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83008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34.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09年专升本《教育理论》真题及答案(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09年成人高等学校专升本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教育理论试题解析教育学部分一、选择题:112小题,每小题2分,共2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1在教育学理论发展中,提出儿童智力发展阶段与教学关系理论的教育家是A赞可夫B皮亚杰C布鲁纳D瓦根舍因()【答案】B【错误防范】易考的内容还有如下三处:(1)赞科夫的五条全新的教学原则,即高难度、高速度、理论知识起指导作用、使学生理解学习过程、使全班学生包括“差生”都得到发展。(2)布鲁纳倡导“结构主义”学说和“发现法”。(3)瓦根舍因首创“范例方式教学理论”。220世纪以后产生的资产阶级“儿童学

2、”的理论基础之一是A实验教育学B文化教育学C实用主义教育学D批判教育学()【答案】A【错误防范】考生需记住“实验教育学”“文化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和“批判教育学”的主要观点和代表人物。3凯洛夫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更侧重于哪一教育流派?A形式教育派B实质教育派C传统教育派D现代教育派()【答案】C【解析】传统教育派的观点是:教师中心、书本中心(间接经验中心)、课堂中心。现代教育派的观点是:学生中心、直接经验中心、活动中心。传统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德国的赫尔巴特等。现代教育派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的杜威等。【错误防范】在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的关系方面存在两大派别:形式教育派和实质教育派。形式教育派:重视智

3、力,忽视知识。实质教育派:重视知识,忽视智力。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A起决定作用B不起决定作用C只起加速作用D只起延缓作用()【答案】B【解析】这道题目考查的是“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从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的具体表现来看,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C和D两个选项都是不完全的。【错误防范】辨析题:“教育救国论”。参考答案:错误。因为它夸大了教育的作用,导致“教育万能论”的错误。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只能起加速或延缓作用,而不能起决定作用。5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明确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并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教育家是A王国维

4、B蔡元培C杨贤江D陶行知()【答案】B【错误防范】(1)美育第二次被列为学校教育组成部分是在新中国建立初期。提法是德、智、体、美、综合技术教育五育并列。(2)杨贤江的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系统地用马克思主义观点来阐述教育问题的专著。6一个国家为实现其教育目的,从组织系统上建立起来的一切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称为A国民教育制度B学校教育制度C教育领导制度D教育管理制度()【答案】A【解析】这里考查的是广义教育制度的定义。【错误防范】(1)要理解这个定义中提到的“教育设施”和“有关规章制度”。防止类似的考题: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国民教育制度?A图书馆B文化宫C教育内容D办学体制(答案:C)(2)狭义的

5、教育制度是学校教育制度,简称学制。(3)记住:学校教育制度是整个教育制度的核心,是国民教育制度中最主要的组成部分,它体现了一个国家教育制度的实质。以防如下一些考题:国民教育制度的核心和实质是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答案:C)国民教育制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A中等教育制度B社会教育制度C学校教育制度D高等教育制度(答案:C)7在教育史上,存在着不同身份和地位的人享有不同的受教育机会和权利的现象。这说明学制具有A永恒性B继承性C阶级性D相对独立性()【答案】C【错误防范】要了解建立学制的依据: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社会政治经济制度,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

6、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以防有关题目,如:在不同政治经济制度下,学制在很多方面存在共同特点,如入学年龄,大、中、小学阶段的划分,在很多国家都是一致的。这是因为,学制的建立要受A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B生产力发展水平与科学技术发展状况的影响C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的影响D本国学制的历史和国外学制的影响(答案:C)8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A尊师爱生、团结互助、双边互动B师生合作、长善救失、教学相长C尊师爱生、长善救失、双边合作D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答案】D【错误防范】要对新型师生关系的三个特点(即尊师爱生、民主平等、教学相长)的具体内容有所了解,以防考查,如“学然后知不足,教然

7、后知困”体现了新型师生关系的哪一个特点的问题。9根据课程计划,以纲要的形式编定的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指导性文件称为A课程标准B课程纲要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答案】A【解析】这里考查的是课程标准的定义。【错误防范】要明确课程的表现形式有三种:课程计划、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它们三者是相互关联、层次递进的关系,即教材是学科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具体化,学科课程标准又是课程计划的进一步具体化。易出的选择题还有:根据教育目的和不同类型学校的教育任务,由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制定的有关课程的总体规划的指导性文件是A课程标准B课程计划C课程要素D课程规范(答案:B)10教师借助由字母、单词、数字等组成的“纲要信号”图

8、表帮助学生理解教材,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的教学法是A导学式教学法B“掌握学习”教学法C情境教学法D沙塔洛夫教学法()【答案】D【解析】这里考查的是沙塔洛夫教学法的定义。【错误防范】在国内外教学改革中,有代表性的教学方法还有两处需要注意:第一,洛扎诺夫法,又称为启发式外语教学法。第二,合作教学法。提出者是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易考的选择题如:教育家阿莫纳什维利提出了合作教育学的理论。合作教育学的核心是A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合作B学校和社会之间的合作C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合作D学生和学生之间的合作(答案:A)11某小学创造了“希望树”,让孩子把自己进步的希望以“果子”的形式贴到“希望树”上,一旦目标达

9、到了,“果子”就成熟了,可以自己去摘下来,再策划下一个“希望”。这种德育方法属于A榜样示范法B实际锻炼法C指导自我教育法D品德评价法()【答案】C【解析】需要考生理解指导自我教育法的定义。【错误防范】这部分容易考,经常是以小的实例题来考,正如上面这样的考查形式。因此,要求考生不仅记住有六种方法,而且要理解各种方法,以防各种实例题的出现。曾出的考题如:学校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方法是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陶冶教育(答案:B)“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陶冶教育(答案:A)“春风化雨”这句话体现的德育方法是A榜样示范B说服教育C实际锻炼D陶冶

10、教育(答案:D)12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A带好班级,教好学生B配合学校,实现目标C帮助校长,当好助手D联系家长,转变差生()【答案】A【错误防范】教师的根本任务是教书育人。班主任工作的中心环节是组织和培养班集体。二、辨析题:1314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首先判断正确或错误,然后说明理由。13在我国,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校具有不同的教育目的。【答案要点】不准确或错误。此说混淆了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的概念。教育目的是人才培养的质量规格标准,是对受教育者的总要求。我国各级各类学校的教育目的是相同的,即培养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在这一教育目的的规定下,各级各类学校可有

11、不同的培养目标,培养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各级各类学校的具体化。【解析】教育目的和培养目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识记这两个定义。【错误防范】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是教育目的确立的理论依据。熟悉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内容。14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进一步加强国家对课程的统一管理。【答案要点】错误或片面。我国当前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方面的改革目标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错误防范】(1)理解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的定义。(2)记住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将课程划分成不同的类型:从课程管理角度划分,可

12、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从课程的组织核心划分,可以分为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从学生对课程选择的自由度划分,可以分为必修课程和选修课程;从课程的存在形式划分,可以分为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3)在学科类型上,趋于综合化和一体化。(4)我国基础教育课程设置的特点:小学阶段以综合课程为主;初中阶段设置综合和分科相结合的课程;高中阶段以分科课程为主。(5)从小学至高中设置综合实践活动课,并作为必修课程,其内容主要包括:信息技术教育、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以及劳动与技术教育。三、简答题:1517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5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答案要点】(1

13、)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教师受过专业训练,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错误防范】这里考查的是影响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教育。除了教育因素外,还需要记住遗传和环境的作用,即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16我国教育法中对各级各类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中的学生的基本义务做了哪些专门规定?【答案要点】(1)遵守法律、法规。(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4)遵守所

14、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错误防范】掌握教师的义务和权利。17简述“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这一德育原则的基本含义和贯彻要求。【答案要点】(1)这一原则是指在德育过程中,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的思想品德不断进步。(2)贯彻这一原则的要求是: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从中找出积极的和消极的思想因素。要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积极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的积极性,自觉开展品德内部矛盾斗争,发扬优点,克服缺点。【错误防范】无论是教学原则或是德育原则,如果要求考生论述的话,至少要答两项内容:含义和基本要求。在识记含义时,结合原则的名称来记。在识记基本要求时,要准确记住每一条。然后结合每一条再进行解释或结合所给案例来解释。四、论述题:18小题,15分。18论述接受学习与研究性学习在教育目的、学习内容、学习方式以及组织形式等方面各自的特点。【答案要点】(1)在教育目的上,接受学习是培养懂知识会操作的一般应用型人才,而研究性学习是造就学识广博、应变性强的创新型人才。(2)在学习内容上,接受学习局限于国家规定好的、固定的教科书的内容,研究性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