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72259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3.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习题(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一章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一、 名词解释1、氨基酸的等电点 2、肽键3、肽单位 4、蛋白质一级结构 5、蛋白质二级结构 6、-螺旋 7、-折叠 8、超二级结构(模体) 9、结构域 10、蛋白质变性 11、蛋白质复性 12、蛋白质三级结构 13、蛋白质四级结构 14、别构效应二、 填空题1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分子结构中含有羟基的有_、_、_。2 氨基酸在等电点(pI)时,以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以_离子形式存在,在pHpI时,以_离子形式存在。3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含有咪唑环的氨基酸是_,含硫的氨基酸有_和_。4 蛋白质具有两性电离性质,大多数蛋白质在酸性溶液中带_电荷,在碱性溶液中带

2、_电荷。当蛋白质处在某一pH溶液中时,它所带正负电荷数相等,此时的蛋白质成为_,该溶液的pH称为蛋白质的_。5 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形式主要有_、_、_和_。6 蛋白质中的_、_和_3种氨基酸具有_特性,因而使蛋白质在280nm处有最大吸收值。7 -螺旋结构是由同一肽链的_和_间的_键维持的,螺距为_,每圈螺旋含_个氨基酸残基,每个氨基酸残基沿轴上升高度为_。天然蛋白质分子中的-螺旋大都属于_手螺旋。8 球状蛋白质中有_侧链的氨基酸残基常位于分子表面而与水结合,而有_侧链的氨基酸残基位于分子的内部。9 维持蛋白质的一级结构的化学键有_和_;维持二级结构靠_;维持三级结构和四级结构靠_键,其中包括_

3、、_、_和_。10 谷氨酸的pK1(-COOH)2.19,pK2(-NH3+)9.67,pKR(R)4.25,谷氨酸的等电点为_。11 一个-螺旋片段含有180个氨基酸残基,该片段中有_圈螺旋,该-螺旋片段的轴长为_。12 可以按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电荷及构象分离蛋白质的方法是_。13 血红蛋白(Hb)与氧结合的过程呈现_效应,是通过Hb的_实现的。14 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中侧链pK接近中性的氨基酸是_。无游离(自由)氨基的氨基酸是_。15 在蛋白质分子中,一个氨基酸的碳原子上的_与另一个氨基酸碳原子上的_脱去一分子水形成的键叫_,它是蛋白质分子中的基本结构键。16 丝氨酸侧链特征基团是_;

4、半胱氨酸的侧链基团是_;组氨酸的侧链基团是_。17 蛋白质颗粒表面的_和_是蛋白质亲水胶体稳定的两个因素。18 氨基酸的结构通式为_。19 在生理pH条件下,蛋白质分子中,_和_氨基酸残基的侧链几乎完全带负电,而_和_氨基酸残基侧链完全荷正电,而_的侧链则部分带正电荷(假设该蛋白质含有这些氨基酸组分)20 两条相当伸展的肽链(或同一条肽链的两个伸展的片段)之间形成氢键的结构单元称为_。21 用电泳方法分离蛋白质的原理是在一定的pH条件下,不同蛋白质的_、_和_不同,因而在电场中移动的_和_不同,从而使蛋白质得到分离。三、 单项选择题1 在生理pH7的条件下,下列哪种氨基酸带正电荷?()A.丙氨

5、酸B. 酪氨酸C.赖氨酸D.甲硫氨酸2 下列有关氨基酸的叙述,哪个是错误的?()A.酪氨酸和苯丙氨酸都含有苯环B. 酪氨酸和丝氨酸都含羟基C.亮氨酸和缬氨酸都是分支氨基酸D.脯氨酸和酪氨酸都是非极性氨基酸3 蛋白质分子在280nm处有吸收峰,它主要是由哪种氨基酸引起都?()A. 谷氨酸B.色氨酸C.苯丙氨酸D.组氨酸4 天然蛋白质中含有的氨基酸的结构()。A.全部是L-型B.全部是D-型C.部分是L-型,部分是D-型D.除甘氨酸外都是L-型5 天然蛋白质中不存在的氨基酸是()。A. 半胱氨酸B.瓜氨酸C.丝氨酸D.甲硫氨酸6 蛋白质都变性伴随由结构上的变化是()。A.肽链的断裂B.氨基酸残基的

6、化学修饰C.一些侧链基团的暴露D.氨基酸排列顺序的改变7 在寡聚蛋白质中,亚基间的立体排布、相互作用以及接触部位间的空间结构称之为()。A.三级结构B.缔合现象C.四级结构D.别构现象8 每分子血红蛋白可结合氧的分子数是多少?()A. 1B. 2C. 3D. 49 蛋白质典型的-螺旋为下列哪一种类型?()A. 2.610B. 310C. 3.613D. 4.41610 下列关于蛋白质结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三级结构具有空间构象B. 各种蛋白质均具有一、二、三和四级结构C. 无规卷曲是在一级结构基础上形成的D. -螺旋属于二级结构11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

7、然蛋白质分子均有这种结构B. 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 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 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12 具有四级结构的蛋白质特征是()。A. 分子中必定含有辅基B.含有两条或两条以上的多肽链C.每条多肽链都具有独立的生物学活性D.依赖共价键维系蛋白质分子的稳定13 下列关于肌红蛋白的叙述,哪一个是错误的?()A. 肌红蛋白是由一条多肽链和一个血红素辅基组成的B.肌红蛋白含有高比例的-螺旋C.血红素位于两个His残基之间D.大多数非极性侧链位于分子表面,所以肌红蛋白不溶于水14 血红蛋白的氧结合曲线形状是()。A. 双曲线B.抛物线C.S形曲线D.直线15

8、 关于二级结构叙述哪一项不正确()。A.右手-螺旋比左手-螺旋稳定,因为左手-螺旋中L-构型氨基酸残基侧链空间位阻大,不稳定;B.一条多肽链或某多肽片断能否形成-螺旋,以及形成的螺旋是否稳定与它的氨基酸组成和排列顺序有极大关系;C.多聚的异亮氨基酸R基空间位阻大,因而不能形成-螺旋;D.-折叠在蛋白质中反平行式较平行式稳定,所以蛋白质中只有反平行式。16 形成稳定的肽链空间结构,非常重要的一点是肽键中的四个原子以及和它相邻的两个-碳原子处于()。A.不断绕动状态 B.可以相对自由旋转 C.同一平面 D.随不同外界环境而变化的状态17 血红蛋白的氧合动力学曲线呈S形,这是由于()。A.氧可氧化F

9、e(),使之变为Fe()B.第一个亚基氧合后构象变化,引起其余亚基氧合能力增强C.这是变构效应的显著特点,它有利于血红蛋白质执行输氧功能的发挥D.亚基空间构象靠次级键维持,而亚基之间靠次级键缔合,构象易变18 蛋白质变性是由于()。A.一级结构改变 B.空间构象破坏 C.辅基脱落 D.蛋白质水解19 当蛋白质处于等电点时,可使蛋白质分子的()。A.稳定性增加 B.表面净电荷不变 C.表面净电荷增加 D.溶解度最小20 蛋白质分子中-S-S-断裂的方法是()。A.加尿素 B.透析法 C.加过甲酸 D.加重金属盐21 关于蛋白质分子三级结构的描述,其中错误的是()。A.天然蛋白质分子均有的这种结构

10、B.具有三级结构的多肽链都具有生物学活性C.三级结构的稳定性主要是次级键维系D.亲水基团聚集在三级结构的表面E.决定盘曲折叠的因素是氨基酸残基22 SDS凝胶电泳测定蛋白质的相对分子质量是根据各种蛋白质()。A.在一定pH条件下所带净电荷的不同 B.分子大小不同 C.分子极性不同 D.溶解度不同23 蛋白质一级结构与功能关系的特点是()。A.相同氨基酸组成的蛋白质,功能一定相同。B.一级结构相近的蛋白质,其功能类似性越大。C.一级结构中任何氨基酸的改变,其生物活性即消失。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相同D.不同生物来源的同种蛋白质,其一级结构相同。 E、以上都不对。24 “分子病”首先

11、是蛋白质什么基础层次结构的改变()。A.一级 B.二级 C.超二级 D.三级 E.四级25 70%的酒精消毒是使细菌蛋白质()。A.变性 B.变构 C.沉淀 D.电离 E.溶解四、是非题1. 氨基酸与茚三酮反应都产生蓝紫色化合物。()2. 因为羧基碳和亚氨基氮之间的部分双键性质,所以肽键不能自由旋转。()3. 蛋白质是两性电解质,它的酸碱性质主要取决于肽链上可解离的R基团。()4. 维持蛋白质三级结构最重要的作用力是氢键。()5. 蛋白质在等电点时,静电荷为零,溶解度最小。()6. 蛋白质分子中个别氨基酸的取代未必会引起蛋白质活性的改变。()7. 镰刀红细胞贫血病是一种先天性遗传病,其病因是由

12、于血红蛋白的代谢发生障碍。()8. 在蛋白质和多肽中,只有一种连接氨基酸残基的共价键,即肽键。()9. 肌红蛋白和血红蛋白的亚基在一级结构上具明显的同源性,它们的构象和功能也很相似,因此这两种蛋白的氧结合曲线也是十分相似的。()10. 蛋白质的亚基(或称亚单位)和肽链是同义的。()11. 蛋白质的-螺旋结构通过侧链之间形成氢键而稳定。()12. 构成天然蛋白质的氨基酸,其D构型和L型普遍存在。()13. 构型的改变必须有旧的共价健的破坏和新的共价键的形成,而构象的改变则不发生此变化。()14. -折叠是主肽链相当伸展的结构,因此它仅存在于某些纤维状蛋白质中。()15. 天然氨基酸都有一个不对称-碳原子。()16. 蛋白质的变性是其立体结构的破坏,因此常涉及肽键的断裂。()17. 双缩脲反应是肽和蛋白质特有的反应,所以二肽也有双缩脲反应。()18. 同源蛋白质中,保守性较强的氨基酸残基在决定蛋白质三维结构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