长度一定

2、时,随着仰角的增加,( )。A. 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增加B. 起重量和起重高度减小C. 起重量增加,起重高度减小D. 起重量减小,起重高度增加5. 在建设工程进度调整的系统过程中,采取措施调整进度计划时,应当以()为依据。A. 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总时差B. 本工作及后续工作的自由时差C. 非关键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D. 总工期和后续工作的限制条件6. 抹灰工程中,一般抹灰的底层主要是起()作用。A. 与基层粘接,兼起初步找平B. 找平C. 装饰D. 装饰、兼起找平7. 一般情况下,当钢筋混凝土屋架跨度为1824m时,宜采用( )。A. 两点绑扎B. 四点绑扎C. 四点绑扎,加9m横吊梁D. 两点

3、绑扎,加9m横吊梁8.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某专业工作队在单位时间内所完成的工程量称为()。A. 流水节拍B. 流水步距C. 流水强度D. 流水节奏9. 某工程含三个施工过程,各自的流水节拍分别为6天、4天、2天,则组织流水施工时,流水步距为()天。A. 1B. 2C. 4D. 610. 层面防水刷冷底子油的作用是()A. 增加一道防水层B. 加强沥青与找平层粘结C. 防止水分蒸发引起空鼓D. 保护找平层不受沥青侵蚀11. 横道图作为建设工程进度计划的直观表示方法,其主要优点是能够()。A. 明确表达工作之间的逻辑关系B. 直观表示工作所拥有的机动时间C. 明确表达影响工期的关键工作D.

4、直观表示各项工作的开始和结束时间12. 某分部工程由三个施工段组成,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已知施工过程数为4,流水节拍为2天,间歇时间之和为2天,则工期为()天。A. 8B. 10C. 12D. 1413. 某分部工程有两个施工过程,各分为4个施工段组织流水施工,流水节拍分别为2、4、3、4天和3、5、4、5天,则流水步距和流水施工工期分别为()天。A. 2和19B. 3和20C. 4和20D. 5和1914. 工程网络计划的费用优化是指寻求()的过程。A. 工期固定条件下最低工程总成本B. 资源有限条件下最低工程总成本C. 工程总成本最低时的工期安排D. 工程总成本最低时资源均衡使用15. 为

5、防止大面积的刚性防水屋面不致由于温度变化等的影响而产生裂缝,对防水层必须设置分格缝,分格缝的纵横间距不宜大于( )。A. 3mB. 4mC. 5mD. 6m16. 工程网络计划的工期优化是通过()。A. 改变关键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B. 改变关键工作间的逻辑关系而使计划工期满足要求工期C.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要求工期满足计划工期D. 压缩关键工作的持续时间而使计算工期满足要求工期17. 某基槽土方开挖工程量为200m3,已知每人每天可以开挖此类土1.0 m3,即产量定额为1.0 m3/工日,计划安排10人施工,则需要()天可以开挖完。A. 5B. 10C. 20D.

6、 5018. 相邻两个专业队组相继投入工作的时间间隔称为()A. 流水步距B. 流水节拍C. 技术间歇D. 组织间歇19. 如果工作A和工作B在工程网络计划中之间的先后顺序关系属于组织关系,则说明它们的先后顺序不是由()决定的。A. 劳动力调配需要B. 原材料调配需要C. 工艺技术过程D. 机械设备调配需要20. 建设工程流水施工方式的特点之一是()。A. 单位时间内投入的劳动力较少B. 专业工作队能够连续施工C. 没有办法充分利用工作面进行施工D. 施工现场的组织管理比较简单21. 砌筑用脚手架的宽度一般为( )A. 3 mB. 2mC. 1.5mD. 1.2m22. 建设工程组织流水施工时

7、,用来表达流水施工在空间布置方面的状态参数是()。A. 施工段B. 流水强度C. 流水节拍D. 施工过程23. 一个工厂属于( )。A. 建设项目B. 单项工程 C. 单位工程 D. 分部工程24. 装饰抹灰的底层经常采用( )A. 1:3水泥砂浆B. 1:3 粘土砂浆C. 1:3混合砂浆D. 1:3石灰砂浆25. 确定流水施工参数是组织流水施工的重要步骤,下列参数属于工艺参数的有()。A. 施工段数B. 流水强度C. 流水步距D. 流水节拍26. 当柱子平卧起吊的抗弯刚度满足要求时,可采用( )法。A. 两点绑扎B. 多点绑扎C. 直吊绑扎D. 斜吊绑扎27. 设计施工平面图时,应布置在塔吊

8、起重半径以内的是()A. 仓库B. 拌站C. 砂、石堆场D. 加工棚28. 某分部工程由三个施工段组成,组织等节奏流水施工,已知施工过程数为4,流水节拍为2天,间歇时间之和为2天,则工期为()天。A. 8B. 10C. 12D. 1429. 单层工业厂房旋转法吊柱,柱的平面布置应该是()。A. 绑扎点、基础杯口中心、柱脚中心三点共弧,绑扎点靠近基础杯口B. 绑扎点、基础杯口中心、柱脚中心三点共弧,柱脚靠近基础杯口C. 绑扎点、基础杯口中心两点共弧,柱脚靠近基础杯口D. 绑扎点、基础杯口中心两点共弧,柱脚靠近基础杯口30. 在柱子的绑扎中,对于有牛腿的柱子,其绑扎点应在牛腿下( )mm处。A.

9、100B. 120C. 150D. 200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0分,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1. 某工程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各项工作最早开始时间和最迟开始时间如下图所示、该计划表明()。 A. 工作1-3的自由时差为1B. 工作2-4的自由时差为1C. 工作2-6的总时差为2D. 工作3-6为关键工作E. 工作5-7的总时差为5 2. 柱的校正主要包括( )。A. 平面位置校正B. 垂直度校正C. 标高校正D. 平整度校正E. 强度校正3. 下列属于装饰抹灰的有( )。A. 普通抹灰B. 水磨石C. 干粘石D. 高级抹灰E. 水刷石4. 按使用要求、质量标准和操作工序不同,一般抹灰可

10、分为( )。A. 普通抹灰B. 干粘石C. 高级抹灰D. 装饰抹灰E. 水刷石5. 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下面关于履带式起重机的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径(R)三者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A. R减小,则Q增大、H增大B. R减小,则Q减小、H减小C. R增大,则Q增大、H减小D. R增大,则Q增大、H增大E. R增大,则Q减小、H减小6. 下列流水施工基本参数中,属于时间参数的有( )。A. 施工过程数B. 施工段数C. 流水节拍D. 流水步距E. 工作面7. 关于双代号网络图节点,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允许出现重号B. 按箭头方向由小到大,可以连续编号C. 按箭头方

11、向由小到大,编号可以不连续D. 按箭头方向由大到小,编号连续E. 按箭头方向由大到小,编号不连续8. 工程网络计划的计算工期等于()。A.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B. 单代号网络计划中终点节点所代表的工作的最迟完成时间C.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结束工作最早完成时间的最大值D. 双代号网络计划中结束工作最迟完成时间的最大值E. 时标网络计划中最后一项关键工作的最早完成时间9. 下列关于固定节拍流水施工特点的说法中,正确的有()。A. 所有施工过程在各个施工段上的流水节拍均相等B. 相邻专业工作队之间的流水步距不尽相等C. 专业工作队的数量等于施工过程的数量D. 各施工段之

12、间没有空闲时间E. 流水施工工期等于施工段数与流水节拍的乘积10. 施工过程根据工艺性质的不同可分为制备类、运输类和建造类三种施工过程,以下()施工过程一般不占有施工项目空间,也不影响总工期,不列入施工进度计划。A. 砂浆的制备过程B. 地下工程C. 主体工程D. 混凝土制备过程E. 层面工程答案:一、单项选择题(60分,共 30 题,每小题 2 分)1. C 2. A 3. C 4. A 5. D 6. A 7. B 8. C 9. B 10. B 11. D 12. D 13. B 14. C 15. D 16. D 17. C 18. A 19. C 20. B 21. C 22. A 23. A 24. A 25. B 26. D 27. D 28. B 29. B 30. D 二、多项选择题(40分,共 10 题,每小题 4 分)1. ACDE 2. ABC 3. BCE 4. AC 5. AE 6. CD 7. BC 8. ACE 9. ACD 10. AD 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