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492373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34 大小:345.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3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现代文阅读答案 篇一:吉林省长春市十一中20XX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含答案) 长春市十一高中20XX-20XX学年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表达题),满分150分,测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卷(基础题、阅读题)和第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条形码填涂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将选择题答案按照题号用2B铅笔涂在答题卡上。将主观题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给监考教师。 第卷阅读题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

2、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珠算是以算盘为工具进行数字计算的一种方法,它由运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筹算”演变而来。老子中提到“善计者不用筹策”,孙子管子等著作中也有“算”“筹”二字出现,可见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已比较普遍。唐代末年,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但由于史料匮乏,珠算究竟起源于何时,至今尚无定论,算盘是何人发明也无从考察。 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最早见于东汉徐岳数术记遗:“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可见东汉已出现了珠算方法及理论。北周甄鸾为此作注说:把木板刻为三部分,上下两部分用于停放游珠,中间部分用于确定算位;每个算位各有五颗

3、珠,上面一颗,作数五,下面四颗,每颗作数一。但这种计算工具与现代算盘形制不同,现在通行的“穿档算盘”,算珠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档中横以梁,通常梁上方每档穿两珠,每珠作数五,梁下方每档穿五珠,每珠作数一。定位后拨动算珠,就可做加减乘除及开乘方等运算。 “算盘”名称最早见于宋代算书谢察微算经,因此可以确定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 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一颗木制算珠,鼓形,中间有孔,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河图中“赵太丞”药铺的柜台上有一形似算盘之物,经中日两国珠算专家确认,那就是与现代算盘形制类似的穿档算盘。宋末元初学者刘因的静修先生文集里有以“算盘”为题的五绝一首,

4、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时谚说:“凡纳婢仆,初来时日擂盘珠,言不拨自动;稍久,日算盘珠,言拨之则动。”元代谚语把资历渐老的奴婢比作算盘珠,也表明此物当时已很常用。此外,宋代算盘从形制看已较成熟,没有新生事物常有的那种笨拙或粗糙。因此,许多算学家认为,算盘的诞生还可上推到唐代。因为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滞缓,算盘诞生的可能性较小;而唐代经济文化发达,需要有新的计算工具,算盘在这时被发明极有可能。珠算因计算工具 简便、数理内涵独特而被誉“世界上最古老的计算机”。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26秒,这样精确的计算就是利用珠算完成的。我

5、国研发第一颗原子弹时只有一台计算机,为应付庞大的计算工作,就出现了众多算盘高手齐聚一堂演算原子弹数据的场面,最后的计算结果准确无误。 但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在当今社会似乎已无用武之地。尽管在韩国、日本及东南亚的一些国家,珠算方兴未艾,连美国都要引进珠算作为新文化;但我国学珠算的人却越来越少,算盘也越来越罕见。20XX年12月4日,中国珠算项目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美国大西洋月刊近日评选出“50个最伟大发明”,中国算盘也入选其中,并被评价为“第一批能够提高人类智力的工具之一”。中国珠算心算协会副会长苏金秀认为,看待珠算,不要仅限于其计算功能,而应看到其深厚的文化内涵

6、。科学研究证明,珠算心算对幼儿和青少年有开发智力的作用,对特殊儿童有智障补缺与康复的作用,对老年人健脑和延缓衰老也能发挥作用。很多珠算“粉丝”也相信,就像有了飞机、汽车,照样还需要自行车甚至步行一样,珠算与电子计算器并不矛盾,它们各有各的功能,相得益彰。 (摘编自指尖的文化:算盘的历史) 1.下面各项中不能支持“至迟在宋代算盘就已出现”这一观点的证据是() A.1921年在河北巨鹿宋人故宅出土的木制算珠与现代算珠相似,宋代名画清明上 河图中出现的算盘也类似现代算盘,可见宋代算盘的形制已较成熟。 B.宋末元初学者刘因有一首算盘诗,元代陶宗仪南村辍耕录中引用的元代 谚语以算盘珠来比喻资历渐老的奴婢

7、,这些都说明算盘在宋元时已很普及。 C.在元世祖忽必烈时,科学家测定地球公转周期为365.2425天,距近代观测值仅差 26秒,能利用珠算完成这样精确的计算,说明宋元之交珠算已很发达。 D.宋以前的五代十国战乱不断,科技文化发展较为滞缓,算盘不大可能诞生于此时; 而唐末已见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筹算是用竹签作筹码来进行运算的一种方法,从老子孙子管子等著作 中可以看出,早在春秋战国时期,筹算就已被广泛使用。 B.文中的“珠算”和“算盘”并非一个概念。珠算是一种计算方法,算盘则是珠算的工 具。从现有资料看,“珠算”一词比

8、“算盘”一词更早见于文献。 C.从北周甄鸾对“珠算,控带四时,经纬三才”这句话的注解来看,当时的算珠计数法已经与现代珠算相同,都是上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五,下面部分的一珠作数一。 D.中国珠算申遗成功以后,迅速传到韩国、日本、东南亚甚至美国;但在中国,随着计算器、计算机的普及,古老的珠算却日渐衰微。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算盘发明之初可能没有“档”,算珠也没有穿在档上,而后来的“穿档算盘”都是算珠 穿在档上,可以沿档上下滑动。这种改进使算盘在携带和使用时更加方便。 B.筹算演变为珠算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必然结果,而珠算产生之后,又对社会发展 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我国第一颗原子弹成功研发也有它的功劳。 C.在电子时代,算盘计算迅速、携带方便的优势已很难体现,因此我们不应再关注其 计算功能,而应开发其在教育启智等方面的价值。 D.中国珠算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并入选大西洋月刊“50 个最伟大发明”,这表明它独特的文化价值已得到了国际认可。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龚胜字君宾,楚人也。少好学明经,著名节,为郡吏。州举茂才,为重泉令,病去官。大司空 何武、执金吾阎崇荐胜,哀帝自为定陶王固已闻其名,征为谏大夫。胜居谏官,数上书求见,言百姓贫,盗贼多,吏不良,风俗薄,灾异数见,不可不忧

10、。制度太奢,刑罚太深,赋敛太重,宜以俭约先天下。为大夫二岁余,迁丞相司直,徙光禄大夫,守右扶风。数月,上知胜非拨烦吏,乃复还 胜光禄大夫。胜言董贤乱制度,由是逆上指。 后岁余,丞相王嘉上书荐故廷尉梁相等,尚书劾奏嘉“言事恣意,迷国罔上,不道”。下将军中朝者议,左将军公孙禄等十四人皆以为嘉应迷国不道法。胜独书议曰:“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军禄问胜:“君议亡所据,今奏当上,宜何从?”胜曰:“将军以胜议不可者,通劾之。”博士夏侯常见胜应禄不和,起至胜前谓曰:“宜如奏所言。”胜以手推常曰:“去!” 后数日,复会议可复孝惠、孝景庙不,议者皆曰宜复。胜曰:“当如礼。”常复谓胜:“礼有变。”胜疾言曰:“去!是

11、时之变。”常恚,谓胜曰:“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莽既篡国,遣五威将帅行天下风俗,将帅亲奉羊、酒存问胜。明年,莽遣使者即拜胜为讲学祭酒,胜称疾不应征。后二年,莽复遣使者奉玺书,太子师友祭酒印绶,即拜。使者欲令胜起迎,久 立门外,胜称病笃,辄推不受,曰:“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语毕,遂不复开口饮食,积十四日死,死时七十九矣。 (选自汉书列传第四十二。有删改) 4.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 举相等/过微薄

12、B.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 相等/过微薄 C.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 薄 D.嘉资性邪僻/所举多贪/残吏位列三公/阴阳不和诸事/并废/咎皆繇嘉/迷国不疑/今举相等/过微 薄 5.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明经:汉朝出现的选举官员的科目,始于汉武帝时期,汉代设置这一科,为儒生 进入仕途提供了渠道。被推举者须明习经学,故以“明经”为名。 B.茂才:即“秀才”。西汉时,为了避讳光武帝刘秀的名字,将“秀才”改为“茂才”,后 来有时也称“秀才”

13、为“茂才”。 C.迁、徙:迁,调动官职,一般指提升官职。左迁,指降低官职,也说下迁。汉代 贵右贱左,故将贬官称为左迁。右迁,指升任官职;徙,指一般的官职调动。 D.印绶:旧时称印信和系印的丝带。古人印信上系有丝带,佩带在身。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龚胜好学通经,名重一时。年轻时被举荐为秀才,后又被何武、阎崇推荐,连哀帝对他也早已闻名;王莽篡位后也多次召他为官。 B.龚胜为官刚正,敢于直言进谏。他关心民生,担任谏官时多次上书批评时弊,提倡俭约,揭露权臣董贤扰乱朝纲,因此得罪皇帝。 C.龚胜敢于坚持己见,不愿随波逐流。在讨论王嘉误国乱法及是否恢复孝惠、

14、孝景祠庙问题时,他表达不同意见,甚至与人发生争执。 D.龚胜忠于汉朝,坚决不事二主。王莽篡汉后,他屡次称病,拒不接受新朝授予的高官厚爵,最终绝食而亡,以死明志,令人感佩。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我视君何若,君欲小与众异,外以采名,君乃申徒狄属耳! (2)吾受汉家厚恩,无以报,今年老矣,旦暮入地,义岂以一身事二姓,下见故主哉?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恨别 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注:指安史之乱的叛军。剑外,剑阁以南,这里指蜀地。司徒,指李光弼,他当时任检校司徒。 8.在这首诗中,诗人的“恨”包含了几层含意?请结合全诗简要分析。(5分) 9.第三联“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来塑造诗人形象?请简要赏析。(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苏轼在赤壁赋中慨叹“人生短促,人很渺小”的句子是: “,”。(2)离骚中表明作者在黑暗混乱社会中烦闷失意,走投无路的两句是: “,”。 (3)出师表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