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498473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2019学年高中生物 第三章 生物群落的演替 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知能演练轻巧夺冠 苏教版必修3(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节 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种群(一)随堂检测 知识点一种群的概念1.下列对种群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A.不同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B.同一地域中同种生物个体的总称C.一个湖泊中各种鱼类的总称D.一个生态环境中具有相互关系的动植物的总称解析:选B。种群是指在一定空间和时间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或者说,种群就是某段时间内,某一地区中的某个物种的所有个体。剖析这个概念,它应包括三个要点:具有一定的空间和时间范围;某个物种;所有个体。如果缺少或不符合其中任何一点,概念的叙述就不完整或不准确。 知识点二 种群密度的调查2.(2016高考全国卷改编)如果采用样方法调查某地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

2、下列做法中正确的是()A.计数甲地内蒲公英的总数,再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B.计数所有样方内蒲公英总数,除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C.计算出每个样方中蒲公英的密度,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密度的平均值,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D.求出所有样方蒲公英的总数,除以所有样方的面积之和,再乘以甲地面积,作为甲地蒲公英的种群密度解析:选C。样方法是估算种群密度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在被调查种群的分布范围内,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通过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求得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以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作为该种群的种群密度估计值。所以B项错误、C项正确、D项错误。A项所用方法为逐个计数

3、法,适用于分布范围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不合题意。3.下列关于种群密度调查的叙述,不合理的是()A.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B.调查活动能力强的动物的种群密度不宜用样方法C.调查某树林中麻雀的种群密度用样方法D.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解析:选C。样方法适合调查活动范围小,活动能力弱的生物,可以采用样方法调查某种昆虫卵的密度,A正确;标志重捕法适合调查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生物,B正确;调查麻雀的种群密度应用标志重捕法,C错误;取样的关键是要做到随机取样,D正确。 知识点三种群的特征4.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对种群数量特征描述的是()A.2016年底某市常住人口性别比例为1.091B.

4、近年来,北京市65岁及以上的人口比例增大C.橡树种子散布能力差,常在母株附近集中分布D.薇甘菊的入侵,导致松树种群死亡率升高解析:选C。种群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另外还有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性别比例和年龄结构,A中属于性别比例,故A正确。B属于年龄结构,故B正确。C中属于种群空间特征,故C错误。D中是死亡率,故D正确。5.(2016高考浙江卷改编)下列是表示蝉在夏季的年龄结构示意图(甲、乙、丙分别代表幼年、成年和老年),其中正确的是()解析:选A。生态学家通常把种群分成三个年龄组,即幼年、成年和老年。但有些昆虫,幼年特别长,成年极短,老年等于零。典型的例子是蝉,蝉的若虫要在地

5、下生活多年,而羽化出土后的成年蝉只能生活一个夏季。选项A正确,B、C、D错误。6.红豆杉是我国珍贵濒危树种。南京中山植物园于上世纪50年代从江西引进一些幼苗种植于园内,经过几十年的生长繁殖,现在已形成了一个种群。请回答下列问题:(1)如果对红豆杉种群密度进行调查,常用的方法是。将统计到的植株按高度(h)分为5级,每一级的植株数量见下表。等级a级b级c级d级e级高度(cm)h1010h3030h100100300数量(株)1206232166根据表中数据,画出该种群各级别的植株数量柱状图。(2)由表可以看出,此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解析:(1)对植物种群密度的调查常用样方法。作图时要先标明横

6、、纵坐标代表的意义,再根据表格中数据作图。(2)由表可以看出幼年个体数量较多,老年个体数量较少,故该园内红豆杉种群的年龄结构属于增长型。答案:(1)样方法柱状图如下所示(2)增长型课时作业一、单项选择题1.下列有关种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种群是生物群落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B.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相同C.一个种群的密度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变化D.调查种群密度的变化规律,有利于我们防治有害动物解析:选B。种群的特征和个体的特征不一样,种群的特征有数量特征、空间特征等;个体的特征则是寿命、性别和年龄等。2.下列关于种群密度取样调查的叙述,错误的是()A.标志符号必须维持一定的时间

7、,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B.捕捉草地上的昆虫时,每次捕捉尽量严格保持条件一致C.标志符号尽量醒目,以免漏记和错记D.标志重捕法也适合于爬行类和两栖类动物解析:选C。用标志重捕法对捕捉动物进行标志时,标志物和标志方法对动物身体不能产生生命和行为上的伤害,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标志符号必须保证在调查研究期间不能消失。3.下列四项中能正确表示某池塘鱼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与种群密度关系的是()解析:选B。在种群密度很低的情况下,由于空间、食物等资源非常充裕,种群密度增加对平均个体的增长量影响不大;种群密度过大时个体的平均增长量不能达到稳定状态,而是持续降低,甚至为0,故B正确,A、C、D错误。4.如图表示某

8、种群年龄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该种群一定生活在稳定的生态系统中B.该种群的出生率一定大于死亡率C.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D.该种群属于稳定型,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会保持稳定解析:选D。题图表示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种群数量在近期内是处于动态平衡的或者说在近期内相对稳定,A项错误,D项正确;该种群的出生率和死亡率趋于相等,B项错误;题图只是表示该种群的年龄结构为稳定型,只能预测该种群密度在一段时间内能够保持相对稳定,不能说明该种群一定能适应所生活的环境,C 项错误。5.近十年来,我国东部沿海城市人口密度急剧增长,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年龄结构呈增长型B.性别

9、比例适当C.迁入大于迁出 D.出生率大于死亡率解析:选C。人们迁入东部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在这里生活和工作。6.如图为某地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的变化曲线。则该种群的年龄结构()A.由稳定型变为增长型B.由衰退型变为稳定型C.由增长型变为稳定型D.由稳定型变为衰退型解析:选A。开始时,出生率和死亡率相等,年龄结构为稳定型,最后出生率远大于死亡率,年龄结构变为增长型。7.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有利于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不正确的解释是()A.更多幼小的个体逃脱,得到生长和繁殖的机会B.减少捕捞强度,保持足够的种群基数C.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D.改变性

10、别比例,提高种群出生率解析:选D。海洋渔业生产中,合理使用网眼尺寸较大的网具进行捕捞,保证较多的幼小个体得以生存;维持良好的年龄结构,有利于种群数量的恢复;控制网眼尺寸并不能改变性别比例。8.一年蓬是一种常见的草本植物。在一块弃耕的正方形荒地上调查该种群的密度时,通常需要选择多个大小相等的样方,然后再对该植物进行计数,即可获得该种群密度的估算值。选择样方的正确方法是()A.在正方形荒地的对角线上等距离选择样方B.在该植物集中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C.在该植物稀疏分布的地方选择样方D.分别在该植物集中和均匀的地方选择样方解析:选A。对于植物来说,常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需随机选取几个大小相等的样方,

11、取其平均值统计,以保证结果准确性。二、多项选择题9.科研人员对某岛屿连续两年社鼠种群的数量和性比()进行研究,结果如图。据图分析不正确的是()A.决定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B.可以用样方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C.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低于雄性个体D.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解析:选BC。决定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主要是出生率和死亡率,A正确;社鼠的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广,可用标志重捕法获取该岛屿社鼠种群数量变化的数据,B错误;由图可知,在秋冬季节,社鼠雌性明显多于雄性,说明社鼠雌性个体在秋冬季环境中生存能力高于雄性个体,C错误

12、;由图可知,社鼠种群密度较低时较高性比()利于种群密度恢复,D正确。10.标志重捕法和样方法是调查种群密度的两种常用方法。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随机取样方n个,每个样方的生物个体数量为X1、X2、Xn,则样方内生物个体数量的平均值为(X1X2Xn)/nB.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采用标志重捕法C.计数时同种生物只计数较大的个体D.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解析:选CD。样方法调查植物种群密度时,求所有样方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的数值,即(X1X2Xn)/n;计数时与个体的大小和年龄无关,同种生物个体都应计入总数;调查动物的种群密度时一般用标志重捕法

13、;标志重捕法中种群数量的估算公式是:标志个体数重捕个体数/重捕标志个体数。11.为了研究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的影响因素,科学家释放了一定量的标志过的斜纹夜蛾,适当时间后用杀虫灯诱杀,统计标志个体的个数占释放总数的比例(回收率),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标志总量为 N,回收率为 a,则斜纹夜蛾的种群密度为 N/aB.诱捕距离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下降C.该研究说明,杀虫灯的杀虫效果与灯的密度无关D.用杀虫灯诱杀斜纹夜蛾成虫可改变种群年龄结构解析:选BD。根据公式:种群密度(数量)/释放总数重新捕获数/标志数,可知种群密度重新捕获数释放总数标志数,即重新捕获数/a,A错误;从

14、图形上看,随诱捕距离的加大,被标志个体占被诱捕总数的比例是下降的,B正确;从诱捕距离的效果推测,与灯的密度很可能有关系,C错误;诱杀成虫能降低其出生率,使幼虫减少,从而改变种群年龄结构,D正确。三、非选择题12.种群的年龄结构大致可分为图1中A、B、C三种类型,图2为三个种群的年龄结构曲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2中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2)农业生产上应用性引诱剂来干扰害虫交尾的措施,有可能使该种害虫的年龄结构为图1中所示类型。(3)假如图1中C代表的种群是某珍贵濒危野生动物资源的年龄结构类型,我们应该特别保护(年龄段)个体。解析:(1)分析图2中甲、乙、丙曲线知其年龄结构分别

15、为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因此分别对应图1中的A、B、C所示类型。(2)用性引诱剂干扰害虫正常交尾,使幼虫数量锐减,害虫的年龄结构将成为图1中C所示的衰退型。(3)若图1中C代表某种濒危动物的年龄结构类型,我们应注意保护幼年个体,以维持其增长潜能。答案:(1)A、B、C(2)C(3)幼年13.某研究机构对我国北方草原一种主要害鼠布氏田鼠进行了调查。调查样方总面积为 2 hm2,(1 hm210 000 m2),随机布设100个鼠笼,放置1夜后,统计所捕获的鼠数量、性别等,进行标志后原地放归;3日后进行重捕与调查。所得的调查数据如下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捕获数/只标志数/只雌性个体数雄性个体数初捕32321418重捕3641818(1)假定重捕取样中标志比例与样方总数中标志比例相等,写出样方中种群总数(N)的计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