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7472082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18学年高中物理阶段验收评估(一)静电场教科版选修3-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内部文件,版权追溯阶段验收评估(一) 静 电 场(时间:5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第15小题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第68小题中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如图1所示,三个完全相同的绝缘金属小球a、b、c位于等边三角形的三个顶点上,c球在xOy坐标系原点O上,a和c带正电,b带负电,a所带电荷量比b所带电荷量少,关于c受到a和b的静电力的合力方向,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1A从原点指向第象限B从原点指向第象限C从原点指向第象限 D从原点指向第象限解析:选D根据库仑定

2、律得:c受到a电荷由a指向c的斥力F1、受到b从c指向b的引力F2作用,且F1F2,若电荷a和b的电荷量相同,则两个力F1和F2的合力沿x轴的正方向,因为F1F2,所以两个力的合力方向会偏向第象限,所以本题的答案应该是D。2. (2015浙江高考)如图2所示为静电力演示仪,两金属极板分别固定于绝缘支架上,且正对平行放置。工作时两板分别接高压直流电源的正负极,表面镀铝的乒乓球用绝缘细线悬挂在两金属极板中间,则()图2A乒乓球的左侧感应出负电荷B乒乓球受到扰动后,会被吸在左极板上C乒乓球共受到电场力、重力和库仑力三个力的作用D用绝缘棒将乒乓球拨到与右极板接触,放开后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解析:

3、选D两极板间电场由正极板指向负极板,镀铝乒乓球内电子向正极板一侧聚集,故乒乓球的右侧感应出负电荷,选项A错误;乒乓球受到重力、细线拉力和电场力三个力的作用,选项C错误;乒乓球与任一金属极板接触后会带上与这一金属极板同种性质的电荷,而相互排斥,不会吸在金属极板上,到达另一侧接触另一金属极板时也会发生同样的现象,所以乒乓球会在两极板间来回碰撞,选项B错误、D正确。3.如图3所示,在x轴上相距为L的两点固定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Q、Q,虚线是以Q所在点为圆心、为半径的圆,a、b、c、d是圆上的四个点,其中a、c两点在x轴上,b、d两点关于x轴对称。下列判断错误的是()图3Ab、d两点处的电势相同B四个点

4、中c点处的电势最低Cb、d两点处的电场强度相同D将一试探电荷q沿圆周由a点移至c点,q的电势能减小解析:选C由等量异种点电荷的电场线分布及等势面特点知,A、B正确,C错误。四点中a点电势大于c点电势,正电荷在电势越低处电势能越小,故D正确。4.如图4所示,质量相等的两个带电液滴1和2从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O点自由释放后,分别抵达B、C两点,若ABBC,则它们带电荷量之比q1q2等于()图4A12 B21C1 D.1解析:选B竖直方向有hgt2,水平方向有lt2,联立可得q,所以有,B对。5如图5所示,A、B为两块水平放置的金属板,通过闭合的开关S分别与电源两极相连,两板中央各有一个小孔a和b。

5、在a孔正上方某处一带电质点由静止开始下落,不计空气阻力,该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现要使带电质点能穿出b孔,可行的方法是()图5A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B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C先断开S,再将A板适当上移D先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解析:选B设质点距离A板的高度h,A、B两板原来的距离为d,电压为U。质点的电量为q。由题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根据动能定理得mg(hd)qU0。若保持S闭合,将A板适当上移,设质点到达b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mg(hd)qUmv2,v0,说明质点到达b孔时速度恰为零,然后返回,不能穿过b孔。故A错误。若保持S闭合,将B板适当下移距离d,由

6、动能定理得mg(hdd)qUmv2,则v0,说明质点能穿出b孔,故B正确。若断开S,将A板适当上移,板间电场强度不变,设A板上移距离为d,质点到达B板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mg(hd)qE(dd)mv2,又由原来情况有mg(hd)qEd0。比较两式得,v0,说明质点不能穿出b孔,故C错误。若断开S,再将B板适当下移,B板下移距离为d,设质点到达B板时速度为v。由动能定理得mg(hdd)qE(dd)mv2,又由原来情况有mg(hd)qEd0。比较两式得,v0,说明质点不能穿出b孔,故D错误。6.一带正电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从A点经B、C点运动到D点,其v t图像如图6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

7、是()图6A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B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CCD间各点电场强度和电势都为零DAB两点间的电势差大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选AB由图线可看出,A点的斜线的斜率大于B点的斜率,即A点的加速度大于B点,故A点的电场强度一定大于B点的电场强度,选项A正确;从B点的速度大于A点速度,故从A到B动能增加,电势能减小,即粒子在A点的电势能一定大于在B点的电势能,选项B正确;从C到D粒子做匀速运动,故CD间各点电场强度为零,但是电势相等且不一定为零,选项C错误;从A到B和从B到C粒子动能的变化量相同,故电场力做功相同,即AB两点间的电势差等于CB两点间的电势差

8、,选项D错误。7.某电容式话筒的原理如图7所示,E为电源,R为电阻,薄片P和Q为两金属极板,对着话筒说话时,P振动而Q可视为不动,当P、Q间距离增大时,()图7A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BP上电荷量保持不变C有电流自M经R流向NDPQ间的电场强度不变解析:选AC根据电容器的决定式C可知当P、Q间距离d增大时,P、Q构成的电容器的电容减小,选项A正确;因两板间电势差不变,则根据QCU可知P上电荷量减小,选项B错误;电容器上的电量减小时,电容器放电,则有电流自M经R流向N,选项C正确;由于U不变,d增大,根据E可知,PQ间的电场强度减小,选项D错误。8(2015山东高考)如图8甲,两水平金属板

9、间距为d,板间电场强度的变化规律如图乙所示。t0时刻,质量为m的带电微粒以初速度v0沿中线射入两板间,0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T时刻微粒恰好经金属板边缘飞出。微粒运动过程中未与金属板接触。重力加速度的大小为g。关于微粒在0T时间内运动的描述,正确的是()图8A末速度大小为 v0B末速度沿水平方向C重力势能减少了mgdD克服电场力做功为mgd解析:选BC0时间内微粒匀速运动,有mgqE0。把微粒的运动分解,水平方向:做速度为v0的匀速直线运动;竖直方向:时间内,只受重力,做自由落体运动,时刻,v1yg;T时间内,ag,做匀减速直线运动,T时刻,v2yv1ya0,所以末速度vv0,方向沿水平方向,选

10、项A错误、B正确。重力势能的减少量Epmgmgd,所以选项C正确。根据动能定理:mgdW克电0,得W克电mgd,所以选项D错误。二、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9(14分) (2015全国卷)如图9所示,一质量为m、电荷量为q(q0)的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A、B为其运动轨迹上的两点。已知该粒子在A点的速度大小为v0,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60;它运动到B点时速度方向与电场方向的夹角为30。不计重力。求A、B两点间的电势差。图9解析:设带电粒子在B点的速度大小为vB。粒子在垂直于电场方向的速度分量不变,即vB sin 30v0sin 60由此得vBv0设A、B两点间的电势差为UAB,由动能

11、定理有qUABm(vv)联立式得UAB。答案:10(18分)如图10所示,在水平方向的匀强电场中,一不可伸长的不导电细线一端连着一个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电小球,另一端固定在O点,将小球拉起直至细线与场强方向平行,然后无初速度释放,则小球沿圆弧做往复运动。已知小球摆到最低点的另一侧与竖直方向成的最大角度为。求:图10(1)匀强电场的大小和方向;(2)小球经过最低点时细线对小球的拉力大小。解析:(1)若电场向左小球将向左下方做匀加速直线运动,所以电场方向水平向右,小球从静止摆到最左边的过程中:mgLcos Eq(1sin )L0E。(2)小球从开始到最低点的过程中:mgLEqLmv2Tmgm得

12、T3 mg。答案:(1)水平向右(2)3 mg11(20分)如图11所示,质量为m,电荷量为e的粒子从A点以v0的速度沿垂直电场线方向的直线AO方向射入匀强电场,由B点飞出电场时速度方向与AO方向成45角,已知AO的水平距离为d。(不计重力)求:图11(1)从A点到B点用的时间;(2)匀强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3)AB两点间的电势差。解析:(1)粒子从A点以v0的速度沿垂直电场线方向射入电场,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有:t。(2)由牛顿第二定律得:a将粒子射出电场的速度v进行分解,则有vyv0tan 45v0,又vyat,得:v0解得:E。(3)由动能定理得:eUABm(v0)2mv解得:UAB。答案:(1)(2)(3)观察,旨在自然条件下,人们为一定目的而对事物所进行的有计划的知觉过程。观察法就是以感官活动为先决条件,与积极的思维相结合,系统地运用感官对客观事物进行感知、考察和描述的一种研究方法。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教学/培训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