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90600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12012学年度八年级语文上册第一次月考试(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1-2012上期八年级语文第一次月考试题(时间:120分钟 总分:120分) 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基础知识与运用(33分)1、下列加点字读音无误的一项是(3分)( )A锐不可当(dng) 赃(zng)物 仄(z)歪 慰藉(j)B张皇(hung)失措 提(t)防阻遏() 奔丧(sng)C负隅(y)顽抗 寒噤(jn)瓦砾(l) 颤(chn)巍巍D转弯抹(m)角 溃(ku)退憎恶(w)震悚(s)2、下列词语中书写无误的一项是(3分) ( )A眼花缭乱锐不可当 晨曦 血腥B臭名昭著月明风轻 荒谬 憧憬C精疲力竭满院狼籍杀戮 箱箧D响彻云宵转弯抹角纳粹 鞠躬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是( )(3分)A小强的动人事迹经过老师的大肆渲染,成了校园里的热门话题。 B我们必须正确看待自己,既不能自高自大,也不能自暴自弃。C他们俩操作计算机非常熟练,已经达到了为所欲为的程度。D小陆真是别有用心,制作的飞机模型与众不同,令人叫绝。4、下列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 (3分)A、通过大家的帮助,使他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 B、我们青少年,一定要肩负起建设伟大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强国。 C、为了防止震后疫情发生,玉树灾区领导要求行政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D、能否取得良好的学习成绩,关键在于勤的程度。5、下面情境中,用语符合生活实际,语言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3

3、分)A联想公司为了宣传自己的产品“联想电脑”,并塑造良好的企业形象,精心设计了一则广告语:“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B小王得知丢失的文件有着落了,高兴地对电话那边的报信人说:“非常感谢,明天我将于百忙中专程前来取回并当面致谢,请您恭候!”C他见老朋友的气消了,还答应留下来吃饭,高兴极了,连忙对外屋喊道:“母亲,先把饭煮了,然后去买些酒菜来!”D目不识丁的奶奶坐在孙子床头,边缝衣服边唠唠叨叨说个不停:“你学习这样无恒心,一暴十寒,到时候三好学生评不上,多丢人现眼”6古诗词名句默写。(10分) 、百川东到海 ,何时复西归? , 。长歌行(2分)、陋室铭中点明主旨的句子是: , 。(2分)、爱

4、莲说中写“莲”不与世俗同流合污,又不孤芳自赏的句子是_ _,_。(2分)、杜甫在望岳一诗中,想象自己登上泰山之巅,抒发豪情壮志的诗句 是: , 。(2分)、情哀深处,万物同悲。杜甫的 春望中“ , ”。 两句就是借花鸟来创此意境的。(2分) 7、八年级各班开展“世界何时铸剑为犁”的综合性学习活动,假如你担任本班此次活动的负责人,你需要完成这些事情。(3分)(1)写一两句话作为主次此次活动的开始语,话中要运用一句关于战争的古今名言。(1分) (2)在此次活动的“文艺作品与战争”的主题班会上,你带头吟诵了两首描写战争的诗词,请写出其中最精彩的诗词名句各两个。a b (2分)8.名著阅读(5分)(1

5、)西游记中唐僧师徒到达火焰山,面对熊熊烈火,孙悟空首先打算采取_ _(行为)达到灭火的目的。(1分)(2)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主人公保尔,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通过_(方式)实现人生价值,开始了新的生活。(1分)(3)他来自农村,到北京后选择了城市底层老百姓很普通的行业拉洋车,但他虽历经奋斗,却仍摆脱不了悲剧的命运。请问他是谁?出自哪部小说?作者是谁?(3分)他是: 作品: 作者: 二、文言文阅读(14分)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

6、,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9

7、、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 屋舍俨然 俨然: (2)便要还家 要: (3) 便扶向路 向: (4)诣太守 诣: 10、有些成语出自选文所在的课文,请写出其中的两个(2分) 11、翻译句子(4分) (1)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12、桃花源中的人们为什么叮嘱渔人不足为外人道?谈谈你的理解。(2分) 13、“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从文中可推断渔人向桃花源中人说了什么?(2分) 三、现代文阅读(23分)(一)芦花荡(12分)夜晚,敌人从炮楼的小窗子里,呆望着这阴森黑暗的大苇塘,天空的星星也像浸在水里,而且要滴落下来的样子。到这样的深夜,苇塘里才

8、有水鸟飞动和唱歌的声音,白天它们是紧紧藏到窝里躲避炮火去了。苇子还是那么狠狠地往上钻,目标好像就是天上。敌人监视着苇塘。他们提防有人给苇塘里的人送来柴米,也提防里面的队伍会跑了出去。我们的队伍还没有退却的意思。可是假如是月明风清的夜晚,人们的眼再尖利一些,就可以看见有一只小船从苇塘里撑出来,在淀里,像一片苇叶,奔着东南去了。半夜以后,小船又飘回来,船舱里装满了柴米油盐,有时还带来一两个从远方赶来的干部。撑船的是一个将近六十岁的老头子,船是一只尖尖的小船。老头子只穿一条蓝色的破旧短裤,站在船尾巴上,手里拿着一根竹篙。老头子浑身没有多少肉,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可是那晒得干黑的脸,短短的花白胡子却特

9、别精神,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却特别明亮。很少见到这样尖利明亮的眼睛,除非是在白洋淀上。老头子每天每夜里在水淀出入,他的工作范围广得很:里外交通,运输粮草,护送干部;而且不带一枝枪。他对苇塘里的负责同志说: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每天夜里,在敌人紧紧封锁的水面上,就像一个没事人,他按照早出晚归捕鱼撒网那股悠闲的心情撑着船,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因为他,敌人的愿望就没有达到。每到傍晚,苇塘里的歌声还是那么响,不像是饿肚子的人们唱的;稻米和肥鱼的香味,还是从苇塘里飘出来。敌人发了愁。1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3分)(1)、你什么也靠给我,我什么也靠给水上的能耐,一切保险。 (2)、老头子过于自信和自尊。 (3)、他编算着使自己高兴也使别人高兴的事情。 15、文中为什么把老头子比喻成“干瘦得像老了的鱼鹰”? (2分) 16、文中划线的句子表现了老头子什么性格?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