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9093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年中国的地形、气候、河流、湖泊和自然资源专题训练一一、单项选择题1、下图为我国某年夏季等温线和盛行风向图,读图回答-题。图中最低气温的成因主要是 A该处为封闭的盆地地形 B地势高 C夏季风不能影响该区域 D太阳辐射少东部地区等温线的走向大致与海岸线一致,说明 A受纬度位置影响明显 B不受地形地势影响 C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D夏季我国南北温差较大2、下图示意我国及东部、中部、西部三大地带能源自给率的变化情况。读图,回答-题。图中代表西部地带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下列地区可以大量调出能源输往丁地带的是 东北平原 塔里木盆地雅鲁藏布江谷地横断山区,红水河流域 A B C D3、读下表,据

2、此回答-题。 地点 年降水量( mm) 15.6 466.6 777.4 205.4 1月平均气温() -8.5 -6.6 - 1.2 - 9.0 7月平均气温()27.4 23.5 23.9 23.6导致四地气候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海陆位置 C海拔 D洋流性质关于四地说法正确的是 A两地河流都有春汛 B两地位于青藏高寒区 C两地位于季风区 D两地位于半干旱区关于四地所在区域农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A地以冰雪融水灌溉为主 B地畜牧业比重高于种植业C地以水田农业为主D地农作物以小麦和青稞为主4、读图,回答-题。关于图中山脉的说法正确的是 A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内流区域和外流区域的分界线 B

3、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C图所示山脉是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D图所示山脉是我国400毫米等年降水量线通过的地方南水北调西线工程将穿越的山脉是 A B C D图示山脉中,为我国地势三级阶梯分界线的是 A B C D5、下图为我国两大淡水湖示意图。读图,回答-题。甲湖面积大幅缩减,其后果是 A造成上游水土流失 B导致湖泊周围土地沙漠化 C人口密度减小,城市数量减少 D对河流调节能力减弱乙湖泊周边地区城市众多,工农业发达,近年来环境问题突出,则其治理措施为 大面积退耕还湖,扩大湖泊面积增加湖泊网箱养殖面积引水入湖,增大湖水的循环和流动发展低能耗、技术含量高的产业建设污水处

4、理厂 A B C D6、读下表,回答-题。 流域名称季节辽河海河黄河淮河珠江西南诸河春13 14 13 18 19 19 28 34 27 17夏66 65 69 56 58 55 44 36 46 55秋18 18 16 23 18 20 20 17 20 23冬3 3 2 3 5 6 8 13 7 5.图中所代表的流域分别为 A松花江长江西北诸河东南诸河 B松花江西北诸河长江东南诸河 C松花江长江东南诸河西北诸河 D东南诸河长江松花江西北诸河.与其他流域相比,所代表的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较小,关于其成因说法正确的是 A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流域是因为雨季长 B流域是因为雨季长

5、,流域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 C流域都是因为雨季长 D流域都是因为7、8月份有伏旱.下列不属于辽河的水文特征的是 A水量较小 B汛期短 C有结冰期 D含沙量小7、举世瞩目的三峡工程2009年试验性蓄水于2009年9月15日凌晨正式启动,首次蓄水至175米,三峡工程由初期运行期转入正常运行阶段,全面发挥防洪、发电和通航等综合效益。蓄水期间,每天水位涨幅不超过3米。读图回答-题。.三峡水库实验性蓄水选择在9-10月份的原因,主要考虑 A水量较大,泥沙淤积较少 B水量不大,放闸蓄水容易 C气温较低,工程容易施工 D进入秋季,农业用水较多.三峡工程的发电是利用图中的落差 A.H1 B.H2 C.H3

6、DH4二、非选择题8、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地形区名称是_ 。 (2)甲、乙两河中为河流干流的是_ 河。简述图中乙河段的水文特征。 (3)A、B两城之间的实地距离约为_千米;简述该区域城市分布特点,并说明原因。 (4)根据图中信息,说明制约该区域发展的最主要生态问题及应采取的生物措施。 9、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下图为长江中下游部分省市分布图。材料二洞庭湖年输沙量和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见表1、表2)表1 洞庭湖年输沙量年输沙量( l08 m3)占人湖总沙量(%) 长江来沙 1. 094 82O四水来沙 0. 241 18.0入湖总沙量 1. 335 100

7、出湖总沙量 0. 351 26.3湖内沉积量 0. 984 73.7注:四水指流入洞庭湖的湘江、资水、沅江、醴水四条水系。表2 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的演变 1 949 1 958 1 974 1 977 1 984湖泊面积( km2) 4 350 3 141 2 820 2 740 2 691湖泊容积(l08 m3) 293 228 188 178 174 (1)长江在A河段被称为_,该河段的河道特征是 、 _ _ _ 。(2)为什么长江带给洞庭湖的泥沙比其他四条支流的泥沙总和还多?(3)长江在 季节输入洞庭湖的泥沙最多。(4)试分析洞庭湖面积与容积缩小的主要原因是_和 _ _;有哪些危害?10、

8、2009年11月8日以来,受冷暖空气共同影响,陕西中部、山西中南部、河北中南部、河南北部、湖北西北部等地普降大到暴雪,其中,河北省中南部降雪量之大、持续时间之长均为历史罕见。据石家庄气象部门统计,截至12日8时,该市降水量已达92.1毫米,积雪深度约为55厘米,超过有气象记录以来极值。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1)图中各天气系统能表示本次大雪成因的是(2)本次天气变化的动力因素是A冷高压 B暖高压 C冷低压 D暖低压(3)针对本次雪灾,应该采取的措施有政府及相关部门按照职责做好防雪灾和防冻害的应急工作相关部门应当加强道路巡查维护,做好道路清扫和积雪融化工作人们应多参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加固临时搭建

9、物,防止被积雪压塌A. B. C. D.(4)简述本次大雪的利与弊。11、读图甲和图乙,回答下列问题。(1)两图中的山脉大致走向都是_走向。(2)山脉是重要的地理界线,试举例说明,秦岭是我国的重要地理界线。(至少4例)(3)从锋面雨带进退规律考虑,图乙所示区域的河流_月进入汛期,简述该区域河流的水文特征。以下是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B C2、CD3、B四地纬度位置大致相当,但是海陆位置差异较大。C解析地年降水量在200 mm以下,为干旱区。A解析地受海洋影响最小,降水稀少,农业发展主要依靠冰雪融水。4、B解析为贺兰山,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分界线。C解析南水北调西线工程是将长江的源头和黄河的

10、源头打通,必须经过巴颜喀拉山。A解析雪峰山是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之一。5、D解析湖泊对河流有天然的调节作用。C解析乙湖为太湖,其附近地区工农业发达,水污染严重。6、B解析流域夏季降水量占年降水量比重很大,不可能是长江和东南诸河。A解析流域为长江流域,7、8月份有伏旱,降水相对偏少;流域为东南诸河流域,雨季长,其他季节降水也较多,因此两个流域的夏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比重相对较小。D7、A解析正常年份,9 -10月份长江流量相对较大,利于蓄水。 B解析水库发电就是利用大坝造成的落差发电。二、非选择题8、(1)渭河平原(2)乙水量较大;夏季为汛期;含沙量大;有结冰期,但较短。 (3)30

11、0 360分布特点:沿河流(河谷)分布。原因:地形平坦,水源充足,交通便利。(4)问题:水土流失。 措施:植树造林,退耕还林还草。9、(1)荆江河道弯曲部分河道形成地上河(2)因为长江的水量、含沙量比其他四条水系大得多。(3)夏秋(4)围湖造田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缩小,使其调蓄洪水的功能减弱,导致长江中下游洪涝灾害出现的次数和强度增加。10、(1)A(2)A(3)B(4)利:此次明显的降雪可有效补充冬灌用水,有利于土壤增墒、保墒,为来年春季农业生产奠定基础,有助予冬小麦冬前生长和顺利越冬;有效地提高了空气湿度,使森林火险等级明显下降。弊:此次降雪持续时间较长、降雪量大,导致路面湿滑、气温较低、道路结冰,对交通运输安全构成较大威胁;部分地区出现积雪,易毁坏基础设施,农作物容易受到冻害;剧烈的冷暖变化容易导致呼吸道、心血管疾病多发;部分园林花卉及林木受冻。11、(1)东西(2)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湿润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林的分界线,水田农业与旱作农业的分界线。(3)5流量大、5-10月为汛期、无结冰期、含沙量小。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