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上传人:明*** 文档编号:97468406 上传时间:2019-09-04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102.4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书_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汉书?朱买臣传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篇一:孙泰高考文言文阅读试题答案翻译译文 孙泰,山阳人也,少师皇甫颖,操守颇有古贤之风。泰妻即姨妹也。先是姨老矣,以二子为托,曰:“其长损一目,汝可娶其女弟。”姨卒,泰娶其姊。或诘之,泰曰:“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众皆伏泰之义。尝于都市遇铁灯台,市之,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中和中,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用缗钱二百千。既半授之矣,泰游吴兴郡,约回日当诣所止。居两月,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于时睹一老妪,长恸数声。泰惊悸,召诘之,妪曰:“老妇尝事翁姑于此,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故悲耳。”泰怃然久之,因绐曰:“吾适得京书,已别除官,

2、不可住此,所居且命尔子掌之。”言讫,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注姨妹:姨母的女儿。二子:两个女儿。中和:唐僖宗年号。缗:穿钱的绳。绐:哄骗、欺骗。 译文: 孙泰是山阳人,年轻时师从皇甫颖,志行品德很有古代人的风度。孙泰的妻子是姨母的女儿。起初是姨母年纪老了,把两个女儿托付给孙泰,说:“长女一只眼睛有毛病,你可以娶她的妹妹。”姨母去世了,孙泰娶了姨母的长女为妻。有人问他的缘故,孙泰说:“那人眼睛有毛病,除了嫁给我就嫁不出去了。”众人都佩服孙泰的义气。孙泰曾经在都市遇见一座铁灯台,把它买了下来,叫人洗刷,原来是银制品。孙泰赶忙前往归还卖主。中和年间,孙泰将在义兴安家,购置一座别墅,用两百贯钱。已经交付

3、了一半钱,孙泰就前往吴兴郡游览,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过了两个月,孙泰回来,停船步行,又把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处。在这个时候,看到一个老妇人连声痛哭。孙泰听了心里惊悸,叫她来问。老妇人说:“我曾经在这里侍奉过公婆,子孙不成材,使别墅被别人拥有,因此悲伤。”孙泰茫然自失了很久,就骗她说:“我刚好收到京师文书,已经另外授职,不能住在这里,所住的地方暂且由你的儿子掌管它。”说完,解开船绳就离去了,不再回来。 7.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恰当的一项是 A.众皆伏泰之义伏:“服”,佩服 B.俾其他人徙俾:使 C.已别除官除:任命、授职 D.解维而逝解维:想通了 8.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

4、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所居且命尔子掌之且尔与其从避人之士,岂若从避世之士哉 B.子孙不肖,为他人所有 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C.市之,而命洗刷义不杀少而杀众D.泰怃然久之 有十月熟者谓之晚稻 9.下列加点词语的意义跟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A.尝于都市遇铁灯台B.市之,而命洗刷 C.将家于义兴,置一别墅D.泰惊悸,召诘之 10.下列各句在文中的意思,不正确的一项是 A.操守颇有古贤之风志行品德很有古代贤者的风度 B.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那人有毛病,除了我没人适合她了 C.约回日当诣所止约定回来后就到新买的别墅去 D.复以余资授之,俾其人他徙又将其余的款项交给房主,让那人搬迁到别的

5、地方 11.下面全能说明孙泰“操守颇有古贤之风”的一项是 姨卒,泰娶其姊其人有废疾,非泰不可适而命洗刷,却银也,泰亟往还之泰回,停舟徒步,复以余资授之泰惊悸,召诘之解维而逝,不复返矣 A.B.C.D. 12.下列对原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A.孙泰极重仁义。姨母生前曾将两个女儿托付给他,并希望他日后与其次女结百年之好;但孙泰却在姨母去世之后,娶了姨母有眼疾的长女。这使得他受到众人敬佩。 B.孙泰不贪非分之财。他曾购得一铁灯台,洗刷时发现是银制品,他就立即赶回去,将灯台还给卖主。 C.孙泰非常仁慈。他花两百贯购买一别墅,曾见一老妇大哭不止,问明情况后,便说自己将要升官,升官后就可以将别墅

6、送给老妇人。 D.孙泰施恩不图回报。他本来打算搬家到义兴,但因老妇人之故,不仅家未搬成,还为别墅倒贴了两百贯;对老妇有恩却不求报答解了缆绳,一去不返。 8.B(表被动。A且:暂且;况且。C而:就;却。D之:助词,无义;代词,它)9.A(都:大)10.B11.C12.C 篇二:朱买臣阅读试题及答案及翻译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朱买臣,字翁子,吴人也。家贫,好读书,不治产业, 常艾薪樵,卖以给食,担束薪,行且诵书。其妻亦负戴相随,数止买臣毋歌呕道中。买臣愈 益疾歌,妻羞之,求去。买臣笑曰:“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十余矣。女苦日久,待我富贵 报女功。”妻恚怒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

7、富贵!”买臣不能留,即听去。其后,买 臣独行歌道中,负薪墓间。故妻与夫家俱上冢,见买臣饥寒,呼饭饮之。 后数岁,买臣随上计吏为卒,将重车至长安,诣阙上书,书久不报。待诏公车,粮用乏, 上计吏卒更乞丐之。会邑子严助贵幸,荐买臣,召见,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 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是时,方筑朔方,公孙弘谏,以为罢敝中国。上使买臣难 诎弘,语在弘传。后买臣坐事免,久之,召待诏。 是时,东越数反复,买臣因言:“故东越王居保泉山,一人守险,千人不得上。今闻东越 王更徙处南行,去泉山五百里,居大泽中。今发兵浮海,直指泉山,陈舟列兵,席卷南行, 可破灭也。”上拜买臣会稽太守。上谓买臣曰:“富贵不

8、归故乡,如衣绣夜行,今子何如?” 买臣顿首辞谢。诏买臣到郡,治楼船,备粮食、水战具,须诏书到,军与俱进。 初,买臣免,待诏,常从会稽守邸者寄居饭食。拜为太守,买臣衣故衣,怀其印绶,步 归郡邸。直上计时,会稽吏方相与群饮,不视买臣。买臣入室中,守邸与共食,食且饱,少 见其绶,守邸怪之,前引其绶,视其印,会稽太守章也。守邸惊,出语上计掾吏。皆醉,大 呼曰:“妄诞耳!“守邸曰:“试来视之。”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 坐中惊骇,白守丞,相推排陈列中庭拜谒。买臣徐出户。有顷,长安厩吏乘驷马车来迎,买 臣遂乘传去。会稽闻太守且至,发民除道,县长吏并送迎,车百余乘。拜为太守,入吴界

9、, 见其故妻、妻夫治道。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到太守舍,置园中,给食之。居一月, 妻自经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悉召见故人与饮食,诸尝有恩者,皆报复焉。 居岁余,买臣受诏将兵,与横海将军韩说等俱击破东越,有功。征入为主爵都尉,列于 九卿。 (选自汉书朱买臣传)4.对下列句子 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诣阙上书,书久不报报:回复。 B女苦日久女:通“汝”,你。C后买臣坐事免坐:因犯? 罪D买臣乞其夫钱乞:求、讨5.下列句子中,能够体现朱买臣同一侧面的一 组是()(3分)A说春秋,言楚词,帝甚说之担束薪,行且诵书B 买臣驻车,呼令后车载其夫妻买臣乞其夫钱,令葬C少见其绶悉召

10、见故人与饮食D拜买臣为中大夫,与严助俱侍中我年五十当富贵,今已四 十余矣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朱买臣不管理产 业,靠砍柴卖钱来维持生计,因此很贫穷,但他喜欢读书,常在劳动中高声诵读文章,非常 自信。B朱买臣有文韬武略,受到汉武帝的欣赏和重用,但他发迹之前却因穷困潦倒、常在 太守府邸借住吃饭而受到会稽官吏的轻视。C公孙弘规劝汉武帝,认为筑朔方城会使中原疲 敝,朱买臣非常支持公孙弘的观点,得到了汉武帝的赞许。D朱买臣进入吴县境内时,看见 他从前的妻子与丈夫都在修路,就停下车,叫后面的车子载他们到太守府,并安置在园中, 供给他们食物。7.将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

11、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妻恚怒 曰:“如公等,终饿死沟中耳,何能富贵!”(5分)译文: (2)其故人素轻买臣者入内视之,还走,疾呼曰:“实然!”(5分) 篇三:赵襄主学御阅读试题答案及翻译译文 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速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导读:王子期教赵襄主学御,特别指出:“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其实我们做任何事情皆如此

12、,要全神贯注,目标明确。注释:赵襄主:赵襄子。御:驾车。王子期:古时善于驾车的人。逐:追赶,这里指驾车赛马。易:更换。后:方位名词做动词,落后。调:谐调。诱:引导。此?所以:这就是?的原因。精练一.解释加点的词1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2.术未尽也()3先则恐逮于臣()4.夫诱道争远()二.翻译1.术已尽,用之则过也。2.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追速致远。3.而先后心皆在于臣,尚何以调于马?三.你认为赵襄王落后的原因是什么?你赞成王子期的看法吗?一、l.向2穷尽3被4发语词二、 1.技术已经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2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那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3而不论

13、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三、驾车讲究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注意力在前方目的地,而赵襄主却将注意力集中在王子期身上。赞成。其实做任何事情都是同样的道理。赵襄主学御赵襄主向王子期学习驾车,学了不多久,就和王子期驾车比赛,换了三次马,三次都落在了后面。襄主说:“你教我驾车,没把技术全教给我。”王子期回答说:“技术是全教给你了,但你在使用时出了错误。凡是驾车赛马,最要紧的是马套在车上舒适安顺,人的精神和马相谐调,之后才可以追上跑得快的,到达远方的目的地。现在您落后时想赶上我,领先时又怕被我赶上。实际上赶马上路,远途竞赛,不在先就在后,而不论领先还是落后,您的精神都集中在我的身上,还怎么和马相谐调呢?这就是您落后的原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