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483223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3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通史版)2020版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阶段五 古代中华文明的繁荣与危机 阶段提升练(五)教案(含解析)人民版(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阶段提升练(五)(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四川广安、遂宁、内江、眉山三诊)明代中期曾出现过皇帝的“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皇帝如越过内阁发布旨意会被认为不合成例。这反映出当时()A.皇帝权力受到严格限制B.内阁掌握决策大权C.中枢权力运行较为有序D.相权一度得以恢复解析据材料“批红都会采纳内阁票拟的现象,甚至圣意所予夺,亦必下内阁议而后行”可知中枢权力的运行有序,故选C项。据材料可知决策权仍旧在皇帝手中,A项错误;据材料可知内阁只具有建议权而不是决策权,B项错误;宰相具有一定的决策

2、权,材料内阁只有建议权,D项错误。答案C2.(2019安徽安庆模拟)明史职官志记载:“凡内官司礼监掌印,权如外廷元辅秉笔、随堂视众辅。”这本质上反映了()A.内阁制彻底瓦解 B.宦官操纵威柄C.皇权专制的痼疾 D.内阁首辅无权解析据题干材料“凡内官司礼监掌印”与“权如外廷元辅”说明原本无权内官因为掌握象征皇权的玉玺而获得内阁首辅一样的权力,这种现象的本质是皇帝专制的结果,故选C项。答案C3.(2018广东梅州质检)康熙十六年设立的南书房逐步成为权力中心,“非崇班贵檩、上所亲信者不得入”。康熙十三年颁布谕旨:“著将翰林院、詹事府、国子监官员,每日轮四员,入直(值)南书房。”从而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

3、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这一做法有利于()A.防止南书房入值大臣擅权B.协调满汉贵族之间的关系C.利用不同机构以分权制衡D.扩大南书房参与决策的权力解析据题干材料中讲到“将初期只有两名入值大臣的南书房改为一次选四名入值”,入值南书房的人数增加,反映了康熙通过增加人数来分割权力,目的是为了避免权力过于集中,防止大臣擅权,以加强皇权,故选A项。答案A4.(2018四川南充适考三)雍正年间制定了“冲繁疲难”制度,根据各州县所处地理位置的冲或僻、政务的繁或简、赋税的完或欠、命盗案件的多或寡等四方面情况,分定全国州县为冲、繁、疲、难四类来选用官吏。四要素俱全,或一项突出者,由该省督抚于属员中拣选

4、补授。而四项俱无者,官员由吏部补授。此制度()A.促进各区域经济的平衡发展B.将地方行政机构划分为四个等级C.不利于德才兼备人才的选拔D.打破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解析据题干所述的“冲繁疲难”制度,是对吏部选官的一种补充,即打破了州县官吏都由吏部选用格局,故D项正确。题干主要论述清朝的官吏选拔,与区域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题干主要论述清朝的官吏选拔,与地方行政机构的划分无关,故B项错误;雍正年间的“冲繁疲难”制度,有利于选拔德才兼备的人才,故C项错误。答案D5.(2019山西太原模拟)据测算,清顺治十八年,全国耕地总面积为733万顷,乾隆十八年已增至993万顷,嘉庆十六年又增至1 051万顷

5、;从乾隆至道光年间,种植玉米的地区已扩展至20省354府州县。这些现象反映了()A.清朝政府大力扶持垦荒B.中西经济交流日趋频繁C.传统农业转型动力不足D.种植结构发生根本变化解析中国古代主要经济结构是农耕经济,明清时期虽然商品经济较为发达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但未占据社会主导,题干反映耕地总面积的增加,即拓荒,玉米种植比水稻种植的温度、水利要求低些,而究其实质是中国古代传统农业未转化为现代农业,故选C项。答案C6.(2019辽宁大连模拟)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既存在保障嫡长子权益的“抽长制”,又有照顾丧失劳动能力者的“膳田”、“守寡田”等社会保障机制。这说明()A.宗法制度在清代农村占据

6、主导地位B.遗产继承以和谐家族关系为出发点C.社会保障制度在清代已经发展完善D.家族经济在代代继承下逐步被分割解析据题干可知,清代农村家族经济在遗产继承中兼顾了宗法和社会保障,这有利于构建和谐的家族关系,故选B项。答案B7.(2019黑龙江哈九中模拟)马克斯韦伯在经济史纲提到: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制瓷业在乾隆时更吸收西方景泰蓝制作技术,使景泰蓝工艺达到顶峰。这说明影响清代手工业发展的重要因素是()A.人丁编审制度的变革B.私营手工业生产关系变革C.西方工艺的大量引入D.百姓的赋役负担彻底解除解析从材料“清代施行摊丁入亩,此后大批民间手工艺精品问世”,可知清代手工业

7、出现繁荣景象,与政府改革人丁编审制度直接相关,故选A项。答案A8.(2018湖南长郡中学模拟三)明中叶以后,出现了官员“觉得心里不耐烦做此道路”便辞官经商,读书人“为士不振”便“凑些资本,买办货物,图几分利息”的现象。这一现象反映了()A.专制制度的松弛 B.社会风尚的变化C.市民阶层的产生 D.理学思想的影响解析据题干材料信息可知明中叶以后,官员可以辞官经商,读书人也可以经商,说明商人社会地位提高,体现传统四民的社会风尚发生变化,故选B项。答案B9.(2018山东日照校际联考)清前期,银两和制钱(官方铸行的钱币)都是法定货币,在市场上自由流通,但白银条块作为货币,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

8、称、纯度不一,银钱比价混乱。这种状况()A.便利了政府对工商业的控制B.加剧了中国白银外流的局面C.阻碍了中西经济贸易的发展D.反映了中国市场秩序的混乱解析根据题干材料“可以自行铸造,大小、形状、名称、纯度不一,银钱比价混乱”,说明我国金融市场秩序混乱,故选D项。答案D10.(2018哈师大附中、东北师大附中、辽省实联模二)先秦以来的人性理论大多对人性之私进行了否定与批判,主张“去私心,行公义”。宋明理学人性论更视“私”为邪恶,强调公私之辩。而明清之际一些思想家则明确提出人性自私说,肯定个人物质利益、私欲的合理性,强调个体的价值与地位。这反映了明清时期()A.社会风气败坏,世人追求享乐B.西方

9、民主思想促进思想启蒙C.商品经济发展,专制统治强化D.政府放松对思想文化的控制解析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扩大,但政治上专制统治强化,故人们提出了要求个性、肯定个人价值的思想主张,故选C项。答案C11.(2018安徽“江淮十校”联考)关于“封建制”与“郡县制”的争论,秦汉和唐朝是两个高潮,主要是围绕王朝行政体制的优劣主题进行争论。明末清初,这一争论又出现一次高潮,黄宗羲、顾炎武、颜元等人,力主“复封建”,对有关“封建”问题的讨论,寓以了新的涵意。“新的涵意”之核心是()A.提倡经世致用 B.反对君主专制C.挑战宋明理学 D.弘扬唯物思想解析根据题干及所学可知,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潮,一个主要

10、思想就是反对君主专制,故B项正确;经世致用并没有涉及郡县与分封之争,A项错误;封建制度并不涉及对宋明理学的挑战,C项错误;材料中并没有对唯物思想的相关提及,D项错误。答案B12.(2017安徽皖江名校联盟联考)史载,宋以后戏曲发展进入鼎盛时期,从明代起,每年五月三日,国家和民间都要举行祭拜关羽的活动,此后,关公戏经久不衰。此现象()A.反映了市民阶层的形成B.体现了神化儒学的倾向C.突出了戏曲的教化作用D.强化了宗教观念世俗化解析据题干材料可知,反映的是当时人们对关羽的态度,特别是有关关公戏经久不衰,说明当时关羽身上体现的“忠”“信”思想有利于教化人们,故选C项。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

11、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2018贵州贵阳摸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明初,皇帝下令废除中书省,不再设丞相,原来的皇帝中书省六部的政治体制发生变化,出现皇帝直接指挥六部的格局。皇帝既是决策首脑,又是行政首脑,事无巨细须经皇帝批准,于是,皇帝设辅佐机构内阁,帮助处理奏章,但内阁票拟之后的“批红”权,一直掌握在皇帝的手中。明朝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都直接向朝廷负责,以确保中央对地方权力的有效控制。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材料二明朝在立国之初,着手制定大明律,又颁布大明令,还不断颁行“榜文禁例”。作为法典的“律”与

12、“例”,在司法层面必须遵守“准情用法”的原则,行政官员在处理形形色色关于赋税、治安等方面的诉讼案件过程中,其“自由裁量权”受到严格限制,使“引经决狱”网开一面的司法善意受到制约,同时使凭着个人好恶情绪任意作出司法结论的行为受到一定的限制。然而,在司法过程中仍然出现官吏利用法律条款的复杂性、权柄倒持“玩法舞弊”的情况,但与过去“任人”执法、无视法律、任意裁决的情况开始有了区别。要求依法办事,而且不断提供日益严密的法典作为司法的依据是明朝法制文化的基本特征。以上材料均摘编自中华文明史(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明朝行政制度改革的措施和目的。(12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

13、明朝强化法律制度的影响。(13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信息归纳明朝中央与地方的改革措施;第二小问,从材料一“这是明朝在行政制度改革方面的成功之处,也是明朝加强君主专制集权的制度保障”概括。第(2)问,结合明朝颁发法律的目的及材料二信息,从法律体系是否完备、法律体系反映的本质、法律的评价及运作的缺陷等方面分析其影响。答案(1)措施:废中书省,废丞相,设内阁;批红权掌握在皇帝手中;省级行政实行三司分治制度。目的:加强皇权专制统治。(2)影响:明朝不断完备法律体系,巩固了以法律制度为依据的专制集权统治;法律体系化体现了以皇帝为核心的国家意志,又制约着专制权力;颁布律令,严厉司法惩处,本

14、质上是要求民众守法,但政府依法行政,使行政法制化空前加强,是历史的进步。官员利用法律条文繁复舞弊,缺乏公开、透明、全方位的司法监督机制,反映了专制政体下制约政治权力,是难以逾越的障碍。14.(2018全国课标卷“超级全能生”联考)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中国古代部分朝代移民情况战国吴、楚、越等国随着人口增多,人民渐渐移居平原,太湖平原、宁沼平原和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秦公元前218年,秦朝经过多年战争夺取今广东、广西、越南东北一带,又把十数万戍卒和罪犯安置到岭南,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主要行政官员由中原移民担任西汉汉武帝元狩二年(前121年),河西走廊和湟水流域的匈奴人不是被驱逐就是被内迁

15、,这里的空白完全由内地汉族移民来填充魏晋三国时期,移民开始进入今浙江南部和福建北部,吴国设置几个新县。西晋末年,大批南迁人口涌入长江三角洲,部分移民进入福建,设在福建境内的政区又增加了明约有20余万汉族移民迁入贵州,在镇远、平越等地屯田,来自内地的铁制农具,耕作方法广泛使用,逐渐取代刀耕火种的落后生产方式清康熙年间,汉人大量迁入察哈尔地区,到雍正时设多伦、张家口、独石口三厅,多伦作为一个土产集散地及宗教都市而兴盛起来,张家口也成为了商业中心据葛剑雄、曹树基、吴松弟简明中国移民史从材料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12分)解析解答首先提出论题,论题据材料“部分朝代移民情况”“江汉平原部分获得开发”“在南越设置南海、桂林、象郡”等可以得出移民活动促进边远地区开发与疆域的扩大;其次论证,据材料分阶段,从秦汉时期、魏晋时期、明清时期,从移民方式、政府政策及移民对边疆地区经济文化发展、国家统一、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发展的影响和作用等角度分析论证,注意史论结合,言之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