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7482532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30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河南省2018届高三生物第十次考试试题(含解析)(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第十次考试理综生物试题一、选择题1. 下列与细胞有关的说法,错误的是A. 肝细胞中肝糖原/葡萄糖的值,饱餐后比饥饿时要高B. 在个体发自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间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C. 骨骼中的钙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D. 液泡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透到细胞外的过程中,细胞的吸水力逐渐变大【答案】C【解析】饱餐后血糖进入肝脏合成肝糖原,而饥饿时肝糖原分解产生葡萄糖,因此肝细胞中肝糖原/葡萄糖的值,饱餐后比饥饿时要高,A正确;在个体发自过程中,基因选择性表达导致不同时期会产生不同的蛋白质,B正确;人体中的钙元素主要以羟羟基磷酸钙晶体的形式存在于骨骼和牙齿中

2、,C错误;液泡中的水分通过原生质层渗透到细胞外的过程中,细胞液浓度不断增大,则细胞的吸水力逐渐变大,D正确。2. 如图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及物质跨膜运输示意图,其中表示物质运输的方式。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 葡萄糖跨膜运输既能通过方式,也可能通过方式B. 膜外侧的糖蛋白能与机体的免疫、体液调节等有关C. 大分子有机物要通过载体蛋白的转运才能进入细胞内,并且要消耗能量D. 人体内神经元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方式内流【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图中物质甲为磷脂双分子层,物质乙为载体蛋白。物质运输方式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说明为自由扩散;物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协助但不需要消耗能量,说明是

3、协助扩散;物质运输方式需要载体蛋白和ATP供应,说明是主动运输。葡萄糖跨膜运输既可能通过协助扩散,也可能通过主动运输,A正确;膜外侧的糖蛋白有识别、保护和润滑等功能,所以可能它与机体的免疫(淋巴因子识别受体)、体液调节(激素识别受体)等有关,B正确;大分子有机物一般通过胞吞和胞吐进出细胞,不需要载体蛋白协助转运,但要消耗能量,所以C错误;人体内神经元兴奋的生理基础是Na+通过方式即协助扩散内流,D正确。3. 如图是为理解某些生物学问题所建立的数学模型(仅表示一定条件下的变化趋势),以下对这些数学模型的叙述正确的是A. 若图甲中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则在a点改变坏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

4、K值将增大B. 若图乙中X轴为时间、Y轴为去掉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则曲线a表示生长素,曲线b表示细胞分裂素C. 若图丁X轴为温度、Y轴为某种酶的活性变化,则处于a、b温度时酶活性低的原因相同D. 若图丙中X轴为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萝卜条质量变化,则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该萝卜条的质量将增加【答案】D【解析】若图甲中X轴为时间、Y轴为某种群个体数,则在a点改变坏境条件或种群遗传因素,K值可能增大或减小,A错误;若图乙中X轴为时间、Y轴为去掉顶芽后侧芽部位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的浓度变化,则曲线a表示细胞分裂素,曲线b表示生长素,B错误;若图丁X轴为温度、

5、Y轴为某种酶的活性变化,则处于a、b温度时酶活性低的原因是不同的,前者酶的空间结构没有改变,而后者酶的空间结构被破坏,C错误;若图丙中X轴为蔗糖溶液浓度、Y轴为萝卜条质量变化,则将处于b浓度溶液中的萝卜条移入a浓度溶液中,该萝卜条的质量将增加,D正确。4. 下列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分裂期各时期的依据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细胞分裂素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用差速离心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和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在患者家系中调查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细胞膜说明细胞

6、膜是由双层脂质组成的 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操作步骤:制片水解染色冲洗涂片观察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和逐级递减的特点在电子显微镜下,颤藻和水绵细胞中都能被观察到的结构是叶绿体A. 项 B. 两项 C. 三项 D. 四项【答案】C【解析】细胞内染色体的存在状态可作为判断有丝分裂分裂期各时期的依据,正确;科学家分离出致使水稻植株患恶苗病的物质,该物质是赤霉素,错误;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研究过程和摩尔根果蝇眼色遗传的研究过程均用了“假说演绎法”,正确;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方法是纸层析法,分离细胞质中各种细胞器的方法是差速离心法,错误;调查人群中红绿色盲的发病率,应

7、在人群中随机调查,错误;根据相似相融的原理,脂溶性物质更易通过的细胞膜说明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中有脂质,错误;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分布实验的操作步骤:制片水解冲洗涂片染色观察,错误;林德曼进行能量的定量分析,发现了能量流动具有单向性、逐级递减的特点,正确;颤藻是一种蓝藻,属于原核生物,细胞中没有叶绿体,错误。综上所述,有关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有,故选C。5. 现有女性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体内的一个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时期)和男性红绿色盲患者体内的一个细胞b(处于减数分裂时期),在不考虑变异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色盲基因数目可

8、能相同B.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前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中期,则二者的染色单体数目相同C.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中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则二者的染色体组数目不同D. 若细胞a处于有丝分裂后期,细胞b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则二者的核DNA分子数目不同【答案】A【点睛】解答本题关键能识记细胞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以及区别,理清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和染色单体数目变化规律,才能准确判断各选项。6. 2017年我国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大,对农业生产及自然环境造成很大影响。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都受到抑制B. 长期

9、被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C. 洪涝灾害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D. 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可喷施生长素以防止减产【答案】B【解析】农作物被水淹后开始的一段时间内,有氧呼吸受到了抑制,无氧呼吸没有受到抑制,A错误;长期被水淹的农田在洪水退去后会发生次生演替,B正确;洪涝灾害不会破坏生物之间固有的种间关系,C错误;油菜若在盛花期遭受连续暴雨,喷施生长素只能促进果皮的发育,不能促进种子的形成,因此无法补救,D错误。二、非选择题7. 如图为某植物叶肉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下表为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叶绿素通常和蛋白质结合成为结合型叶绿素,在某些环境因素化响下,部分结合型叶

10、绿素均蛋白质分离,成为游离型叶绿素)。请回答下列问题:采集日期(月-日)某地区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含量(mg/g)总量游离型结合型7-12.340.112.238-12.300.122.189-11.920.211.7110-11.580.291.2911-11.210.410.81(1)过程的反应场所是_,此过程中H来自于_(细胞结构)。(2)过程中,H的移动方向是_。若用180标记的H2O灌溉该植株,则可能出现含180的气体有_。(3)当细胞中有过程发生而没对过程发生时,该细胞所处的生理状态是_;若要过程发生而过程不发生,则需要改变的外界条件是_。(4)从表中数据分析,导致该植株叶片光合速率

11、下降的主要原因是_。为提取叶片中的叶绿素,研磨前在研钵中除加入剪碎的叶片外,还应加入_,经快速研磨、过滤,将滤液收集到试管中,塞上橡皮塞。将试管置于适当的光照下23 min后,忒管内的氧含量_。【答案】 (1). 线粒体内膜 (2). 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 (3). 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 (4). CO2、水蒸气、O2 (5). 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 (6). 停止光照(或置于黑暗环境) (7). 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或游离型叶绿素含量升高) (8). 石英砂、碳酸钙、无水乙醇 (9). 基本不变【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表格分析,随着时间的推移,某地区该植物叶片中叶绿素总含量

12、逐渐减少,其中游离型叶绿素含量升高,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据图分析,图中过程有水产生,故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其反应场所是线粒体内膜。过程产生H和O2,故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发生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过程表示光合作用产生的O2扩散到细胞外。(1)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表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发生在线粒体内膜,此过程中H来自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其场所分别是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2)根据以上分析已知,过程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H的移动方向是从类囊体膜到叶绿体基质。若用18O标记的H2O灌溉该植株,该水可以参与光合作用光反应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分别产生氧气和二氧化碳,氧气又参与有氧呼吸第三

13、阶段生成水,因此可能出现含18O的气体有O2、CO2、水蒸气等。(3)当细胞中有光反应发生,但是没有氧气扩散到细胞外的过程,说明此时的光合作用强度应该大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若要发生有氧呼吸而不发生光合作用,应该停止光照(或置于黑暗环境)。(4)从表中数据分析,游离型叶绿素含量升高或结合型叶绿素含量降低可能导致该植株叶片光合速率下降;提取叶绿体色素的实验中,研磨时应该加入石英砂、碳酸钙、无水乙醇;由于叶绿体的结构受到破坏,光合作用无法进行,故试管内的氧含量基本不变。【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过程,并能够根据图中的物质变化情况判断两个数字代表的过程的名称。8. 为了验证动物体

14、内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负反馈调节机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步骤:第一步:取9只兔子,分别给每只兔子注射含放射性的碘溶液。第二步:将上述实验兔子随机平均分为A、B、C三组。第三步: 。第四步:向A组注射一定最的无放射性的甲状腺激素溶液,向B组注射等量的无放射性的促甲状腺激素溶液,向C组注射 。 第五步:2天后,分别测定三组兔子甲状腺中碘的放射量,记录并计算平均值。回答下列问题:(1)改正实验步骤第一步中的两处不妥当之处:_;_。(2)补齐实验中的步骤:第三步:_。第四步:_。(3)请设计一张本实验的数据记录表。(4)预期实验结果:第四步注射以后,由于负反饿调节机制,A组兔子体内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表分泌量减少,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减少,所以A组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_(强、中、弱);B组兔子体内_合成增加,所以B组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_(强、中、弱);C组兔子甲状腺中放射性 _(强、中、弱)。【答案】 (1). 兔子的年龄、体重和性别应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